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小兒推拿之腹瀉,一、概述:,1、定義: 泄瀉是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質(zhì)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征的一種常見疾病。 要點:1)次數(shù) 2)質(zhì)地,2、發(fā)病是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fā)病季節(jié):四季皆可發(fā)生,以夏秋兩季常見。發(fā)病年齡:以兩周歲以下的嬰幼兒發(fā)病為多。 6月—2歲高發(fā),1歲以內(nèi)占半數(shù)。,轉(zhuǎn)歸及預后 1)若起病急驟,瀉下無度易見氣陰兩傷,甚則陰竭陽脫。 2)若久瀉遷延不愈,
2、可轉(zhuǎn)為疳證或慢驚風。西醫(yī)學稱為小兒腹瀉或腹瀉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小兒腸炎、秋季腹瀉等。,《幼幼集成·泄瀉證治》,“夫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蓋胃為水谷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谷腐化而為氣血以行營衛(wèi)。若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調(diào),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瀉作矣?!?二、病因病理,泄瀉的原因比較復雜,但基本原因不外內(nèi)傷,外感兩大因素,病理變化主要在脾胃。,1、感受外邪
3、:泄瀉的發(fā)生與氣候密切有關(guān),寒濕暑熱均可導致脾胃大小腸的運化傳輸功能失司,而造成泄瀉。,2、內(nèi)傷乳食:若喂養(yǎng)不當,饑飽失常恣食油膩,生冷,或吃不潔的食物,以致脾胃損傷,運化失職,--泄瀉。,3、脾胃虛弱:因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所以致病因素容易損傷脾胃。又如小兒的先天稟賦不足,或病后失調(diào)或寒涼藥物攻伐太過,皆使脾胃虛弱,水谷不得運化,濕滯內(nèi)阻,清濁不分,合污下走--泄瀉。 此外還有驚瀉,脾虛久瀉而致的脾胃陽虛泄的類證。,感
4、受外邪內(nèi)傷乳食 脾胃虛弱,脾失健運,胃失腐熟,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濁不分,合污而下,,泄瀉,,,風寒濕熱傷食脾虛脾腎陽虛,,,傷陰傷陽疳證慢驚風,,,1.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成熟:消化酶、胃酸分泌較少,且酶活性較低,不能適應食物質(zhì)和量的較大變化。再加上生長發(fā)育快,消化道負擔較重,經(jīng)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因此易于發(fā)生消化功能紊亂。,易感因素,2.機體防御能力低:①胃內(nèi)酸度低(細菌殺滅能力減弱);②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較低;
5、③正常腸道菌群對入侵的致病菌有拮抗作用,而新生兒尚未建立或者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引起腸道菌群失調(diào)。 3.人工喂養(yǎng):母乳含有許多體液因子,人工喂養(yǎng)的食物及食具易污染,故易發(fā)生感染。,三 診斷與鑒別診斷,1.病史:2. 癥狀:①大便次數(shù)比平時增多;②大便性狀有改變,呈稀便、水樣便、蛋花湯樣便、粘液便者即可診斷。 若嘔吐或泄瀉嚴重,可見小便短少、體溫升高、目眶下陷、囟門凹陷、皮膚干癟、啼哭無淚、精神煩躁或萎靡等。甚至見到口唇櫻紅、
6、呼吸深長、腹脹等,3·輔助檢查大便常規(guī):可有脂肪球或伴有白細胞、紅細胞等。大便培養(yǎng):致病性大腸桿菌或輪狀病毒。,與細菌性痢疾相鑒別:1癥狀:兩者都有大便次數(shù)增多,但痢疾以膿血便多見,多伴有腹痛、里急后重。2實驗室檢查:細菌性痢疾的大便常規(guī)見膿細胞紅細胞吞噬細胞;培養(yǎng)可見痢疾桿菌生長。,診斷,根據(jù)發(fā)病季節(jié),病史,臨床表現(xiàn),大便性狀可以做出臨床診斷。根據(jù)大便常規(guī)和培養(yǎng)做出病原學診斷。必須判定有無脫水和酸堿平衡紊亂等
7、,同時根據(jù)常規(guī)檢查區(qū)分有無白細胞及程度以區(qū)分感染和非感染性腹瀉。,辨證首先要辨清病因,屬性,辨其病情,然后才能得出正確的論治。 故清代《醫(yī)宗金鑒·幼科心法》“小兒泄瀉認須清,傷乳停食冷熱驚,臟寒脾虛飧水瀉,分消溫補治宜精?!敝赋隽诵篂a的病因和治法。,四 辯證與治療,(一)、辨證要點 八綱辨證為主。1常證重在辨寒、熱、虛、實;變證重在陰、陽。2根據(jù)起病,病程,癥狀特點進行辨證。暴瀉 多風寒、濕
8、熱、傷食 實證多久瀉 多脾虛或脾腎陽虛 虛證多,,,,,傷乳傷食者大便稀爛夾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氣味酸臭,或如敗卵;風寒瀉見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氣輕,腹痛重,多呈水樣或蛋花樣;濕熱瀉見色黃褐,氣穢臭,夾粘液;,脾虛瀉見大便稀薄,食入即瀉,色淡氣味不臭者;脾腎陽虛 者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五更瀉?!盀a白為寒,青紅綠黑皆為熱”。,(二) 治療原則
9、 總則:運脾化濕1實證:袪邪為主。傷食者消食導滯;感受風寒者祛風散寒;濕熱者清熱化濕。2虛證:扶正為主。脾虛者健脾益氣;脾腎陽虛者健脾溫腎。3虛實夾雜者:消補兼施。4傷陰傷陽:益氣養(yǎng)陰,回陽固脫。,(三)分型論治: 1、寒濕瀉:主證:便稀多沫,色淡不臭,腸鳴腹瀉,而色淡口不渴,小便清長,苔白膩,指紋淡青。,治則:溫中散寒,化濕止瀉。 處方:補脾經(jīng),補大腸,推三關(guān),揉外勞,摩腹,推上七節(jié),揉龜尾
10、,按揉足三里。,方義: 補脾經(jīng),推三關(guān)--健脾止瀉 揉外勞,按揉足三里--溫陽散寒健脾化濕。 補大腸推上七節(jié),揉龜尾--溫中止瀉。 加摩腹--健脾和胃,消食。,加減:腹瀉合并嘔吐者,加清板,掐右端正,擠揉天突,三穴配合止嘔吐,運達上下之氣。 腸鳴腹痛重者加揉一窩風。,2、濕熱瀉: 主證:大便水樣或蛋花樣,瀉下急迫量多次頻,氣味穢臭,或見粘液。納差,腹痛陣作或伴嘔吐??诳识囡?、發(fā)熱、小便短黃。舌紅
11、苔黃膩,脈滑數(shù),指紋紫,治則:清熱利濕,調(diào)中止瀉。處方:清脾胃,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天樞,揉龜尾。,方義: 清脾胃以清中焦?jié)駸?清大腸,揉天樞能清利腸腑濕熱積滯 退六腑,清小腸,清熱利尿除濕。 揉龜尾理腸止瀉。加減: 熱重于濕者加清天河水,濕重于熱加摩 腹或推下七節(jié)骨。,3、傷食泄: 主證:便稀、大便夾雜有乳片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腹脹,腹痛(便前腹痛,便后痛減),噯氣
12、、嘔吐、不思飲食,常伴哭鬧、夜寐欠安)苔厚膩或黃、脈滑實、指紋滯,治則:消食導滯,和中止瀉。 處方:清補脾土,清板門,摩腹,逆運內(nèi)八卦,揉天樞,操龜尾。,方義: 清補脾土,清板門,摩腹,逆運內(nèi)八卦--健脾和胃消食導滯。 清大腸,揉天樞--疏調(diào)腸腑積滯。 配揉龜尾--理腸止瀉。加減:若腹脹甚者加分推腹陰陽,拿肚角。,4、脾虛瀉: 主證:久瀉不愈,或時瀉時止,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夾不消化的食物,色淡不臭,食后
13、即瀉,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神疲倦??;舌質(zhì)淡、邊有齒痕,苔白脈緩弱,指紋淡。,治則:健脾益氣,和胃止瀉。處方:補脾經(jīng),補大腸,推三關(guān),摩腹,揉臍,推上七節(jié),揉龜尾,捏脊。,方義: 補脾經(jīng),補大腸--健脾益氣,固腸實便。 推三關(guān),摩腹,揉臍,捏脊--溫陽補中。 配推上七節(jié),揉龜尾--溫陽止瀉。,加減:氣虛下陷者或脫肛加揉外勞,百會。 “驚瀉”者加掐人中,十宣。 脾腎陽虛者加擦八髎,并加揉上馬相互配合達到止瀉的作用
14、。,五、按語,本病在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由于病因的不同和小兒臟腑嬌嫩的生理特點,在疾病的演變中,又有易虛易寒易熱的不同其變證最多,.,常見者除傷陰傷陽以及陰陽兩傷的危證外,還應須注意兼證的治療,這對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泄瀉的療效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對小兒腹瀉的治療,還要做到以預防為主這也是減少小兒腹瀉發(fā)病率的根本方法。,,療效顯著,一般3-5次能痊愈。對非感染性腹瀉多單用推拿即可。(無明顯脫水、酸中毒的腹瀉患兒)對遷延性腹瀉及慢性腹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