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8103797b-e0c8-4951-af12-dd7bb32e91a1/8103797b-e0c8-4951-af12-dd7bb32e91a1pic.jpg)
![Bt毒蛋白在“轉Bt水稻—稻縱卷葉螟—縱卷葉螟絨繭蜂”食物鏈中的傳遞和作用機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8103797b-e0c8-4951-af12-dd7bb32e91a1/8103797b-e0c8-4951-af12-dd7bb32e91a1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稻作為人類主要口糧之一,轉基因水稻安全性倍受關注,有關轉基因水稻生態(tài)安全性研究尤為必要。因此,在轉基因水稻商業(yè)化生產之前,進行系統(tǒng)、科學的生態(tài)安全性評價刻不容緩。本論文以轉crylAb基因粳稻純合品系“克螟稻1號(KMD1)”和“克螟稻2號(KMD2)”為材料,通過室內外實驗,評價了轉基因抗蟲水稻對靶標生物稻縱卷葉螟及其天敵縱卷葉螟絨繭蜂的生態(tài)安全性影響以及對稻田生境內節(jié)肢動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結果如下: 1 轉crylAb基
2、因抗蟲粳稻對靶標害蟲稻縱卷葉螟取食、生長及存活的影響 連續(xù)取食轉crylab基因的水稻后,不同齡期的稻縱卷葉螟幼蟲食物的消耗量都顯著的低于取食對照水稻“秀水11”的幼蟲的消耗量。稻縱卷葉螟幼蟲在對照水稻“秀水11”上連續(xù)取食時,食物的消耗量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當幼蟲取食轉Bt基因的水稻“KMD1”時,不同齡期的變化趨勢有所不同,3 齡幼蟲取食水稻的食物消耗量隨時間的變化也有所不同于4齡和5齡,3齡幼蟲在取食后食物消耗量有先減再
3、稍微增的趨勢,而4齡和5齡老熟的幼蟲則表現為先增加再略微減少的趨勢。取食轉crylAb基因的水稻后,稻縱卷葉螟3齡,4齡和5齡的幼蟲體重都出現了負增長的趨勢,取食對照水稻“秀水11”的幼蟲則表現出體重的正增長。取食轉Bt基因的水稻后,稻縱卷葉螟3齡,4齡和5齡的幼蟲分別都表現出了較高的相對死亡率,其中3齡,4齡和5齡幼蟲在取食轉Bt基因水稻72小時后的相對死亡率分別為81%,77%和68%。表明低齡幼蟲比高齡幼蟲對轉Bt基因水稻顯得更加
4、敏感。 2 轉crylab基因抗蟲粳稻對靶標害蟲稻縱卷葉螟組織病理學效應 稻縱卷葉螟幼蟲取食了轉CrylAb基因的水稻后,中腸上皮細胞的線粒體先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隨取食時間的延長,線粒體出現凝聚、內嵴破壞、空泡化等。內質網的變化也很明顯,病變過程中伴隨著粗糙內質網的腫脹、核糖體脫落等。此外,在病變過程中,細胞質內出現了粗糙內質網增多等現象。組織病變程度不一,有的細胞在病變早期就出現了空泡化。細胞核的變化較小,在處理后期出現細
5、胞核拉長、核仁聚集等變化。杯狀細胞的杯腔底部的細胞質突起變化很明顯,表現為突起拉長,脫落成膜性結構,最后破碎,消失,線粒體則呈凝聚態(tài)隨突起脫落或沿杯腔邊沿單一排列。 3 轉crylab基因抗蟲粳稻對靶標害蟲稻縱卷葉螟中腸血淋巴糖代謝和蛋白質濃度的影響 取食轉crylab基因水稻的稻縱卷葉螟幼蟲,在取食12h,24h,36h后的5齡幼蟲血淋巴的濃度顯著低于對照,3齡幼蟲和5齡幼蟲其他取食時間的血淋巴的總蛋白濃度均低于取食對
6、照水稻“秀水11”的幼蟲血淋巴總蛋白濃度,但差異不顯著。取食轉Bt基因水稻的稻縱卷葉螟幼蟲無論是3齡幼蟲還是5齡幼蟲血淋巴總糖含量均低于取食對照水稻秀水11,差異不顯著。取食轉Bt基因水稻的稻縱卷葉螟幼蟲無論是3齡幼蟲還是5齡幼蟲血淋巴海藻糖的含量也均低于取食對照水稻“秀水11”的幼蟲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但差異不顯著。 4 轉crylAb基因抗蟲粳稻對靶標害蟲稻縱卷葉螟中腸蛋白酶活性的影響 稻縱卷葉螟3齡幼蟲在取食轉cr
7、ylAb基因水稻“KMD1”12h、24h、36h和48h后中腸總蛋白酶活性比對照有所上升,取食60小時后的總蛋白酶活性比對照低;在取食“KMD2”時,在12h和48h后比對照略升,而36h和60h后則比對照下降,取食24h后無明顯變化。5齡幼蟲在取食轉研基因水稻“KMD1”12h、24h、48h和60h后中腸總蛋白酶活性比對照有所上升,取食36小時后的總蛋白酶活性和對照相近:在取食“KMD2”時,在12h、36h、48h和60h后比對
8、照略升,而取食24h后比對照略為下降。 稻縱卷葉螟3齡幼蟲在取食轉crylAb基因水稻“KMD1”、“KMD2”分別在12h、24h、36h、48h和60h后中腸強堿性類胰蛋白酶活性比對照都有所下降,但無明顯差異。5齡幼蟲除了取食“KMD1”在36h后和取食“KMD2”60h后蛋白酶活性有上升外,其余時間均表現為下降。 弱堿性類胰蛋白酶活性以及類胰凝乳蛋白酶活性的變化與強堿性類胰蛋白酶活性變化相似,大部分時間段均呈現下降
9、的趨勢,除了弱堿性類胰蛋白酶活性在幼蟲3齡取食“KMD1”12h和24h后,5齡取食“KMD2”48h后有所上升,以及類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在幼蟲3齡取食“KMD1”12h后,5齡取食“KMD2”24h,36h,60h后有所上升。 5 縱卷葉螟絨繭蜂對轉crylAb基因水稻及稻蟲復合體揮發(fā)物的行為反應 在轉crylAb水稻“KMD1”和對照水稻“秀水11”之間,縱卷葉螟絨繭蜂選擇轉基因水稻較多,但差異不顯著,在另一轉基因水稻
10、“KMD2”上則表現明顯的偏好。在轉基因水稻或對照水稻和2齡稻縱卷葉螟幼蟲的復合體中,縱卷葉螟絨繭蜂極顯著選擇對照和2齡稻縱卷葉螟幼蟲的復合體。在轉基因水稻或對照水稻和4齡稻縱卷葉螟幼蟲的復合體中,縱卷葉螟絨繭蜂也是極顯著選擇對照和4齡稻縱卷葉螟幼蟲的復合體。 6 轉crylAb基因抗蟲粳稻對縱卷葉螟絨繭蜂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寄生在取食轉基因水稻“KMD1”和“KMD2”的稻縱卷葉螟幼蟲體內的縱卷葉螟絨繭蜂,其卵+幼蟲歷期
11、與對照無明顯差異,2齡寄主育出的雄蜂、雌蜂的壽命都明顯短于對照,3齡寄主育出的只有雄峰的壽命明顯短于對照。兩個齡期寄主育出的絨繭蜂出繭率和羽化率都明顯的低于對照;繭長與對照無明顯差異;2齡寄主育出的蜂繭重與對照無明顯差異,3齡寄主育出的蜂繭重明顯低于對照;蜂重無論雌雄都顯著低于對照;2齡寄主育出的雌雄蜂前翅長與對照無明顯差異,而3齡寄主育出的雌雄蜂前翅長均顯著低于對照。 7 Bt毒蛋白在“轉Bt基因水稻-稻縱卷葉螟-縱卷葉螟絨繭
12、蜂”食物鏈中的傳遞 ELISA結果表明,不同生育期“KMD1”和“KMD2”水稻葉鞘內均含有CrylAb殺蟲蛋白,“KMD1”和“KMD2”在不同生育期間存在差異,其中苗期、分蘗期和孕穗期葉鞘內CrylAb殺蟲蛋白的含量顯著高于黃熟期。“KMD1”和“KMD2”上取食的稻縱卷葉螟幼蟲整體中則可以檢測到毒蛋白的存在。在取食“KMD1”的連續(xù)5天內,其體內的CrylAb殺蟲蛋白含量表現出先下降再略上升的趨勢。而在“KMD2”上,第3
13、天的變化趨勢和“KMDl”相反,其他基本一致,但均無顯著差異。同時,在縱卷葉螟絨繭蜂幼蜂體內也檢測到了CrylAb殺蟲蛋白的存在。并且隨著稻縱卷葉螟取食Bt水稻時間的延長,體內的毒蛋白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單頭縱卷葉螟絨繭蜂中毒蛋白的含量明顯低于單頭稻縱卷葉螟幼蟲體內的含量。同時,我們也檢測了解剖的稻縱卷葉螟幼蟲的血淋巴、稻縱卷葉螟幼蟲整體以及稻縱卷葉螟幼蟲排泄物中殺蟲蛋白的含量。隨著取食時間的延長,稻縱卷葉螟幼蟲的血淋巴、稻縱卷葉螟幼蟲以
14、及稻縱卷葉螟幼蟲排泄物中殺蟲蛋白的含量沒有上升的趨勢,反而有一定的下降。 8 轉Bt基因水稻對稻田生境內節(jié)肢動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在3年3地點的調查中,Bt稻田和對照田間節(jié)肢動物物種總數沒有明顯差異,在杭州試驗田中,Bt水稻(B系列)上節(jié)肢動物的物種總數略少于對照田塊,但差異不顯著:在建德試驗田中,Bt水稻(TT系列)上節(jié)肢動物物種總數略高于對照田塊,差異也不顯著;富陽試驗田塊中Bt水稻(K系列)上節(jié)肢動物物種總數與對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揮發(fā)物在水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絨繭蜂、螟蛉絨繭蜂相互關系中的作用.pdf
- 人工飼料下稻縱卷葉螟飼養(yǎng)及其幼蟲期寄生蜂縱卷葉螟絨繭蜂的寄生習性.pdf
- 殺蟲蛋白在Bt水稻—植食者—蜘蛛食物鏈中的傳遞規(guī)律及對稻田代表性蜘蛛的影響.pdf
- 轉Bt基因水稻對稻縱卷葉螟健康的影響.pdf
- Bt和轉Bt基因玉米對非靶標害蟲及中紅側溝繭蜂的影響.pdf
- 氮肥對水稻—稻縱卷葉螟—稻縱卷葉螟絨繭蜂三級營養(yǎng)關系的影響.pdf
- Bt制劑—小菜蛾—菜蛾絨繭蜂相互關系的研究.pdf
- Bt蛋白的殺蟲活性及Bt水稻對二化螟產卵行為的調控作用.pdf
- 轉Bt基因大豆中Bt毒蛋白的表達及其向土壤中釋放的研究.pdf
- 轉Bt基因水稻“克螟稻”的遺傳改良研究.pdf
- Cry1A蛋白在轉基因棉花-抗性棉鈴蟲-中紅側溝繭蜂食物鏈間的傳遞與定位.pdf
- 轉Bt基因水稻Bt蛋白表達量檢測及螟蟲抗性和農藝性狀評價.pdf
- 食物鏈和食物網食物鏈和食物網有用
- Cry1Ab殺蟲蛋白在“轉Bt基因水稻-稻縱卷葉螟-擬水狼蛛”間的傳遞及對擬水狼蛛的影響.pdf
- 轉Bt基因水稻選育研究.pdf
- 蠟螟絨繭蜂生物學及其對兩種蠟螟的控制作用.pdf
- 轉新型Bt基因水稻的獲得和初步研究.pdf
- 稻縱卷葉螟對Bt水稻抗性風險及其對策初步研究.pdf
- 59362.bt毒蛋白elisa檢測方法及抗蟲棉bt毒蛋白表達量的時空變化
- Bt毒蛋白受體基因Bt-R3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及受體蛋白結構和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