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位代碼10445學號20021197分類號12067必孝街缸大學碩士學位論文、764237論文題目從強者的突圍到頑童的游戲——魯迅王小波比較論學科專業(yè)名稱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申請人姓名房偉導師姓名論文提交時間彥審吳義勤教授2005年4月18采經(jīng)作番,導師陶麓勿全文公布山東師范大學確士學位論文從強者的突圍到頑童的游戲——魯迅王小波比較論(中文摘要)目前,魯迅研究,很大程度上已擺脫了政治糾纏,呈現(xiàn)出復雜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但是,魯迅為中國文學史創(chuàng)
2、建的意義深遠的深度模式,在當代的傳承和變異,一直是魯迅研究的不足之處。王小波是20世紀90年代崛起的思想型作家。他繼承了魯迅“個體與群體”關系的精神關注,借鑒西方新自由主義觀點,在準個體時代文化語境中,把魯迅“反抗庸俗”的思想主題作了新延展,其反“極權”、反“專制”的色彩正是魯迅“悖論”思想的生發(fā),而其對“游戲”化模式的藝術探索,更是中國文學個性解放的新亮點。本論文共分為三個部分:上篇:從魯迅到王小波的思想路徑和內(nèi)部線索。第一章談文化悖
3、論的產(chǎn)生和主題學演變。魯迅的文化悖論思維分三個層面。一是對各種外來文化在價值和功能之間自我相悖的感受。二是個體啟蒙者面對本土文化、價值上自我相關的矛盾性。三是外在文化世界與人的建構的悖論,即作為批判個體和作為群體中個體關系的問題。魯迅的關注點,雖主要服從于宏大敘事,但也反過來加深了魯迅對前兩種文化悖論的深刻而絕望的感受,進而產(chǎn)生“強者突圍”的思想主題模式。相比之下,王小波面臨的文化悖論語境,一方面?zhèn)€體批判傳統(tǒng)時的壓抑性焦慮,依然存在,但
4、已更為隱蔽和多樣化,對傳統(tǒng)批判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文化價值和功能的自我相悖,相對魯迅時代,由于消費主義對體制瓦解和妥協(xié)的兩面性,變得更為破碎化與復雜化。最后,王小波強化了對文化世界與人的建構悖論關系的探討,這特別表現(xiàn)在王小波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德意識與權力意識結盟的思考。接著,本文從文化心理人格“本我”、“自我超我”三重關系入手,結合魯迅和王小波的成長經(jīng)歷和思想背景,分析魯迅人格中“超我”的文化人格定位,如何導致“強者突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王小波雜文論:從文體到思想.pdf
- 突圍的一種——王小波作品論.pdf
- 王小波:一個自由騎士的誕生——從《浪漫騎士——記憶王小波》到《王小波十年祭》_40416.pdf
- 歷史敘事中的個人記憶——從魯迅到汪曾祺.pdf
- 從智性的游戲到女性意識的探尋——論徐坤的小說.pdf
- 從翻譯適應選擇論角度比較魯迅與林語堂的翻譯思想.pdf
- 從廈門到廣州魯迅的轉變及其意義
- 頑童想象與權力游戲
- 穿越時空的幽會——魯迅《故事新編》與王小波《青銅時代》比較研究.pdf
- 魯迅、郁達夫小說比較論.pdf
- 從亦步亦趨到試圖超越——由“王小波熱”引發(fā)的仿效性作品分析.pdf
- 論王小波的啟蒙立場
- “取今”、“復古”之間的文化穿越——從章太炎到魯迅
- 從突圍到迷遁——新歷史小說流變.pdf
- 悖謬的絕望---王小波小說論.pdf
- 頑童想象與權力游戲_37618.pdf
- 魯迅尼采悲劇觀比較論.pdf
- 從廈門到廣州-魯迅的轉變及其意義_20886.pdf
- 從“突圍”到“拯救”——世紀之交中國女性寫作透視.pdf
- 論從印象到觀念的推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