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的研究——文學發(fā)展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文學的研究——文學發(fā)展,小組名稱:羽墨云軒班級:五(4)班作者:丁樂琰,目錄,1.名稱2.歷史簡介3.特征4.演進5.分期6.其他,名稱,中國文學史,是一部漫長而輝煌的歷史,五千年古國盛衰興亡的風云在其中舒卷;是中華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寶。悠久的中國文學史分為前后兩個時期,應稱前時期為“古代”,后時期為“近代”,“古代”為中國文學發(fā)生以后不斷的發(fā)展,形成中國的傳統(tǒng)文學,而使其傳統(tǒng)文學發(fā)展到其頂點的時期,就是中國文學最光榮

2、的時期?!敖睘橹袊膫鹘y(tǒng)文學受某種勢力的壓力,失去自己的傳統(tǒng),不能再向上發(fā)展,由其頂點日趨下坡的時期。這是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分明而極重要的事實。,,歷史簡介,遠古時期的歌謠和神話傳說,在古籍中時有記載。據(jù)說是神農(nóng)時代出現(xiàn)的《蠟辭》云:“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本,歸其澤!”(《禮記·郊特牲》)這大約是一首農(nóng)事祭歌。至于傳說為堯舜時期的《擊壤歌》、《康衢謠》、《卿云歌》、《堯戒》、《賡歌》、 《南風歌》等[2]&

3、#160; ,從其思想內(nèi)容和 語詞來看,顯然都是后人的偽托。倒是有些簡單質(zhì)樸的韻語,可能是原始歌謠的 遺留。如《吳越春秋》卷九所載的《彈歌》:“斷竹,續(xù)竹,飛土,逐宍。 (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彈弓和狩獵的過程,語言古樸,但已經(jīng)具有韻律,顯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謠。《呂氏春秋·音初篇》所載禹時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雖只有一句,卻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比較可信的夏代詩歌的遺文。屬于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反映了

4、生產(chǎn)力水平很低的情況下,先 民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后來的文字記錄大多是片斷零散的,有些已經(jīng)被后人改造,中國神話的原始形態(tài)并沒有很好地保存下來。,,特征,漢語言文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語言文字之一。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形成和建設起著巨大的作用 :①容易引起具體意象。由于漢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時就會引起某種具體的意象。例如賦和駢文,就大量運用同形旁的字。中國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效果。②漢字一般為單文獨義

5、、一字一音,這就使中國詩歌的音節(jié)變化有了一整套獨特的謹嚴的格律,并且在外觀上構成整齊對稱的形式美。③漢語有四聲,詩人們利用漢語言的這種特性,寫詩時注意字聲安排,于是近體詩(五言律詩、絕句,七言律詩、絕句)、詞、散曲等詩歌體應運而生,并統(tǒng)領詩壇達千年之久。詩歌充分利用四聲變化,造成了節(jié)奏鮮明、抑揚頓挫的藝術效果。④文言文作為特殊的書面語言,可與日常用語長期分離而保持官方語言的地位,這就發(fā)生了文學在文言和白話兩個不同的軌道上運行、內(nèi)容與形式

6、皆有巨大的差異的現(xiàn)象。,,演進,一、文體發(fā)展的不平衡。每個文體都有一個從萌生到形成再成熟的過程,所謂文體發(fā)展不平衡,包含這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各種文體形成和成熟的時代不同,有先有后。另一方面,各種文體從萌生形成再到成熟,其過程的長短也不同。二、朝代的不平衡。各個朝代文學的總體成就是不一樣的,有的朝代相對繁榮些,有的朝代相對平庸些,這很容易理解。三、地域的不平衡。所謂地域的不平衡包含兩方面的意思: 一是在不同的朝 代,各地文學的發(fā)

7、展有盛衰的變化,呈現(xiàn)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狀況。其次,在中國文學的演進過程中,有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1:俗與雅之間相互的影響2:各種文體的相互滲透與融合3:復古和革新之間的交替與碰撞,,分期,上古期:先秦兩漢(公元3世紀以前)第一段:先秦時期第二段:秦漢時期中古期:魏晉至明中葉(公元3世紀至16世紀) 中國文學史第三段:魏晉至唐中葉(天寶末)第四段:唐中葉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葉(正德末)近古期:明中葉至“五四”

8、運動(公元16世紀至20世紀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鴉片戰(zhàn)爭(1840)第七段:鴉片戰(zhàn)爭至“五四”運動(1919),,其他,1. 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修訂版(共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7-12. 馬積高,黃鈞主編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中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53. 韓兆琦等.《中國文學史》(全套四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5-14. 章培恒

9、,駱玉明,《中國文學史新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95. 章培恒,駱玉明,《中國文學史》(上中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1-16.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上下),東方出版中心,2008-1-1,,其他,7. 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修訂版(上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18.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fā)展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89.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共

10、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10. 林庚,《中國文學簡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511. 鄭振鐸,《中國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12. 駱玉明,《簡明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1,,其他,13.孫靜,周先慎,《簡明中國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314.鮑鵬山,《中國文學史品讀》,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015.董乃斌,錢理群,《中國文學史》(彩色插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