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下珠復方抗HBV、人肝癌裸鼠移植瘤及其分子生物學機制探討.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研究目的體外觀察葉下珠復方抗HBV及抑制HBsAg、HBeAg分泌的作用,在動物體內觀察葉下珠復方對免疫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并初步揭示其護肝機制;研究葉下珠復方的體內和體外抗腫瘤活性,并探討其抗腫瘤的分子生物學機制。 二、實驗步驟1.觀察葉下珠復方體外抗HBV的作用2.葉下珠復方抗ConA所致的免疫性肝損傷3.葉下珠復方對人肝癌HePG2細胞體外增殖的抑制作用4.建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5.葉下珠復方的體內抗腫瘤作

2、用6.用RT-PCR、分子克隆、基因序列測定和免疫組化等方法觀察葉下珠復方對移植瘤裸鼠p53、c-myc基因表達的調節(jié)作用。 三、實驗方法1.以2.2.15細胞為模型,根據MTT法檢測葉下珠復方的細胞毒性。用公式求算出藥物的最大無毒濃度及半效致死量TC50。將2.2.15細胞按1×105/ml接種24孔細胞培養(yǎng)板,每孔1.2ml,次日棄培養(yǎng)液。以不同藥物對2.2.15細胞的最大無毒劑量為起始濃度,加入培養(yǎng)液稀釋(系列2倍稀釋)的

3、不同濃度的不同藥物,每濃度6孔,每3天換含藥物的培養(yǎng)液一次,同時設不加藥物對照。收集每次換液的培養(yǎng)上清250ul,-20℃凍存,集中用ELISA法測定HBsAg、HBeAg,并計算藥物對抗原的抑制率、半數(shù)有效濃度(IC50)和治療指數(shù)(TI),判斷藥物效果,用熒光定量PCR測定HVB-DNA。 2.NIH小鼠48只隨機分為6組,每組8只,分別為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葉下珠復方大、中、小劑量組(40g/kg、20g/kg、10g

4、/kg),聯(lián)苯雙酯(150mg/kg)治療組,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小鼠于實驗首日上午尾靜脈注射ConA20mg/kg,4h后各組開始灌胃給藥,空白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均灌等量生理鹽水,次日晨開始第二次給藥,第三天給藥后4h第二次尾靜脈注射ConA20mg/kg,8h后取摘眼球取血,賴氏法檢測ALT、AST,ELISA法檢測TNF-α和IL-8含量。肝臟取出后取左葉中性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切片,常規(guī)HE染色,光鏡觀察病理切片并拍照。

5、3.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HePG2細胞消化、計數(shù),以2.5×104/孔種植于96孔板中,培養(yǎng)24小時后,加入不同濃度的葉下珠復方50ug/ml、100ug/ml、200ug/ml、500ug/ml分別培養(yǎng)24h、48h和72h,對照組加入等體積培養(yǎng)液,每濃度組每時間段設6個平行孔。根據MTT法檢測葉下珠復方的半數(shù)有效濃度和各濃度的細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細胞儀分析細胞周期和各藥物處理組不同時間段的凋亡率,透射電鏡觀察葉下珠復方對HePG2細胞超

6、微結構的影響。制作細胞爬片,葉下珠復方處理后用Hoect33258熒光染色,熒光顯微鏡觀察細胞凋亡率。 4.將人肝癌HePG2細胞培養(yǎng)至對數(shù)生長期,用含0.02%EDTA的0.125%胰酶消化,PBS洗滌細胞兩次,1000rpm離心3min,生理鹽水調整細胞懸液濃度至1×108/ml,每只裸鼠項肩部皮下注射0.2ml。接種細胞第二天后,將裸鼠隨機分為3組,分別是葉下珠復方治療組,生理鹽水組(陰性對照),5-Fu組(陽性對照組)。

7、治療組每天用葉下珠復方灌胃10g/kg,陰性對照組每天口服同體積生理鹽水,5-Fu組(陽性對照組),腹腔注射5-Fu20mg/kg.d,每周給藥二次。觀察裸鼠成瘤情況和精神、飲食、活動、大小便等一般情況,每周用游標卡尺測量瘤體最大長度(a)、寬度(b)和高度(c),根據公式V=ab2/2,計算腫瘤體積,并畫出腫瘤體積時間生長曲線。給藥35天后經裸鼠眼眶靜脈叢取血后處死裸鼠(分離血清-20℃凍存?zhèn)溆?,剝離瘤組織,并稱瘤重,迅速置于液氮罐

8、中凍存。放免法檢測各組裸鼠血清中外周血甲胎球蛋白(AFP)含量,瘤體經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切片,HE常規(guī)染色,光鏡下觀察、拍照,觀察其病理組織學改變。 5.將各組裸鼠瘤組織的RNA提取后逆轉錄,RT-PCR擴增p53和C-myc基因。應用NIHimage1.60軟件分析不同實驗組p53和C-mycPCR產物的電泳條帶,對擴增產物進行半定量分析。將表達的p53基因與pTARGETTM載體的連接,轉化入JM109感受態(tài)菌中,

9、篩選陽性克隆提取細菌質粒進行酶切鑒定,菌液送英駿廣州測序公司測序。裸鼠瘤組織以石蠟包埋制成4um厚的切片,以SP法檢測p53蛋白和C-myc蛋白表達。 四、結果1.在半數(shù)毒性濃度下,葉下珠復方濃度為250ug/ml、125ug/ml、62.5ug/ml、31.25ug/ml、15.6ug/ml時對2.2.15細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分別為54.8%、43.6%、37.4%、26.7%、14.6%,其TI值為6.1;對HBeAg

10、的抑制率分別為78.6%、72.9%、67.1%、56.8%、51.5%,其TI值為24.6。不同濃度的葉下珠復方對2.2.15細胞分泌的HBV-DNA抑制率不同,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HBV-DNA定量逐漸降低。但在1000ug/ml時由于藥物的毒性作用所致細胞死亡,大量病毒由細胞釋出,HBV-DNA絕對量反而增加。 2.在血清生化檢查的結果中,模型組ALT、AST及TNF-α、IL-8水平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其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11、(p<0.01),說明造模成功。葉下珠復方各劑量組ALT、AST及TNF-α、IL-8活性均低于模型組,其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說明葉下珠復方各劑量組均對ALT、AST及TNF-α、IL-8有顯著降低作用。葉下珠復方各劑量組ALT、AST與聯(lián)苯雙酯組比較無顯著意義(p>0.05),但葉下珠復方各劑量組TNF-α水平與聯(lián)苯雙酯組比較有顯著性意義(p<0.05),說明葉下珠復方各劑量組對TNF-α的降低效果優(yōu)于聯(lián)苯雙酯組,聯(lián)苯雙

12、酯組對TNF-α無降低作用。在葉下珠復方各劑量組之間比較,大、中劑量組與小劑量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大劑量和中劑量組優(yōu)于小劑量組。肝組織病理切片顯示,空白組小鼠肝小葉排列整齊,肝細胞以中央靜脈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肝竇未見異常。模型組肝細胞濁脹、輕度脂肪變性,有的呈氣球樣變,可見明顯點狀壞死及大片灶狀壞死,壞死灶周圍可見大量炎性細胞浸潤,Kupffer細胞增加。聯(lián)苯雙酯組病變較輕,但該組仍有少量標本小葉結構明顯破壞,各標本均

13、有小灶性壞死和肝細胞濁腫,Kupffer細胞輕度增加,少數(shù)血管出現(xiàn)輕度浸潤;葉下珠復方小劑量組與聯(lián)苯雙酯組相當,小部分標本仍可見大面積灶性壞死,各標本均有小灶性壞死、肝細胞濁腫、輕度脂肪變性,大部分血管出現(xiàn)極輕度圍管浸潤,Kupffer細胞輕度增加;葉下珠復方中劑量組未見大面積灶性壞死,各標本仍見肝細胞濁腫,輕度脂肪變性,小部分血管出現(xiàn)極輕度圍管浸潤,可見小面積局灶性壞死,Kupffer細胞輕度增加;葉下珠復方大劑量組肝細胞排列整齊,部

14、分肝組織可見散在點狀壞死和灶性壞死,肝細胞損傷程度明顯減輕,炎性細胞浸潤顯著減少。少數(shù)血管出現(xiàn)極輕度圍管浸潤,輕度灶性壞死,余未見異常。 5.腫瘤生長曲線顯示對照組腫瘤呈遞增性生長,而葉下珠復方治療組和5-Fu組生長曲線則較為低平,腫瘤生長明顯受到抑制。葉下珠復方治療組抑瘤率為32.5%,5-Fu組為30.8%,均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5)。裸鼠移植瘤組織的病理學觀察,瘤組織間有較多粗細不一的纖維組織將瘤細胞分隔成巢狀,

15、部分癌細胞呈梁狀,腺腔狀排列,可見較多發(fā)育不完整的血竇結構,大多數(shù)細胞呈三角形,胞漿豐富,較多嗜酸性顆粒,胞核大小形態(tài)極不規(guī)則,核漿比例增大,可見較多病理性核分裂象,瘤巨細胞偶見。葉下珠復方治療組瘤塊中癌細胞排列散亂,有大量核固縮或碎裂的表現(xiàn)為凋亡狀態(tài)的細胞和不同程度壞死;5-Fu組瘤塊內有片狀壞死,但細胞排列較為整齊。 6.葉下珠復方治療組有p53基因表達,生理鹽水及5-Fu組均未見p53明顯表達。對該表達的p53基因進行克隆

16、和序列測定,證實該表達的p53基因為野生型。三組均有不同程度的c-myc基因表達,以β-acting為內參照,分別對各組所出現(xiàn)的特異性擴增條帶進行半定量分析,結果顯示:葉下珠復方治療組c-myc表達量明顯低于生理鹽水及5-Fu組(p<0.05)。各組未見p53蛋白表達,進一步說明葉下珠復方組表達的為野生型p53基因。三組均有C-myc蛋白胞漿陽性表達,葉下珠復方治療組、5-FU組c-myc蛋白表達均較陰性對照組低(P<0.01),但葉下

17、珠復方治療組和5-FU組c-myc蛋白表達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 五、結論1.葉下珠復方有體外抗HBV作用。 2.葉下珠復方對Con-A所致的免疫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其機制與降低TNF-α和IL-8等介導肝損傷的細胞因子分泌有關。 3.葉下珠復方對人肝癌HePG2細胞的體外增殖有抑制作用,阻滯細胞周期,誘導肝癌細胞凋亡可能是其機制之一。 4.葉下珠復方有體內抗腫瘤活性,對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長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