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5/22/ffeaf2d5-f2cd-4b87-9cd7-03aeefe09673/ffeaf2d5-f2cd-4b87-9cd7-03aeefe09673pic.jpg)
![課程設計---850mm六輥可逆冷軋機開卷機直流調速系統(tǒng)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5/22/ffeaf2d5-f2cd-4b87-9cd7-03aeefe09673/ffeaf2d5-f2cd-4b87-9cd7-03aeefe09673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摘 要</b></p><p> 此次課程設計題目《850mm六輥可逆冷軋機開卷機直流調速系統(tǒng)》,核心落在轉速、電流雙閉環(huán)邏輯無環(huán)流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是基于本學期所學課程《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運動控制系統(tǒng)》的一次學以致用的深入拓展。</p><p> 本文針對直流調速系統(tǒng)進行調速設計。盡管近年來,電力電子變換器中以晶閘管為主的可控器
2、件已經(jīng)逐步被功率開關器件所替代;伴隨著變換技術由相位控制轉向脈寬調制(PWM);交流可調拖動系統(tǒng)正逐步取代直流拖動系統(tǒng),但是直流拖動本身具有理論和實踐都很成熟的優(yōu)勢,我國早期的許多生產設備均采用直流拖動系統(tǒng)短時間內不會淘汰,而且直流電機原理相對簡單易懂,因而對于初學者而言,直流調速還是很有實際意義的。</p><p> 從生產機械要求的控制物理量來看,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分為調速系統(tǒng)、位隨系統(tǒng)、張力控制系統(tǒng)、多
3、電機同步控制系統(tǒng)等多種類型;按照調速方式大致可分為開環(huán)調速和閉環(huán)調速兩大類,開環(huán)系統(tǒng)結構簡單、易于實現(xiàn)、維護簡單,但是其靜特性與動態(tài)特性往往不滿足生產和控制要求,而閉環(huán)系統(tǒng)尤其是雙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靜特性和動態(tài)特性,采用PI調節(jié)器時可實現(xiàn)轉速無靜差以及電流無靜差。</p><p> 本次設計包括各元器件的參數(shù)配合與選擇、調速方案的設計、整體電路圖的繪制等,同時考慮到調速系統(tǒng)實際運用于六卷可逆冷軋機開卷機,各
4、參數(shù)與方案都按照實際工程需要設計。</p><p> 關鍵字:轉速環(huán)、電流環(huán)、雙閉環(huán)調速、邏輯無環(huán)流、DLC、開卷機、六輥、晶閘管</p><p><b> 緒 論</b></p><p> 薄板、帶鋼的生產技術是鋼鐵工業(yè)發(fā)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冷軋鋼板的生產主要是采用3~6機架的多輥冷軋機,特點是生產率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產品質
5、量好。連軋機僅適用于產量大,品種規(guī)格單一的鋼種冷軋生產,而對于生產量較小、質量要求較高、品種規(guī)格復雜的高合金鋼和合金冷軋帶材,采用連軋機并不恰當,而大多采用多輥可逆軋機。</p><p> 帶鋼冷軋機生產線上除了五機架連軋機主體設備外,還包括頭部的上料設備、開卷機以及尾部卷取機,有的在軋制頭部還有矯直機、焊接機以及活套等設備。這些設備要要步調一致,密切配合,以保證連軋機位置控制、厚度控制、張力控制、速度控制以及
6、板形控制的順利進行。五機架冷連軋機的出現(xiàn)必須有自動控制和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p><p> 冷軋機最初是在二輥、四輥基礎建立起來的,科學技術和工業(yè)的發(fā)展需要極薄帶材,原有低輥數(shù)軋機已經(jīng)不能滿足要求,因為軋輥本身的彈性壓扁值往往比所需軋制帶材厚度還要大,而軋輥的彈性壓扁是與輥徑成正比的。當軋輥材質一定時,要降低軋輥彈性壓扁就必須減小輥徑,而輥徑的減小又會出現(xiàn)剛性不夠的矛盾。為此,多輥軋機出現(xiàn)以提供良好剛性的塔
7、形支撐輥系。多輥軋機發(fā)展很快,根據(jù)加工工藝要求,有八輥、十二輥、二十輥等。</p><p> 開卷機作為連軋設備的首端,需要可逆工作,既需要轉速控制又需要張力控制。當開卷機工作于換卷引帶或斷帶時,系統(tǒng)外環(huán)即速度環(huán)調機器投入工作,這是一個速度調節(jié)系統(tǒng);當帶材咬入后,產生張力,使ASR的反饋小于給定值,處于飽和狀態(tài),其限幅值就是張力給定值,系統(tǒng)作為一個恒功率調劑系統(tǒng)而工作,維持張力恒定。本設計采用轉速、電流雙閉環(huán)邏
8、輯無環(huán)流調速。</p><p><b> 目 錄</b></p><p> 第一章 設計參數(shù)和要求</p><p> 第二章 各功能模塊器件選擇</p><p> 2.1 開卷電機的選擇……………………………………………………….……….5</p><p> 2.2 整流方
9、案的選擇……………………………………………………….……….5</p><p> 2.3 晶閘管的選擇………………………………………………………….…………6</p><p> 2.4 交流進線電抗器的選擇………………………………………….…………6</p><p> 2.5 變壓器容量的選擇………………………………………………….…………7<
10、;/p><p> 2.6 晶閘管的保護…………………………………………………………….………7</p><p> 2.7 開卷電機的過電流保護,串聯(lián)熔斷器………………………..……9</p><p> 2.8 晶閘管冷卻風機的選擇……………………………………………….……9</p><p> 2.9 勵磁回路…………………
11、………………………………………………………...10</p><p> 2.10 交流電流互感器TA……………………………………………………………12</p><p> 2.11 測速發(fā)電機………………………………………………………………………..12</p><p> 2.12 給定電路…………………………………………………………………….……..13
12、</p><p> 2.13 低壓直流源設計(24V)………………………………………..………13</p><p> 2.14 空氣開關的選擇…………………………………………………………………13</p><p> 第三章 雙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p><p> 3.1 典型轉速、電流雙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結構………………………….
13、..…14</p><p> 3.2 典型轉速、直流雙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14</p><p> 3.2.1 ACR(電流環(huán)調節(jié)器)的設計…………………………………………..……14</p><p> 3.2.2 ASR(轉速環(huán)調節(jié)器)的設計………………………………………….….…18</p><p>
14、第四章 邏輯無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p><p> 4.1 典型邏輯控制的無環(huán)流可逆調速系統(tǒng)………………………………24</p><p> 4.2 無環(huán)流邏輯控制環(huán)節(jié)DLC…………………………………………….…….24</p><p> 4.3 晶閘管集成觸發(fā)器………………………………………………………..……28</p><p&
15、gt; 第五章 開卷機張力控制</p><p> 5.1 開卷機張力控制系統(tǒng)……………………………………………………….…31</p><p><b> 第六章 輔助電路</b></p><p> 6.1 輔助電路結構以及作用………………………………………………...……32</p><p><
16、b> 第七章 操作電路</b></p><p> 7.1 操作結構以及作用………………………………………………………………32</p><p> 總 結 …………………………………………………………………………………………………..…33</p><p> 參考文獻 …………………………………………………………………………………
17、……………..……34</p><p> 第一章 設計參數(shù)和要求</p><p> 一、設計內容及要求:</p><p> ?。ㄒ唬?、系統(tǒng)各環(huán)節(jié)選型</p><p><b> 1、主回路方案確定</b></p><p><b> 2、控制回路選擇</b><
18、;/p><p> ?。ǘ?、主要電氣設備的計算和選擇</p><p> 1、晶閘管整流元件:電壓定額、電流定額計算及選擇</p><p> 2、系統(tǒng)各主要保護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快速熔斷器計算選擇、阻容保護電路選擇</p><p><b> 二、主要設計參數(shù):</b></p><p> 電流環(huán)超調量:
19、σi≤5%</p><p> 轉速環(huán)超調量:σn≤10%</p><p> 允許過載倍數(shù):1.5</p><p><b> 三、設計環(huán)境</b></p><p> 主要由主電路和控制電路組成,主電路由開關、交流接觸器、晶閘管整流裝置和保護器件組成、控制電路主要由運算放大器構成的控制器組成。</p>
20、<p> 第二章 各功能模塊器件選擇</p><p> 2.1 開卷電機的選擇</p><p> 850mm六輥可逆開卷電機:</p><p><b> 數(shù)量1,DC電機</b></p><p><b> 上海南洋Z4系列</b></p><p>
21、額定電壓:440V,額定電流:400A,額定功率:168kW,電機轉速:500/900 rpm</p><p><b> 絕緣等級:B級</b></p><p><b> 工作制:S1</b></p><p><b> 過載倍數(shù):1.5</b></p><p> 冷卻方
22、式:自帶通風機強迫風冷</p><p> 特性:電樞可不加平波電抗器,調速范圍廣,過載能力強,可弱磁調速</p><p> 2.2 整流方案的選擇</p><p> 采用反并聯(lián)三相全控整流橋。</p><p> 無環(huán)流工作,任何情況下只允許一組整流器工作,而另一組必須被封鎖,以保證不出現(xiàn)環(huán)流,通常采用如圖2-1所示反并聯(lián)可逆線路。&l
23、t;/p><p> 圖2-1 反并聯(lián)三相全控整流橋</p><p> 2.3 晶閘管的選擇</p><p> 2.3.1 晶閘管額定電壓</p><p> 查技術手冊可得國內中小功率標準系列閥側電壓表</p><p> 考慮到晶閘管在恢復阻斷時所引起的換相過電壓,以及在操作和事故所造成的過電壓的影響,由技術手
24、冊,對于三相橋式整流線路晶閘管可按如下表格選取</p><p> 由電機額定參數(shù):=440V , =400A</p><p> 查表選擇=1500V,二次相電壓有效值為460/ =266V</p><p> 2.3.2 晶閘管通態(tài)平均電流 (AV)</p><p> ?。ˋV)≥1.0~2.0 </p><p&
25、gt; ?。弘娏饔嬎阆禂?shù),查表取 =0.367</p><p> ?。壕чl管并聯(lián)數(shù),取 =3</p><p> ?。壕飨禂?shù),一般取 =0.8~0.9</p><p> ?。鹤畲笳麟娏髦?,取 =λ =1.5x400=600A</p><p> 代入計算:(AV)≥2.0 =184A</p><p> 保
26、證留有裕量,取 (AV)=200A</p><p> 2.3.4 晶閘管型號的選擇</p><p> 綜上,晶閘管型號選取KP300-15</p><p> 2.4 交流進線電抗器的選擇</p><p> 由技術手冊,單機容量在500kW以下的中小容量裝置,可用幾臺組成一組,用公用變流變壓器供電,每臺晶閘管裝置通過圖2-2所示交流
27、電抗器供電,其主要作用:</p><p> 1、限制晶閘管導通時的di/dt以及限制變流裝置發(fā)生故障和短路時短路電流的上升速率。</p><p> 2、改善電源電壓波形,消除變流器運轉時對電源系統(tǒng)的公害。</p><p> 圖2-2 交流進線電抗器</p><p> 交流電抗器的電感量計算公式為:</p><p&g
28、t; L=x = = 0.10 mH,取0.10mH</p><p> 2.5 變壓器容量的選擇</p><p> 一次容量(VA) = = =248566 VA</p><p> 二次容量(VA) = = =248566 VA</p><p> 等值容量(VA) = (+ )=248566 VA</p
29、><p><b> —空載整流電壓</b></p><p> 、—變壓器一、二次繞組相數(shù),對于三相全控橋 ==3</p><p> 查技術手冊,變流變壓器容量取 250 kVA</p><p> 2.6 晶閘管的保護</p><p> 2.6.1 晶閘管換相過壓保護,并聯(lián)RC阻容電路<
30、;/p><p> 圖2-3 晶閘管換相過壓保護</p><p> 由于載流子的集蓄效應,當晶閘管在反壓下載流子迅速消失恢復阻斷時,電路中感性成分會使得器件兩端出現(xiàn)換相過電壓。對于三相橋式整流電路,在中小功率的變流裝置中,由經(jīng)驗一般選取C=0.5~1.0μF,R=10~40Ω</p><p> 本次設計中取C=1.0μF,R=40Ω</p><p
31、> 2.6.2 晶閘管過電流保護,整流橋臂添加快速熔斷器</p><p> 圖2-4整流橋臂串熔斷器過壓保護</p><p> 熔體額定電流 ≥ 1.5 =1.5x200=300A,取350A</p><p> 熔體額定電壓 ≤ = =307V,取300V</p><p> 選型:RN1-1 / 350 -500
32、 ,為戶內式。</p><p> 額定電壓 1kV、額定電流350A 、斷開容量為500MVA。</p><p> 2.6.3 整流裝置過電壓保護,交流側整流式阻容保護</p><p> 圖2-5 整流式阻容過壓保護電路</p><p> 三相整流式阻容保護電路,過壓時電壓充入C儲能,過壓過去后C通過R2放電耗能。 %--變壓器短
33、路比,對于10~560kVA的三相變壓器,取5~10,本設計取10</p><p> %--變壓器激磁電流百分數(shù),對于10~560kVA的三相變壓器,取4~10,本設計取10</p><p> S --變壓器每相平均計算容量,取1/3=1/3x250=83kVA=83000VA</p><p> –變壓器次級相電壓有效值,取266V</p>&
34、lt;p> 變壓器次級Y接時,C≥6%=6X10X =70.38μF,取75μF</p><p> 電容耐壓≥1.5 =1.5x266=399V</p><p> R1≥3.3 =3.3xx =2.81Ω,R1取3Ω</p><p> X<R2≤X,即45Ω~2.84kΩ,R2取2 kΩ</p><p> 2.7 開卷電機的過
35、電流保護,串聯(lián)熔斷器</p><p> 圖2-6 開卷電機串熔斷器過電流保護</p><p> 考慮到躲過電機啟動電流,對于頻繁啟動的開卷機,按經(jīng)驗公式?。?lt;/p><p> = (1.5~3.5) = (1.5~3.5)X400 = 600~1400A</p><p> 本次設計取=1400A,選型:RN1-1 / 1400 -5
36、00。</p><p> 2.8晶閘管冷卻風機的選擇</p><p> 由于大功率晶閘管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如不及時散熱將會燒毀晶閘管,因此冷卻風機的配備是必須的。由于冷卻風機工作要求低,此次設計選取Y系列低壓三相異步電機,容量2kW,調速范圍750~3000 rpm,工作電壓380V,全封閉自扇冷。</p><p> 圖2-7 晶閘管散熱冷卻風機<
37、;/p><p> 2.8.1斷路器QF的選擇</p><p> 根據(jù)技術手冊,選擇一般型DW16,低壓斷路器(空氣開關)主要用在不頻繁操作的低壓配電線路中做電源開關使用,當發(fā)生嚴重過流、過載、短路、斷相、漏電等故障時能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護作用。</p><p> 已知風機容量2kW,工作電壓380V,求得風機工作電流約為5A,由此取斷路器工作電壓 =380V,
38、=10A。</p><p> 2.8.2接觸器KM的選擇</p><p> 選擇3TF系列,工作電壓380V,工作電流9~400A,適用于控制交流電機。</p><p> 2.8.3熱繼電器FR的選擇</p><p> 由技術手冊,選擇3UA系列熱繼電器與3TF系列接觸器配套使用。</p><p> 2.8.
39、4熔斷器器FU的選擇</p><p> 選擇RCIA系列插入式熔斷器,工作電壓380V,工作電流200A內。</p><p><b> 2.9 勵磁回路</b></p><p> 2.9.1 弱磁調速原理(弱磁升速)</p><p> 在他勵直流電動機的調速方法中,如果需要從基速向上調速,則要采用弱磁調速的方法
40、,通過降低勵磁電流,以減弱磁通來提高轉速。轉速越高,磁通越弱,容許的轉矩不得不減少,轉矩與轉速的乘積則不變,即容許功率不變,是為“恒功率調速”。</p><p> 在基速以下調壓調速時,保持磁通為額定值不變;在基速以上弱磁升速時,保持電壓為額定值不變。</p><p> 弱磁升速時,由于轉速升高,使轉速反饋電壓也隨著升高Un,因此必須同時提高轉速給定電壓Un*,否則轉速不能上升。&l
41、t;/p><p> 2.9.2 獨立控制勵磁的調速系統(tǒng)</p><p> 圖2-8 獨立控制勵磁的調速系統(tǒng)結構</p><p> RP2 —— 給定電位器 AFR—— 勵磁電流調節(jié)器</p><p> VFC—— 勵磁電流可控整流裝置</p><p><b> 工作原理:</
42、b></p><p> 在基速以下調壓調速時, RP2不變保持磁通為額定值,用RP1調節(jié)轉速,此時,轉速、電流雙閉環(huán)系統(tǒng)起控制作用。 在基速以上弱磁升速時, 通過RP2減少勵磁電流給定電壓,從而減少勵磁磁通,以提高轉速;為保持電樞電壓為額定值不變,同時需要調節(jié)RP1 ,以提高電壓。</p><p> 2.9.3 勵磁電流可控整流裝置</p><p&g
43、t;<b> 1.可控整流結構</b></p><p> 2-10 勵磁回路可控整流結構</p><p> 采用單相橋式全控整流電路給勵磁回路供電,Ud=0.9 。</p><p> 2.可控整流結構觸發(fā)電路</p><p> 晶閘管可控觸發(fā)裝置采用TC787,后面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p>
44、<p> 2.10 交流電流互感器TA</p><p> 圖2-13 交流互感器TA原理圖</p><p> 交流電流互感器常用來檢測三相交流電流幅值,電流互感器是電流源,二次電流按匝數(shù)比輸出。交流電流互感器常接在整流裝置交流進線側,通過測量進線電流來獲得整流后直流的信號,計算值為</p><p> U =(N1/N2)RP·Id&l
45、t;/p><p> N1/N2 — 互感器一、二次繞組匝數(shù)</p><p> RP — 檢測整流橋的負載電阻</p><p> 公式中無整流系數(shù),因為主整流橋和檢測整流橋系數(shù)相互抵消。</p><p> 2.11 測速發(fā)電機</p><p> 圖2-14 測速發(fā)電機原理圖</p><p&g
46、t; 將直流測速發(fā)電機與待測電動機同軸相連,則發(fā)電機輸出的是與電動機轉速成比例的直流電壓,其極性反映轉向,用取樣電阻RP即可取得轉速反饋信號Un。</p><p> 本次設計選取型號ZYST-A系列測速發(fā)電機系永磁式直流發(fā)電機,,用以測量旋轉體的轉速,亦可作速度訊號的傳送器。本系列測速發(fā)電機在負載電阻為恒定值的情況下,其輸出電壓是轉速的線性函數(shù),正反方向的輸出特性是對稱的;安裝方式為機座底腳式、端蓋凸緣式、機
47、殼外圓式三種;具有線性誤差小,運行安全可靠,體積小,重量輕、噪音低、振動小、使用維護方便等特點。</p><p><b> 2.12 給定電路</b></p><p> 圖2-15 給定電路原理圖</p><p> 由電位器RP1、RP2可調節(jié)給定Un*輸入的幅值:-12V~+12V,通過選擇開關S1、S2可以選擇給定值得正負以及實現(xiàn)階躍
48、輸入。</p><p> 2.13 低壓直流源設計(24V)</p><p> 電路中給定環(huán)節(jié)等需要穩(wěn)定的低壓直流電路供電,電壓為±24V,設計如下:</p><p> 圖2-16 低壓直流源電路原理圖</p><p> 7815、7915為穩(wěn)壓芯片,1口進、2口出、3口接地。</p><p> C
49、1~C7為濾波電容。</p><p> 2.14 斷路器(空氣開關)的選擇</p><p> 1.開卷電機額定電流400A,于是選型:DW17-500,留有裕量,主電路斷路器額定電流500A。</p><p> 2.風機額定電流5A,于是選型:DW17-10,留有裕量,風機電路斷路器額定電流10A。</p><p> 第三章 雙閉環(huán)
50、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p><p> 3.1 典型轉速、電流雙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結構</p><p> 圖3-1 轉速、電流雙閉環(huán)直流調速系統(tǒng)</p><p> ASR—轉速調節(jié)器 ACR—電流調節(jié)器 TG—測速發(fā)電機</p><p> TA—電流互感器 UPE—電力電子變換器</p><p> 3.2 典型轉
51、速、直流雙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p><p> 先不考慮無環(huán)流,只設計雙閉環(huán)系統(tǒng)。</p><p> 設計的一般原則:“先內環(huán)后外環(huán)”。 從內環(huán)開始,逐步向外擴展。在這里,首先設計電流調節(jié)器,然后把整個電流環(huán)看作是轉速調節(jié)系統(tǒng)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再設計轉速調節(jié)器。</p><p> 圖3-2 轉速、電流雙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動態(tài)結構圖</p><
52、;p> 3.2.1 ACR(電流環(huán)調節(jié)器)的設計</p><p> ?。ㄒ唬?、總體設計步驟:1.電流環(huán)結構圖的簡化2.電流調節(jié)器結構的選擇3.電流調節(jié)器的參數(shù)計算4.電流調節(jié)器的實現(xiàn)</p><p> (二)、電流環(huán)(ACR)的等效化簡過程:</p><p> 1. 忽略反電動勢的動態(tài)影響 在按動態(tài)性能設計電流環(huán)時,可以暫不考慮反電動
53、勢變化的動態(tài)影響,即?E≈0。這時,電流環(huán)如下圖所示:</p><p> 圖3-3 忽略反電勢后系統(tǒng)動態(tài)結構圖</p><p> 2.等效成單位負反饋系統(tǒng) 如果把給定濾波和反饋濾波兩個環(huán)節(jié)都等效地移到環(huán)內,同時把給定信號改成Ui*,則電流環(huán)便等效成單位負反饋系統(tǒng),如下圖:</p><p> 圖3-4 等效為單位負反饋后系統(tǒng)動態(tài)結構圖</p>
54、<p> 3.小慣性環(huán)節(jié)近似處理 最后,由于Ts 和 Toi 一般都比Tl 小得多,可以當作小慣性群而近似地看作是一個慣性環(huán)節(jié),其時間常數(shù)為 T∑i = Ts + Toi</p><p> 圖3-5 電流環(huán)最終簡化框圖</p><p> 4.ACR校正成典型I型后框圖</p><p>
55、圖3-6 ACR校正為I型后框圖</p><p> ?。ㄈ?、參數(shù)設計過程:</p><p><b> 確定時間常數(shù)</b></p><p> 整流裝置滯后時間常數(shù)Ts,三相橋式電路取平均失控時間,即Ts=0.0017s</p><p> 電流濾波時間常數(shù)Toi</p><p> 三相橋
56、式電路每個波頭時間為3.3ms,為了基本濾平波頭,應有(1~2)Toi=3.3ms,取Toi=2ms=0.002s</p><p> 電流環(huán)小時間常數(shù)之和T∑i=Ts+Toi=0.0037s</p><p><b> 選擇電流調節(jié)器結構</b></p><p> 突出跟隨性,按典型I型系統(tǒng)設計電流調節(jié)器,又電流環(huán)控制對象是雙慣性的,為保證
57、穩(wěn)態(tài)電流無靜差,因而采用PI調節(jié)器,其傳遞函數(shù)為:</p><p> 式中 Ki — 電流調節(jié)器的比例系數(shù) τi — 電流調節(jié)器的超前時間常數(shù)</p><p> τi=Tl , KI=</p><p><b> 計算電流調節(jié)器參數(shù)</b></p><p> 按照西門子“
58、最佳整定”構造“二階最佳系統(tǒng)”,同時參照設計要求</p><p> 電流環(huán)超調量: σi≤5%</p><p> (1)查表可知,取KI·T∑i =0.5</p><p> (2)三相橋式整流電路總電感量L=0.693 = 0.693 =4.59 mH</p><p> 電樞回路總電阻R,取R=Ra+Rad=0.4+0
59、.4x0.1=0.44 Ω</p><p> 電磁時間常數(shù)Tl, Tl= = =0.014s</p><p> (3)晶閘管裝置放大系數(shù)Ks,取Ks=40</p><p> (4)電流反饋系數(shù)β,取=10V,則β= = =0.017V/A</p><p> (5)電流調節(jié)器超前時間常數(shù):τi=Tl=0.03s</p>
60、;<p> (6)電流環(huán)開環(huán)增益:</p><p> KI = = = 135.1</p><p> (7)ACR的比例系數(shù):</p><p> Ki = = = 1.224</p><p> (8)機電時間常數(shù)Tm</p><p> 機電時間常數(shù)Tm= </p>&l
61、t;p> Ce = = =0.56 V·min/r</p><p> Cm = Ce =5.35 V·min/r</p><p> =500,R=0.44Ω</p><p> Tm= = = 0.196s</p><p><b> 校驗近似條件</b></p>&
62、lt;p> 電流環(huán)截止頻率:ωci=KI=135.1 </p><p> 晶閘管整流裝置傳遞函數(shù)的近似條件:</p><p> = =196.1>ωci,滿足條件</p><p> 忽略反電動勢變化對電流環(huán)動態(tài)影響的條件:</p><p> 3 =3 =57.27<ωci,滿足條件</p><
63、;p> 電流環(huán)小時間常數(shù)近似處理條件:</p><p> = =180.8>ωci,滿足條件</p><p> 電流調節(jié)器(ACR)的具體實現(xiàn)</p><p> 圖3-7 含給定濾波與反饋濾波的PI型ACR調節(jié)器</p><p><b> 取R0=40kΩ</b></p><
64、;p> Ri=Ki·R0=1.224x40=48.96 kΩ,取50 kΩ</p><p> Ci = = = 0.28μF,取0.3μF</p><p> Coi = = = 0.2μF,取0.2μF</p><p> 按照以上參數(shù)設計,電流環(huán)動態(tài)跟隨性能指標為σi=4.3%<5%,滿足條件。</p><p
65、><b> 電流環(huán)上升時間</b></p><p> ACR校正成典型I型系統(tǒng),查表知=4.7=4.7x3.7=17.39 ms<40ms,滿足條件</p><p> 3.2.2 ASR(轉速環(huán)調節(jié)器)的設計</p><p> ?。ㄒ唬?、總體設計步驟:1.電流環(huán)的等效閉環(huán)傳遞函數(shù)2.轉速調節(jié)器結構的選擇3.轉速調節(jié)器參
66、數(shù)的選擇4.轉速調節(jié)器的實現(xiàn)</p><p> ?。ǘ⑥D速環(huán)(ASR)的化簡過程:</p><p> 1.電流環(huán)經(jīng)簡化后可視作轉速環(huán)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為此,須求出它的閉環(huán)傳遞函數(shù):</p><p> 2.忽略高次項,電流環(huán)等效傳遞函數(shù):</p><p> 3.接入轉速環(huán)內,電流環(huán)等效環(huán)節(jié)的輸入量應為Ui*(s),電流環(huán)在轉速環(huán)中應為&
67、lt;/p><p> 這樣,原來是雙慣性環(huán)節(jié)的電流環(huán)控制對象,經(jīng)閉環(huán)控制后,可以近似地等效成只有較小時間常數(shù)的一階慣性環(huán)節(jié),這就表明,電流的閉環(huán)控制改造了控制對象,加快了電流的跟隨作用,這是局部閉環(huán)(內環(huán))控制的一個重要功能。</p><p> 圖3-8 轉速環(huán)等效后框圖</p><p> 4.系統(tǒng)等效和小慣性的近似處理 和電流環(huán)中一樣,把轉速給定濾波和反
68、饋濾波環(huán)節(jié)移到環(huán)內,同時將給定信號改成Un*(s)?,再把時間常數(shù)為 1 / KI 和 Ton 的兩個小慣性環(huán)節(jié)合并起來,近似成一個時間常數(shù)為的慣性環(huán)節(jié),其中</p><p> TΣn = + Ton</p><p> 圖3-9 系統(tǒng)小慣性處理后框圖</p><p> 5.ASR校正成典型II型系統(tǒng)后框圖</p><p> 圖3-1
69、0 ASR校正成典型II型框圖</p><p> 、具體參數(shù)設計過程:</p><p><b> 1.確定時間常數(shù)</b></p><p> 電流環(huán)等效時間常數(shù),取KI·T∑i =0.5, =2T∑i=2X0.0037=0.0074s</p><p> 轉速濾波時間常數(shù)Ton=0.01s</p&
70、gt;<p> 轉速環(huán)小時間常數(shù)之和T∑n = + Ton=0.0074+0.01=0.0174s</p><p> 2.選擇電流調節(jié)器結構 </p><p> 由設計要求,空載起動到額定轉速時的轉速超調量σn≤10%</p><p> 為實現(xiàn)轉速無靜差,在負載擾動作用點前面必須有一個積分環(huán)節(jié),它應該包含在轉速調節(jié)器 ASR 中,現(xiàn)在在擾動作
71、用點后面已經(jīng)有了一個積分環(huán)節(jié),因此轉速環(huán)開環(huán)傳遞函數(shù)應共有兩個積分環(huán)節(jié),所以應該設計成典型 Ⅱ 型系統(tǒng),這樣的系統(tǒng)同時也能滿足動態(tài)抗擾性能好的要求,采用PI調節(jié)器,其傳函為:</p><p> 式中 Kn — 轉速調節(jié)器的比例系數(shù) τn — 轉速調節(jié)器的超前時間常數(shù)</p><p> 3.計算轉速調節(jié)器參數(shù)</p><
72、p> (1)按跟隨性和抗擾性都較好的原則,取中頻寬h=5</p><p> ?。?)則ASR的超前時間常數(shù)為</p><p> τn=hT∑n=5x0.0174=0.087s</p><p> ?。?)轉速反饋系數(shù)α,取=10V</p><p> α= = =0.02 V/A</p><p> ?。?)
73、轉速環(huán)開環(huán)增益:</p><p> = = = 396.4</p><p> ?。?)ASR比例系數(shù)為:</p><p> Kn = = =7.31</p><p><b> 4.校驗近似條件</b></p><p> 轉速環(huán)截止頻率:ωcn= KN·τn =34.5 &
74、lt;/p><p> (1)電流環(huán)傳遞函數(shù)簡化條件:</p><p> = = 63.7>ωcn,滿足條件</p><p> ?。?)轉速環(huán)小時間常數(shù)近似處理條件:</p><p> = =38.7>ωcn,滿足條件</p><p> 5.轉速環(huán)(ASR)的具體實現(xiàn)</p>&
75、lt;p> 圖3-11 含給定濾波與反饋濾波的PI型ASR調節(jié)器</p><p><b> 取R0=40kΩ</b></p><p> Rn=Kn·R0=7.31x40=292.4 kΩ,取300 kΩ</p><p> Cn = = = 0.29μF,取0.3μF</p><p> Co
76、n = = = 1μF,取1μF</p><p><b> 6.退飽和超調量</b></p><p> 查表可知,取h=5時, = 81.2% </p><p> 電機過載倍數(shù):λ=1.5</p><p> 負載系數(shù):z=/,空載時z=0</p><p> 電樞回路總電阻: R=0.
77、44Ω</p><p> 額定電流:=400A</p><p> 額定轉速:=500 r/min</p><p> 電樞電阻:Ra=0.4Ω</p><p> 機電時間常數(shù)Tm,取Tm= =0.196s</p><p> 基準值 n*==500 r/min</p><p> 電動勢
78、系數(shù) Ce = = =0.56V·min/r</p><p> 調速系統(tǒng)開環(huán)機械特性的額定穩(wěn)態(tài)速降 △= = =314 r/min</p><p> σn = 2()(λ-z) </p><p> = 2 x 81.2% x(1.5-0)x x </p><p> = 13.52% > 10%,不滿足滿足設計要求
79、</p><p> 為減小退飽和超調,在轉速調節(jié)器上增設轉速微分負反饋,用以抑制超調,獲得更好的動態(tài)性能。帶轉速微分負反饋的轉速調節(jié)器原理如下:</p><p> 圖3-12 帶轉速微分負反饋的轉速調節(jié)器原理圖</p><p> 和普通的相比,在轉速反饋環(huán)節(jié)并聯(lián)了微分電容(用以對轉速信號進行微分)和濾波電阻(用以濾去微分后帶來的高頻噪聲),即在轉速負反饋的基
80、礎上再疊加一個帶濾波的轉速微分負反饋信號,轉速負反饋和轉速微分反饋一起與給定Un*相抵,將比普通雙環(huán)系統(tǒng)更早達到平衡,開始退飽和,起到抑制超調的作用。</p><p> 設 為微分反饋之路電流,拉氏變換得:</p><p> 虛地點A的電流平衡方程為:</p><p><b> 整理后可得:</b></p><p>
81、; ---- 轉速微分時間常數(shù), =R0 </p><p> ---- 轉速為微分濾波時間常數(shù), =</p><p> 實際設計中常選定 == = 0.01s。</p><p> 無超調時, |σ=0 ≥ = x0.0174s = 0.0638</p><p> = /R0 =0.0638/40 =1.595 pF,取2
82、.0pF</p><p> = / =0.01/2.0 =0.005kΩ= 5Ω,取5Ω</p><p> 此時退飽和超調接近0<<10%,滿足滿足設計要求</p><p> 7.轉速環(huán)空載起動到額定轉速時間 </p><p> 查表知,典型II型系統(tǒng)階躍輸入跟隨性能指標有:</p><p>
83、 h=5時, =2.85=2.85x0.0174=0.04959s=50ms<100ms,滿足設計要求</p><p> 第四章 邏輯無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p><p> 4.1 典型邏輯控制的無環(huán)流可逆調速系統(tǒng)</p><p> 圖4-1 典型邏輯控制的無環(huán)流可逆調速系統(tǒng)框圖</p><p> 主電路采用兩組晶閘管裝置
84、反并聯(lián)線路,1ACR用來控制正組晶閘管觸發(fā)裝置GTF,2ACR控制反組觸發(fā)裝置GTR,1ACR給定信號Ui*經(jīng)反號器AR作為2ACR的給定信號Ui*,為了保證不出現(xiàn)環(huán)流,設置了無環(huán)流邏輯控制環(huán)節(jié)DLC,它按照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指揮正反組自動切換。信號 控制正組觸發(fā)脈沖的封鎖和開放, 控制反組觸發(fā)脈沖的封鎖和開放,任何情況下,兩信號相反,僅有一組晶閘管工作。</p><p> 4.2 無環(huán)流邏輯控制環(huán)節(jié)DLC<
85、/p><p> 1. 系統(tǒng)對無環(huán)流邏輯控制器的要求</p><p> (1)由電流給定信號Ui*的極性(反映轉矩極性)和零電流檢測信號Uio(過零換組)共同發(fā)出邏輯切換指令。當Ui*改變極性,且零電流檢測器發(fā)出“零電流”信號時,允許封鎖原工作組,開放另一組。</p><p> (2)發(fā)出切換指令后,須經(jīng)過封鎖延時時間才能封鎖原導通組脈沖;再經(jīng)過開放延時,才能開放另
86、一組脈沖。</p><p> (3)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兩組晶閘管絕對不允許同時加觸發(fā)脈沖,當一組工作時,另一組的觸發(fā)脈沖必須被封鎖住。</p><p> 2. 無環(huán)流邏輯控制器的實現(xiàn)</p><p> 圖4-2 環(huán)流邏輯控制器結構圖</p><p> DLC由電平檢測、邏輯判斷、延時電路和聯(lián)鎖保護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組成。</p>
87、<p> 輸入為電流給定(轉矩極性)信號Ui* 和零電流檢測信號Uio,輸出是正組和反組脈沖的控制信號Ublf和Ublr。</p><p><b> (1)電平檢測器</b></p><p> 電平檢測器的任務是將控制系統(tǒng)中連續(xù)變化的模擬量轉化成“1”或“0”兩種狀態(tài)的數(shù)字量,實際上是一個模數(shù)轉換器,它由帶正反饋的運算放大器組成,具有滿足一定要求的
88、繼電特性。</p><p> 圖3-3 電平變換電路</p><p> 無環(huán)流邏輯控制器中應設立“轉矩極性鑒別”和“零電流檢測”兩個電平檢測器,分別將電流給定的極性和電流“是零”或“非零”轉換成相應的“1”或“0”數(shù)字量,供邏輯判斷使用。</p><p> (i)轉矩極性鑒別器</p><p> 其輸入信號為速度調節(jié)器的輸出Ui*,它
89、是左右對稱的;其輸出為轉矩極性信號,為給出“1”和“0”的數(shù)字量,輸出應是上下不對稱的,“1”態(tài)表示正向轉矩,用正向飽和值+10V表示,“0”態(tài)表示負向轉矩,用負飽和值一0.6V表示。</p><p> 圖4-4 轉矩極性鑒別器</p><p> 圖3-5 轉矩極性鑒別器的輸入/輸出特性</p><p> (ii)零電流檢測器</p><
90、p> 其輸入信號是電流互感器輸出的零電流信號Uio,主電路有電流時約為+0.6V,零電流檢測器輸出為“0”;主電路電流接近零時,. 下降到+0.2V左右,輸出為“1”?!?”態(tài)仍用正向飽和值+10V表示, “0”態(tài)用負向飽和值一0.6V表示。兩個電平檢測器輸出飽和值+10V和一0.6V可通過設置正、負限幅電路得到</p><p> 圖4-6 零電流檢測器</p><p> 圖
91、4-7 零電流檢測器的輸入/輸出特性</p><p> 零電流檢測器特性回環(huán)偏在縱軸的右側,可在輸入端增設偏移電路RT1來實現(xiàn)。</p><p><b> (2)邏輯判斷電路</b></p><p> 邏輯判斷的任務是根據(jù)兩個電平檢測器的輸出信號,正確地發(fā)出切換信號,輸出均有“l(fā)”和“0”兩種狀態(tài),究竟用“1”態(tài)還是“0”態(tài)表示封鎖觸發(fā)
92、脈沖,取決于觸發(fā)電路的結構。現(xiàn)假定該輸出信號為“1”態(tài)時開放脈沖,“0”態(tài)時封鎖脈沖,歸納各種情況下邏輯判斷電路的輸入輸出狀態(tài),用與非門實現(xiàn),其邏輯代數(shù)式為:</p><p><b> 原理圖如下所示:</b></p><p> 圖4-8 邏輯判斷電路結構圖</p><p><b> ?。?)延時電路</b><
93、/p><p> 在邏輯判斷電路發(fā)出切換指令之后,必須經(jīng)過封鎖延時和開放延時,才能執(zhí)行切換指令,因此,無環(huán)流邏輯控制器中必須設置相應的延時電路。</p><p> 在與非門的輸人端加接二極管和電容,就可使與非門的輸出由“1”態(tài)變到“0”態(tài)時獲得延時。因為這時當輸入由“0”變到“1”時,必須先使電容充電,待電容端電壓充到開門電平時,輸出才由“l(fā)”變“0”,電容充電到開門電平的時間則為延時的時間
94、,阻容電路的充電時間可通過電容調整。</p><p><b> (4)聯(lián)鎖保護電路</b></p><p> 在正常工作時,邏輯判斷與延時電路的兩個輸出和總是一個為“1”態(tài)另一個為“0”態(tài)。一旦出現(xiàn)故障,兩個輸出和如果同時為“1”態(tài),將造成兩組晶閘管同時開放而導致電源短路。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種事故,在無環(huán)流邏輯控制器的最后部分設置了多“l(fā)”保護電路。</p>
95、;<p> 其原理如下:正常工作時,信號總是一個為“1”另一個為“0”,這時聯(lián)鎖保護環(huán)節(jié)的與非門輸出A點電位始終為“l(fā)”態(tài),則實際的脈沖控制信號直接加到后面電路,總能封鎖一組脈沖。當出現(xiàn)信號同時為“1”的故障時,聯(lián)鎖保護環(huán)節(jié)中的與非門輸出A點電位立即變?yōu)椤?”態(tài),將輸出信號都拉到“0”,使兩組脈沖同時封鎖,這樣就避免了兩組晶閘管同時處于整流狀態(tài)而造成短路事故。</p><p> (5) DLC邏
96、輯電路的硬件實現(xiàn)</p><p> 由于工業(yè)現(xiàn)場的干擾十分嚴重,為此,采用抗干擾能力強的HTL與非門。HTL與非門是專門為工業(yè)現(xiàn)場設計的,具有延遲時間長、噪聲容限大、抗干擾能力強的優(yōu)點,但其功耗也很大。本次設計選用陶瓷封裝H004 HTL與非門作為邏輯元件。</p><p> 4.3 晶閘管集成觸發(fā)器</p><p> 采用西門子高性能晶閘管三相移相觸發(fā)集成電
97、路TC787。</p><p> TC787是采用獨有的先進IC工藝技術,并參照國外最新集成移相觸發(fā)集成電路而設計的單片集成電路,是KJ系列的升級換代產品。它可單電源工作,亦可雙電源工作,主要適用于三相晶閘管移相觸發(fā)和三相功率晶體管脈寬調制電路,以構成多種交流調速和變流裝置。</p><p> 1.TC787外部結構</p><p> 圖4-9 TC787的引
98、腳排列圖</p><p> (1)同步電壓輸入端:</p><p> 引腳1(Vc)、引腳2(Vb)及引腳18(Va)分別為三相同步輸入電壓連接端,應用中分別接經(jīng)輸入濾波后的同步電壓,同步電壓的峰值應不超過TC787的工作電源電壓VDD。</p><p><b> (2)脈沖輸出端:</b></p><p> 脈
99、沖分配及驅動電路是由6 腳控制脈沖分配的輸出方式。</p><p> 6 腳接低電平VL,輸出為半控方式,12、11、10、9、8、7 分別輸出A、-C、B、-A、C、-B 的單觸發(fā)脈沖。</p><p> 6 腳接高電平VH,輸出為全控方式,分別輸出A、-C;-C、B;B、-A;-A、C;C、-B;-B、A 的雙觸發(fā)脈沖。</p><p><b>
100、 (3)控制端</b></p><p> ?、僖_5(Pi)為輸出脈沖禁止端。高電平有效,封鎖TC787的輸出。 </p><p> ②引腳14(Cb)、引腳15(Cc)、引腳16(Ca)分別為對應三相同步電壓的鋸齒波電容連接端。該端連接的電容值大小決定了移相鋸齒波的斜率和幅值,應用中分別通過一個相同容量的電容接地。</p><p> ?、垡_6(Pc
101、)為TC787工作方式設置端。當該端接高電平時,TC787輸出雙脈沖;而當該端接低電平時,輸出單脈沖。</p><p> ④引腳4(Vr)為移相控制電壓輸入端。該端輸入電壓的高低,直接決定著TC787輸出脈沖的移相范圍,應用中接給定環(huán)節(jié)輸出,其電壓幅值最大為TC787的工作電源電壓VDD。</p><p> ?、菀_13(Cx)調制脈沖寬度。可通過改變Cx 電容的值來確定,需要寬則增大C
102、x,窄則減小Cx。1000pF 電容約產生100μS的脈沖寬度。</p><p><b> (4)電源端:</b></p><p> TC787可單電源工作,亦可雙電源工作。</p><p> 單電源工作時引腳3(VSS)接地,而引腳17(VDD)允許施加的電壓為8~18V。</p><p> 雙電源工作時,引腳
103、3(VSS)接負電源,其允許施加的電壓幅值為-4~-9V,引腳17(VDD)接正電源,允許施加的電壓為+4~+9V。</p><p> 2. TC787內部結構</p><p> 圖4-10 TC787內部邏輯框圖</p><p><b> ?。?)電路組成:</b></p><p> 由三路相同的部分:同步過零
104、和極性檢測、鋸齒波形成、鋸齒波比較,經(jīng)過抗干擾鎖定、脈沖形成等電路形成三相觸發(fā)調制脈沖或方波,由脈沖分配電路實現(xiàn)全控、半控的工作方式,再由驅動電路完成輸出驅動。</p><p><b> (2)電路原理:</b></p><p> 三相同步電壓經(jīng)過T 型網(wǎng)絡進入電路,同步電壓的零點設計為1/2 電源電壓(電</p><p> 路輸入端同步
105、電壓峰峰值不宜大于電源電壓),通過過零檢測和極性判別電路檢測出零點和極性后,在Ca、Cb、Cc 三個電容上積分形成鋸齒波。由于采用集中式恒流源,相對誤差極小,鋸齒波有良好的線性。電容的選取應相對誤差小,產生鋸齒波幅度大且不平頂為宜。鋸齒波在比較器中與移相電壓比較取得交相點,移相電壓由4 腳通過電位器或外電路調節(jié)而取得。抗干擾電路具有鎖定功能,在交相點以后鋸齒波或移相電壓的波動將不能影響輸出,保證交相唯一并且穩(wěn)定。</p>
106、<p> 3.主要電參數(shù)和限制</p><p> (1)工作電源電壓VDD:8~18V; (2)輸入同步電壓有效值:≤(1/2√2)VDD;</p><p> (3)輸入控制信號電壓范圍:0~VDD; (4)輸出脈沖電流最大值:20mA;</p><p> (5)鋸齒波電容取值范圍:0.1~0.15; (6)脈寬電容取值范圍:3300
107、pF~0.01μF;</p><p> (7)移相范圍:0~177°; (8)工作溫度范圍:0~+55℃。</p><p><b> 4.典型應用接線圖</b></p><p> TC787單電源工作時的典型接線如下圖所示,圖中電容C1~C3為隔直耦合電容,而C4~C6為濾波電容,它與R1~R3構成濾去同步
108、電壓中毛刺的環(huán)節(jié)。調節(jié)RP1~RP3三個電位器可實現(xiàn)移相。</p><p> 圖4-11 同步電平移位網(wǎng)絡的單電源使用圖示</p><p><b> 5.脈沖隔離環(huán)節(jié)</b></p><p> 通常TC787產生的雙窄脈沖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先經(jīng)過脈沖隔離環(huán)節(jié)送入晶閘管控制端。</p><p> 圖4-12 脈沖隔
109、離電路</p><p> 第五章 開卷機張力控制</p><p> 5.1開卷機張力控制系統(tǒng)</p><p> 在各種金屬加工、造紙、塑料、印染等連續(xù)加工生產線中,通常由卷取機、開卷機及兩者間的一系列工藝設備如機架、張力輥等組成。各部分由單獨的電動機分布傳動,全線被帶材連為一體,形成一定的張力,進行協(xié)調工作。對卷取機、開卷機、張力輥等的電氣傳動需要采用張力調節(jié)
110、系統(tǒng)。目前普遍采用間接張力控制法。</p><p> 由F= ,可控制開卷機功率與加工線的基準速度成恒定比例,即可維持張力恒定。</p><p> 恒功率調節(jié)張力控制方案如下圖所示:</p><p> 圖5-1 恒功率調節(jié)張力控制方案</p><p> ASR-速度調節(jié)器 ACR-電流調節(jié)器</p><p>
111、; APR-功率調節(jié)器 AM-乘法器</p><p> 在電流調節(jié)器ACR前引入功率調節(jié)器APR,功率反饋信號用電壓電流乘積得到,功率給定(即張力給定)信號由線速度檢測經(jīng)過張力給定電位器送到速度調節(jié)器ASR中。</p><p> 當開卷機工作于換卷或引帶時,系統(tǒng)外環(huán)即速度調節(jié)器投入工作,這是一個速度調節(jié)系統(tǒng)。</p><p> 當帶材咬入后,產生張力,使A
112、SR的反饋小于給定值,處于飽和狀態(tài),其限幅值就是功率(張力)給定值,系統(tǒng)作為一個恒功率調節(jié)系統(tǒng)而工作,維持張力恒定。系統(tǒng)隨線速度或卷徑變化調節(jié)電樞電壓。</p><p><b> 第六章 輔助電路</b></p><p> 6.1 輔助電路結構以及作用</p><p> 6-1 輔助電路成分</p><p>
113、輔助電路主要包含晶閘管散熱風機、潤滑機構以及抱閘停車電機。</p><p><b> 第七章 操作電路</b></p><p> 7.1 操作電路結構以及作用</p><p> 7-1 操作電路梯形圖</p><p> 限制僅當風機和潤滑機啟動后主電機方能啟動,同時采用速度繼電器使得在抱閘制動結束時抱閘電機能自
114、動停車。</p><p><b> 總 結</b></p><p> 經(jīng)過這兩星期邏輯無環(huán)流雙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的課程設計,有了基于本學期所學課程《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運動控制系統(tǒng)》的一次學以致用的深入拓展。</p><p> 實踐過程中自主查表,小組合作,共同探討方案,選擇器件,檢驗正誤,系統(tǒng)地把所學習過的課程《電力電子技術》、《PLC
115、電氣控制技術》、《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運動控制系統(tǒng)》等進行了融會貫通,知識的交錯運用以實現(xiàn)實際功用。</p><p> 同時也是第一次系統(tǒng)的查閱技術手冊,如《電氣傳動自動化技術手冊》;第一次畫完整的A2電氣大圖,從布局到各器件工作原理都要有系統(tǒng)的認識。加強了系統(tǒng)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很多知識也得以深化理解,逐步培養(yǎng)了基本的科學設計素養(yǎng),為以后的科學設計打下堅實基礎。</p><p>
116、; 同時要感謝老師的詳細指導以及同學的交流合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完整實現(xiàn)本次設計。認真地完整這次課設使我對工業(yè)電氣的工作過程以及器件的選擇和保護等等實用問題都有了深刻體會,為以后的實際工作打下基礎。</p><p> 總之,這是一次受益匪淺的課程設計,學以致用才能真正體會到知識的實際價值以及享受到探索解惑的樂趣。</p><p><b> 參 考 文 獻</b
117、></p><p> 1 陳伯時 主編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運動控制系統(tǒng)》第3版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3.7</p><p> 2 漆漢宏 主編 《PLC電氣控制技術》 第1版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6.12</p><p> 3 黃俊、王兆安 主編 《電力電子技術》第4版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0</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hc六輥可逆式冷軋機的設計
- 四輥可逆式冷軋機輥系設計
- 運控畢業(yè)設計---四輥冷軋機直流調速系統(tǒng)設計
- 六輥可逆冷軋機輥系結構參數(shù)影響分析.pdf
- 畢業(yè)論文--1100_hc六輥可逆式冷軋機的設計
- 運動控制系統(tǒng)課程設計--四輥壓延機的前輥(開卷機)直流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
- 1450mm可逆冷軋機通訊系統(tǒng)的研究和應用.pdf
- 課程設計---直流可逆調速系統(tǒng)的設計
- 六輥UCM可逆冷軋機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研究.pdf
- 20輥可逆冷軋機主傳動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pdf
- 可逆冷軋機plc-300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用設計
- 六輥冷軋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及動態(tài)仿真研究.pdf
- 可逆冷軋機plc-300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用設計
- 直流無環(huán)流可逆調速系統(tǒng)課程設計
- 六輥冷軋機垂直振動特性研究.pdf
- 六輥可逆冷軋機軋制力能參數(shù)及主傳動系統(tǒng)的輔助設計研究.pdf
- 冷軋機換輥臺車設計論文.doc
- 500mm Sendzimir可逆冷軋機卷取張力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應用.pdf
- 冷軋機換輥臺車設計論文.doc
- 單機架四輥可逆冷軋機自動厚度控制系統(tǒng)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