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體育新聞采訪的方法與技巧,,,第一節(jié) 搜集與積累材料法 一、搜集與積累材料的必要性(一)新聞事實離不開對材料長期的搜集與積累 (二)不斷深化記者的認識,增強作品的感染力(三)特殊情態(tài)下采訪得以進行的重要手段(四)搜集和積累材料,可增強體育新聞采訪報道的預見性,,二、體育記者如何搜集與積累材料(一)要勤于動腦、動口、動手、動腳,養(yǎng)成隨時隨地搜集與積累知識的習慣(二)做好圖文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工作 1.收集剪
2、報2.做好并保存采訪筆記(三)通過網(wǎng)絡搜集和積累資料(四)記者應有檔案意識(五)體育新聞報道中數(shù)據(jù)的搜集與運用,,第二節(jié) 訪談法,,一、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關(guān)系的特點 (一)什么是采訪對象 凡是記者在采訪活動中向之索取情況和意見或者以各種方式(不僅是語言)向記者提供情況和意見的人,都可以稱之為采訪對象。,,(二)記者和采訪對象之間的關(guān)系的特點 1.繁雜性 2.雙向性 3.對等性
3、 4.平等性,,二、口頭訪問(一)定義:是記者有目的地同采訪對象交談,在有限時間內(nèi)采掘新聞材料的活動。,,包括:1.訪問是記者面對面和采訪對象打 交道。2.記者與采訪對象處于一個特定人際關(guān)系中。3.交談是訪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4.訪問有很強的目的制約性。5.訪問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進行的。,,三、提問(一)提問的方式1.開放式提問 就是問題提得比較概括、抽象、范圍限制不很嚴格,給對方以充分的自由發(fā)揮的余地。
4、 一般適于轉(zhuǎn)入話題,搜索情況,調(diào)節(jié)氣氛,發(fā)現(xiàn)遺漏,緩沖記者壓力。,,好處:① 給對方以更多自由,氣氛輕松;② 對方易回答,談一些宏觀材料,露出 一些有價值的“話頭”③ “投石問路”,給記者以喘息的時間。短處:① 問題提的一般化,采訪對象易泛泛而 談,或感到問題太大,不知從何說起。② 不易挖掘太深。,,2、閉合式提問 就是問題提得比較具體、單純,范圍限制得很嚴格,給對方的自由發(fā)揮余地很小,一般要做較為直接的回答。
5、 一般適于突破、深入、追問、證實、核實,總之戰(zhàn)斗力更強一些,更鋒利一些。,,好處:① 問題問的很明確,易得到采訪對象具體回答,易獲得有價值的材料。② 問題焦點集中,采訪對象易說出心理話,易深入挖掘。③ 記者提問雖花費較多精力,有一定難度,但這樣問題引出結(jié)果,往往皆大歡喜。,,短處:① 單刀直入,有點尖銳,如掌握不好,會影響談話氣氛。② 如記者選題不當,或漏掉,都會影響對全面情況的了解。,,(二)提問的方法1、正問法
6、即正面提出問題,開門見山,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1980年鄧小平會見法拉奇,,,,在體育新聞采訪中,以下場合較適合正問法:(1)體育官員、教練員、老運動員以及記者較為熟悉的采訪對象。(2)賽間采訪、有截稿時間限制的采訪、新聞發(fā)布會及其他時間較緊迫的采訪場合。 (3)電話采訪。,,2. 誘導法 也叫誘發(fā)式提問或誘發(fā)式談話。就是善于交心,以心換心,有針對性把采訪對象心里話給引導出來,既可以引導對方的思路,又可以引發(fā)對方的
7、情感。,,溫馨提示!運用誘導法,要把握啟發(fā)誘導與“強加于人”的界限。 轉(zhuǎn) 化誘問 —— 心理有話 —— 自己想說 —— 真實材料 演 化強問 —— 心理無話 —— 無可奈何 —— 假材料,,,,,,,,在體育采訪中,側(cè)問法通常多用于以下情況: (1)一些運動員,特別是年輕運動員的采訪。 (2)記者首次采訪某位教練員或運動員。 (3)在某些場合下
8、,教練員、運動員會因種種原因不愿回答記者正面提出的問題。 (4)對方因時間久遠而對某事想不起時,可以采用側(cè)問法,誘發(fā)對方的記憶。 (5)由于側(cè)問法需要時間,因此在體育采訪中一般多運用于非比賽現(xiàn)場的采訪。,,3. 激將法 用問題刺激對方,哪壺不開偏提哪壺,甚至把對方刺激得“跳”起來,非把話向你說清楚不可。 注意 ! 運用激將法,記者要考慮自己身份是否適當,刺激強度是否適中,注意談話的氣氛。,,在體育采訪中,激將法通常適用于以
9、下情況: (3)希望打破僵局、盡可能挖掘采訪對象談話內(nèi)容的場合。(2)對謙虛內(nèi)向、不愛接受采訪、話語不多的人員。(1)體育明星、著名教練員或高級體育官員的采訪。,,4. 設問法 即記者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是一種“試探而進”的提問方法。 可啟發(fā)采訪對象思路,引導對方談出真實想法;可積極幫助對方回憶某種情景;或幫對方產(chǎn)生聯(lián)想,進行合乎規(guī)律的推斷、預測,使自己認識得到深化。,邁克·華萊士,,華萊士在中南海采訪鄧小
10、平,,,5.隱匿法 如遇敏感問題,直接提問會使采訪對象很難接受,甚至會變得相當難堪,這時采用隱蔽方式,旁敲側(cè)擊提問。實質(zhì)把記者自己的本意偽裝隱藏起來,即明修棧道,暗渡陳倉。,,,,,,,,6. 自發(fā)式提問 就是問題一旦提出,即使采訪對象不回答問題,或者只回答“無可奉告”,記者仍然可以寫出報道。,,7. 錯問法 是記者故意提出明明是錯誤的問題,來考察試探激發(fā)采訪對象,以便了解真實的材料,探求事實真相,臺灣學者稱之為“以
11、誤求正法”。,,,1960年6月毛主席與斯諾先生(右二)在一起,,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與斯諾(左1)在天安門城樓上,,提問的方法還有迂回法、追蹤法、反問法、借問法等等,易于理解,不再贅述。,,四、體育新聞采訪中記者提問的基本技巧 1. 避免無疑而問 2.提問的語言要簡單明了,不帶個人偏見 3.記者在提問中應避免使用模棱兩可的語言 4.在單獨采訪的場合可以向采訪對象請教一 些專業(yè)問題 5.不要喋喋不休
12、,應以傾聽為主 6.中國記者切忌“中國式提問”,,第三節(jié) 觀察法 一、觀察法在體育采訪中的重要意義 一、觀察法在體育采訪中的重要意義 二、體育記者在采訪中如何運用觀察法 (一)以職業(yè)的態(tài)度進行觀察 (二)以專業(yè)的眼光進行觀察 (三)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觀察 (四)排除干擾,專心致志地進行觀察 (五)尋找最佳觀察位置,,三、直接觀察法與間接觀察法
13、(一)直接觀察法 1.靜態(tài)直接觀察法。運用直接靜態(tài)觀察法時還要注意避免以下問題:(1)觀察方法不當。(2)感情因素的影響。(3)忽略重要細節(jié)。(4)觀察角度不當。,,2.動態(tài)直接觀察法參與性采訪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由于這種方式比較敏感,因此應事先告訴采訪對象記者的身份與意圖,以爭取到采訪對象的同意;(2)如果在參與性采訪中記者不得不隱瞞身份或意圖,則應事先向上級主管報告,爭取報社的支持;(3)在運用參與性采訪方法
14、時,應盡量接近采訪對象。其最好的方式,是在其訓練生活中充任某種工作或角色;(4)在采用這類采訪方法時,最好的方式是讓采訪對象忘記他身邊是一位記者;(5)在運用參與性觀察法時,體育記者要盡可能避免其負面效果,如引起法律糾紛等。,,(二)間接觀察法體育記者通常在以下情況下利用電視的賽事轉(zhuǎn)播進行間接觀察:其一,作為前方記者現(xiàn)場直接觀察的補充。其二,當沒有記者在比賽現(xiàn)場的情況下,電視的賽事轉(zhuǎn)播可直接作為賽事報道的信息源。其三,因時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