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與全站儀在地形圖測繪中的聯合應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 2東晨 斜技 2 0 1 0 年 第6 期G P SR T K與全 站儀 在地 形 圖測繪 中的聯合 應 用王艷榮, 薛麗芳, 高明娟( 中國礦業(yè)大學資源與地球科 學學院, 江蘇 徐州 2 2 1 1 1 6 )摘 要 在地形 圖測繪 中, 單獨的全站儀或 G P SR T K系統都無法在工作效率和作業(yè)精度 上同時滿足 需要。本文結合全站儀和 G P SR T K系統的優(yōu)缺點, 著重敘述 了兩者的聯合應用。這使測量工作節(jié) 時省力,

2、 提高 了工作效 率和地形圖的精度, 推動地形 圖測繪邁向一個新階段。關鍵詞 地形 圖測繪 全站儀 G P SR T K 聯合應用中圖分類號 P 2 1 7文獻標識碼 BT h ej o i n ta p p l i c a t i o no fGP SR T K a n dt o t a ls t at i o ni nt e r r a i nma p p i n gWa n gY a n r o r ~, X u eL i f

3、a n g , G a oMi n g j u a n( S c h o o lo fR e s o u r c ea ndE a r t hS ci e n c e s ,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 2 2 1 1 1 6 )A b s t r a c tI nt h et o p o g r a p h

4、i cm a p so ft h eS u r v e y i n g . i n d i v i d u a lt o t a ls t a t i o no rG P SR T Ks y s t e msa r eu n a b l et ome e tt h en e e d so f e f i c i e n c ya n dp r e c i s i o no f o p e r a t i o n sa tt h e~

5、 l n l et i m e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p r a c t i c e , t h i sa r t i c lei n t r o d u c e st h ea d v a n t a g e s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o f t heG P Ss y s t e msa n dt o t a ls t a t i o n s .W h a ti sm

6、 o r e , t h i sa r t i c l ei sf o c u s e do nt h ej o i n ta p p l i c a t i o no fb o t h . A n dt h i sc a ns a v es u r v e yt i m ea n dm a n p o w e r , a n di ta l s oc a ni m p r o v et h ee f i c i e n c y a n

7、 da c c u r a c yo f t o p o g r a p h i cma p s . S ot h et o p o g r a p h i cma p so f t heS u r v e y i n gi sp r o mo t e d t o wa r d san e w s t a g e .Ke ywo r d st e r r a i nma p p i n g ; t o t a ls t a t i o

8、 n ;G P SR T K; j o i n ta p p l i c a t i o n自從全站儀 和 G P S系統應用 于地形測 量 以來 , 地 形 圖測繪取得了飛速 的發(fā) 展。全 站儀具 有速 度快 、 精 度高 、 勞動強度低 等優(yōu)點 , 但在光 線較弱 , 測點 間無通 視等情況下 , 其 測量精 度會受 到影響 ; 而 G P S可 全球 性 、 全天候 用于測 量 , 且 無需測點 間通視 , 但其在 大功 率無線電

9、 發(fā)射源或高壓線、 高大建筑物、 樹下時, 就很 難接收到衛(wèi)星和無線 電信 號 , 也就無法 進行 測量。用 G P S與全站儀聯合測圖 , 上述 弊端就可 以克服。在欒城縣地形圖測繪過程 中 , 就采用 了 G P S和全 站儀 的聯合應用 。即在 進行地形 測量時 , 空曠地 區(qū)的 } 收稿 日期: 2 0 1 0 一 D 5 — 1 4作者簡介: 王艷榮 ( 1 9 8 5 一) , 女, 漢族 , 河 北唐 山人 , 現 就讀

10、于中國礦業(yè)大學 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 , 為 o 9 級地圖學 與地理信息系統專 業(yè)碩士研究生。地形 、 地物用 G P SR T K測量 ; 村莊 內的建 筑物、 構筑物 用 R T K定時給出圖根點的三維坐標 , 然后用 全站儀測 量 。1測 區(qū)概 況 本測區(qū)位 于欒 城縣 城 北八 里 莊村 和 3 0 8國道 以西 , 衡井公路 以北 , 京珠 高速公 路 以東 , 北 至蘇邱村 至 乏馬村村級公路北 2 0 0 m, 共約 4

11、k m。測區(qū)中包含居 民 地 、 農 田, 其 中農 田中有 玉米等 高桿作物 以及樹木 等 ,通視條件差。若單純的只使用全站儀進行測量, 工作 效率低 , 因此采用 G P SR T K和全站儀的聯合 , 可以確保高質量、 高效率的完成任務。2G P SR T K與 全站儀聯 合數據 采集 存 中) 。M O D E M初始化完成后 , 從 指示燈會 常 O N , 代 表 MO D E M 已經為 自動應答狀態(tài) 。④將 M O D

12、E M與轉換器和 P L C正確連接后 , M O ·D E M 的 從 、 T R 、 MR均為常 O N狀態(tài) 。5WP L S o R軟件操 作 ( 1 ) 選擇【 設置】 【 通訊設置】 將通訊端口 設定為與M O D E M通訊 的端 口, 內置貓一般 默認為 C O M 3 , P C帶 R S 2 3 2 C串 口的一般默認 為 C O M1 。當通訊線路質量較差時, 可適當增大“ 傳輸錯誤 自動詢問次數” 與“

13、自動詢問時間間隔” , 一般情況下建 議均設置為 1 0 。( 2 ) 選擇【 設置】 【 調制解調器聯機】 來進行遠程撥 號。寫入 P L C側 M O D E M插 入電話線 的 電話 號碼 , 有 分機 的寫入分機 號 , 點擊 “ 撥號 ” 直 至出現 提示調制解 調器連接成功的對話框 , 這時可按 軟件正常操作 進行 程序的上下載, 運行、 停止等操作。如果出現調制解調器連接成功, 但是無法對 P L C進行程序的上下載, 運

14、行、 停止等操作時, 最大的可能 性為沒有對 M O D E M初始化成功。請再重復上面所講 的初始化 MO D E M 的步驟。2 0 1 0 年 第6 期專 娃差 科技 6 3在地形測量 中 , 為 了防止 測量誤 差積累 , 必須遵 循 “ 從 整體到局部 ” 、 “ 先控制后 碎 部 ” 的原則 , 即先 在測 區(qū)內建立 測量控制 網, 然后根 據控制 網進行測 量。2 . 1測 區(qū)控制 測量 本測 區(qū)平面坐標 采用欒城 城市

15、 坐標 系 , 在測 區(qū)利 用 G P S ‘ 布設一級 導線 網。一 級 G P s控制 網起 算 于 四 等導線點 , 分別是 I V北十里 鋪 、 I V石墨廠 、 I V大裴村 。為了方便測 圖, 根據三個 已知 點均勻 布設 G P S 控 制點 2 6 個 , 用 四等水準進行高程聯 測。一級 G P S控制 網嚴 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 布設 和實測 , 并且 盡量 每個 點位 兼顧兩個方向的通視 , 以便全站儀的測量。G P

16、 SR T K的操作 如下 :(基 準站設 置 : 在 任意 選定 的點 位上 架設 好 儀 器后 , 用 手簿啟 動基準站接收機 , 設置基 準站各項 配置 參數( 由于基 準站 是未知 點 , 手簿 中建 立 的坐標 系 為 WG S 8 4坐標 系統 , 無投 影、 無 轉換 ) , 并輸 入基 準 站 的 天線高, 將基準站的坐標通過單點定位測量出來后存 儲于所建立 的任務中 , 再進行無線 電臺的連接 , 當無線 電連接上后

17、, 即可將手簿從基站接收機上分 離 , 至此基 站設置啟 動完成 。( 2 ) 流動站 設置 : 連接好 流 動站 接收 機 、 天線 、 測 桿后 , 用手簿開啟 接收機 , 先進行 測量 類型 、 電 臺的配 置 , 使其與基站無線 電連接 , 輸 人流動 站的 天線高 , 輸 入觀測時間、 次數 , 設置機內精度, 施測, 獲得數據。2 . 2 碎 部測 量 2 . 2 . 1圖根控 制測量 本測 區(qū)圖根控制 采用 G P S—R

18、 T K方法 布設 , 基 準 站設在測 區(qū)中心 的控制點 F G 1 5 點 上 , 流動站邊長均不 超過 3 k i n 。共 布設圖根點 1 7 4個, 密度合理、 布設均 勻 , 完全滿足測 圖需 要。2 . 2 . 2 地形 圖測繪 利用 R T K進行地形 圖測量 時, 在一個 已知 G P S控 制點上安置好 基準站 , 然后 根據其 它 已知點求 定轉換 參數后 , 流動站 即可進行數據采集。在采集過程 中, 遇 到高大

19、建筑物、 高壓線、 高大樹木時 , G P S 信號會受到 干擾, 影響測量精度, 此時, 需要用全站儀進行測量。全站儀的操作如下: 將全站儀置于圖根導線點上 設站、 定向、 檢查, 施測碎部點坐標和高程點 , 利用全站 儀 內部存儲器記錄觀測數據 、 野外繪制 草圖、 記錄觀測 點號和相應地物 。在數據的聯合采集過程中, 充分利用 了 R T K的優(yōu) 勢又利用了全站儀的優(yōu)勢, 彌補了二者的不足。利用 R T K進行道路 , 獨立地物,

20、 地類界以及高程點的測量,對于 R T K信號比較弱的地區(qū), 如高大建筑物、 高壓線,高大樹 木等 , 利用 全站儀 在首級 G P S控 制點 和加密 的 圖根點上進行測量。這樣就避免 了同一 地方的返工 問 題 , 而且還提高了測量效率和測圖的質量。2 . 3內業(yè)成 圖用 R T K軟件把 所測碎 部 點和全 站儀 記 錄 的數 據 傳輸至計算機 , 將數據格式 轉換為 開思 軟件數據格式 。并在開思軟件 中展繪 , 對應 草圖繪制

21、數字化地形圖 。3 成果 分析 為 了檢 驗 R T K圖根點實際精度 , 同時也為 了檢驗 測量是否有誤, R T K測量結束后, 應用全站儀對部分通 視圖根點間的相對位 置關 系進行 了實測檢查 。根據導 線測量成果 和 R T K結果 的較差 , 可算 出圖根點相對 于 相鄰點點位 中誤差 和高程 中誤差 , 見表 1 。根據表 1的 數據可算 出圖根點點位 中誤差 為 5 . 9 6 c m, 高程 中誤差 為 4 . 7 1

22、e m, 分別 小于預設精度 ±1 0 c m, 也小于《 地形測 量規(guī)范》 規(guī)定值 ± 2 0 c m , 完全符合圖根控制和碎部點 精度要求。表 1圖根點與導線點精度對比分析 表 坐標較差( e m )點位較差 高程較差 點號 d xd y( c m)( c m )l+O . 8—1 . 21 . 4+1 . 22+1 . 5+2. 32. 7+O. 83—1 . O+1 . 51 . 8+ 2 . 34+1

23、 . 2+2. 22 . 5+1 . 95一1 . 6+1 . 62 . 3+2. 26—2. 4+ 1 . 32. 7一O . 77+1 . 8—0. 92. O一2 . 58+2. 1+1 . 72. 7—3 . 09+O. 9+1 . 41 . 7+2 . 4 l 0+1 . 5+2 . 52. 9+1 . 8l l—1 . 4+1 . 21 . 8—2 . 21 2—0 . 9+ 2 . 32 . 5—2 . 31 3+2 .

24、5+1 . 12 . 7+1 . 51 4+ 1 . 7—2. 32 . 9+3. 31 5—2 . 8+1 . 63 . 2+2. 64 結 論 本文通過 G P SR T K與全 站儀 在地形 圖測繪 中的 聯合應用, 避免了單純使用全站儀容易受地形、 天氣、季節(jié)等因素的影響和 R T K接收的信號受外界干擾 的問題, 使其優(yōu)勢互補 , 不僅在作業(yè)精度上滿足了要求 ,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參考文獻 :[ 1 】 李秀江. 測量學[ 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