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用于空氣動力學試驗研究的各類風洞設備需求日益增多,風洞設備的數(shù)量與試驗能力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航空航天技術發(fā)展水平的標準。為滿足空氣動力學試驗需求,有必要建立起規(guī)模更大、試驗能力更強、功能更加多樣的風洞設備。由于風洞設備結構復雜,設計與建造的周期較長,因此,保證風洞設備能在使用年限內安全運行十分重要。本文以國內某大型連續(xù)式跨聲速風洞洞體結構為研究對象,采用有限元法對其在各種工況下的強度、剛度及疲勞性能進行分析和
2、評定,主要工作和結論如下:
1、運用ANSYS WORKBENCH軟件建立大型跨聲速風洞洞體結構有限元模型。為降低模型處理難度,提高計算效率,在保證合理性的前提下,對模型進行分段分析。
2、對設計內壓作用下的風洞洞體進行應力分析,得到洞體中的應力分布;依據(jù)JB4732-1995《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運用應力分類法對設備進行了強度評定。計算結果表明設備各部位應力強度滿足要求,且強度裕量較大。
3、為
3、研究穩(wěn)定段變徑筒體小端連接處結構的改變對承壓能力的影響,分別就無折邊無內伸、無折邊有內伸、有折邊三種結構進行了應力分析和極限分析。應力分類法分析發(fā)現(xiàn),有折邊結構能夠降低局部不連續(xù)處應力水平,而極限分析結果表明,三種結構對極限載荷值影響不大,即局部結構的變化對該設備整體承載能力影響較小。
4、鑒于風洞洞體受四種幅值不同的交變載荷作用,為考察結構在30年的使用期限內發(fā)生疲勞失效的可能,對其進行了疲勞分析。依據(jù)峰值應力強度Sv和JB
4、4732-1995《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提供的Sa-N曲線,計算得到了風洞洞體的累計疲勞損傷系數(shù)為0.51,小于1,表明結構在使用年限內不會發(fā)生疲勞失效。
5、為考察風洞洞體在內部真空情況下是否有發(fā)生屈曲的可能,對結構進行了外壓穩(wěn)定性分析。采用線性特征值法模擬計算得到風洞洞體各段的臨界失穩(wěn)載荷,其中臨界失穩(wěn)壓力最大的是駐室段,為1.01MPa,最小的是亞擴散段方變圓筒體,為0.36MPa。因此,可以認為各段在0.1M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引射式跨聲速風洞關鍵參數(shù)的建模.pdf
- 跨聲速風洞開孔壁洞壁干擾修正研究.pdf
- 跨聲速風洞開孔壁壁面流動特性研究.pdf
- 跨聲速壓氣機應用彎曲葉片的數(shù)值研究.pdf
- 調壓室通風洞洞口重力式混凝土擋墻設計
- 具有分流葉片跨聲速離心葉輪內部流動的數(shù)值研究.pdf
- 跨聲速風扇機匣處理非定常流動分析及某進氣道數(shù)值計算.pdf
- 某大型連續(xù)風洞移測裝置的整體方案設計與優(yōu)化.pdf
- 超臨界翼型跨聲速繞流的雷諾數(shù)效應數(shù)值研究.pdf
- 壓氣機跨聲速轉子大渦數(shù)值計算方法研究.pdf
- 跨聲速風扇小葉片掠形設計數(shù)值模擬研究.pdf
- 跨聲速壓氣機轉子流場數(shù)值模擬及優(yōu)化設計研究.pdf
- 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后體尾噴管化學非平衡流場數(shù)值分析.pdf
- 大跨徑連續(xù)體系梁橋墩頂塊空間應力數(shù)值分析.pdf
- 高超聲速再入體氣動熱數(shù)值模擬研究.pdf
- 跨聲速自然層流翼型設計.pdf
- 跨聲速壓氣機轉子葉尖旋轉不穩(wěn)定流動特性的數(shù)值研究.pdf
- 跨聲速附面層吸氣式壓氣機葉型設計研究.pdf
- 高超聲速風洞高溫高壓熱防護研究.pdf
- 靜葉附面層抽吸對跨聲速壓氣機氣動性能影響的數(shù)值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