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級 號 密 編 分 類 號UD C中 . 菊 , 李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V E R S IT Y碩 士 學 位 論 文論 文 題 目 頓漸之爭與朱陸之辮學 科 、專 業(yè) 中國哲學學 院 (系 、所) 公 共 管 理 學 院研 究 生 姓 名 二 胡 勇導 師 姓 名 及專 業(yè) 技 術 職 務 劉 立 夫 教 授中 南 大 學二 0 一 O 年 四 月中南 大 學碩 士 學位 論 文 摘 要摘 要中 國佛
2、 教 對 于 宋 明新 儒 學 的影 響 是 不 爭 的事 實 。 但 這 種 影 響是 如 何 發(fā) 生 的 ?是一些觀念或范疇的借用 、移用 、變用 ,還是一種整體性 的會通 ? 這在理論界是缺 乏有 效 的闡釋 的 ,這 種缺 失 導致 既不 能充 分 的理解 中 國佛教 中 國化 的本質 ,也不 能更好 的認 識宋 明理 學 的理 論 來源 和 思想 本質 。頓漸 之 爭貫 穿于整 個 中 國佛 教 的發(fā) 展 歷程 ,無論 是經(jīng)
3、典傳 譯 時代 ,還 是創(chuàng) 宗立派 時期 , 到處都密布著這 種頓漸 的分歧和 斗爭 , 或 隱晦或顯 明, 或溫和 或激烈 。而朱 陸之辯 實 際上 是 儒 學 內(nèi)部 關 于 如何 成 圣 的南北之 爭 、頓漸 之 爭 。事 實上 ,這場 爭辯在 朱 陸之 間并沒 有 真 正充 分 的展 開 , 直 到 明代 陽 明后 學 內(nèi)部 的頓漸 之 爭才顯 示 出它 的全 部 內(nèi)涵 和 應 有 深 度 。朱 陸 與 頓漸 的 區(qū)分 在 根 本
4、 上 不 是 時 間 的長 短和 疾 遲 問題 ,而 首 先 是 迷 與悟 、得 與 失 、真 與俗 、本 與末 、有 與無 、善 與 惡 、染 與 凈 之 間 的對 決和 毫 不 猶 豫 的抉擇 ; 其 次是 頓 悟 的對 象 ,天 理 也 好 ,本 心 也 罷 ,絕 不 容 有 所 欠 缺 不 全 ,也無 需通過漸修 的方 式來 補 全 完 整 ,而 應 該 是 “ 一 斷一切 斷 ,一得 一切得 ” 。從 漢 唐 佛 教 到 宋
5、明理 學 的漫 長 歷 史 中 ,貫 穿其 中 的是 “ 本 體— 工 夫 ”的心靈超 越 模 式 ,決 定 其 內(nèi)部 不 斷競 爭 分 化 的核 心 動力 是 漸 進 主 義 與 頓 悟 主 義 的選擇 , 凸顯 出來 是 人 的本 來性 與 現(xiàn) 實性 糾 纏 不 清 的復雜關 系 以及 中 國古代 的哲 人們艱難 探 索 的勇氣 和 智 慧 。事實上 ,這種 “ 本體一 工夫 ”的架 構不僅是儒佛會通 的哲學基礎 ,而且是中國哲 學
6、 的本 來 面 目。 這 也 就 證 明 中 國確 實有 自己的哲 學 ,是在 中 國文 化 語 境 中獨立 形成 和 發(fā)展 出來 的一種 哲 學樣 式 ,有 其 自身 的 問題 意 識和 深層 邏 輯 ,有 自己的發(fā) 展 動 力 和 運 動 軌 跡 ,從 根 本 上 拒 絕 當 前 這 種 西 方 式 的肢 解 和 圈套 ,但 期 待 和 西方 式 的哲 學進 行 平 等 的對 話 和 溝 通 乃 至 融 合 。這 事 實上 意 味著
7、 “ 哲 學 ”是 世 界 性的 ,而 不 是 西 方 的文 化 專 利 ,這 也 就 意 味 著 至 少 存 在 兩 種 形 態(tài) 的哲 學樣 式① : 一種 是 西 方 式 的 以世 界 為 中 心 , 以真 理 即 人 對 世 界 本 質 的科 學 認 識 為 根 本 的 哲 學 活動 ,以概 念 思辨 為 哲 學 思 維 的主 要 方 式 ,以體 系 化 客觀 知 識 論 為主 要 理 論 形 態(tài) 的反 思 性 哲 學 ; 一 種
8、 是 中 國式 的 以人 為 中 心 , 以至 善② 即人 對 自身 存 在 的完 善 性 和本 真 性 實 踐 為根 本 的哲 學 活 動 ,以身 心 體 證 為 哲 學 思 維 的 主 要 方 式 ,以語 錄 式 主體 知 識 論 為 主 要 理 論 形 態(tài) 的體 悟 性 哲 學 ③ 。【 關鍵 詞 】 頓漸之爭 ,朱 陸之辯 ,儒佛會通 ,本體一 工夫① 這 只是 就 純粹 意 義 上 的 區(qū)分 ,況且 印度 哲 學 和 阿 拉
9、伯 世 界 的哲 學 到底 屬 于 東方 還 是 西方 還 需要 更 進 一 步的理解 和 分 析 。② 此 至善 與 希 臘 哲 學 中的 至善 不 同 ,希 臘 哲 學 中 的至 善 說 到 底 仍然 是對 最 高 的真 理性 知 識 的認 識 。③ 所 謂體 悟 性 哲 學 思 維 ,并 非 完 全 排 斥 或 反對 概 念 性 思 辨 或 反 思 ,而是 只 將 其 作 為 一種 合 用 的工 具 ,而 不是 作 為根 本 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頓漸之爭與朱陸之辯.pdf
- 漢代疏勒城之爭的是非玄虛與考辯
- 陳亮的事功之學——以陳朱“王霸義利”之辯為參照
- 并購創(chuàng)新之辯
- 延退 利國與利民之辯
- 陳亮的事功之學——以陳朱“王霸義利”之辯為參照.pdf
- 人大與法院關系之辯析.pdf
- 言意之辯與文學閱讀.pdf
- 專利競賽:壟斷與創(chuàng)新之辯.pdf
- 領導藝術懷柔與強悍之辯
- 審計質量之辯.pdf
- “當事人”之辯
- “二徐之爭”研究之述評
- 正義與美德——麥金太爾與羅爾斯之辯
- 女性的生存之辯.pdf
- 論先秦儒家“義利之辯”
- 《老子》有無之辯理解的條件與方法問題
- 南北朝形神之辯與先秦道家.pdf
- 論先秦儒家“義利之辯”.pdf
- 論孟、告仁義內(nèi)外之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