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權責配置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公益訴訟的公益性使其成為一種典型意義的集體行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行為即是一種集體行為,因而無法擺脫集體行動困境,此時檢察機關的權責配置便成為克服集體行動困境有效途徑。盡管近年來,全國各地不少檢察機關在不斷嘗試提起公益訴訟的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但理論和實踐中對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中的角色定位及職能定位一直存在爭議,導致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中的權責配置產生困境。在激勵不足和監(jiān)督乏力的情況下,作為理性經濟人的檢察機關不可

2、能像對待自身事務那樣對待公共的事務。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檢察機關作為訴訟主體對提起公益訴訟積極性不高的現狀,需要我們運用委托代理理論,解決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權責配置遇到的問題,重點構建激勵與約束機制。因此,本文就公益訴訟中我國檢察機關的權責配置問題進行相關探討。
  文章由引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為本文的主體部分,內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部分,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權責配置正當性基礎及其意義。從公共選擇理論的視角

3、看,公益訴訟本質上是一種“集體行動”,既然是集體行動,就無法擺脫集體行動困境。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理論指出集體行動困境的解決方法,對于肩負公共職責的檢察機關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強制,體現在制度設計上,便是激勵與約束機制的建設,也就是權責配置。對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的權責進行配置是克服集體行動困境的有效途徑,是公益訴訟的現實所需,有利于全面保護社會公眾和國家的公共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
  第二部分,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權責

4、配置的理論與現實困境。本部分從理論與現實層面對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中的權責配置遭遇的困境做出梳理,理論層面主要是角色定位不明,主要體現為當事人說、雙重身份說、公益代表人說、國家公訴人說、法律監(jiān)督者說;實踐中檢察機關內部人員如何分配,哪些案件可以提起公益訴訟,能否調解、撤訴等都存在較大爭議。
  第三部分,公益訴訟中檢察機關權責配置的初步設想。此為本文的重點,又分為六個部分。以委托代理理論為指導,激勵與約束機制的構建為重點。本著權責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