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畢業(yè)設計--礦體開采方案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說明書</p><p>  題 目:固陽縣寶豐金礦Ⅲ號礦體</p><p><b>  開采方案設計</b></p><p><b>  摘 要</b></p><p>  本次設計是固陽縣寶豐金礦Ⅲ號礦體開采方案設計。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量10萬噸,服務

2、年限為27年。本設計主要內容包括開拓方案的選擇比較、采礦方法的設計、通風系統(tǒng)的設計及提升與運輸系統(tǒng)的設計等。本礦采用下盤豎井開拓,在47~55勘探線之間設計礦塊。采礦方法為淺孔留礦法,階段高度為50米,在5個階段平面上進行巷道布置。通風系統(tǒng)采用中央對角式通風,主井采用單罐籠提升,兩個風井布置在礦體兩翼的塌陷區(qū)外,作為安全出口。排水系統(tǒng)采用集中排水。此外,井筒斷面尺寸、石門及巷道斷面尺寸、電機車的選擇、礦車的選擇、提升設備的選擇、通風設備

3、的選擇、排水設備的選擇等相關內容也在設計中作了相關的敘述。</p><p>  關鍵詞:下盤豎井開拓;淺孔留礦法;中央對角式通風;</p><p><b>  Abstract</b></p><p>  The design is Baofeng Guyang mining gold ore body No. Ⅲ program desig

4、n. The output of designed is annual 100,000 tons,and its life is service for 27 years. The design include some contents as follow:Comparing the choice to the program of development,designing the methods of extraction,des

5、igning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designing the hoisting and the transportion system and so on .In this mine,the development is the under footwall of the vertical shafts, and design the mine between the explorati</p>

6、<p>  Keywords: Under footwall of the vertical shafts development;</p><p>  Short-hole shrinkage method;</p><p>  Central-diagonal ventilation system; 目 錄</p><p><b>  

7、摘 要 I</b></p><p>  AbstractII</p><p>  第一章 礦區(qū)概況及地質特征…………………………………………………- 5 -</p><p>  1.1 礦區(qū)概述……………………………………………………………………- 5 -</p><p>  1.2 礦區(qū)地質特征………………………………

8、………………………………- 7 -</p><p>  1.2.1 區(qū)域地質概況………………………………………………………- 7 -</p><p>  1.2.2 礦區(qū)地質特征……………………………………………………- 11 -</p><p>  1.2.3 礦床地質特征……………………………………………………- 16 -</p><p&

9、gt;  1.2.4 礦床成因及找礦標志……………………………………………- 23 -</p><p>  1.3 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24 -</p><p>  1.3.1 水文地質…………………………………………………………- 25 -</p><p>  1.3.2 工程地質……………………………………………

10、……………- 30 -</p><p>  1.3.3 環(huán)境地質…………………………………………………………- 32 -</p><p>  第二章 礦區(qū)范圍………………………………………………………………- 35 -</p><p>  2.1礦區(qū)境界……………………………………………………………………- 35 -</p><p>  

11、第三章 生產能力、服務年限及一般工作制度………………………………- 36 -</p><p>  3.1 儲量計算……………………………………………………………………- 36 -</p><p>  3.1.1 工業(yè)儲量計算……………………………………………………- 36 -</p><p>  3.1.2 三級礦量計算……………………………………………………

12、- 36 -</p><p>  3.2 礦井生產能力的確定………………………………………………………- 37 -</p><p>  3.3 礦井服務年限的確定………………………………………………………- 37 -</p><p>  3.4 礦山工作制度………………………………………………………………- 37 -</p><p>  第四

13、章 開拓系統(tǒng)設計方案……………………………………………………- 39 -</p><p>  4.1 開拓系統(tǒng)方案的選定………………………………………………………- 39 -</p><p>  4.1.1 概念………………………………………………………………- 39 -</p><p>  4.1.2 一般規(guī)定和要求…………………………………………………-

14、39 -</p><p>  4.1.3 開拓運輸方案的選擇……………………………………………- 40 -</p><p>  4.1.4 開拓系統(tǒng)方案的比較……………………………………………- 40 -</p><p>  4.2 開拓系統(tǒng)及井筒位置的確定………………………………………………- 41 -</p><p>  4.2.1井筒

15、坐標……………………………………………………………- 41 -</p><p>  4.2.2井筒詳細信息………………………………………………………- 41 -</p><p>  4.2.3開拓系統(tǒng)的構成……………………………………………………- 42 -</p><p>  4.2.4階段平面設計………………………………………………………- 51 -</p

16、><p>  4.2.5井底車場形式的選擇………………………………………………- 51 -</p><p>  4.2.6生產系統(tǒng)綜述………………………………………………………- 52 -</p><p>  第五章 采礦方法………………………………………………………………- 53 -</p><p>  5.1礦體賦存條件…………………………

17、……………………………………- 53 -</p><p>  5.2采礦方法方案的選定………………………………………………………- 53 -</p><p>  5.3礦塊結構及參數(shù)……………………………………………………………- 54 -</p><p>  5.4采準切割工作………………………………………………………………- 54 -</p>&l

18、t;p>  5.5回采工藝設計………………………………………………………………- 55 -</p><p>  5.5.1鑿巖…………………………………………………………………- 55 -</p><p>  5.5.2爆破崩礦……………………………………………………………- 55 -</p><p>  5.5.3放礦及撬頂平場………………………………………

19、……………- 55 -</p><p>  5.5.4出礦…………………………………………………………………- 55 -</p><p>  5.5.5通風…………………………………………………………………- 55 -</p><p>  5.5.6工作面的設備選擇…………………………………………………- 56 -</p><p>  5.5

20、.7采空區(qū)處理…………………………………………………………- 56 -</p><p>  5.6勞動組織工作………………………………………………………………- 57 -</p><p>  5.6.1礦井工作制度………………………………………………………- 57 -</p><p>  5.6.2回采循環(huán)作業(yè)表……………………………………………………- 57 -&

21、lt;/p><p>  5.6.3勞動組織表…………………………………………………………- 57 -</p><p>  5.7技術經濟指標………………………………………………………………- 58 -</p><p>  第六章 建井工期及開采計劃…………………………………………………- 59 -</p><p>  6.1基建進度計劃…………

22、……………………………………………………- 59 -</p><p>  6.2開采計劃……………………………………………………………………- 59 -</p><p>  第七章 礦井通風………………………………………………………………- 61 -</p><p>  7.1概述…………………………………………………………………………- 61 -</p&g

23、t;<p>  7.1.1通風系統(tǒng)選擇原則…………………………………………………- 63 -</p><p>  7.1.2通風系統(tǒng)的幾項具體規(guī)定…………………………………………- 61 -</p><p>  7.2礦山通風方式與通風系統(tǒng)的選擇…………………………………………- 61 -</p><p>  7.3總風量的計算與風量分配…………………

24、………………………………- 62 -</p><p>  7.3.1回采工作面需風量計算……………………………………………- 63 -</p><p>  7.3.2備用工作面風量……………………………………………………- 64 -</p><p>  7.3.3掘進工作面風量……………………………………………………- 64 -</p><p&g

25、t;  7.3.4硐室風量……………………………………………………………- 64 -</p><p>  7.3.5風量分配……………………………………………………………- 64 -</p><p>  7.4礦山總風壓及等積孔的計算………………………………………………- 66 -</p><p>  7.5通風設備的選擇…………………………………………………………

26、…- 66 -</p><p>  第八章 礦山運輸與提升………………………………………………………- 68 -</p><p>  8.1概述…………………………………………………………………………- 68 -</p><p>  8.2提升設備的選擇……………………………………………………………- 68 -</p><p>  8.2.

27、1提升設備的選擇……………………………………………………- 69 -</p><p>  8.2.2鋼絲繩的選擇………………………………………………………- 69 -</p><p>  8.2.3提升機及天輪的選擇………………………………………………- 71 -</p><p>  8.2.4提升機與井筒相對位置……………………………………………- 72 -<

28、;/p><p>  8.2.5罐籠提升運動學計算………………………………………………- 74 -</p><p>  8.2.6罐籠提升動力學計算………………………………………………- 76 -</p><p>  8.2.7提升電動機容量計算和校核………………………………………- 79 -</p><p>  8.2.8電能消耗及提升效率………

29、………………………………………- 81 -</p><p>  8.3主要巷道運輸設備的選擇…………………………………………………- 81 -</p><p>  8.3.1 軌距、礦車類型及數(shù)量…………………………………………- 81 -</p><p>  8.3.2電機車選型及相關計算……………………………………………- 82 -</p>&l

30、t;p>  第九章 排水……………………………………………………………………- 86 -</p><p>  9.1 礦山涌水量…………………………………………………………………- 86 -</p><p>  9.2排水設備的計算與選擇……………………………………………………- 86 -</p><p>  9.2.1選擇水泵………………………………………

31、……………………- 86 -</p><p>  9.2.2選擇水管……………………………………………………………- 87 -</p><p>  9.2.3水泵揚程的校核……………………………………………………- 87 -</p><p>  9.2.4確定水泵工況………………………………………………………- 89 -</p><p>  

32、9.2.5水泵工作臺數(shù)及總臺數(shù)……………………………………………- 89 -</p><p>  9.2.6計算電動機功效……………………………………………………- 90 -</p><p>  9.3 水泵房的設計………………………………………………………………- 91 -</p><p>  9.4水倉設計……………………………………………………………………-

33、92 -</p><p>  第十章 供電……………………………………………………………………- 94 -</p><p>  10.1 概述………………………………………………………………………- 94 -</p><p>  第十一章 技術經濟指標………………………………………………………- 95 -</p><p>  11.1

34、 全礦技術經濟指標………………………………………………………- 95 -</p><p><b>  參考文獻</b></p><p><b>  致 謝</b></p><p><b>  附 錄</b></p><p><b>  礦區(qū)概況及地質特征&

35、lt;/b></p><p>  礦區(qū)概述 寶豐04礦金礦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固陽縣與寶豐的交界地帶其中Ⅰ~Ⅳ礦段屬包頭市固陽縣小壩梁鄉(xiāng)管轄,Ⅴ礦段屬巴彥淖爾市小佘太鄉(xiāng)管轄,屬04礦金礦區(qū)西端。III號礦體位于小佘太鄉(xiāng)東五分子東南約3公里。地理座標為: </p><p>  東經:109°36′30″~109°43′30″</p>&l

36、t;p>  北緯:41°01′40″~41°03′40″</p><p>  總礦區(qū)核實面積0.484km2,通過本次核查Ⅴ礦段III號礦體的賦礦標高為1670~1460m,本次設計針對V礦段III號礦體,設計礦區(qū)面積為0.2079 km2。</p><p>  礦區(qū)東距固陽縣金山鎮(zhèn)38km,由固陽縣金山鎮(zhèn)向南距包頭市45km,西南距西山嘴鎮(zhèn)95km,均由柏油公路

37、相通,交通方便。見圖1-1。</p><p>  核實區(qū)位于內蒙古陰山山脈西端-色爾騰山脈中西部,屬低山丘陵區(qū)。海拔標高1629~1708米,相對高差78米左右。礦區(qū)地勢東高西低,中為山脊分水嶺,兩側緩坡而下?;鶐r出露中等,溝谷發(fā)育,平常無地表逕流,多為季節(jié)性水流,最高洪水水位0.8~1.0m。</p><p>  礦區(qū)氣候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特征,屬于亞高寒區(qū),春季多大風,年最低氣溫-30

38、℃,最高氣溫為32℃。年降水量為192.8~429.8mm,平均為320.40 mm,雨季多集中于6、7、8月內,以陣雨和暴雨形式為主,雨季多雷電。年蒸發(fā)量為1962.4~2309.2mm,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6-7倍。每年10月-翌年4月為冰凍期,凍土層厚度平均1.8m,最大厚度為2.1m。該區(qū)處于地震穩(wěn)定區(qū)。僅在礦區(qū)南50km包頭、達拉特旗、寶豐一帶較為活動,且集中在哈業(yè)胡同附近。依據《中國地震動參數(shù)區(qū)劃圖》(GB-18306-2001

39、),本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g)0.15,對照烈度為7.5度。</p><p><b>  圖1-1</b></p><p>  礦區(qū)屬半農半牧區(qū),農作物以小麥、莜麥、馬鈴薯和豆類為主,牧業(yè)以養(yǎng)羊為主。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足,水源豐富。礦區(qū)有高壓電網通過,工業(yè)及民用電均能滿足需要。</p><p>  1986-1987年內蒙古第一地質大隊在該區(qū)以

40、40×40米或80×120米的鉆探工程網度進行了加密控制,探求工業(yè)儲量,主要在Ⅲ和Ⅳ礦段施工。地表山地工程加密至10~20米的間距。查明了礦區(qū)范圍內賦存兩條含金蝕變帶。工業(yè)礦體均賦存于北部含金蝕變帶內,對該帶進行了系統(tǒng)的揭露和控制,全面掌握了該帶的空間形態(tài)、地質和礦化特征,總結了該區(qū)成礦規(guī)律;查明了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礦床充水因素和礦石加工技術特征,為礦山開采設計提供了依據。</p><p

41、><b>  區(qū)域地質特征</b></p><p><b>  區(qū)域地質概況</b></p><p>  本區(qū)大地構造位置位于巨型緯向構造體系阿爾騰-烏拉山隆起褶皺帶的次一級營盤灣褶斷帶北側。區(qū)域構造線呈北西西向展布。</p><p><b>  1.2.1.1地層</b></p>

42、<p>  本區(qū)區(qū)域地層區(qū)劃:太古代、古生代地層屬華北地層大區(qū)晉冀魯豫地區(qū)陰山地層分區(qū)大青山小區(qū),中新生代地層屬濱太平洋地層區(qū)大興安嶺—燕山地層分區(qū)陰山小區(qū)。</p><p>  區(qū)內出露地層主要為中太古界烏拉山群,上太古界色爾騰山群和中元古界渣爾泰群。零星出露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層,呈不整合分布于老地層之上。</p><p> ?。ㄒ唬┲刑沤鐬趵饺旱谝粠r組():主要分

43、布于礦區(qū)南部北召溝-東宮牛犋,為一套區(qū)域深變質作用變質巖。由含有輝石類、黑云母和角閃石的片麻巖及部分變粒巖夾大理巖、石英巖、含鐵石英巖及磁鐵角閃巖等組成。巖石具混合巖化,厚3500米</p><p>  (二)上太古界色爾騰山群():出露于礦區(qū)中部呈東西向帶狀分布。巖性由各類混合巖、片麻巖、片巖及千枚巖等組成。這些巖石組成為一套受區(qū)域中級變質作用、混合作用、動力蛻變質作用而形成的綠片巖系,與上太古界烏拉山群為斷層

44、接觸,厚度5500米。</p><p> ?。ㄈ┲性沤缭鼱柼┤海ǎ褐饕植加诘V區(qū)西北部。為一套區(qū)域變質程度較淺的含磁鐵礦礫石的變質礫巖、變質含礫長石石英砂巖、石英巖、結晶灰?guī)r、板巖、千枚巖、片巖和片麻巖。與花崗巖體接觸帶有混合巖化現(xiàn)象,厚度2200米。</p><p>  (四)其他地層見表1-1</p><p><b>  1.2.1.2構造<

45、;/b></p><p>  區(qū)域內構造復雜,表現(xiàn)為地層重復和缺失,構造多期疊加、改造。</p><p><b> ?。ㄒ唬薨櫂嬙?lt;/b></p><p>  1、大南山背斜:位于礦區(qū)中部色爾騰山群中,為營盤灣褶斷帶北翼次一級短軸褶皺。軸向290~300°,向東轉為近南北向、南東向。核部為色爾騰山群混合巖段,兩翼為片麻巖段,軸

46、面傾向北東,傾角70~80°,與兩翼巖層產狀基本一致,為一斜歪背斜。</p><p>  2、北召溝向斜:位于礦區(qū)南部烏拉山群中,為營盤灣褶斷帶北翼次一級短軸向斜褶皺。向斜軸部位于北召溝一帶,核部和翼部地層均由條帶狀混合巖、閃輝石二長片麻巖組成。北翼傾向南西,傾角55°,南翼傾向北東,傾角45°,為一對稱向斜褶皺。</p><p><b> ?。ǘ?/p>

47、斷裂構造</b></p><p>  區(qū)域斷裂構造以F44號里土溝~東五分子區(qū)域壓性斷裂構造為代表的一組</p><p>  斷裂帶,該組斷裂基本上控制著本區(qū)的巖漿活動以及含金礦化帶的分布。</p><p>  1.2.1.3巖漿巖</p><p>  區(qū)域內巖漿活動較強,各時代侵入巖均有出露,尤以呂梁期中-酸性巖、燕山期酸性巖較

48、發(fā)育,且嚴格受北西西向構造控制。</p><p>  呂梁期中-酸性侵入巖:灰色黑云角閃閃長巖(δβ(1)),呈巖株或巖枝產出,分布于元龍吉~李木溝村一帶;灰綠色片麻狀斜長花崗巖(γο21(2)),呈不規(guī)則巖枝狀分布于哈布其爾溝、萬嶺溝一帶;鉀長花崗巖(γ21(3))呈近東西向的巖枝狀分布于南六分子-前合子沿一帶?!?lt;/p><p>  加里東晚期侵入巖:黑云母斜長花崗巖(γο33(3))

49、,呈巖株狀零星分布于礦區(qū)西南角和劉四壕灣一帶。巖石具有變余花崗結構和壓碎結構,具有絹云母化、綠簾石化。</p><p>  華力西期侵入巖:灰綠色細粒石英閃長巖(δο42(1)),呈巖株狀分布于萬嶺溝東側;肉紅色細?;◢弾r(γ43(6)),呈巖枝或巖墻狀分布于大奴氣溝西南側。</p><p>  燕山期酸性侵入巖;鉀長花崗巖(γ52),呈巖株或巖枝狀分布于礦區(qū)西南部。</p>

50、<p>  脈巖:區(qū)內脈巖發(fā)育,多沿北西西向構造展布。規(guī)模較大及出露較多的脈巖有肉紅色中-細粒鉀長花崗巖脈(γk)、細晶巖脈(l)、石英脈(q)、閃長巖脈(δ)等。</p><p>  1.2.1.4變質作用及圍巖蝕變</p><p>  該區(qū)歷經區(qū)域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動力蛻變質作用,多期變形和斷裂活動等地質作用。圍巖蝕變主要有硅化、絹云母化、綠泥石化、黑云母化、鉀長石化

51、、碳酸巖化和黃鐵礦化。</p><p><b>  1.2.1.5礦產</b></p><p>  區(qū)域內各時代地層經過沉積-區(qū)域變質-巖漿活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工業(yè)意義的內、外生礦產。烏拉山群第一巖組(Ar2wl1)、渣爾泰群(Pt2zh)都有鐵礦產出。產于下元古界礦產主要為鐵礦、金礦、銅礦、蛭石等礦產,較大的有東五分子鐵礦、公益民鐵礦、04礦金礦等。產于中

52、元古界的礦產主要有白云石礦和錳礦。新生代砂金礦分布廣泛,規(guī)模小,品位低。</p><p><b>  礦區(qū)地質特征</b></p><p>  04礦金礦床III礦段分布于04礦礦區(qū)西部。</p><p><b>  1.2.2.1地層</b></p><p>  礦區(qū)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上太古界色爾騰

53、山群(),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及全新統(tǒng)()等。色爾騰山群分布最廣,是金礦的直接圍巖。</p><p>  (一)上太古界色爾騰山群():</p><p>  由一套深變質的混合巖、角閃斜長片麻巖、斜長角閃巖和蛻變質作用形成的片巖、千糜巖等巖石組成。根據巖石的變質程度和巖石礦物組合,該套地層分為三個巖段、六個亞段、十個巖層(表1-2)?,F(xiàn)由老至新分述如下:</p><

54、p><b>  1、混合巖段()</b></p><p>  主要出露于礦區(qū)中部和東部,受大南山背斜構造控制,總體走向 280~300°,傾向北東,傾角60~90°。局部傾向南西。按其混合巖化程度、脈態(tài)形態(tài)、脈體含量多少等,劃分出強、中、弱三個混合</p><p><b>  巖帶。</b></p>&l

55、t;p>  (1)強混合巖化帶(第一亞段)</p><p>  混合花崗巖(Ar3sr1-γ) 主要出露于礦區(qū)東南一帶,巖石呈肉紅色不等粒狀花崗變晶結構,塊狀構造。脈體礦物成份由微斜長石和石英組成,含量大于85﹪?;w礦物成份由黑云母、綠泥石和斜長石組成,含量小于15﹪。巖石中交代凈邊結構、交代殘留結構明顯。厚度582.18米</p><p>  (2)中等混合巖化帶(第二亞段)&l

56、t;/p><p>  條紋、條帶、眼球狀混合片麻巖(Ar3sr12):主要出露于礦區(qū)中部和北部混合花崗巖兩側。巖石呈肉紅色-灰白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塊狀、片麻狀、條紋、條帶、眼球狀構造。礦物成分由鉀長石、石英組成脈體,含量 15~85﹪。基體成分為黑云母、角閃石、斜長石、綠泥石、絹云母等組成。局部可見少量磁鐵礦、磷灰石和榍石。條紋、條帶一般寬1~10毫米,個別條帶寬1~2厘米。根據脈體含量和條帶構造特征進一步劃分為

57、兩個巖層:條帶狀混合片麻巖(Ar3sr12-m)深肉紅色,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或片麻狀構造。脈體與基體界線不清,脈體含量為50~85﹪,厚度大于135米;條紋、條帶、眼球狀混合巖(Ar3sr12-t)灰黑色、肉紅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p><p>  脈體與基體相間排列,界線清楚。脈體含量為15~50﹪。厚度大于145米。</p><p>  (3)弱混合巖化帶(第三亞段)&

58、lt;/p><p>  混合巖化黑云斜長片麻巖(Ar3sr13-G):出露于條紋、條帶、眼球狀混合巖(Ar3sr12-t)之南,與片麻巖段多為斷層接觸。巖石呈暗灰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脈體礦物成分由鉀長石、石英組成,含量小于15﹪?;w礦物成分以粒狀斜長石、石英和鱗片狀黑云母為主,角閃石、綠泥石、絹云母、綠簾石、榍石、磷灰石次之,含量大于85﹪。脈體多呈細脈體和不規(guī)則的團塊狀集合體分布于基體中。該巖石具有

59、不同程度的熱液蝕變和黃鐵礦化、金礦化現(xiàn)象,黃鐵礦呈細小立方體,局部含量可達15﹪,個別樣品金含量大于1×10-6。該層巖石受F3斷層切割,出露不連續(xù),厚86.96米。</p><p>  2、片麻巖段(Ar3sr2)</p><p>  主要出露于混合巖段(Ar3sr1)南北兩側,與混合巖段呈整合接觸,局部為斷層接觸。該巖段劃分為三個亞段。</p><p>

60、; ?。?)第一亞段(Ar3sr21)</p><p>  斜長片麻巖(Ar3sr21-1),巖石具有不同程度的混合巖化作用,厚度大于150m;黑云角閃斜長片麻巖夾綠泥黑云片巖(Ar3sr21-2)出露于斜長片麻巖之北,呈層狀。斜長片麻巖和綠泥黑云片巖呈薄層狀或透鏡狀分布于黑云角閃斜長片麻巖層中。局部巖石遭受構造擠壓,呈片狀構造。于下覆地層斜長片麻巖(Ar3sr21-1)呈整合接觸。厚130米。</p>

61、;<p> ?。?)第二亞段(Ar3sr22)</p><p>  絹云石英片巖夾綠泥二云片巖及角閃斜長片麻巖:出露于第一亞段(Ar3sr21)北側,走向278~292°,傾向北東,局部傾向南西,傾角46~75°。該巖層沿走向有相變現(xiàn)象,還存在一條寬約50米左右長約千米的擠壓構造帶。該亞段由兩個巖性層組成。絹云石英片巖(Ar3sr22-1),該層由絹云石英片巖夾綠泥二云片巖及角閃

62、斜長片麻巖,巖性沿走向變化較大,東段以片巖為主,夾薄層片麻巖,西段漸變?yōu)榻情W斜長片麻巖,偶夾片巖,局部夾大理巖透鏡體。該巖層含少量石榴石,片理發(fā)育,具有粒狀鱗片變晶結構,片狀、千枚狀構造。厚150米;黑云角閃斜長片麻巖(Ar3sr22-2),出露于絹云石英片巖(Ar3sr22-1)北,暗色礦物與淺色礦物相間排列,暗色礦物為角閃石、黑云母、綠泥石等,淺色礦物為斜長石和石英。揉皺構造極為發(fā)育。與下覆Ar3sr22-1呈整合接觸。厚235米。

63、</p><p> ?。?)第三亞段(Ar3sr23)</p><p>  千枚巖化斜長黑云片麻巖,出露于礦區(qū)中部,第二亞段(Ar3sr22)北側。北部與混合巖化黑云斜長片麻巖呈斷層接觸,巖層走向275~300°,傾向北東,局部為南西,傾角60~85°。該段巖層受F1和F3作用,巖石呈灰黑色、鱗片狀、纖柱狀變晶結構和碎裂變晶結構,片麻狀-千枚狀構造。巖石具有不同程度的蝕

64、變作用,暗色礦物多綠泥石化、次閃石化,淺色礦物多絹云母化。黑云母呈團塊狀或眼球狀聚晶集合體。風化面常被風化淋濾成不規(guī)則狀孔洞(俗稱大麻臉)。厚度135.84米。北部含金蝕變帶賦存于該巖層中,是04礦金礦的直接圍巖。</p><p>  3、片巖段(Ar3sr3)</p><p>  灰綠色斜長黑云母片巖、綠泥片巖,該巖段分布于礦區(qū)西南邊部,出路面積小。</p><p&g

65、t; ?。ǘ┑谒南担簽闅埰路e物及沖積、風積砂土、粘土質砂礫層,含砂金較豐富,厚一般1~5米,局部達15米,主要分布礦區(qū)溝谷或山間低洼處。</p><p><b>  1.2.2.2構造</b></p><p>  礦區(qū)受區(qū)域構造作用的影響,在近南北向壓應力下,形成了一系列軸線近東西或北西西向的褶皺構造和垂直或斜交主壓應力方向的壓性、壓扭性斷裂構造。04礦金礦床主要位

66、于礦區(qū)向斜構造部位的南翼,嚴格收F3號斷層下盤次一級共軛節(jié)理、裂隙控制。</p><p><b> ?。ㄒ唬薨櫂嬙?lt;/b></p><p>  礦區(qū)褶皺構造極為發(fā)育,主要有大南山背斜、礦區(qū)向斜、東壩背斜、南壩向斜等較大的褶皺,組成一復式褶皺構造?,F(xiàn)將礦區(qū)向斜描述如下:</p><p>  礦區(qū)向斜分布于礦區(qū)中部,構造線呈北西西向展布,軸線長>

67、3000米,褶皺幅度800m,軸部巖層為千糜巖化斜長黑云片麻巖(Ar3sr23),南翼巖層為角閃黑云斜長片麻巖(Ar3sr22)、斜長片麻巖(Ar3sr22-1),傾向25°,傾角75°左右,局部直力或反傾;北翼受F3斷層影響,缺失片麻巖段一、二個亞段。向斜樞紐傾伏北西西,軸面傾向北東,傾角70~80°。褶皺東端緊密翹起。沿向斜軸部發(fā)育千糜巖化二云蝕變巖,04礦金礦即產于該蝕變帶中。</p>

68、<p><b> ?。ǘ嗔褬嬙?lt;/b></p><p>  區(qū)內斷裂構造是在受近南北向擠壓應力作用下,形成一組斷裂組合,早期垂直于主應力形成F1、F3等一些逆沖斷層,斷層走向與巖層片麻理方向一致。晚期形成F16、F17等一系列斜交主應力方向的剪切斷裂。早期斷裂對本區(qū)金礦的形成有明顯的控制作用,晚期斷層對礦體有較大的破壞作用。</p><p>  1.2

69、.2.3巖漿巖</p><p>  礦區(qū)內巖漿巖發(fā)育,現(xiàn)將與礦體有關的脈巖簡述如下:</p><p><b> ?。ㄒ唬┲谢悦}巖</b></p><p>  1、暗綠色粗粒閃長巖(δ)</p><p>  出露于9~59號勘探線北部一帶,呈巖枝或脈狀產出,侵入于混合巖段巖層中,巖石呈暗綠色,粗粒結構,塊狀-片狀構造。礦

70、物成分主要為角閃石、斜長石及少量鐵礦物,角閃石與斜長石均具有明顯的定向排列,形成似片理狀構造,似片理走向與區(qū)域構造線方向一致,此類巖體為區(qū)內最早的侵入體。</p><p>  2、閃長巖脈(δ3)</p><p>  出露于III號礦段,呈脈狀產出。脈寬0.5~10米不等。細粒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為角閃石和斜長石,巖石具有綠泥石化、綠簾石化,該巖脈穿插金礦體。</p>&

71、lt;p>  另外區(qū)內還出露一些輝綠巖脈(βμ)、煌斑巖脈(κ)、輝綠玢巖脈 (βμ)。</p><p><b>  (二)酸性巖脈</b></p><p><b>  1、長英巖脈(q)</b></p><p>  出露于礦區(qū)各巖層中,最為發(fā)育。大多順層貫入,與巖層產狀一致,一般呈灰白色,礦物成分為斜長石

72、、石英,不等粒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p><p>  2、鉀長花崗巖脈(γk)</p><p>  主要出露于北部含金蝕變帶或金礦體北側,呈脈狀產出,沿走向穩(wěn)定,肉紅色,花崗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為鉀長石、石英。該巖脈與04礦金礦體有密切的關系,為Ⅴ號礦體的近礦圍巖。</p><p><b>  礦床地質特征</b></p>

73、<p>  1.2.3.1礦體特征</p><p>  本次核實的范圍位于55-37勘探線之間,而III號礦體在55-45勘探線之間,47-53勘探線地表無金礦體出露,為隱伏礦體。兩側地表形態(tài)規(guī)則,呈脈狀產出。地下蝕變帶變寬,并有分枝現(xiàn)象,形態(tài)比地表復雜。Ⅴ礦段III號礦體整體走向104°左右,傾向北北東,傾角70°~80°,長約400米,最大延深250米,沿蝕變帶上部

74、產出,由黃鐵礦化千糜二云蝕變巖和少量石英脈組成,頂板直接圍巖為鉀長花崗巖脈,礦體厚度平均11.7米,變化系數(shù)76.92%,品位為2.09×10-6~9.95×10-6,單樣最高品位22.41×10-6,平均5.19×10-6,變化系數(shù)78%,經濟資源量kg。礦體被沿北東向斷裂侵入的閃長巖脈(δ3)穿插破壞。</p><p>  1.2.3.2礦石質量特征</p>

75、<p> ?。ㄒ唬┑V石化學成分 </p><p>  原報告經688件光譜樣、12841件普通化學分析樣、14件組合樣、28件巖石全分析樣、2件原礦化學樣等分析結果看,礦石化學成份含量達到工業(yè)要求的除金元素外,只有少量伴生銀可綜合回收利用,其它元素均無工業(yè)意義。核實區(qū)內含金礦石品位最高為 22.41×10-6(Tc305),一般2.19×10-6~9.12×10-

76、6,礦體平均品位為5.06×10-6。銀的品位最高15.43×10-6,最低0.03×10-6,一般0.13~3.52×10-6,平均1.97×10-6。原報告原礦半定量全分析、化學全分析和單礦物電子探針分析結果列表1-3、1-4。</p><p><b> ?。ǘ┑V石礦物成分</b></p><p>  礦石中金屬

77、礦物除自然金外,以黃鐵礦為主、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磁鐵礦、白鐵礦等少量,斑銅礦、輝銅礦、蘭輝銅礦、輝鉬礦、輝銀礦等微量。</p><p>  礦石中脈石礦物主要是石英、鉀長石、黑云母,長石及絹云母,次要組分有白云母、方解石、綠泥石,金紅石、綠簾石、黝簾石、重晶石等少量。</p><p><b> ?。ㄈ┙Y構構造</b></p><p> 

78、 1、礦石結構 </p><p> ?。?)它形粒狀結構:自然金、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以及碲鎳礦、碲鉛礦等呈它形粒狀充填在礦石中。 </p><p> ?。?)溶蝕填隙結構:黃鐵礦和磁鐵礦被溶蝕成孔洞,然后充填自然金、黃銅礦和方鉛礦等。 </p><p> ?。?)包含結構:自然金、方鉛礦、黃銅礦呈乳滴狀包含于黃鐵礦中。 </p><

79、;p> ?。?)殘余結構:黃鐵礦、方鉛礦等礦物被黃銅礦、綠泥石溶蝕或交代形成殘留體。 </p><p> ?。?)環(huán)狀結構:褐鐵礦交代黃鐵礦形成環(huán)帶狀結構。 </p><p> ?。?)碎裂結構:黃鐵礦受動力作用被壓碎或形成裂隙,并充填自然金和黃礦。 </p><p>  2、礦石構造:礦石構造以脈狀、浸染狀為主,只有少數(shù)塊狀構造

80、。 </p><p>  (1)脈狀構造:黃鐵礦、黃銅礦或方鉛礦等沿礦石裂隙充填,呈脈狀構造。 </p><p> ?。?)浸染狀構造:由自形或半自形晶黃鐵礦、黃銅礦、磁鐵礦等呈疏、密不等,產于脈石礦物中。 </p><p> ?。?)塊狀構造:黃鐵礦、方鉛礦和黃銅礦呈塊狀聚集,形態(tài)不規(guī)則,大小不等。多以黃鐵礦、方鉛礦組合為主。塊狀礦石一般含金較

81、高。 </p><p> ?。?)星點聚斑狀構造:自然金呈星點狀或聚斑狀分布于礦石中。 </p><p>  (5)柔皺構造:由于礦石受后期構造活動作用,使礦物解理產生彎曲。 </p><p><b> ?。?)蜂窩狀構造</b></p><p> ?。ㄋ模┳匀唤鹛卣骷百x存狀態(tài)</p&

82、gt;<p>  1、自然金產出特征:礦床的金礦物以自然金為主,主要載金礦物是黃鐵礦,主要賦存于蝕變巖中。 </p><p> ?。?)自然金的粒度:該礦床中的自然金粒度變化較大,所見金粒最大粒徑0.58毫米,最小0.06毫米。若以粒數(shù)劃分,以細、微粒級為主;若以重量劃分,則以中粒為主,粗粒次之,細粒少量。另外,自然金粒度變化與它所在的巖石、礦物不同而有差異。產于巖石中或石英脈中的金的粒度比產

83、在黃鐵礦和碳酸巖中的金粒度相對粗些。自然金主要賦存于蝕變巖中。 </p><p> ?。?)自然金的形態(tài):自然金形態(tài)與它的賦存狀態(tài)和嵌布特征有關。呈星散浸染狀分布在巖石中的自然金形態(tài)常為園粒狀、麥粒狀或片狀。分布在裂隙中的自然金形態(tài)則常呈不規(guī)則狀、細絲狀,串珠狀、樹叉狀或片狀,這一特征在裂隙發(fā)育的黃鐵礦中普遍存在。另外,呈包裹體產出的自然金形態(tài)多呈乳滴狀或渾園狀。這些現(xiàn)象均反映了自然金在形成、聚集時所處的空間不

84、同而形態(tài)各異。 </p><p> ?。?)自然金的成色:經過對11件不同巖、礦石中自然金成色的測定,金的成色隨其所處的載體不同而不同,但總的來看該礦床中自然金成色是比較高,成色均在850以上。</p><p>  2、自然金的賦存狀態(tài)和嵌布特征 </p><p>  自然金在礦石中的賦存狀態(tài)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以浸染狀散布于蝕變巖中;另一種是以裂隙金充填

85、于黃鐵礦或礦物顆粒間;還有一種是以包裹體形式,包含在黃鐵礦中。呈包裹體形式和部分浸染狀形式賦存的金,其形成世代較早,而以裂隙充填的較晚。 </p><p>  自然金在礦石中的嵌布主要有以下四種形式: </p><p>  (1)呈星散、浸染、聚斑狀分布于蝕變巖中,金的粒度不等,疏密不均,這種蝕變巖常被石英或金屬硫化物包圍,呈殘留體狀。</p><p>

86、 ?。?)呈包裹體形式存在于黃鐵礦及其氧化物褐鐵礦中。 </p><p> ?。?)呈細絲(脈)狀充填于黃鐵礦和石英的裂隙中,或呈不規(guī)則狀充填于被溶蝕的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和磁鐵礦孔洞中。 </p><p> ?。?)呈共結邊與方鉛礦、碲鎳礦、黃銅礦連生。 </p><p>  另外銀在方鉛礦中含量較高,可達773.72×10-6,

87、賦存于自然金中的銀,含量在5﹪左右,是銀的一種主要賦存形式。</p><p> ?。ㄎ澹┲饕饘俚V物特征及賦存狀態(tài)</p><p>  l、黃鐵礦:該礦床黃鐵礦分為兩期,早期以粗粒為主,是含金的主要礦物,與蝕變巖、石英脈等構成金礦石。晚期以細粒為主,基本不含金或微含金。</p><p> ?。╨)粒度特征:黃鐵礦粒度大小懸殊,大者可達20毫米以上,小者1毫米左右,通

88、過對不同粒度含金性的測定表明,前者含金高,后者含金低。粒度大于 15毫米的黃鐵礦含金可達206.40×10-6 而粒度小于1毫米的僅為前者的十分之一。 </p><p>  (2)黃鐵礦的形態(tài):該礦床的黃鐵礦,均為自形~半自形粒狀。往往粒度小的自形程度更好,而粗粒的常受力破碎或壓扁呈長方形,并可見彎曲晶面。晶體周圍包有一層碳酸鹽薄膜,粗粒黃鐵礦還常包裹磁鐵礦、自然金、金紅石等,或者沿它的裂隙或溶洞充填

89、有黃銅礦、自然金;方鉛礦等。 </p><p> ?。?)黃鐵礦的顏色 :該礦床的黃鐵礦有兩種不同的顏色,一種為綠黃色,一種為淡黃色(或白黃色),前者含金較高,一般大于工業(yè)品位,后者含金較少或不含金。 </p><p>  (4)黃鐵礦的賦存特征:顆粒較大的黃鐵礦常呈單體或集合體分布于千糜二云蝕變巖中,一般產于石英脈邊部和裂隙中,或者產于蝕變巖的片麻理間,而細小黃鐵礦則分布比較廣泛

90、,蝕變巖中、片麻巖中、混合巖都可見到,還常以脈狀集合體穿入粗晶黃鐵礦中。 </p><p><b>  2、黃銅礦 </b></p><p>  呈不規(guī)則它形粒狀、脈狀及網脈狀分布于黃鐵礦裂隙或顆粒之間,亦呈細小晶體浸染狀分布在蝕變巖中,少數(shù)呈乳滴狀產于黃鐵礦中,電子探針分析及共生礦物組合等特征說明,黃銅礦也具兩期礦化特點,早期黃銅礦為粗大集合體,呈團塊

91、狀產于石英脈中,與其他金屬硫化物共生。晚期黃銅礦與自然金、方鉛礦、銻鉛礦連生,呈細脈狀沿早期黃鐵礦或黃銅礦裂隙充填。 </p><p><b>  3、方鉛礦</b></p><p>  多呈脈狀溶蝕、充填在黃鐵礦裂隙和孔洞中,或呈團塊狀嵌布于碳酸巖、石英脈中及邊緣。受擠壓解理面彎曲,呈柔皺構造。方鉛礦含銀量較高,品位可達773.72×10-6。 <

92、;/p><p>  1.2.3.3礦石類型</p><p> ?。ㄒ唬┑V石自然類型劃分</p><p>  III號礦體為隱伏礦體,礦石類型以原生的蝕變巖型礦石為主,混合礦石和氧化礦石很少。</p><p>  1、蝕變巖型礦石,以黃鐵礦化千糜二云蝕變巖為主,黃鐵礦化千糜二云蝕變閃長巖少量(I礦段),此外還發(fā)現(xiàn)有極少量的黃鐵礦化千糜斜長黑云片麻巖

93、、黃鐵礦化混合巖化黑云斜長片麻巖含金,但都不具工業(yè)意義;石英脈型礦石,是含金的黃鐵礦化石英脈,多呈脈狀、網脈狀分布于蝕變帶中,個別石英單脈構成小礦體,而絕大多數(shù)則與蝕變巖共同構成礦體。</p><p>  2、混合礦石,基本保持原生礦石的結構和構造特征,有少量黃鐵礦和黃銅礦的次生礦物(銅蘭、褐鐵礦)。</p><p>  3、氧化礦石,呈皮殼狀分布在礦體淺部。呈土黃色、褐紅色或褐黑色,土狀

94、或蜂窩狀,結構疏松。由粘土、石英、云母、褐鐵礦和孔雀石組成。</p><p>  礦石的工業(yè)類型為蝕變巖型礦石。</p><p><b> ?。ǘ┭趸瘞У拇_定</b></p><p>  在III號礦體47-53勘探線之間,通過光片資料和計算、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觀測結果確定了氧化帶深度:73.8~96.7m,平均為81.1m。</p&g

95、t;<p>  1.2.3.4礦體圍巖及蝕變 </p><p>  礦體為千糜巖化二云蝕變巖和少數(shù)為千糜巖化斜長黑云片麻巖、石英脈,局部還可見混合巖化黑云斜長片麻巖和鉀長花崗巖脈為礦體的直接頂板圍巖。礦體與圍巖沒有明顯的界線標志,需靠化驗結果確定。但從巖石的蝕變強弱,特別是黃鐵礦含量及特征,石英脈和碳酸巖脈發(fā)育程度等可大致分辯礦體與圍巖界線。圍巖蝕變主要有硅化、絹云母化、綠泥石化、黑云母化、鉀長石

96、化、碳酸鹽化和黃鐵礦化。以蝕變帶為中心向兩側蝕變減弱,大致可以認為:黃鐵礦化、硅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構成金礦體,而絹云母化、黑云母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構成近礦蝕變圍巖。</p><p>  1.2.3.5伴生組分綜合評價</p><p>  04礦金礦床,原報告礦石經光譜、光薄片、化學全分析、組合分析、電子探針和選礦試驗等測試,礦石主要伴生元素為Ag、Cu、Pb、Zn、S。</p

97、><p>  銀主要賦存于自然金中,其次產于方鉛礦和輝銀礦中,極少數(shù)以自然銀存在。分布不均,最高品位15.43×10-6,最低品位0.03×10-6,一般品位0.13~3.52×10-6,平均1.97×10-6,未達到綜合回收利用最低指標,故本次資源儲量核實未計算儲量。在全泥氰化試驗中,除提取金外,銀回收率為70﹪左右。 </p><

98、;p>  銅主要產于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蘭輝銅礦、孔雀石等礦物中,以黃銅礦為主。原礦平均含量0.05﹪,浮精礦品位為1.3﹪。</p><p>  鉛產于方鉛礦石中。礦石中含量極微,原礦含量為0.007﹪,浮精礦中含量為0.06﹪。 </p><p>  鋅產于閃鋅礦中,礦石中少見,含量極微。</p><p>  硫主要產于原生礦石中的黃鐵礦中,平均含量為

99、l﹪左右。氧化礦石含量極微或不含。 </p><p>  綜上所述,該礦床為單一的金礦床,只有少量伴生銀可綜合回收利用,其它元素均無工業(yè)意義。</p><p><b>  礦床成因及找礦標志</b></p><p>  1.2.4.1成礦時代</p><p>  兩個鉛同位素測定平均年齡為10.07~11.92億年,說

100、明金礦化在晚元古代即已形成。 在Ⅰ號礦段蝕變閃長巖(δ2)和晚期礦化階段熱液蝕變黑云母中各采一個樣,做K—Ar法同位素年齡測定,其年齡值為 2.81億年,可認為第二期礦化發(fā)生于閃長巖(δ2)侵入活動時期或者稍后。</p><p>  1.2.4.2成礦溫度</p><p>  通過對不同礦物,采用不同測溫方法,其測溫結果表明成礦溫度變化范圍較窄,不同世代的不同礦物形成溫度差小,成礦溫度為3

101、00~420℃之間,從爆裂溫度測定黃鐵礦和黃銅礦具有兩個明顯峰值,顯示成礦的多期次,成礦溫度不具巖漿熱液正向演化特征,且具有區(qū)域變質熱液較均勻化的特點。</p><p>  1.2.4.3礦床成因</p><p>  太古代-早元古代大量中-基性火山巖及碎屑沉積巖含有豐度較高的金物質,形成最初的礦源層。中~晚元古代,大約 11.13~10.07億年的區(qū)域變質作形成變質熱液,同時不斷從圍巖中

102、萃取成礦物質,成為含礦熱液,在熱力驅動和構造作用下,含礦熱液向壓力較低的構造擴容帶遷移,沉淀于構造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的有利地段,形成初具規(guī)模的金礦床。大約在2.81億年左右華力西中-晚期,伴隨內蒙古中部地區(qū)大規(guī)模的構造巖漿活動,使含金的巖漿熱液,沿早期構造裂隙帶中巳經形成的金礦床部位上升,使金礦化進一步疊加,最后形成04礦工業(yè)金礦床。</p><p>  1.2.4.4找礦標志</p><p>

103、;  04礦金礦床屬變質熱液型金礦,成礦物質主要來自地層,礦體明顯受區(qū)域變質的構造剪切帶和千糜巖化帶控制,圍巖蝕變范圍較小,分帶不明顯,礦物組合和成礦溫度屬低角閃巖相或綠片巖相,金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出現(xiàn),并且成色較高。 </p><p>  直接找礦標志主要是有硅化(石英脈)、黃鐵礦化、碳酸巖化、絹云母化幾者疊加的千糜巖化蝕變巖。</p><p>  間接找礦標志:1、含金豐度值較高的中、深

104、變質巖系,本區(qū)為各類片巖、片麻巖。2、斷裂構造發(fā)育,具明顯的動力蛻變質帶。3、中-酸性脈巖或小巖株發(fā)育的變質巖層中或接觸部位。4、區(qū)域變質巖系的混合巖化程度較高的外側,變質程度較低的巖層中。</p><p><b>  礦床開采技術條件</b></p><p><b>  水文地質</b></p><p>  1.3.1.

105、1區(qū)域水文地質</p><p>  工作區(qū)所處區(qū)域水文地質單元屬色爾騰山、渣爾泰山裂隙水區(qū),北部與中生代斷陷盆地層狀裂隙、孔隙水區(qū)毗鄰。</p><p>  (一)地形、地貌、氣象、水文</p><p>  礦區(qū)位于低山丘陵區(qū),區(qū)內無地表水體,東壩近東西向區(qū)域分水嶺橫亙于礦區(qū)南側,區(qū)內溝谷皆發(fā)源于此,較大溝谷有新城園溝、哈布其爾溝等,向北匯入小余太川。本區(qū)溝谷發(fā)育,

106、切割中等,谷底多呈“V”字型,縱坡降5~10%。本區(qū)屬干旱、半干旱草原氣候區(qū),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年平均降水量為320.4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為2124.2毫米。每年降水又集中在6~8月份.降雨多以暴雨、陣雨形式出現(xiàn);加之區(qū)內巖石裸露、植被稀少,降水多形成地表洪流流失,故對地下水的補給微弱。受以上氣象和地形的影響,賦存于低山丘陵區(qū)和中生代斷陷盆地內的地下水,因不利于大氣降水的補給和匯聚,故富水性較弱,涌水量一般小于0.30升/秒

107、。</p><p> ?。ǘ﹨^(qū)域水文地質特征</p><p>  1、第四紀溝谷孔隙潛水區(qū):分布在低山丘陵和中生代斷陷盆地之第四紀溝谷中,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砂礫石層組成,厚 l~5米,與下伏基巖裂隙水間無良好隔水層,組成了統(tǒng)一潛水含水組。由于溝谷地勢低洼,砂礫石透水性良好,利于大氣降水之匯聚和入滲,所以溝谷下游富水性中等,成為區(qū)內主要供水含水層。地下水位埋深1.43~3.5米,涌

108、水量為 1.85~11.72升/秒,單位涌水量0.657~7.81升/秒·米。水化學類型為型水,礦化度小于1克/升。</p><p>  2、中生代斷陷盆地層狀裂隙、孔隙水區(qū)(I):本區(qū)位于中生代斷陷盆地南部.主要由白堊系固陽組雜色泥巖、砂巖、泥質砂礫巖(K1g5)和誅羅系石拐群礫巖、砂巖、頁巖夾煤層(J1-2sh1+2)組成了山間盆地、低緩丘陵地形。相對高差 15~30米上覆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風積黃土,厚

109、3~10米。碎屑巖由于泥質成份高、成巖較好,裂隙、孔隙不發(fā)育,不利于大氣降水的入滲,故富水性較弱,涌水量0.245升/秒,單位涌水量為 0.38升/秒·米。水化學類型為—Na·Ca水或·SO。—Na·Ca型水,礦化度小于 1克/升。 </p><p>  3、色爾騰山、渣爾泰山裂隙水區(qū)(Ⅱ):本區(qū)基巖裂隙含水巖系以上太古界色爾騰山群(Ar3sr)、中太古界烏拉山群(Ar2

110、wl)深變質巖和各期侵入巖為主。較大規(guī)模的擠壓破碎帶和斷裂帶以壓性結構面為主,極其發(fā)育的節(jié)理裂隙又多為擠壓閉合裂隙;張性裂隙多為碳酸巖脈或硅酸巖脈充填。區(qū)內巖層經受長期的區(qū)域和動力變質使巖石遭受強烈蝕變,蝕變礦物主要有絹云母、滑石、高嶺土等,經風化后呈粘土狀。構造和巖性均不利于大氣降水的滲入補給,所以富水性較弱,涌水量一般為0.086~0.30升/秒,單位涌水量 0.13~0.6升/秒·米,對礦床充水影響不大。水化學類型為 H

111、CO3—Na·Ca水或 HCO3·SO。—Na·Ca型水,礦化度小于 1克/升。 </p><p>  本區(qū)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東壩以北低山丘陵區(qū)的基巖裂隙水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后向北逕流,從側向補給中生代斷陷盆地層狀裂隙、孔隙水,第四系孔隙潛水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后,向下滲入補給下伏基巖裂隙水和碎屑巖裂隙、孔隙水。低山丘陵為地下水補給區(qū),中生代斷陷盆地為地下水逕流區(qū),第四紀

112、溝谷下游為地下水排泄區(qū),地下水除沿溝谷繼續(xù)向區(qū)外排泄外,下游由于方位埋深淺,排泄另一個途徑則為蒸發(fā)。</p><p>  1.3.1.2礦床水文地質</p><p>  礦區(qū)最低侵蝕基準面標高為1631米,礦坑水自然排泄面標高為1568米,儲量計算底界標高為1425米。礦區(qū)在區(qū)域水文地質單元的位置是位于徑流區(qū)。</p><p>  (一)含水層及地下水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