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馬革順與嚴良堃合唱指揮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 I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論文題目:對馬革順與嚴良堃合唱指揮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 研 究 生 姓 名:黃強 學 科、專 業(yè):音 樂 學 研 究 方 向:合 唱 指 揮 與 教 學 研 究 導師姓名、職稱:張建平教授 論 文 完 成 時 間:2013 年 3 月 對馬革順與嚴良堃合唱指揮藝術風格的比較研究 III 摘要 我國的合唱最早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隨著基督教音樂的逐漸被大
2、眾接受和 “學堂樂歌” 運動的興起而逐步發(fā)展起來的。 在這經歷風雨的百年進程中,先后涌現(xiàn)出許多卓有成就的合唱指揮家, 尤其是解放后, 大批的指揮家得到了更為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習。 馬革順和嚴良堃兩位合唱指揮大師, 就是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出國深造的機會, 分別留學與美國和蘇聯(lián)。 回國后他們都積極投身到我國剛剛起步的合唱指揮事業(yè)中。 經過長期的教學研究和實踐總結, 他們各自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學方式和指揮風格。 縱觀我國現(xiàn)在的合唱指揮界, 大部分的指
3、揮都出自二位大師的門下, 逐步形成了以二位大師為代表的不同指揮風格的流派, 即現(xiàn)在合唱指揮界比較流行的“北嚴南馬”的說法。 現(xiàn)年九十九歲高齡的馬革順教授和九十歲高齡的嚴良堃教授作為我國合唱指揮事業(yè)的領軍人物, 二老見證了新中國合唱事業(yè)的發(fā)展。 近年來單獨對兩位大師指揮藝術的探討各式各樣, 但對這兩位我國合唱指揮界的泰斗的藝術風格的比較的研究還幾乎沒有, 筆者希望通過這篇文章, 闡述這兩位大師的不同的風格的,找到二位大師藝術風格的區(qū)別,為
4、合唱指揮的學習提供一些幫助。 這篇論文從內容上看 ,大體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緒論:主要闡述馬革順教授和嚴良堃教授在我合唱指揮領域的地位和影響。第一章: 人生經歷和從藝軌跡。 在這一章中將分別從馬革順教授和嚴良堃教授的人生經歷的不同和從藝軌跡的不同, 找出這幾個方面對其指揮風格形成的影響。 第二章: 合唱與指揮的教學實踐與排練。 本章從實踐出發(fā)總結和歸納二位合唱指揮大師在教學和排練中的不同風格。 第三章: 藝術成就和合唱指揮思想。 在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陳國華合唱指揮藝術研究
- 秋里合唱指揮藝術研究.pdf
- 曹丁合唱指揮藝術研究.pdf
- 聶中明合唱指揮藝術研究.pdf
- 陳國華合唱指揮藝術研究_13347.pdf
- 合唱藝術與合唱指揮
- 馬薩喬繪畫的藝術風格研究
- 傳承與革新——論馬奈藝術風格
- 豫劇名家馬金鳳藝術風格研究
- 馬革順《合唱學》在《雨后彩虹》中的應用研究.pdf
- 陳淳與徐渭藝術風格比較
- 戲畫人生——關良的藝術風格研究_4839.pdf
- 傳承與革新——論馬奈藝術風格_9226.pdf
- 鼎新革故繼往開來——淺議嶺南三杰的藝術風格
- 豫劇名家馬金鳳藝術風格研究_26726.pdf
- 郭蘭英與彭麗媛歌唱藝術風格之比較研究
- 《雷雨》的藝術風格
- 淺析藝術家的個性與藝術風格
- 對混搭藝術風格的解析與思考.pdf
- 元代藝術風格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