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實驗診斷 Laboratory diagnosis,,診斷學教研室 孫言平,概 念,綜合運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實驗技術(shù)對病人血液、體液、分泌液、排泄物及組織標本等進行檢驗,以反映機體功能狀態(tài)、病理變化或病因的客觀資料,學習方法和要求 1、了解原理與方法、標本采集處理 2、重點掌握各項常用檢驗的參考值及其 臨床意義 3、學會運用檢驗結(jié)果,結(jié)合臨床資料綜 合分析,進行診斷和防治工作
2、,血 液 一 般 檢 測,血液的組成,血漿血液 紅細胞(RBC) 血細胞 白細胞(WBC) 血小板(PLT),,,血液一般檢查---主要內(nèi)容,全血細胞計數(shù)(CBC)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網(wǎng)織紅細胞檢查ESR,全血細胞計數(shù),標本采集和保存檢測方法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計數(shù)顯微鏡計數(shù),標本的采集和保存,標本采集抗凝劑:常
3、用K2EDTA,終濃度為(1.5~2.2) mg/ml,一般不用枸櫞酸鈉、肝素采血方法:靜脈采血法(靜脈真空采血法)毛細血管采血法樣本的保存室溫(18~25度)下保存,4小時內(nèi)送檢,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測定,,Epo,,(一)參考值,紅細胞數(shù)(RBC) 血紅蛋白(Hb)成年男性 (4.0~5.5)×1012 / L 120~160g / L成年女性
4、 (3.5~5.0)×1012 / L 110~150g / L新生兒 (6.0~7.0)×1012 / L 170~200g / L,紅細胞的生成除主要受Epo調(diào)節(jié)外,也直接或間接地受雄激素及其他神經(jīng)體液因素的調(diào)節(jié),(二)臨床意義,1、RBC Hb增多2、RBC Hb減少3、RBC形態(tài)改變,(二)臨床意義,1、RBC Hb增多 標準:成年男性 RB
5、C >6.0×1012 / L Hb >170g / L 成年女性 RBC >5.5×1012 / L Hb >160g / L,1、RBC Hb增多,(1)相對性增多:由于血漿水分減少血液濃縮。嚴重 嘔吐、
6、 腹瀉、大汗、大面積燒傷等(2)絕對性增多 1)繼發(fā)性 Epo代償性增多:新生兒、高原居民;先心病、 COPD等 Epo非代償性增多:某些腫瘤與腎臟疾病,如腎癌、腎胚 胎瘤、多囊腎、肝細胞癌、卵巢癌及
7、 子宮肌瘤等 2)原發(fā)性:即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系多能干細胞受累所致,2、 RBC Hb 減少,貧血 標準:男性 Hb <120g / L;女性 Hb <110g / L 輕度 Hb ~90g / L 重度 Hb ~30g / L 中度 Hb ~60g / L 極重 Hb <30g / L 1)生理性減少:
8、老、幼、孕 2)病理性減少:見于各種貧血,根據(jù)病因和發(fā) 病機制分為三大類,,,貧血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分類,一、紅細胞生成減少 1.骨髓造血障礙:再障;純紅再障 2.細胞分化和成熟障礙: 1)DNA合成障礙:巨幼細胞貧血; 2)Hb合成障礙: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貧
9、 血等 二、紅細胞破壞增多(溶血性貧血) 紅細胞內(nèi)在異常;紅細胞外在異常 三、紅細胞丟失(失血性貧血) 急性;慢性,,,以下兩種情況值得注意①在某些病理情況下,Hb和RBC的濃度不一定能正確反映全身紅細胞總?cè)萘康亩嗌俅罅渴а罅裘撍诖蠹毎氀蛐〖毎蜕匦载氀?,二者濃度不成比?(三)RBC形態(tài)學改變,1、RBC大小異常 2、RBC內(nèi)血紅蛋白含量改變(
10、染色反應(yīng)異常) 3、RBC形態(tài)異常 4、RBC結(jié)構(gòu)異常 RBC形態(tài)檢查與Hb、RBC計數(shù)結(jié)果相結(jié)合可粗略地推斷貧血原因,對貧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很重要的臨床價值,正常紅細胞瑞氏染色:雙凹圓盤形,細胞大小相似,平均直徑7.5µm(直徑范圍6~9 µm);淡紅色,中央1/3為生理性淡染區(qū);胞質(zhì)內(nèi)無異常結(jié)構(gòu),小RBC: Φ<6 µm低色素+小細胞(缺鐵性~、珠Pr生成障
11、礙性~)高色素+小細胞(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RBC大小異常,,大RBC: Φ> 10µm,染多色性或含有嗜堿性點彩,溶貧、巨幼貧、惡性貧血,RBC大小異常,巨RBC: Φ> 15µm 缺乏葉酸及維生素B12巨幼貧,RBC大小異常,RBC大小不均:Φ相差一倍以上,嚴重的增生性貧血,尤為巨幼貧為最明顯,RBC大小異常,RBC大小異常,RBC形態(tài)異常,RBC形態(tài)異常,R
12、BC形態(tài)異常,RBC形態(tài)異常,常見于珠Pr生成障礙性貧血,RBC形態(tài)異常見于HbS病,,鐮形紅細胞,RBC形態(tài)異常,是MF的特征之一,也可見于珠Pr生成障礙性貧血、溶貧等,,RBC形態(tài)異常,RBC形態(tài)異常,紅細胞緡錢狀形成:MM 原發(fā)性巨球Pr血癥等,正常色素性:淡紅色圓盤狀,中央有生理性淺染區(qū)。正常人,急性失血、再障、白血病,RBC染色反應(yīng)異常,低色素性:淡、擴
13、大;缺鐵、珠蛋白、鐵粒幼,RBC染色反應(yīng)異常,高色素性:深、消失;巨幼貧,RBC染色反應(yīng)異常,多色性:淡灰藍或紫灰色;未完全成熟;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躍,紅系增生旺盛。見于增生性貧血,RBC染色反應(yīng)異常,RBC染色反應(yīng)異常,簡稱點彩紅細胞,指在瑞氏染色條件下,成熟紅細胞或幼紅細胞的胞質(zhì)內(nèi)出現(xiàn)形態(tài)不一的藍色點狀物,即核糖核酸(RNA),屬于未完全成熟紅細胞,其顆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多見于增生貧、重金屬中毒,常作為鉛中毒診斷篩選指標,R
14、BC結(jié)構(gòu)異常,RBC結(jié)構(gòu)異常,Howell-jolly小體:位于成熟紅細胞或晚幼紅胞質(zhì)中1或多個紫紅色圓形小體,RBC結(jié)構(gòu)異常,Cabot環(huán):紅細胞內(nèi)出現(xiàn)環(huán)形或8字形線狀結(jié)構(gòu),1) 嗜堿性點彩 表示紅系增生旺盛 2) Howell-Jolly小體 并伴有紊亂, 3) Cabot環(huán) 臨床意義相似,,RBC結(jié)構(gòu)異常,有核RBC:只存在于正常成人骨髓中,見于外
15、周血涂片上即為病理現(xiàn)象。多見于增生性貧血;急、慢性紅血病及紅白血病;MF等所致的髓外造血,RBC結(jié)構(gòu)異常,六、 血細胞比容和紅細胞有關(guān)參數(shù),血細胞比容(HCT)紅細胞平均值 MCV、MCH、MCH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血細胞比容(HCT),1、定義:指每升血液中血細胞所占容積, 又稱血細胞壓積(PCV) 2、參考值 溫氏法:男:0.40~0.50L/L;平均0.45
16、L/L. 女:0.37~0.48L/L;平均0.40L/L. 3、臨床意義:反映紅細胞增多或減少,紅細胞平均值平均紅細胞容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MCHC ),RBC平均值的計算,RBC平均值的計算,1L=1×1015 fl 1g=1×1012 pg,參考值 MCV:80~100fl MCH:27~34pg
17、 MCHC:320~360g/L 臨床意義:進行貧血的形態(tài)學分類 (281頁表5),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1、定義:是反應(yīng)外周血紅細胞體積大小變異的指標 2、參考范圍:11.5%~14.5% 3、臨床應(yīng)用 1)貧血的形態(tài)學分類(281頁表6) 2)有助于缺鐵性貧血的早期診斷 3)鑒
18、別缺鐵性貧血和海洋性貧血,,二、白細胞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和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一)參考值,白細胞數(shù)(WBC) 成人 (4~10) ×109 / L 新生兒 (15~20)×109 / L 6個月~2歲 (11~12)×109 / L 白細胞增多:成人高于10×109 / L 白細胞減少:成人低
19、于 4 ×109 / L,,,5種白細胞正常百分數(shù)和絕對值,細胞類型 百分數(shù) 絕對值( ×109 / L )中性粒細胞 (N) 桿狀核(Nst) 1~5 0.04~0.5 分葉核(Nsg) 50~70 2~7嗜酸性粒細胞 (E) 0.5~5 0.02~0.5嗜堿
20、性粒細胞 (B) 0~1 0~0.1淋巴細胞 (L) 20~40 0.8~4單核細胞 (M) 3~8 0.12~0.8,,,,(二)臨床意義,由于外周血中白細胞的組成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尤其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故在大多情況下,白細胞總數(shù)的增加或減少主要受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的影響。因此,白細胞的增加或減少
21、通常就與中性粒細胞的增加或減少有著密切關(guān)系和相同意義,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生成中性粒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的核象改變中性粒細胞形態(tài)異常,中性粒細胞生成,中性粒細胞生成,干細胞池 分裂池4~5天(原粒、早幼粒、中幼粒) 成熟池3~5天(晚幼粒、桿狀核) 儲備池3~5天( 桿狀核、分葉核) 外周血液1
22、0~12小時(循環(huán)池、邊緣池) 組織中1~3天 死亡,,,,,,,中性粒細胞增多,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反應(yīng)性增多異常增生性增多,中性粒細胞增多,生理性增多 1. 年齡:WBC分類計數(shù),不同年齡差別很大, 主要為粒細胞同淋巴細胞比例變化 2.日間變化 3.妊娠和分娩 4.氣溫、情緒、運動等可致暫時性升高 呈一過性增高,不伴有
23、白細胞質(zhì)量的變化,中性粒細胞增多,病理性增多 1. 反應(yīng)性增多 機體對各種病因刺激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動員骨髓貯備池中的粒細胞釋放或邊緣池粒細胞進入血循環(huán)。增多的粒細胞大多為成熟的分葉核粒細胞或較成熟的桿狀核粒細胞,1.反應(yīng)性增多多見于:,1)急性感染2)廣泛組織損傷或壞死3)急性溶血4)急性失血,5)急性中毒: 6)惡性腫瘤7)其他:風濕、痛風、 缺氧及某些藥物,急性
24、感染或炎癥:最常見1)細菌:化膿性球菌最明顯,桿菌(大腸b、綠膿)2)病毒:流熱、乙腦、狂犬病等3)其他:真菌、放線菌、立克次體(斑疹傷寒)、 螺旋體(鉤體、梅毒)、寄生蟲(肺吸蟲) 增高程度與病原體種類、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機 體的反應(yīng)性等有關(guān),反應(yīng)性增多,廣泛組織損傷或壞死:嚴重外傷、手術(shù)創(chuàng)傷、大面積燒傷、凍傷以及血管栓塞(心肌梗死、肺梗死)所致局部缺血性壞死等使組織嚴重損
25、傷者,在12~36h內(nèi)WBC增高,以N增多為主,反應(yīng)性增多,急性溶血:缺氧、分解產(chǎn)物刺激BM貯備池粒細胞釋放 急性失血:大出血,WBC 1~2h內(nèi)迅速上升,達(10~20)×109/L,主要是N增多。內(nèi)出血(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輸卵管妊娠破裂)更顯著。其增高常早于RBC、Hb的下降,反應(yīng)性增多,急性中毒:1)外源性:化學物質(zhì)、藥物如汞、鉛、安眠藥;生物毒素如昆蟲毒、蛇毒;植物毒素如毒蕈中毒2)內(nèi)源性:尿毒癥、糖尿
26、病酮癥酸中毒、子癇、內(nèi)分泌疾病危象,反應(yīng)性增多,惡性腫瘤:非造血系惡性腫瘤(刺激釋放、產(chǎn)生促粒細胞生成因子、破壞釋放調(diào)控),WBC持續(xù)增高,以N增多為主,反應(yīng)性增多,其他: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自免溶貧、痛風、嚴重缺氧;應(yīng)用皮質(zhì)激素、腎上腺素等,反應(yīng)性增多,異常增生性增多,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 1)粒細胞白血病 ( M1, M2 , M3, M4, M6 )
27、 慢粒白血病(CML) 真紅 2)骨髓增殖性疾病 原發(fā)性PC增多癥 (MPD) 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癥 其特點為:以一種血細胞成分增多為主,常伴有一種或兩種其他血細胞的增多,,,,中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癥: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
28、 1.5 ×109 / L粒細胞缺乏癥: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 0.5 ×109 / L,中性粒細胞減少,1、感染:病毒常見;G– 桿菌(傷寒)。 某些 嚴重細菌感染W(wǎng)BC非但不高反而可降低2、血液疾?。涸僬?、粒細胞減少癥、部分白血 ?。ǚ前籽园籽。?、 巨幼貧、惡組等3、理
29、、化因素:放射線、化學物品及藥物4、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亢進:脾亢等5、自身免疫性疾?。喝鏢LE,中性粒細胞的核象改變,中性粒細胞的核象是指粒細胞的分葉狀況,它反映粒細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的改變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預后核左移:周圍血中出現(xiàn)不分葉核粒細胞的百 分率超過5%者核右移:周圍血中中性粒細胞核出現(xiàn)5葉或更 多分葉,其百分率超過3%者,中性粒細胞的核象改變,核左移:
30、周圍血中出現(xiàn)不分葉核粒細胞的百分率超過5%時,稱為~,(1)、核左移 再生性左移:核左移+WBC?。表示機體的反應(yīng)性強,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釋放大量粒細胞至外周血。見于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1)輕度左移:WBC略?,N略?,Nst>5%,感染輕,機體抵抗力強2)中度左移:WBC?,N?,Nst>10%,少數(shù)晚幼及中毒性改變,嚴重感染3)重度左移:WBC明顯?,N明顯?,Nst>25%,
31、出現(xiàn)更幼稚的粒細胞,常見于粒白或N類白,中性粒細胞的核象改變,(1)、核左移 退行性左移:核左移+WBC不增高或?嚴重感染(傷寒、敗血癥)——機體反應(yīng)低下,骨髓釋放粒細胞的功能受阻再障、粒減——骨髓造血功能減低,粒細胞生成和成熟受阻,中性粒細胞的核象改變,中性粒細胞的核象變化,明顯左移,原粒,左移,正常,右移,中幼,,桿狀核,晚幼,早幼,2葉,3葉,4葉,5葉,核右移:周圍血中分葉核粒細胞分葉過多,分葉在5葉以上者超過
32、3%,常伴有WBC減低。見于巨幼貧及BM造血功能減退。,(2)、核右移 缺乏造血物質(zhì)、DNA減低或BM造血功能減退。見于巨幼細胞性貧血、惡生貧血,應(yīng)用抗代謝藥物治療,炎癥恢復期。疾病進行期突然出現(xiàn)核右移,表示預后不良,中性粒細胞的核象改變,中性粒細胞的核象改變,中性粒細胞形態(tài)異常,1、中毒改變 ①細胞大小不均 ③空泡形成 ②中毒顆粒 ④核變性2、球形包涵
33、體3、巨多分葉核粒細胞:見于巨幼貧或抗代謝藥 治療后4、Auer小體:白細胞質(zhì)中呈紫紅色細桿狀物, 1條或多條,只出現(xiàn)于白血病細胞5、其他,大小不等:病程較長的化膿性炎癥,N大小懸殊,內(nèi)毒素作用下骨髓前期細胞發(fā)生頓挫不規(guī)則分裂所致,,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染色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此種顆粒在較嚴重的化膿性感染及大面積燒傷等情況下多見,空泡:可為單個,但常為多個。大小不等,亦
34、可在核中出現(xiàn)。被認為細胞脂肪變性或顆粒缺失,核變形:胞體腫大、結(jié)構(gòu)模糊、邊緣不清晰、核固縮、核腫脹、核碎裂和核溶解等,以上各種改變可單獨出現(xiàn)或同時存在于中性粒細胞中,它反映細胞損傷程度,Döhle bodies:局部嗜堿性區(qū)域,呈圓形、梨形或云霧狀,界限不清,染成灰藍色,直徑約1~2?m。常見于嚴重感染,巨多分葉核中性粒細胞:胞體大,直徑達16~25?m,核分葉在5葉以上,甚至在10以上,染色質(zhì)疏松。常見于巨幼貧、抗代謝藥物治
35、療后,Auer bodies:紫紅色細桿狀物質(zhì),長約1~6?m,1 條或數(shù)條不定。只出現(xiàn)在白血病細胞中,故見到棒狀小體即可確診為白血病,中性粒細胞形態(tài)異常,1、中毒改變2、球形包涵體(Dohle bodies)3、巨多分葉粒細胞4、棒狀小體(Auer bodies),嗜酸性粒細胞的生理功能:抑制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合成與釋放活性物質(zhì),吞噬其釋出顆粒,并分泌組胺酶以破壞組胺,從而起到限制過敏反應(yīng)的作用。 【參考值】
36、 成人(0.02~0.5)×109/L,嗜酸性粒細胞,1.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疾病: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蕁麻疹、 異體蛋白過敏、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血清病等2.皮膚?。簼裾睢兠撔云ぱ?、銀屑病等3.寄生蟲病:血吸蟲、華支睪吸蟲、肺吸蟲、線蟲等4.血液?。郝!⒄婕t、多發(fā)性骨髓瘤、E白血病5.某些惡性腫瘤:尤其是癌轉(zhuǎn)移或有壞死灶的惡性腫瘤6.某些傳染?。夯謴推?,唯獨猩紅熱急性期7.其他:風濕
37、性疾病、皮質(zhì)功能減退癥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廣州管圓線蟲病福壽螺北京蜀國演義酒樓北京友誼醫(yī)院熱帶病研究所 紀愛萍,,嗜酸性粒細胞減少,1、長期應(yīng)用皮質(zhì)激素 2、傷寒極期、大手術(shù)、燒傷等應(yīng)激狀態(tài),嗜堿性粒胞,參考值:成人(0~0.1)×109/L增多 1、過敏性疾病:藥物、食物、吸入物超 敏反應(yīng)等 2、血液?。篊ML、MF、慢性
38、溶血等 3、惡性腫瘤:特別是轉(zhuǎn)移癌,淋巴細胞,參考值:成人(0.8~4)×109/L,淋巴細胞,增多:1、生理性增多:兒童期,出生后4~6天至4~6歲2、病理性增多 1)感染:病毒;細菌(百日咳、結(jié)核、布氏桿菌) 2)急淋、慢淋,淋巴瘤 3)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4)移植排斥反應(yīng): 移植物抗宿主反應(yīng)( GVHR ) 移植物抗宿主?。?GVHD ),移植物抗宿主反應(yīng)( graf
39、t versus host reaction GVHR ),免疫功能嚴重低下的個體接受含有大量免疫細胞的異體移植物后,移植物中的免疫細胞可被受者的組織相容性抗原激活,產(chǎn)生針對受者組織器官的免疫應(yīng)答,導致受者組織損傷,即GVHR,,淋巴細胞,減少 1、應(yīng)用皮質(zhì)激素、烷化劑等 2、丙球缺乏癥、免疫缺陷性疾病、長期接觸 放射線等,異形淋巴細胞,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可使淋巴細胞增生,并出現(xiàn)某些形態(tài)學變化,這種形態(tài)變異的
40、不典型淋巴細胞,稱~,根據(jù)細胞形態(tài)學特點將其分為以下三型,Ⅰ型(泡沫型):最多見,胞體比正常L稍大,多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核圓形、腎形或分葉狀,常偏位。核染色質(zhì)粗糙,呈粗網(wǎng)狀或小塊狀,排列不規(guī)則。胞質(zhì)豐富,染深藍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狀,Ⅱ型(不規(guī)則型):胞體較大,外形常不規(guī)則,可有多數(shù)偽足。核形狀及結(jié)構(gòu)與Ⅰ型相同或更不規(guī)則。染色質(zhì)粗糙致密。胞質(zhì)豐富,染淡藍或灰藍色,有透明感,邊緣處著色較深,一般無空泡,Ⅲ型(幼稚型):胞體較大,核圓
41、形或卵圓形。染色質(zhì)細致呈網(wǎng)狀排列,可見1~2個核仁。胞質(zhì)深藍色,可有少數(shù)空泡,異形淋巴細胞,正常人不超過2%。增高見于:1、病毒感染:傳單、流熱等2、藥物過敏3、輸血、血透、體外循環(huán)術(shù)后4、其他:免疫性疾病、放療等,單核細胞,主要功能 1、誘導免疫反應(yīng) 2、吞噬殺滅某些病原體 3、吞噬清除衰老死亡細胞 4、抗腫瘤活性 5、對白細胞生成的調(diào)節(jié),單核細胞增多1、生理性增多 兒童、嬰幼兒
42、2、病理性增多 1)某些慢性感染疾?。航Y(jié)核、瘧疾、感染 性心內(nèi)膜炎等 2)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3)某些血液?。杭眴巍?粒缺恢復期; MDS、惡組、淋巴瘤等,單核細胞,,附:類白血病反應(yīng),定義: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chǎn)生的類似白血病表現(xiàn)的血象反應(yīng)。周圍血中白細胞數(shù)大多明顯增高
43、,并可有數(shù)量不等的幼稚細胞出現(xiàn)。當病因去除后,類白血病反應(yīng)也逐漸消失病因:很多,以感染及惡性腫瘤最多見,附:類白血病反應(yīng),類型 (1)中性粒細胞型 (2)嗜酸性粒細胞型 (3)淋巴細胞型 (4)單核細胞型,,中性粒細胞類白與慢粒鑒別,類白病因 有原發(fā)病表現(xiàn) 原發(fā)病癥狀 WBC 中度增高粒細胞中毒 明顯E、B細胞 不增多
44、RBC PLT 無明顯M 無明顯改變NAP 積分明顯增高Ph染色體 無,慢粒無消瘦低熱顯著脾大顯著增高各期均見不明顯常增多早期輕度、晚期均少明顯異常積分顯著減低,可為090%以上陽性,三、網(wǎng)織紅細胞(Ret)計數(shù),是晚幼紅細胞到成熟紅細胞之間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zhì)中尚殘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zhì),(一)參考值,百分數(shù):成人 0.
45、005~0.015(0.5%~1.5%) 絕對值:(24~84)×109/L,(二)臨床意義,Ret增多 1、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Ret減少 2、作為貧血治療的療效判斷及診斷性 治療觀察的指標 3、作為某些疾病病情觀察指標,,四、血小板(PC)計數(shù),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細胞。血小板在電子顯微鏡
46、下像橄欖形、盤狀,也有不規(guī)則形。正常人1/3的血小板平時貯存在脾臟中。血小板是從骨髓巨核細胞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zhì),每個巨核細胞可產(chǎn)生2000-7000個血小板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血小板的壽命平均為8-10天,,循環(huán)血平均生存期 8-10天,主要功能止血,參 考 值,(100~300)×109/L,臨床意義,血小板減少 低于100×109/L 1、血小板生成障礙: AA ALL AM
47、L et 2、血小板破壞或消耗增加: ITP SLE DIC TTP et 3、血小板分布異常血小板增多 超過400×109/L 1、原發(fā)性增多 2、反應(yīng)性增多,五、紅細胞沉降率(ESR),定義: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速率, 簡稱血沉 參考值:男性 0~15mm/小時末 女性 0~20mm/小時末,(一)紅
48、細胞沉降原理,阻遏力1、紅細胞表面負電荷2、白蛋白3、卵磷脂4、紅細胞多、體積小,下沉力1、紅細胞自身重力2、血漿中球蛋白增多3、膽固醇與甘油三脂4、紅細胞少、體積大,(二)臨床意義,生理性增快 1.年齡:小于12歲 大于60歲 2.性別:女性月經(jīng)期 妊娠3月至分 娩3周,病理性增快 1.炎癥性疾病 2.組
49、織損傷及壞死 3.惡性腫瘤 4.高球蛋白血癥 5.其他: 1)貧血 2)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粥樣 硬化、腎病、糖尿病等,(三)臨床應(yīng)用,1、動態(tài)觀察病情變化 2、良、惡性腫瘤鑒別 3、高球蛋白血癥疾病的診斷與鑒別,病例分析,RBC 2.96×1012/L Hb 52g/L HCT 0.19L/L MCV 64.2fl
50、MCH 17.6pg MCHC 274g/L RDW 16.9%;,WBC 12.1 ×109/L Nsg 47% N 50% Nst 3% E 23% L 25% M 2% PLT 123×109/L,,,某女性患者,45歲;血常規(guī)檢測結(jié)果,請問該患者血常規(guī)檢測有何異常? 進一步檢測的方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