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基于solidworks的一級直齒輪減速器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課程設計論文</b></p><p>  論文題目 基于solidworks的一級直齒輪減速器設計 </p><p><b>  一 前言</b></p><p>  本次機械設計方向課程設計是利用solidworks進行一級直齒輪減速器的設計仿真。Solidworks是一款三維CAD

2、軟件。Solidworks 功能強大、易學易用和技術創(chuàng)新是其三大特點,使得SolidWorks 成為領先的、主流的三維CAD解決方案。減速器在原動機和工作機或執(zhí)行機構之間起匹配轉速和傳遞轉矩的作用,在現(xiàn)代機械中應用極為廣泛。減速器按用途可分為通用減速器和專用減速器兩大類,兩者的設計、制造和使用特點各不相同。本次課程設計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機械制造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設計思想,鞏固、加深和擴展有關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訓練機械設計的基本技能,例如計

3、算、熟悉和運用設計資料以及使用經驗數據的能力;熟悉應用solidworks,以便更好的理解機械設計,學會獨立的進行一些簡單的機械設計。 </p><p><b>  二 參數設計及計算</b></p><p><b>  選擇電機以及傳動比</b></p><p>  本次課程設計選用同步轉速為1000r/min,額定功率

4、為7.5KW的電動機,電動機滿載轉速為960r/min,減速器與電動機之間用帶傳動連接。查機械設計知帶傳動的效率為0.96,齒輪傳動效率為0.97,滾動軸承的傳動效率為0.98。</p><p>  總傳動比i=960/86.5=11.1。</p><p>  設帶傳動的傳動比為:3。</p><p>  則齒輪的傳動比為:11.1/3=3.7。</p>

5、<p>  計算各軸轉速:n電機=960r/min</p><p>  主動軸轉速nI= n電機/i帶=960/3=320r/min</p><p>  從動軸轉速nII=nI/i齒輪=320/3.7=86.48r/min</p><p>  計算各軸的功率:PⅠ=P×η帶= 7.5×0.96=7.2KW</p>&l

6、t;p>  PⅡ= PⅠ×η軸承η齒輪=7.2×0.98×0.97=6.84KW</p><p>  計算各軸扭矩:TⅠ=9550×PⅠ / nI=9550×7.2/320=214.9N·m </p><p>  TⅡ= 9550×PⅡ/nII=9550×6.84/86.48=755.3N.

7、m</p><p><b>  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b></p><p>  機器為一般工作機器,速度不高,故選用7級精度(GB 10095-88)。</p><p>  材料選擇。由機械設計表10-1選擇小齒輪材料為40Cr(調制),硬度為280HBS,大齒輪材料為45鋼(調質)硬度為240HBS。</p><p>

8、  選小齒輪齒數 z1=15,大齒輪齒數z2=15×3.7=55。</p><p>  1)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p><p>  由設計計算公式d1≥2.32(KT1(u+1)ZE2/φdu[σH]2)1/3</p><p>  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數值</p><p>  試選載荷系數Kt=1.3</p><

9、;p>  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矩:T1=95.5×105×P/nI=95.5×105×7.5/320=22382N·mm</p><p>  由機械設計表10-7選取齒款系數φd=1</p><p>  由機械設計表10-6查得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ZE=189.8MPa1/2</p><p>  由機械設計圖 10

10、-21d按齒面硬度查得小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σHlim 1=600MPa;大齒輪的接觸疲勞強度極限σHlim 2=550MPa;</p><p>  由課本式10-13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NL</p><p>  N1=60nIjLh=60×320×1×36000=6.91×108</p><p>  N2=NL1/i齒=6.9

11、1×108/3.7=1.86×108</p><p>  查表取接觸疲勞壽命系數KHN1=0.92 KHN2=0.97。</p><p>  2)計算解除疲勞許用應力</p><p>  取失效概率為1%,安全系數S=1.0</p><p>  則:[σH]1= KHN1σHlim1/S=0.92×600/1.0

12、Mpa=552Mpa</p><p>  [σH]2= KHN2σHlim2/S=0.97×550/1.0Mpa=533.5Mpa</p><p>  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d1,代入[σH]較小的值</p><p>  dd1≥2.32(KtT1(u+1)ZE2/φdu[σH]2)1/3=2.32×[1.3×3.2828×1

13、04×(6+1)×189.82/(6×533.52)] 1/3=31.25mm</p><p><b>  3)計算圓周速度v</b></p><p>  v=πdd1 nI/(60×1000)=3.14×31.25×320/(60×1000)

14、 =0.53m/s</p><p>  因為V<6m/s,故?。讣壘群线m。</p><p><b>  4)計算齒寬b。</b></p><p>  b=φdd1t=1×31.25mm=31.25mm </p><p>  計算齒寬與齒高之比b/h。</p>&

15、lt;p>  模數:m t =d1t/Z1=31.25/15=2.08mm</p><p>  齒高:h=2.25m t =2.25×2.05=4.61mm</p><p>  b/h=31.25/4.61=6.78。</p><p><b>  5)計算載荷系數。</b></p><p>  根據v=0

16、.65m/s,8級精度,由課本圖10-8查得動載荷系數Kv=1</p><p>  直齒輪,KHa=KFa=1</p><p>  由機械設計得 KA=1</p><p>  由機械設計用插值法查得8級精度、小齒輪相對支承非對稱布置時,KHβ=1.448</p><p>  由b/h=6.78,KHβ=1.448查表得KFβ=1.35:故載

17、荷系數</p><p>  K=KA×KV×KHa×KFβ=1×1.06×1×1.448=1.535</p><p>  按實際的載荷系數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圓直徑</p><p>  d1= d1t(K/Kt) 1/3=31.25 ×(1.535/1.3) 1/3=29.54mm</p>

18、<p>  計算模數m:m=d1/z1=29.54/15=1.97mm,取m=2。</p><p>  6)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p><p>  由機械設計得彎曲強度的設計公式</p><p>  m≥[2KT1YFaYSa/(φdz12σF)] 1/3</p><p>  確定公式內的各計算數值</p><

19、;p>  由機械設計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σFE1=500MPa;大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σFE2=380MPa</p><p>  查表取彎曲疲勞壽命系數KFN1=0.92 KFN2=0.98。</p><p>  7)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p><p>  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1.4,</p><p>  [σF]1=

20、KFN1σFE1/S=0.92×500/1.4=328.57MPa</p><p>  [σF]2= KFN2σFE2/S=0.98×380/1.4=266MPa</p><p><b>  8)計算載荷系數K</b></p><p>  K=KA×KV×KFa×KFβ=1×1.06&

21、#215;1×1.35=1.431</p><p>  取齒形系數。查表得 YFa1=2.80 YFa2=2.14;查表取應力校正系數。</p><p>  YSa1=1.55 YSa2=1.83</p><p>  計算大、小齒輪的YFa YSa/[σF]</p><p>  YFa1 YSa1/[σF]1=2.80×1

22、.55/328.57=0.0132</p><p>  YFa2 YSa2/[σF]2=2.14×1.83/266=0.01472</p><p><b>  大齒輪的數值大。</b></p><p>  m≥[2×1.431×18020×0.01472 /(1×212)] 1/3=1.918m

23、m</p><p>  對比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m大于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模數m的大小重腰取決于彎曲強度的承載能力,而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所決定的承載能力,僅與齒輪直徑(即模數與齒數的乘積)有關,可取由彎曲強度算得的模數1.918并就近圓整為標準值m=2mm,按接觸強度的的分度圓直徑d1=29.25mm,算出小齒輪的齒數z1=d1/m=29.25/2=15.63mm。</p><

24、;p>  大齒輪的齒數z2=3.7×15=55,取z2=55。</p><p>  這樣設計出的齒輪傳動,既滿足了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并做到結構緊湊,避免浪費。</p><p><b>  9)幾何尺寸計算</b></p><p>  計算分度圓直徑 d1= z1m=15×2=30mm</p><p

25、>  d2= z2m=55×2=110mm</p><p>  計算中心距 a=(d1+ d2)/2=(30+110)/2=70mm</p><p>  計算齒輪寬度 b=φd d1=1×30=30mm,但是在實際生產中,采用齒輪軸的方式,故而齒輪寬度取較大,B1=34mm,B2=25慢mm</p><p>  綜上可知,齒輪的設計參數如下

26、:</p><p>  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1=30mm</p><p>  大齒輪分度圓:d2=110mm</p><p><b>  中心距a=70mm</b></p><p>  小齒輪齒寬:B1=34mm</p><p>  大齒輪齒寬:B2=25mm</p><p&g

27、t;<b>  模數m=2。</b></p><p><b>  軸的設計</b></p><p>  1)材料選擇及最小直徑估算</p><p>  根據工作條件,小齒輪的直徑較小,采用齒輪軸結構,選用45鋼,正火,硬度HB= 170-217。 </p><p>  按扭轉強度法進行最小直徑估算,

28、即d=初算軸徑,若最小直徑軸段開有鍵槽,還要考慮鍵槽對軸的強度影響。</p><p>  值由表26—3確定: =112</p><p>  高速軸最小直徑的確定</p><p>  由d==16.28mm,綜合考慮各因素,取d=18mm</p><p>  低速軸最小直徑的確定。</p><p>  d==18.51

29、 m,因低速軸最小直徑處安裝聯(lián)軸器,設有一鍵槽,則d=</p><p>  18.51(1+1.07)=19.92,參見聯(lián)軸器的選擇,就近取聯(lián)軸器孔徑的標準值,d=20mm。</p><p>  2)高速軸的結構設計</p><p>  a 各軸段的直徑的確定</p><p>  最小直徑, d=d=18mm</p><p

30、>  d:滾動軸承處軸段,d=20mm滾動軸承選取30204</p><p>  d:齒輪軸部分。取直徑為24mm</p><p>  d:同2一起為軸承部分,直徑為20mm</p><p>  b 各軸段長度的確定</p><p>  L:由箱體結構、軸承端蓋、裝配關系確定長度為16mm</p><p>  L

31、:由滾動軸承確定長度為15mm</p><p>  L:由齒輪寬度決定,取長度為50mm</p><p>  L:由滾動軸承確定長度為15mm</p><p>  3)低速軸的結構設計</p><p>  a 各軸段的直徑的確定</p><p>  最小直徑,安裝聯(lián)軸器的外伸軸段, d=d=20mm</p>

32、<p>  d:密封處軸段,根據聯(lián)軸器的軸向定位要求,以及密封圈的標準(采用氈圈密封),d=27mm</p><p>  d:滾動軸承處軸段,d=30mm</p><p>  d:軸環(huán),根據齒輪的軸向定位要求, d=36mm</p><p>  d:低速級大齒輪軸段, d=32mm</p><p>  d:滾動軸承處軸段,d=3

33、0mm</p><p>  b 各軸段長度的確定</p><p>  L:由聯(lián)軸器的轂孔寬確定,L=32mm</p><p>  L:由箱體結構、軸承端蓋、裝配關系確定,L=25mm</p><p>  L:由滾動軸承、擋油盤及裝配關系確定,L=14mm</p><p>  L:軸環(huán)寬度,L=13mm</p>

34、;<p>  L:由低速級大齒輪的轂孔寬確定,L=25mm</p><p>  L:由滾動軸承、擋油盤及裝配關系確定,L=32mm </p><p><b>  三 建模</b></p><p>  1) 箱體的建模如圖1,</p><p><b>  圖1 箱體</b></p&

35、gt;<p>  2)箱蓋的建模結果如圖2</p><p><b>  圖2 箱蓋</b></p><p>  3)齒輪的建模結果如圖3</p><p><b>  圖3 齒輪</b></p><p>  4)齒輪軸的建模如圖4</p><p><b>

36、;  圖4 齒輪軸</b></p><p>  5)從動軸的建模結果如圖5</p><p><b>  圖5 從動軸</b></p><p>  6)滾動軸承得建模結果如圖6</p><p><b>  圖6 滾動軸承</b></p><p>  7)螺釘的建模結

37、果如圖7所示</p><p><b>  圖7 螺釘</b></p><p>  8)螺母的建模結果如圖8所示</p><p><b>  圖8 螺母</b></p><p>  9)油面指示片的建模結果如圖所示</p><p><b>  圖9 油面指示片<

38、/b></p><p>  10)墊圈的建模結果如圖10所示</p><p><b>  圖10 墊圈</b></p><p>  11) 套筒的建模結果如圖11所示</p><p><b>  圖11 套筒</b></p><p>  12) 端蓋的建模結果如圖12&

39、lt;/p><p><b>  圖12 端蓋</b></p><p>  13)透蓋的建模結果如圖13所示</p><p><b>  圖13 透蓋</b></p><p>  14) 鍵的建模結果如圖14所示</p><p><b>  圖14 鍵</b>

40、</p><p>  15)擋油環(huán)的結果如圖15所示</p><p><b>  圖15 擋油環(huán)</b></p><p>  16)調整環(huán)的建模結果如圖16所示</p><p><b>  圖16 調整環(huán)</b></p><p><b>  四 機構運動仿真<

41、/b></p><p>  運動仿真包括了機構傳動件的簡單速度分析以及主動軸的有限元分析。</p><p>  圖17所示為減速器齒輪軸的角速度分析,由圖里可看出齒輪軸的角速度為勻速,也即是齒輪軸以均勻的速度轉動。</p><p><b>  圖17速度分析</b></p><p><b>  有限元分析

42、</b></p><p>  應力分析如下圖,在減速器機構處于靜態(tài)時,節(jié)應力為53,而減速器主動軸能承受的屈服應力為295,593,984.0N/m·2</p><p><b>  圖18 應力分析</b></p><p>  2)應變分析。如下圖,由圖可知,齒輪軸在靜止時的靜態(tài)位移為53mm;</p>&l

43、t;p><b>  圖19 應變分析</b></p><p>  3)安全系數分析。如圖 ,在圖中可以清晰的了解齒輪各部分的安全系數,而整個軸的安全系數為56,最小安全系數為1.1e+0.06。</p><p><b>  圖20安全系數</b></p><p><b>  五 機構裝置圖</b>

44、;</p><p>  構裝置圖包含機構整體裝配圖、爆炸圖以及平面工程圖。</p><p>  1) 機構整體裝配圖如圖21所示</p><p><b>  圖21 整體裝配圖</b></p><p>  2) 爆炸圖如圖22所示</p><p><b>  圖22 爆炸圖</b&

45、gt;</p><p><b>  機構平面工程圖</b></p><p>  a 圖23所示為主視圖以及部分零部件的局部剖視圖</p><p><b>  圖23主視圖</b></p><p>  b 圖24為俯視圖的全剖視圖</p><p><b>  圖24

46、俯視圖</b></p><p><b>  c 圖25為左視圖</b></p><p><b>  圖25 左視圖</b></p><p><b>  六 小結</b></p><p>  所做的是一個一級直齒輪減速器,對減速器的結構以及原理等有了清晰的認識;而通過

47、對零件的建模以及仿真等,學會了更加熟練的操作solidworks,對這款軟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減速器齒輪以及軸的計算運用了以前《機械設計》以及《機械原理》所學內容,使更深刻領會了書本的知識;本次課程設計采用的是三維建模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做到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實際中更好的理解理論。本次課程設計完成了作為一個機械設計專業(yè)學生的第一次設計,對以后的設計工作打下了基礎,積累了寶貴的經驗。</p><p><b

48、>  參考文獻</b></p><p>  濮良貴,紀明剛.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p>  孫恒,陳作模,葛文杰.機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p>  林建龍,劉玉德等,Solidworks設計與分析范例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