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某二級公路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2011屆畢業(yè)設計(論文)</p><p><b>  湖南某二級公路設計</b></p><p>  2011 年 6 月 </p><p> 教 學 部:包裝與土木工程教學部 </p><p> 專 業(yè):土木工程

2、 </p><p> 學 生 姓 名:</p><p> 班 級:道橋0701 學號 </p><p> 指導教師姓名:職稱 講師 </p><p> 最終評定成績:</p><p><

3、;b>  摘 要</b></p><p>  為了鞏固我們所學的知識,并在各方面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我們選擇了湖南某山嶺重丘區(qū)二級公路設計作為畢業(yè)設計,這是在畢業(yè)之前對自身學習狀況的最后一次檢查。</p><p>  本設計分為初步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個步驟。首先根據(jù)交通量確定道路等級,然后結合設計規(guī)范及技術要求確定最佳路線,并進行平面設計,即初步設計。再從確定路線中選取

4、2~3公里對縱斷面、橫斷面、擋土墻和排水進行詳細設計。我所選擇的設計路段是K2+000~K4+100段,全長2.1公里,設計車速為60km/h,路基寬度為10m。</p><p>  此次畢業(yè)設計主要包括的內容如下:</p><p>  (1)線形設計:根據(jù)地形圖進行選線,選出最佳路線后進行平面、縱斷面、橫斷面設計,要求線路順暢、填挖平衡、經(jīng)濟合理。</p><p>

5、;  (2)路基設計:包括各個樁號的填挖計算、填挖較大地段的穩(wěn)定分析、所選線路的土石方調運及借配。</p><p>  (3)路面設計:進行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要求經(jīng)濟合理,便于施工并滿足設計規(guī)范要求。</p><p>  (4)擋土墻設計:對填挖方大的路段和沿線占農(nóng)田大的路段進行擋土墻設計。</p><p>  (5)排水設計:采用了邊溝、截水溝、跌水及路拱、路肩

6、排水等排水設施。</p><p>  (6)橋隧涵設計:包括橋梁、隧道及涵洞位置與形式的選擇。</p><p>  關鍵詞:二級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橋涵</p><p><b>  ABSTRACT</b></p><p>  In order to strengthen our knowledge in all a

7、spects, and to further improve, we chose hunan a high level 2 highway design as the mountains the graduation design, this is before graduation for their own learning condition of the last examination.</p><p>

8、;  This design is divided into preliminary design and detailed design two steps.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sure, then combines highway grade design code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ro

9、ute, and graphic design, namely, preliminary design. Then select from sure route for 2 ~ 3 kilometers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profiles, retaining and drainage for the detailed design. I chose to design roads are

10、 K2 + 000 ~ K4 + 100 section, the span 2.1 kilometers, the desi</p><p>  The graduation design includes content as follows: </p><p>  (1)Alignment design: according to select the best route, aft

11、er the plan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section design, smooth lines, fill in the required dig balance, reasonable economy. </p><p>  (2)Subgrade design: including each pile size fill &excavation calcu

12、lation, fill &excavation larger section of stability analysis, the selected lines borrowed earthwork allocation with etc.</p><p>  (3)Pavement design: carry on concrete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reasona

13、ble, facilitating construction requires that economic an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p><p>  (4)Retaining wall design: To fill the big roads and along the excavation of large sections of fa

14、rmland for retaining wall design.</p><p>  (5)Drainage design: use the ditches, cut ditch, plunge and road arch, road shoulder drain drainage facilities. </p><p>  (6)Bridge tunnel culvert Desig

15、n: contain the bridge sui including bridge, tunnel and culverts position and forms of choice. </p><p>  Keywords: Secondary roads,subgrade,pavement,drainage,bridge culvert</p><p><b>  目

16、 錄</b></p><p>  第1章 路線設計1</p><p>  1.1 公路技術等級的確定1</p><p>  1.1.1 公路分級1</p><p>  1.1.2 確定公路等級2</p><p>  1.2 選線設計3</p><p>  1.2.

17、1 選線的一般原則4</p><p>  1.2.2 選線的步驟與方法5</p><p>  第2章 平縱橫設計6</p><p>  2.1 平面設計6</p><p>  2.1.1 平面設計的一般原則6</p><p>  2.1.2 平曲線要素的確定6</p><p&

18、gt;  2.1.3 平曲線要素的計算7</p><p>  2.2 縱斷面設計12</p><p>  2.2.1 縱斷面設計的一般原則12</p><p>  2.2.2 縱坡設計的一般要求13</p><p>  2.2.3 縱坡設計的步驟13</p><p>  2.2.4 豎曲線設計1

19、4</p><p>  2.2.5 豎曲線要素的計算14</p><p>  2.3 橫斷面設計17</p><p>  2.3.1 橫斷面設計一般原則17</p><p>  2.3.2 橫斷面的組成17</p><p>  2.3.3 行車道、路肩及路拱的設計18</p><

20、p>  2.3.4 超高與加寬18</p><p>  2.3.5 橫斷面設計的方法20</p><p>  2.3.6 土石方計算與調配20</p><p>  第3章 路基設計22</p><p>  3.1 路基類型與構造22</p><p>  3.1.1 路塹22</p&g

21、t;<p>  3.1.2 路堤22</p><p>  3.1.3 半填半挖路基22</p><p>  3.2 路基設計23</p><p>  3.2.1 路基設計的基本要求23</p><p>  3.2.2 路基橫斷面布置23</p><p>  3.2.3 路基寬度23

22、</p><p>  3.2.4 路基高度23</p><p>  3.2.5 路基邊坡24</p><p>  3.2.6 路基填料24</p><p>  3.2.7 路基壓實24</p><p>  3.2.8 路基處理25</p><p>  3.2.9 路基防護

23、25</p><p>  3.2.10 路基附屬設施26</p><p>  第4章 擋土墻設計27</p><p>  4.1 擋土墻設計27</p><p>  4.2 重力式擋土墻的設計與計算27</p><p>  第5章 路基路面排水設計31</p><p>  5

24、.1 路基路面排水設計的一般原則31</p><p>  5.2 路基排水設計31</p><p>  5.3 路面排水設計32</p><p>  第6章 路面結構設計33</p><p>  6.1 路面設計的原則33</p><p>  6.2 路面類型的選擇與確定33</p>

25、<p>  6.3 路面結構設計與計算33</p><p>  第7章 橋隧涵設計40</p><p>  7.1 隧道方案設計40</p><p>  7.2 橋涵方案設計40</p><p>  7.2.1 橋涵設計的原則40</p><p>  7.2.2 橋涵方案設計40&

26、lt;/p><p>  7.2.3 橋涵位置及尺寸41</p><p><b>  結論42</b></p><p><b>  參考文獻43</b></p><p><b>  致謝44</b></p><p><b>  第1章 路

27、線設計</b></p><p>  1.1公路技術等級的確定</p><p><b>  1.1.1公路分級</b></p><p>  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公路按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p><p&

28、gt;  (1)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并應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p><p>  四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25000~55000輛。</p><p>  六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 45000~80000 輛。</p><p>  八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

29、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 60000~100000 輛。</p><p>  (2)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 并可根據(jù)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p><p>  四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 15000~30000 輛。</p><p>  六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 25000~5500

30、0 輛。</p><p>  (3)二級公路為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p><p>  雙車道二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 5000~15000 輛。</p><p>  (4)三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p><p>  雙車道三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車輛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 2000~

31、6000 輛。</p><p>  (5)四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或單車道公路。</p><p>  雙車道四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車輛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2000輛以下。</p><p>  單車道四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車輛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為400輛以下。</p><p>  1.1.2確定公路等級</p&

32、gt;<p><b>  (1)已知資料</b></p><p>  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7%,路段近期交通量如下表:</p><p>  表1.1 近期交通量</p><p>  (2)我國《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定,標準車型為小客車各汽車代表車型與標準車型換算系數(shù)如下表:</p><p>  表1.2 各車

33、型折算系數(shù)</p><p>  (資料來源:《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表2.0.2)</p><p>  由交通資料得折算成小汽車的近期交通量:</p><p><b>  (3)交通量計算</b></p><p>  近期折合成小型車交通量按下式計算:</p><p>&

34、lt;b> ?。?.1)</b></p><p>  式中:—折算成小汽車的近期交通量;</p><p>  —小汽車的近期交通量;</p><p>  —中型汽車的近期交通量;</p><p>  —大型汽車的近期交通量;</p><p>  —拖掛車的近期交通量。</p><p

35、><b>  則</b></p><p>  遠景設計年平均交通量按下式計算:</p><p><b> ?。?.2)</b></p><p>  式中:—遠景年設計年平均日交通量(輛/日);</p><p>  —預測初年平均日交通量(輛/日);</p><p>  

36、—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p><p><b>  —遠景設計年限。</b></p><p><b>  則</b></p><p>  由《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當各種汽車折合成小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5000~15000輛時,應選二級公路,本設計為山嶺重丘區(qū)二級公路,查《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可知,作為集散公路

37、,混合交通量較大,平面交叉間距較小,設計行車速度宜采用60km/h。</p><p><b>  1.2選線設計</b></p><p>  根據(jù)設計要求,結合實際地形、地物及其沿線條件,并考慮平縱橫三方面的因素,把它有機地安排在地面上,這個過程就是選線。</p><p>  選線是公路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線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公路的造價及今后使用的

38、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壽命。選線是一項具有很強技術性、經(jīng)濟性和政策性的綜合工作。而道路選線的主要任務是確定道路的具體走向和總體布局,具體定出道路的交點位置和選定道路曲線的要素,通過紙上選線把路線的平面布置下來。</p><p>  本設計為山嶺重丘區(qū)二級公路設計,山嶺重丘區(qū)基本特征如下:</p><p>  自然特征:地面起伏、山丘連綿、溝谷與水嶺較深,地面自然坡度20°以上,

39、地形對部分路段平,縱線性有約束。丘陵地形山勢平緩、山形迂回、山丘連綿、地形多變,地物隨地形變化而變化,農(nóng)業(yè)較發(fā)達,土地種植種類繁多,旱地經(jīng)濟林為主,居民點及建筑群時有出現(xiàn)。</p><p>  路線特征:路線以平曲線和豎曲線為主體構成空間線性;局部方案多、布線靈活,可能的路線走向多;路線平、縱、橫三方面關系密切,相互影響約束較大;線性指標一般高,但指標變化幅度大。</p><p>  下面

40、把山嶺重丘區(qū)二級公路在設計中需要的一些技術指標匯總成表,如下表所示:</p><p>  表1.3 主要技術指標匯總</p><p>  (資料來源:歐陽建湘:《道路課程設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p><p>  1.2.1選線的一般原則</p><p>  選線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妥善處理好各種因素的關系,其一般原則:<

41、/p><p>  (1)路線的基本走向必須與道路的主客觀條件相適應。</p><p>  (2)在路線設計的各個階段,應運用各種先進手段對路線方案做深入、細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論證、比選的基礎上,選定最優(yōu)路線方案。</p><p>  (3)路線設計應在保證行車安全、舒適、快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價低、運營費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養(yǎng)護。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時,應盡

42、量采用較高的技術指標,不要輕易采用極限指標,也不應片面追求高指標。</p><p>  (4)選線時要處理好道路與農(nóng)業(yè)的關系。注意與農(nóng)業(yè)基本建設的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應盡量不占高產(chǎn)田、經(jīng)濟作物田或穿過經(jīng)濟林圓等。</p><p>  (5)選線時應重視水文、地質問題、不良地段等對道路的影響。 </p><p>  (6)選線時要應重視環(huán)境保護,保持生態(tài)平衡,并與周

43、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p><p>  1.2.2選線的步驟與方法</p><p>  一條路線的起終點確定以后,在起終點間有多種方案選擇,選線的任務就是在眾多方案中選出一條符合要求、經(jīng)濟合理的最優(yōu)方案。選線的范圍由淺入深、由輪廓到局部、由總體到具體、由面到帶進而到線的過程來實現(xiàn)的,一般要經(jīng)過以下三個步驟:</p><p><b>  1.全面布局</b

44、></p><p>  全面布局是解決路線基本走向的全局性工作。就是在起訖點及中間必須通過的據(jù)點尋找可能通行的“路線帶”,并確定一些大的控制點,連接起來即形成路線的基本走向。在選線中,首先應著眼于總體布局工作,解決好基本走向問題。</p><p><b>  2.逐段安排</b></p><p>  在路線基本走向已經(jīng)確定的基礎上,插出一

45、系列的控制點,這是在路線基本走向已經(jīng)確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密控制點,解決路線局部方案的工作。即是在大控制點間,結合地形、地質、水文、氣候等條件,逐段定出小控制點。</p><p><b>  3.具體定線</b></p><p>  在逐段安排的小控制點間,根據(jù)技術標準的結合,自然條件,綜合考慮平、縱、橫三方面的因素,反復穿線插點,具體定出路線位置。隨后擬定出曲線的半

46、徑,至此定線工作才算基本完成。</p><p>  公路選線按具體做法不有:實地選線、紙上選線、自動化選線等。</p><p><b>  (1)實地選線</b></p><p>  實地選線是根據(jù)設計要求,在實地現(xiàn)場進行勘察測量,經(jīng)過反復比較,直接選定路線的方法。其特點簡便、切合實際;容易掌握地形、地物等情況,作出的方案比較可靠;但此方法野外

47、工作量很大,受氣候季節(jié)影響大;同時,由于實地視野與地形、地物局限性的限制,使路線的整體布局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實地選線適用于一般等級較低、方案比較明確的公路。</p><p><b>  (2)紙上選線</b></p><p>  在地形圖上確定路線,然后再將路線再放到實地的選線方法。其特點是野外工作量較小,工作時不受自然因素干擾;能在室內縱觀全局,結合地形、地物

48、等條件,綜合平縱橫平衡因素,所選定的路線更為合理。本設計中采用紙上選線進行選線。</p><p><b>  (3)自動化選線</b></p><p>  將航測或數(shù)字化地形圖按選線的設計要求轉化為數(shù)學模型,通過計算機按一定的要求進行自動選線、分析比較、優(yōu)化,最后通過輸出設備將設計成果表輸出。自動化選線用計算機代替人工進行大量的計算、繪圖、分析比較工作,這樣,能使選線

49、方案更為合理、省工省時,已成為今后公路選線的發(fā)展方向。</p><p>  第2章 平縱橫設計</p><p>  為了保證汽車行使的安全與舒適,應把道路平、縱、橫三面結合作為主體線形來分析研究,平面與縱面線形的協(xié)調組合將能在視覺上自然地誘導司機的視線,并保持視覺的連續(xù)性,山嶺重丘區(qū)地勢陡峭,選線以縱斷面以考慮為主,豎曲線半徑選擇要適當,而平曲線在選線時一般要考慮大橋橋位與河流正交,以減

50、少構造物的工程量及設計施工難度,節(jié)約經(jīng)費,減少造價。</p><p><b>  2.1平面設計</b></p><p>  道路為帶狀構造物,它的中線是一條空間曲線,中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稱為路線的平面,路線平面的形狀及特征為道路的平面線形,而道路的空間位置成為路線。路線受自然條件、環(huán)境及社會因素的影響和限制時,路線要改變方向和發(fā)生轉折。</p><

51、;p>  2.1.1平面設計的一般原則</p><p>  (1)平面線形應直捷、連續(xù)、順適,并與地形、地物相適應,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p><p>  (2)除滿足汽車行駛力學上的基本要求外,還應滿足駕駛員和乘客在視覺和心理上的要求。</p><p>  (3)保持平面線形的均衡與連貫。為使一條公路上的車輛盡量以均勻的速度行駛,應注意使線形要素保持連續(xù)性而

52、避免不出現(xiàn)技術指標的突變。</p><p>  (4)應避免連續(xù)急彎的線形。這種線形給駕駛者造成不便,給乘客的舒適也帶來不良影響。設計時可在曲線間插入足夠長的直線或緩和曲線。</p><p>  (5)各級公路不論轉角大小均應敷設曲線,并盡量地選用較大的圓曲線半徑。</p><p>  (6)平曲線應有足夠的長度。如平曲線太短,汽車在曲線上行駛時間過短會使駕駛操縱來

53、不及調整,一般都應控制平曲線的最小長度。</p><p>  (7)兩同向曲線間應設有足夠長度的直線,不得以短直線相連,否則應調整為一個單曲線或復曲線。兩反相曲線間夾有線段時,以設置不小于最小直線長度的直線段為宜。否則應調整線形或運用回旋線組合成S型曲線。</p><p>  2.1.2平曲線要素的確定</p><p>  平面線形主要由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三種線

54、形組合而成的。</p><p>  基本形平曲線是按直線—緩和曲線—圓曲線—緩和曲線—直線的順序組合而成的曲線。這種線形是經(jīng)常采用的。設計中均應用這種形式。</p><p>  緩和曲線是道路平面要素之一,它是設置在直線和圓曲線之間或半徑相差較大的兩個轉向相同的圓曲線之間的一種曲率連續(xù)變化的曲線?!豆饭こ碳夹g標準》規(guī)定,除四級路可以不設緩和曲線外,其余各級都應設置緩和曲線。它的曲率連續(xù)變

55、化,便于車輛遵循;旅客感覺舒適;行車更加穩(wěn)定;增加線形美觀等功能。設計是要注意和圓曲線相協(xié)調、配合,在線形組合和線形美觀上產(chǎn)生良好的行車和視覺效果,宜將直線、緩和曲線、圓曲線之長度比設計成1:1:1。</p><p>  行車視距是否充分,直接關系著行車的安全與速度,它是公路使用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行車視距可分為:停車視距、會車視距、超車視距。</p><p>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定

56、,二級公路設計視距應滿足會車視距的要求,其長度應不小于停車視距的兩倍。工程特殊困難或受其它條件限制的地段,可采用停車視距,但必須采取分道行駛措施。對于二級公路,停車視距取75 m,超車視距一般值取350m,極限值取250m。</p><p>  2.1.3平曲線要素的計算</p><p>  根據(jù)本段路線所處路段,綜合全路段的路線走向及線形要求,本路段共有15個交點,設計的平曲線線形大致如

57、下圖所示:</p><p>  圖2.1路線設計圖(全線)</p><p>  詳細設計部分線形大致如下圖所示:</p><p>  圖2.2路線設計圖(詳細設計部分)</p><p><b>  1.各點樁號的確定</b></p><p>  在地形圖上初步確定出路線的輪廓,再根據(jù)地形的平坦與復

58、雜程度,具體在紙上放坡定點,插出一系列控制點,然后從這些控制點中穿出通過多數(shù)點的直線段,延伸相鄰直線的交點,既為路線的各個交點,并計算出各個轉角,再根據(jù)《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初擬出曲線半徑和緩和曲線長度,代入平曲線幾何元素中試算,最終結合平、縱、橫三者的協(xié)調制約關系,確定出使整個線形連貫順直協(xié)調且符合技術指標的各個樁號及幾何元素。</p><p><b>  2.偏角計算公式</b>&

59、lt;/p><p>  交點間距計算公式為: (2.1)</p><p>  導線方位角計算公式為: (2.2)</p><p>  交點偏角計算公式為 : (2.3)</p>

60、<p><b>  部分交點坐標如下:</b></p><p>  JD3(474388.6335,2832666.3489);JD4(475148.9169,2832681.8402);</p><p>  JD5(475661.8926,2832174.1864);JD6(476207.0514,2832142.7479);</p><

61、;p>  JD7(477051.3737,2831712.4875);</p><p>  3.路線長度、方位角計算</p><p><b>  (1)3-4段</b></p><p><b>  方位角: </b></p><p><b>  (2)4-5段</b>&l

62、t;/p><p><b>  方位角: </b></p><p><b>  (3)5-6段</b></p><p><b>  方位角: </b></p><p><b>  (4)6-7段</b></p><p><b>

63、;  方位角: </b></p><p><b>  (5)轉角計算</b></p><p><b> ?。ㄓ遥?lt;/b></p><p><b>  (左)</b></p><p><b> ?。ㄓ遥?lt;/b></p><p

64、>  4.平曲線要素計算公式 </p><p>  圖2.3“基本型”平曲線</p><p><b> ?。?.4)</b></p><p><b> ?。?.5) </b></p><p><b>  (2.6)</b></p><p><

65、;b>  (2.7)</b></p><p><b> ?。?.8)</b></p><p><b> ?。?.9)</b></p><p><b> ?。?.10)</b></p><p>  式中: —緩和曲線切線增值();</p><

66、p>  —設緩和曲線后圓曲線的內移值();</p><p>  —緩和曲線終點處的緩和曲線角();</p><p>  —緩和曲線長度();</p><p><b>  —偏角();</b></p><p>  R—圓曲線半徑();</p><p><b>  T—切線長();&l

67、t;/b></p><p><b>  E—外距();</b></p><p><b>  D—校正數(shù)()。</b></p><p>  (2)主點樁號計算公式如下:</p><p><b> ?。?.11)</b></p><p><b&g

68、t; ?。?.12)</b></p><p><b> ?。?.13)</b></p><p><b> ?。?.14)</b></p><p><b> ?。?.15)</b></p><p><b> ?。?.16)</b></p&g

69、t;<p><b>  5.平曲線要素計算</b></p><p>  (1)JD4:K2+405.392</p><p>  設=275m、=110m , 則曲線要素計算如下:</p><p><b> ?。?.17)</b></p><p><b>  主點里程樁號計算:

70、</b></p><p>  JD4: K2+405.392</p><p>  ZH=JD-T=K2+405.392-172.06=K2+233.332</p><p>  HY=ZH+=K2+233.332+110= K2+343.332</p><p>  YH=HY+(L-2)=K2+343.332+(330.153-2&

71、#215;110)= K2+453.485</p><p>  HZ=YH+= K2+453.485+110= K2+563.485</p><p>  QZ=HZ-L/2= K2+563.485-330.153/2=K2+398.408</p><p>  校核: JD=QZ+D/2=K2+398.408+13.966/2=K2+405.392</p>

72、<p><b>  交點校核無誤。</b></p><p>  (2)JD5:K3+113.129</p><p>  設=277m,=100m , 則曲線要素計算如下:</p><p><b>  主點里程樁號計算:</b></p><p>  JD5: K3+113.129<

73、/p><p>  ZH=JD-T=K3+113.129-155.185=K2+957.944</p><p>  HY=ZH+=K2+957.944+100=K3+057.944</p><p>  YH=HY+(L-2)= K3+057.944+(300.154-2×100)=K3+158.098</p><p>  HZ=YH+=K

74、3+158.098+100=K3+258.098</p><p>  QZ=HZ-L/2=K3+258.098-300.154/2=K3+108.021</p><p>  校核: JD=QZ+D/2=K3+108.021+10.216/2=K3+113.129</p><p><b>  交點校核無誤。</b></p><

75、p>  (3)JD6:K3+648.978</p><p>  設=436m,=90m , 則曲線要素計算如下:</p><p><b>  主點里程樁號計算:</b></p><p>  JD6: K3+648.978</p><p>  ZH=JD-T=K3+648.978- 136.639=K3+512.33

76、9</p><p>  HY=ZH+=K3+512.339+90=K3+602.339</p><p>  YH=HY+(L-2)=K3+602.339+(270.368-2×90)= K3+692.707</p><p>  HZ=YH+= K3+692.707+90= K3+782.707</p><p>  QZ=HZ-L/2

77、=K3+782.707-270.368/2=K3+647.523</p><p>  校核: JD=QZ+D/2=K3+647.523+2.910/2=K3+648.978</p><p><b>  交點校核無誤。</b></p><p>  其余12個交點的計算結果見“直線、曲線及轉角表”。</p><p><

78、b>  2.2縱斷面設計</b></p><p>  沿著道路中線豎直剖切然后展開既為路線縱斷面,縱斷面是道路設計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把道路的平、縱、橫圖結合起來,就能夠完整地表達出道路的空間位置和立體線形??v坡的大小與坡度的長度反映了公路的起伏程度,直接影響公路服務水平和運營成本,也反應了公路是否經(jīng)濟、適用,因此,設計中必須對坡度、坡長及其相互組合進行合理安排。</p><

79、p>  2.2.1縱斷面設計的一般原則</p><p>  (1)保證路線縱斷面指標滿足設計規(guī)范且在滿足立體交叉物的凈空標準前提下,盡可能采用較高的技術指標,盡量降低填土高度,節(jié)省工程量,減少占用的耕地量。</p><p>  (2)縱斷面線形要求與地形相適應,設計成視覺連續(xù)平順且光滑,避免在短距離內出現(xiàn)連續(xù)起伏。</p><p>  (3)對于行人與行車的通

80、道,在地形、地勢條件有利于解決排水的情況下,通道的布設在滿足凈空的要求和使用要求基礎上,著重考慮盡量使沿線居民出行便利,生產(chǎn)和生活均不受其影響。</p><p>  (4)縱斷面設計時考慮平縱線形組合設計,著重考慮了平縱指標的協(xié)調,平縱曲線的對應關系。盡量減少變坡點的數(shù)量,設置大半徑豎曲線。合成坡度組合要得當,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車安全。</p><p>  (5)注意平、縱組合,豎曲線宜包

81、含在平曲線內,即“平包豎”原則。</p><p>  2.2.2縱坡設計的一般要求</p><p>  (1)縱坡設計必須滿足《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中的各項規(guī)定。</p><p>  (2)為保證汽車能以一定的車速安全舒順地行駛,縱坡應具有—定的平順性,起伏不宜過大及過于頻繁。盡量避免采用極限縱坡值。合理安排緩和坡段,不宜連續(xù)采用極限長度的陡坡夾最短長度的短坡。連續(xù)上

82、、下坡段,應避免反復設置反坡段。</p><p>  (3)縱坡設計應對沿線地形、地下管線、地質、水文、氣候和排水等綜合考慮,視具體情況加以處理,以保證道路的穩(wěn)定與通暢。</p><p>  (4)縱坡除應滿足最小縱坡要求外,還應滿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證路基穩(wěn)定。</p><p>  (5)應盡量做到填挖平衡,使挖方運作就近路段填方,以減少借方和廢方,降低造價和節(jié)

83、省用地。并充分考慮通道、農(nóng)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p><p>  2.2.3縱坡設計的步驟</p><p>  (1)準備工作:熟悉和掌握全線有關勘測設計資料,領會設計意圖和要求。</p><p>  (2)確定控制點:控制點包括:路線起終點;越嶺埡口高程;大中橋涵、隧道的控制標高;地質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大挖深;沿溪河線的控制標高,與鐵路、公路交叉點;重

84、要的電力(桿)管線的凈高;重要城鎮(zhèn)過道點等。 </p><p>  (3)試坡:在已標出“控制點”的縱斷面圖上,根據(jù)技術指標、選線意圖,結合地面起伏變化,以控制點為依據(jù),穿插與取直,試定出若干坡度線。反復比較各種可能的方案,最后定出既符合技術標準,又滿足控制點要求,且土石方量最省的坡度線,將其作為初定試坡線,并延長交出變坡點的初步位置。</p><p>  (4)調整:檢查各指標是否滿足規(guī)

85、定,使平縱線形協(xié)調,同時考慮排水和路基設計的基本要求。</p><p>  (5)核對:核對有控制意義的特殊橫斷面圖,如高填深挖、重要橋涵及人工構造物等橫斷面圖,檢查是否出現(xiàn)填挖過大、坡腳落空或過遠、擋土墻工程過大等情況,若有問題應及時調整。</p><p>  (6)定坡:經(jīng)調整核對無誤后,把坡度線的坡度值、變坡點樁號和標高確定下來,所得值詳見縱斷面圖。坡度值要求精確到0.1%,變坡點一

86、般要調整到整10m樁號上。</p><p>  (7)設置豎曲線:根據(jù)技術標準、平縱組合均衡等確定豎曲線半徑,并計算豎曲線基本要素。</p><p>  (8)計算設計標高:根據(jù)已定的縱坡和變坡點的設計標高,則可計算出未設豎曲線以前各樁號的設計標高。</p><p>  2.2.4豎曲線設計</p><p>  豎曲線是縱斷面上兩個坡段的轉折

87、處,為了便于行車而設置的一段緩和曲線。設計時充分結合縱斷面設計原則和要求,并依據(jù)規(guī)范的規(guī)定合理的選擇了半徑。我國規(guī)定各級公路及城市道路在變坡點處均應設置豎曲線。</p><p>  平、縱線型組合的設計原則</p><p>  (1)在視覺上能自然地誘導駕駛員的視線,并保持視線的連續(xù)性。</p><p>  (2)保持平、縱線形的技術指標大小均衡。</p>

88、;<p>  (3)為保證路面排水和行車安全,必須選擇合適的合成坡度。</p><p>  (4)注意與道路周圍環(huán)境的配合,以減輕駕駛員的疲勞和緊張程度。</p><p>  表2.3縱斷面主要技術指標</p><p>  由于地形陡峭,設計并結合現(xiàn)狀,本次縱斷面設計設置了16個變坡點,最大縱坡為-4.8%(760米),最小縱坡為0.4%,最大坡長95

89、0米(2.4%),最小坡長180米。8個凸形豎曲線, 8個凹形豎曲線,半徑從3000米到15000米不等,均滿足設計規(guī)范上的要求。縱斷面圖詳見本設計的“縱斷面圖”。</p><p>  2.2.5豎曲線要素的計算</p><p>  1.豎曲線要素計算公式:</p><p><b>  (2.18)</b></p><p&g

90、t;<b>  (2.19)</b></p><p><b>  (2.20)</b></p><p><b>  (2.21)</b></p><p><b>  (2.22)</b></p><p>  式中:ω—坡度差(%);</p>

91、<p>  h—切線上任意一點與豎曲線的距離(m);</p><p>  L—豎曲線長度(m);</p><p>  T—豎曲線切線長度(m);</p><p>  R—豎曲線半徑(m);</p><p><b>  E—外矩(m)。</b></p><p><b>  2.豎

92、曲線計算</b></p><p>  豎曲線設計線形大致如下圖:</p><p>  圖2.5縱斷面設計圖</p><p>  根據(jù)縱斷面圖得知:;;;。</p><p>  (1)變坡點4:K2+400</p><p>  擬定R=12000m,則豎曲線要素計算:</p><p>

93、<b>  設計高程計算:</b></p><p>  豎曲線起點樁號=(K2+400)-138=K2+262</p><p>  豎曲線起點高程=604.04+138×0.048=610.664m</p><p>  豎曲線終點樁號=(K2+400)+138=K2+538</p><p>  豎曲線終點高程=

94、604.04-138×0.025=600.59m</p><p>  (2)變坡點5:K3+100</p><p>  擬定R=14000m,則豎曲線要素計算:</p><p><b>  設計高程計算:</b></p><p>  豎曲線起點樁號=(K3+100)-119=K2+981</p>

95、<p>  豎曲線起點高程=586.54+119×0.025=589.515m</p><p>  豎曲線終點樁號=(K3+100)+119=K3+219</p><p>  豎曲線終點高程=586.54-119×0.008=585.588m</p><p>  (3)變坡點6:K3+640</p><p>  

96、擬定R=7000m,則豎曲線要素計算:</p><p><b>  設計高程計算:</b></p><p>  豎曲線起點樁號=(K3+640)-112=K3+528</p><p>  豎曲線起點高程=582.22+112×0.008=583.116m</p><p>  豎曲線終點樁號=(K3+640)+1

97、12=K3+752</p><p>  豎曲線終點高程=582.22+112×0.024=584.908m</p><p><b>  2.3橫斷面設計</b></p><p>  道路的橫斷面是指中線各點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橫斷面設計線和地面線所構成的。其中橫斷面設計線包括行車道、路肩、邊溝邊坡、護坡道、分隔帶、截水溝以及取土坑、棄土

98、坑、環(huán)境保護設施。橫斷面中的地面線是表征地脈那起伏變化的那條線。路線設計中所涉及的橫斷面設計只限于與行車道直接有關的那一部分,即各組成部分的寬度、橫向坡度等問題。</p><p>  2.3.1橫斷面設計一般原則</p><p>  (1)設計應根據(jù)公路等級、行車要求和當?shù)刈匀粭l件,并綜合考慮施工、養(yǎng)護和使用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精心設計,既要堅實穩(wěn)定,又要經(jīng)濟合理。</p>&

99、lt;p>  (2)路基設計除選擇合適的路基橫斷面形式和邊坡坡度等外,還應設置完善的排水設施和必要的防護加固工程以及其他結構物,采用經(jīng)濟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p><p>  (3)選線時,應盡量繞避一些難以處理的不良地段。對于地形陡峭、高填深挖的邊坡,應與移改路線位置及設置防護工程等進行比較,以減少工程量,保證路基穩(wěn)定。</p><p>  (4) 沿河及受水浸水淹路段,應注意路

100、基不被洪水淹沒或沖毀。</p><p>  (5)路基設計還應兼顧當?shù)剞r(nóng)田基本建設及環(huán)境保護等的需要。</p><p>  2.3.2橫斷面的組成</p><p>  1.路幅的構成與布置:</p><p>  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頂面兩路肩外側邊緣之間的部分。道路的分隔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分隔帶分隔(整體式斷面),一種是將上下行車道分別放在不同

101、的平面上加以分隔(分離式斷面)。路幅布置類型包括單幅雙車道、雙幅多車道、單車道三種。設計時根據(jù)設計要求合理采用路幅形式。本設計采用整體式斷面、單幅雙車道。</p><p>  2.二級公路標準橫斷面圖如下:</p><p>  圖2.6標準橫斷面圖</p><p>  2.3.3行車道、路肩及路拱的設計</p><p>  2.3.3.1行車

102、道寬度的確定</p><p>  行車道是道路上供各種車輛行駛部分的總稱,在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上還有非機動車道.行車道的寬度要根據(jù)車輛總寬﹑設計交通量﹑交通組成和汽車行駛速度確定。本次設計采用的行車道寬為2×3.5m=7m。</p><p><b>  2.3.3.2路肩</b></p><p>  路肩是位于行車道外緣,具有一定寬度

103、的帶狀結構部分。從構造上來說,路肩分為土路肩和硬路肩。硬路肩是經(jīng)過了鋪裝的路肩。為了使路肩能匯集路面積水,在路肩邊緣應設置路緣石。土路肩是指不經(jīng)過任何鋪裝的路肩,它其保護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能提供側向余寬。本次設計采用路肩為0.75m寬的土路肩和0.75m的硬路肩。</p><p><b>  2.3.3.3路拱</b></p><p>  為了路面排水順暢和保證行車

104、安全、平穩(wěn),將路面做成由中央向兩側傾斜的拱形,稱路拱。對于不同類型的路面由于其表面的平整度和透水性不同,再考慮當?shù)氐淖匀粭l件選用不同的路拱坡度。</p><p>  坡度過小則排水不暢,且不利于行駛安全。本次設計中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拱坡度為2%。硬路肩采用了與路面坡度相同的2%,而土路肩,為了能迅速排出路面上的降水,路拱坡度為3%。路拱坡度采用雙向坡面,由路中央向兩側傾斜。</p><

105、p>  2.3.4超高與加寬</p><p>  為了滿足路線的線形要求,平、縱、橫三方面的協(xié)調,同時也為了滿足行車的舒適性、安全性,要做好路線彎道的超高與加寬設計。</p><p>  為抵消車輛在曲線路段上行駛時所產(chǎn)生的離心力,將路面做成外側高于內側的單向橫坡的形式,這就是曲線上的超高。合理設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離心力,提高汽車行駛在曲線上的穩(wěn)定性和舒適性。</p&g

106、t;<p>  在路拱≦2.0%時,半徑小于1500米時,要設超高。當超高橫坡度的計算值小于路拱坡度時,設置等于路拱坡的超高值或不設超高。二級公路的最大超高值為8%。</p><p>  本路段采用繞內邊線旋轉的方法進行曲線的超高。先將外側車道繞路中線旋轉,待達到與內側車道構成單向橫坡度后,整個斷面再繞未加寬前的內側邊緣旋轉,直至超高橫坡度。繞內側邊緣旋轉由于行車道內側不降低,有利于路基縱向排水。&

107、lt;/p><p>  雙車道公路超高緩和段長度按下式計算:</p><p><b>  (2.23)</b></p><p>  式中:—超高緩和段長(m);</p><p>  B—旋轉軸至車行道外側邊緣的寬度(m);</p><p>  —超高坡度與路拱坡度的代數(shù)差(%);</p>

108、<p>  —超高漸變率,即旋轉軸與車行道外側邊緣之間的相對坡度,車速60km/h時,取1/125。</p><p>  表2.4繞邊軸旋轉超高值計算公式</p><p>  (資料來源:歐陽建湘:《道路課程設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p><p>  汽車行駛在曲線上,各輪軌跡半徑不同,其中以后內輪軌跡半徑最小,且偏向曲線內側,故曲線內側應

109、增加路面寬度,以確保曲線上行車的舒適與安全。為保證汽車在轉變中不侵占相鄰車道,我國現(xiàn)行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中規(guī)定凡圓曲線半徑小于或等于250m時,應設置加寬。一般在彎道內側圓曲線范圍內設置全加寬。為了使路面由直線上的正常寬度過渡到曲線上設置了加寬的寬度,需設置加寬緩和段。在加寬緩和段上,路面具有逐漸變化的寬度。</p><p>  二級公路設計中采用第3類加寬值,并按比例過渡。在加寬緩和段全長范圍內按其長度成比

110、例逐漸加寬,加寬緩和段內任意點的加寬值:</p><p><b> ?。?.24)</b></p><p>  式中:—任意點距緩和段起點的距離();</p><p>  —加寬緩和段長();</p><p>  —圓曲線上的全加寬值()。</p><p>  表2.5 超高加寬計算表</p

111、><p>  2.3.5橫斷面設計的方法</p><p>  在本段路的橫斷面設計中,由于平面線形和縱斷面的不斷調整,橫斷面總體來說,小填小挖的占多數(shù),有個別大山大溝無法調整的,采取了挖隧道和架橋的方式通過。</p><p>  (1)橫斷面設計,必須結合地形、地質、水文等條件,本著節(jié)約用地的原則,選用合理的斷面形式,以滿足行車順適、工程經(jīng)濟、路基穩(wěn)定且便于施工和養(yǎng)護的

112、要求。 </p><p>  (2)在具體設計每個橫斷面之前,先確定路基的標準橫斷面。對于高填、深挖、特殊地質、浸水路堤等應單獨設計。路基標準橫斷面見“路基標準橫斷面圖”。</p><p>  2.3.6土石方計算與調配</p><p>  2.3.6.1土石方計算</p><p>  工程上通常采用平均斷面法來計算土石方數(shù)量。即假定相鄰兩橫

113、斷面間為一橫斷面積為兩端斷面積平均值的棱柱體,其體積的計算公式如下:</p><p><b> ?。?.25)</b></p><p>  式中:V—體積,即土石方數(shù)量();</p><p>  F1、F2—分別為相鄰兩斷面的面積();</p><p>  L—相鄰斷面之間的距離()。 </p><p

114、>  此方法計算簡便,較為常用,一般稱之為“平均斷面法”</p><p>  2.3.6.2土石方調配</p><p>  土石方調配的目的是為確定填方用土的來源、挖方棄土的去向,以及計價土石方的數(shù)量和運量等。通過調配合理地解決路段土石方平衡與利用問題,使從路塹挖出的土石方,在經(jīng)濟合理的調運條件下移挖作填,達到填方有所“取”,挖方有所“用”,避免不必要的路外借土和棄土,以減少占用耕地

115、和降低公路造價。</p><p><b>  土石方調配方法:</b></p><p>  土石方調配方法有多種,如累積曲線法、調配圖法及土石方計算表調配法等,目前生產(chǎn)上多采用土石方計算表調配法,該法不需繪制累計曲線與調配圖,直接在土石方表上進行調配,其優(yōu)點是方法簡單,調配清晰,精度符合要求。具體調配步驟是:</p><p>  (1)土石方調

116、配是在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與復核完畢的基礎上進行的,調配前應將可能影響運輸調配的橋涵位置、陡坡大溝等注明在表旁,供調配時參考。</p><p>  (2)計算并填寫表中“本樁利用”、“填缺”、“挖余”各欄。當以石作填土時,石方數(shù)應填入“本樁利用”的“土”一欄,并以符號區(qū)別。然后按填挖方分別進行閉合核算,其核算式為: </p><p>  填方=本樁利用+填缺

117、</p><p>  挖方=本樁利用+挖余</p><p>  (3)在作縱向調配前,根據(jù)“填缺”、“挖余”的分布情況,選擇適當施工方法及可采用的運輸方式定出合理的經(jīng)濟運距,供土方調配時參考。</p><p>  (4)根據(jù)填缺、挖余分布情況,結合路線縱坡和自然條件,本著技術經(jīng)濟少占用農(nóng)田的原則,具體擬定調配方案。將相鄰路段的挖余就近縱向調配到填缺內加以利用,并把具

118、體調運方向和數(shù)量用箭頭表明在縱向調配欄中。</p><p>  (5)經(jīng)過縱向調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則應會同當?shù)卣畢f(xié)商確定借土或棄土地點,然后將借土或棄土的數(shù)量和運距分別填注到借方或廢方欄內。</p><p>  (6)調配完成后,應分頁進行閉合核算,核算式為:</p><p>  填缺=遠運利用+借方</p><p>  挖余=遠運利

119、用+廢方</p><p>  (7)調配完畢,應進行合計,總閉合核算除上述外,尚有:</p><p> ?。绻镎{入方)+挖方+借方=(跨公里調出方)+填方+廢方</p><p>  (8)土石方調配一般在本公里內進行,必要時也可跨公里調配,但需將調配的方向及數(shù)量分別注明,以免混淆。</p><p>  (9)每公里土石方數(shù)量計算與調配完成

120、后,須匯總列入“路基每公里土石方表”,并進行全線總計與核算。至此完成全部土石方計算與調配工作。</p><p><b>  第3章 路基設計</b></p><p>  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礎,它承受著本身土體的自重和路面結構的重量,同時還承受由路面?zhèn)鬟f下來的行車荷載。路基是公路的承重主體。為了確保路基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使路基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不致產(chǎn)生不允許的變形,在路

121、基的整體結構中還必須包括各項附屬設施,其中有路基排水、路基防護與加固以及與路基工程直接相關的設施,如棄土堆、取土坑、護坡道、碎落臺、堆料坪及錯車道等。</p><p>  3.1 路基類型與構造</p><p>  通常根據(jù)公路路線設計確定的路基標高與天然地面標高是不同的,路基設計標高低于天然地面標高,需進行挖掘;路基設計標高高于天然地面標高,需進行填筑。根據(jù)填挖情況不同,路基橫斷面的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