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吡咯-聚乙烯醇復合導電纖維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聚吡咯導電高分子材料具有導電性能優(yōu)異、合成方法簡單、廉價易得等優(yōu)點,近些年來,通過原位聚合法制備聚吡咯包覆型導電紙成為導電材料領域研究熱點。但以天然植物纖維為基材制備的聚吡咯導電紙在力學性能上存在很大缺陷,限制了其推廣應用。聚乙烯醇(PVA)纖維是一種結構含有羥基的親水性化學纖維,力學強度高,且具有易熔融特性,能在纖維交織處起到粘接作用,可以用來提高紙張強度。本文選用60℃水溶性 PVA纖維作為基材,制備聚吡咯/聚乙烯醇(PPy/PVA

2、)復合導電纖維,然后以一定比例與植物纖維混合抄造導電紙。對 PVA纖維進行陽離子改性,改善聚吡咯在其表面的吸附能力,進一步提高復合導電紙的導電性能和力學性能。
  以三氯化鐵、過硫酸銨(APS)分別作為氧化劑,對甲苯磺酸(PTSA)為摻雜劑,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備PPy/PVA復合導電纖維(PPy·FeCl3/PVA、PPy·APS/PVA),對PPy/PVA導電纖維的結構、微觀形貌以及熱穩(wěn)定性進行研究。紅外光譜(FT-IR)檢測結果

3、表明,不同氧化劑作用下,PPy/PVA纖維結構有差異,主要是由于 PPy摻雜程度不同造成的。掃描電鏡(SE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觀察到FeCl3作氧化劑制備的PPy呈規(guī)則珊瑚狀, PPy/PVA纖維表面的導電層更加致密完整。而APS作氧化劑制備的PPy微觀形貌呈球形顆粒狀,纖維表面包覆的導電層不夠均勻連貫。X-射線光電子能譜以及元素分析檢測結果皆表明,F(xiàn)eCl3作氧化劑時,PPy具有更高的摻雜水平。熱重分析(TGA)檢測結果顯示,

4、PPy·FeCl3/PVA比PPy·APS/PVA纖維具有更高的熱穩(wěn)定性。
  將 PPy/PVA導電纖維與植物纖維以一定比例混合,制得一系列復合導電紙,探討制備工藝對紙張導電性能和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吡咯用量為40%(相對于絕干PVA纖維),摻雜劑PTSA與吡咯單體摩爾比為1:1,氧化劑FeCl3與吡咯單體摩爾比為2:1,在冰水浴中反應5 h,制得PPy/PVA導電纖維,與植物纖維以1:1比例混合,干燥溫度為105℃,

5、在此工藝條件下制備的導電紙兼具優(yōu)異的導電性能和力學性能。儲存溫度和氣體環(huán)境對導電紙的導電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影響,高溫空氣環(huán)境下,PPy易發(fā)生氧化,紙張導電性能衰減嚴重,真空環(huán)境有助于紙張導電性能的穩(wěn)定。
  通過接枝共聚的方法,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DMC)為單體,硝酸鈰銨(CAN)為引發(fā)劑,對PVA纖維進行陽離子改性。探討了DMC用量、CAN用量以及反應溫度對PVA纖維接枝率和表面電荷密度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DMC濃度為

6、0.6 mol/L,CAN濃度為16×10-3 mol/L,反應溫度控制在40℃時,PVA纖維接枝率達到41%左右,纖維表面電荷密度為927 mmol/Kg漿。通過FT-IR對改性PVA纖維的結構進行分析,檢測結果表明 DMC在纖維表面發(fā)生接枝共聚反應,成功制得陽離子 PVA纖維(c-PVA)。通過SEM對陽離子化PVA纖維、PPy/c-PVA導電纖維和復合導電紙的表面形貌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改性后PVA纖維表面變粗糙;PPy在陽離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