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胰腺囊性及囊實性病變隨訪學習,例一:F,64歲,病史已不詳.2007年,CT所見:胰腺區(qū)一巨大囊實性腫塊影,下至骶髂關節(jié),大小約11.1cmX22.3cmX27cm病灶邊緣實質性部分強化,CT值:動脈期56Hu,門脈期68Hu,實質期84Hu囊性部分無強化,CT值24Hu, 與胰腺體部境界不清.,前組考慮?,術后5年.因“膽囊結石 慢性膽囊炎急性發(fā)作”行B超檢查發(fā)
2、現胰尾部占位.行CT增強掃描示:,1: 2007 (胰腺腫物)送檢囊壁樣組織為纖維組織,伴玻璃樣變性及慢性炎癥細胞浸潤,無襯覆上皮,考慮假囊腫改變。2012 (小腸)胃腸間質瘤。,例2,胰腺體尾部交界處可見一類圓形囊實性密度影,呈不均勻強化,動脈期CT值約為31--52Hu,實質期CT值為33-54Hu,大小約為2.2cmX2.1cm,2:漿液性微囊性腺瘤。,例3:F35 無病史 B超發(fā)現,胰腺尾部見一不規(guī)則形腫塊影,大小約9.3cm
3、×8.8cm,CT值25-40HU,其內可見不均勻強化,動脈期、門脈期、實質期CT值分別為25-72HU、31-69HU、28-63HU,,2:漿液性微囊性腺瘤。,3:(胰腺腫物)實性-假乳頭狀腫瘤,侵犯包膜、包膜外胰腺組織及神經,伴包膜血管內瘤栓形成,例4 M54 入院前1個月,進食油膩食物后出現中上腹痛、腹脹,呈持續(xù)性悶痛,以臍周明顯,無向他處放射入院當日胃鏡檢查后進食面條,急性腹痛,以急性胰腺炎發(fā)作收住我院,,出院后
4、偶有左上腹悶痛,20天復查血脂肪酶 1373 U/L,血淀粉酶 169 U/L,尿淀粉酶 231 U/L胰頭區(qū)見類橢圓形低密度影,CT值約38Hu,似呈環(huán)形強化,各期CT值為42-48Hu。,,3個月后MR,,4:(胰頭鉤突腫物)鏡下于纖維脂肪組織內查見異型腺體浸潤,考慮中分化腺癌 。,例5 F 63 入院前10余天患者無明顯誘因左上腹疼痛,呈持續(xù)性悶痛,疼痛無向腰背部放射,無明顯加重及緩解因素 檢查發(fā)現胰尾占位,胰尾-左腎之間見一類
5、圓形灶,大小為4.3cmX5.1cmX5.5cm,密度不均勻,CT值為7-34Hu,增強三期CT值為10-49Hu、6-42Hu、12-49Hu.,5:(胰腺)粘液性囊腺瘤。,例6女 62 體檢發(fā)現胰尾占位1月余胰尾囊性占位,約4.8X5.4cm,CT值15Hu,見一弧形鈣化影,下頁病理,6:(胰尾+脾+腫物)粘液性囊腺瘤,灶區(qū)上皮輕度異型增生,查見鈣化、骨化。腫物位于胰腺,緊鄰脾被膜,例7 M52,無明顯誘因中上腹陣發(fā)性疼痛1
6、月余,向背部放射;,胰尾區(qū)見不規(guī)則等低密度腫塊影,大小為5.7cm×3.2cm,平掃CT值42HU,增強后不均勻強化, 呈相對低密度, 累及脾門區(qū),包繞周緣血管;脾臟前緣見一等低密度病灶,范圍約3.3cmX3.4cm,平掃CT值43HU,輕度強化。,下頁病理,7:(胰體尾+脾)彌漫性大B細胞性淋巴瘤(DLBCL),伴大片壞死,腫瘤累及脾臟及胰體尾周淋巴結。,例8 F72 入院前1個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反復腰腹部酸痛,呈陣
7、發(fā)性,伴四肢乏力、納差,口服用藥治療無明顯好轉.,胰頭-胰頸部可見一類圓形低密度病灶,邊緣尚清晰,大小約2.9cmX2.4cm,平掃CT值37HU,增強后三期病灶可見不均勻強化,三期CT值為39-62Hu、53-80Hu、78-92Hu,胰管輕度擴張,下頁病理,8:(胰頭)梭形細胞腫瘤,結合形態(tài)及免疫組化結果考慮非典型性和富于細胞性神經纖維瘤。,例9M48 反復排便異常1年,加劇2月。 檢查發(fā)現占位,胰腺體尾部團塊狀軟組織影,大小約9.
8、7cm*7.9cm,密度不均勻,明顯不均勻強化,中央見無強化區(qū),胰管未見擴張,左側腎上腺增粗,腹腔內腸管擴張,見多發(fā)氣液平。,下頁病理,9:(胰體尾)高分化神經內分泌癌伴血管內癌栓形成。胰腺周圍淋巴結(1/2)查見轉移癌。,例10 F56,反復中上腹悶痛不適3月余,余病史不詳,胰頭區(qū)見不均勻明顯強化腫塊影,大小約5.5x6.3x7.7cm,呈分葉狀,邊緣欠光整,密度不均勻,呈囊實性改變,其內可見強化的索條狀分隔,胰管稍擴張,下頁病理,
9、10:(胰頭)漿液性微囊性腺瘤,部分區(qū)域上皮呈乳頭狀增生,可查見少量核分裂,且腫瘤與正常胰腺無明確境界,小結,胰腺,毗鄰大部分腹部臟器、腹膜及腹膜腔、血管、腸道及腸系膜,淋巴道,并承擔內外分泌多種功能; 故病種繁多,牽涉面廣。含有囊性成分的病變,依來源分為胰腺原發(fā)性囊性病變、胰腺腫瘤或炎癥的演變的繼發(fā)性囊性病變、鄰近胰腺的胰外病變。,一:胰腺原發(fā)性囊性病變:,漿液性囊腺瘤/癌:胰腺任何部分均可發(fā)生,體尾部多見,多單發(fā),可為大量小于2cm
10、的小囊及分隔形成蜂窩狀結構,亦可較小的囊狀結構,囊壁及分隔可見強化,中央偶見星芒狀瘢痕及鈣化;囊壁增厚及結節(jié)要考慮惡變或感染。,粘液性囊腺瘤/癌:體尾部多,平均6-10cm,大單囊或幾個小囊(》2cm),包膜光整,囊壁及分隔可見強化,部分壁較厚并見結節(jié),囊壁及間隔線樣鈣化及內容物不定型鈣化,病灶旁胰腺常萎縮;不規(guī)則壁厚+結節(jié)+實性增多,囊壁模糊融合及胰腺周邊改變,考慮惡變。,,假性乳頭狀瘤/乳頭狀囊性腫瘤:多年輕女性,平均9-10cm,
11、易誤診為胰腺癌,為乏血供囊實性占位,可伴出血壞死而無明顯分隔,鈣化多樣; 很少或不明顯的胰管擴張。,,胰腺導管內乳頭狀粘液樣瘤:好發(fā)頭鉤部,預后較好,主胰管型為節(jié)段/彌漫性 主和/或支胰管擴張,伴或不伴遠端胰萎縮,有時有無定形鈣化,導管內為粘蛋白物質;支胰管型分葉狀多發(fā)囊(胰管擴張),多簇狀,見分隔,伴胰管擴張,導管內為顆粒及絨毛狀腫瘤。可沿胰管播散,可見主胰管與囊相通。真性囊腫,少見,多<3cm,單薄,為發(fā)育異?;蛞騼α粜?、寄
12、生蟲性形成儲留囊腫。,二 胰腺腫瘤或炎癥的演變的繼發(fā)性囊性病變:假性囊腫:病史;單??;胰腺癌壞死囊變,囊多在中央,與實性分界不清,多有胰管擴張,結合周圍改變;亦可為儲留性囊腫。無功能性胰島素細胞瘤,體尾部多,為壞死囊變,壁較厚且均勻,富血供強化。囊性胰腺結核,多位于胰頭,囊壁見鈣化,環(huán)形強化,壁分隔強化,無壁結節(jié),伴胰周淋巴結腫大或鈣化。胰母細胞瘤:兒童多見,較早肝轉移。淋巴瘤的壞死囊變或囊性的淋巴瘤,單發(fā)的難鑒別,常誤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