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海泥中病原性副溶血性弧菌時間分布及檢出方法比較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主要分布于沿岸海水、海河交界處及海產品中,是引起沿海地區(qū)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而采用一般的細菌培養(yǎng)分離方法很難從環(huán)境樣品(海水、海泥)中檢出神奈川現象陽性并且產生耐熱直接溶血毒素(ThermostableDirectHemolysin,TDH)副溶血性弧菌。本課題研究TDH陽性副溶血性弧菌在海水、海泥中的分布及如何提高海水、海泥中病原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檢出率,從

2、而為預防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提供依據。 方法:用MPN法檢測靜岡縣海水、海泥中副溶血性弧菌數。三次增菌后采用PCR法檢測樣品培養(yǎng)液中tdh遺傳因子的有無,用K型血清致敏免疫磁珠進行對帶有特定K型抗原副溶血性弧菌的濃縮收集,再通過接種于神奈川現象培養(yǎng)基,挑選出致病性的產生TDH的副溶血性弧菌。對分離到的TDH陽性副溶血性弧菌菌株進行脈沖場凝膠電泳比較。 結果:海水、海泥中副溶血性弧菌數量7月份~9月份最多,與副溶

3、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發(fā)季節(jié)相一致,每100ml海水及每100g海泥中7、8、9三個月的副溶血性弧菌MPN值均在103以上,tdh陽性的副溶血性弧菌數約占海水、海泥中副溶血性弧菌總數的1/1000~1/100,有時甚至在1/1000以下。由PCR法測得45.5%(5/11)的海水及36.4%(4/11)的海泥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帶有tdh遺傳因子。對tdh陽性檢體培養(yǎng)液用免疫磁珠對帶有特定K抗原的菌株進行濃縮、收集后,接種于神奈川現象培養(yǎng)基,分

4、別從1份海水和1份海泥中檢出神奈川現象陽性并且產生TDH(反相被動血球凝集結果均為陽性反應)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為O3:K6。該血清型與同年靜岡縣境內發(fā)生的V.p食物中毒患者分離菌株中檢出率最高的血清型一致。經SfiⅠ,NotⅠ限制性內切酶處理后,脈沖場凝膠電泳比較,海水與一名患者分離菌株、海泥與另外兩名患者分離菌株的PFGE指紋基本相同。三次增菌培養(yǎng)后的副溶血性弧菌O3:K6菌株分離率高于僅用堿性蛋白胨水增菌的。同一份樣品、同樣進行

5、三次增菌培養(yǎng)經免疫磁珠處理后的O3:K6菌株分離率高于未經處理的。這說明免疫磁珠法對帶有特定K型抗原的副溶血性弧菌起到了明顯的濃縮和收集作用。 結論:與一般的細菌培養(yǎng)分離法相比,三次增菌培養(yǎng)法、PCR法、免疫磁珠法和神奈川現象的結合使用,可提高海水、海泥中病原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檢出率。脈沖場凝膠電泳結果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表明了海水、海泥TDH陽性副溶血性弧菌O3:K6菌株與食物中毒患者分離菌株的同源性。本課題為解決難于從環(huán)境樣品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