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南農業(yè)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中國葡萄屬(Vitis L.)植物分類與地理分布研究姓名:劉崇懷申請學位級別:博士專業(yè):森林培育指導教師:馮建燦201205是由不同的人員完成的,描述內容不完全相同,我們在分析中僅采闈了共同描述的內容。植物分類學與園藝學的描述語言差異很大,這是對野生葡萄進行系統(tǒng)分組的難度之一。所以,真正意義上的系統(tǒng)分組研究需要建立在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描述基礎上,并建議從事分類與園藝研究的科技人員按照統(tǒng)一的語言進行描述,其結果才可以被火
2、家共同利用?,F(xiàn)有的葡萄描述標準都是針對栽培品種而言,而中國野生葡萄在葉片形狀、毛的類型、皮刺等植物學形態(tài)上存在豐富的變異,需要在現(xiàn)有描述標準的基礎上制定適宜中國野生葡萄的描述標準。2 。中國葡萄屬植物的分子分類研究利用S S R 和S R A P 標記對起源于中國的1 5 個野生葡萄種或變種的2 6 個株系和1 個種間雜種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從3 8 對S S R 引物中篩選出1 0 對多態(tài)性好的引物用于S S R 擴增,共得到9 0
3、個等位基因,多態(tài)性位點8 3 個,每對引物可檢測到等位位點數(shù)為6 ~1 2 ,多態(tài)性比率為9 2 .2 %。從1 6 9 對S R A P 引物組合中篩選出1 2 對帶型清晰、重復性高、多態(tài)性豐富的引物組合,1 2 對S R A P 引物組合在中國野生葡萄中共擴增出2 2 3 條條帶,其中多態(tài)性條帶2 0 8 條,每對引物組合擴增的條帶在1 3 ~3 3 條,平均每對引物可以擴增出1 8 .6 條,多態(tài)性比率達9 3 .3 %。根據(jù)S
4、S R 標記的聚類結果,在遺傳相似系數(shù)0 .7 4 處,基本上可以將中國野生葡萄進行有效分開;在遺傳相似系數(shù)0 .6 4處,可將中國野生葡萄資源的1 5 個種、變種和類型分為四組,組的劃分與地理分布有關。根據(jù)S R A P標記的聚類結果,在遺傳相似系數(shù)0 .8 4 處,可以把2 7 份葡萄種質完全區(qū)分,分類結果和傳統(tǒng)的形態(tài)分類基本一致。通過對中國野生葡萄不同株系,歐皿種黑比諾、和田紅,美洲種群河岸葡萄的g y b A l 基因片段序列進
5、行比對,結果顯示中國野生種M y b A l 基因在啟動子區(qū)域,內含子區(qū)域以及第三個外顯子區(qū)域存在不同程度堿基的缺失、插入和替換,表現(xiàn)出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而且許多野生種葡萄M y b A l基因存在一些特有序列或突變,這些突變可以很好的將自身與其他葡萄品種區(qū)分開。M y b A l 序列構建的分子系統(tǒng)進化樹顯示出與S S R 標記的聚類結果和S R A P 標記的聚類相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有些野生種之間親緣關系與傳統(tǒng)形態(tài)學分類結果不相
6、符。這說明單憑一個功能基因就進行系統(tǒng)分類研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系統(tǒng)分類研究時應考慮更多的功能基因來進行分析。3 .中國葡萄屬植物的地理分布研究通過查閱植物標本和文獻,以及實地調查,研究了我國野生葡萄的地理分布狀況,并繪出了分布圖。結果表明:葛蕞葡萄、毛葡萄、山葡萄和奠奠分布廣泛;有2 4 個野生葡萄種、變種或亞種分布較廣;廬山葡萄、紅葉葡萄、溫州葡萄、河口葡萄、龍泉葡萄、毛脈葡萄、深裂山葡萄、武漢葡萄、三出饕莫、風慶葡萄、井岡葡萄、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蓑蘚屬植物Macromitrium分類學和地理分布研究.pdf
- 中國野生蘭科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研究.pdf
- 中國蘚類植物部分類群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分布區(qū)預測的研究.pdf
- 世界砂蘚屬(Racomitrium)植物系統(tǒng)學及地理分布研究.pdf
- 菌根真菌與石斛屬藥用植物地理分布的相關性研究.pdf
- 河南忍冬屬植物葉表皮微形態(tài)、花粉形態(tài)及地理分布研究
- 12872.中國麻蠅科分類和地理分布研究
- 10661.中國非糧生物柴油能源植物地理分布
- 13623.河南忍冬屬植物葉表皮微形態(tài)、花粉形態(tài)及地理分布研究
- 中國鶴類地理分布與就地保護.pdf
- 中國西南地區(qū)蘑菇屬(Agaricus)真菌分子系統(tǒng)研究及地理分布.pdf
- 中國生態(tài)足跡的時間序列與地理分布.pdf
- 甘肅明清進士地理分布研究
- 中國漠甲亞科分類與地理分布(鞘翅目-擬步甲科).pdf
- 秦嶺山地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及地理分布格局研究.pdf
- 49219.中國南方主要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與表土孢粉的關系
- 1239.中國戈壁針茅(stipagobica)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地理分布
- 草原毛蟲屬的分類、地理分布及門源草原毛蟲生活史對策的研究.pdf
- 近代中國鐵路的修筑及其地理分布.pdf
- 中國兩棲動物地理分布格局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