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馬克思主義哲學考試試題2006.12.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分)1.必然王國和自由王國是社會發(fā)展的(D)A.兩個不同的階段B.兩條不同的道路C.兩種不同的結果D.兩種不同狀態(tài)2.人的社會價值的大小主要取決于(A)A.個人對社會奉獻的多少B.個人社會地位的高低C.個人知識和才能的多少D.個人所從事的職業(yè)是否重要3.社會進步的內在根據是(D)A.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fā)展B.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合作C.各民族之間的和睦相處D.社會基本矛盾運
2、動4.科學是(B)A.人類的一切知識B.知識的理論體系C.人類的自然知識D.人類的社會知識5.把世界歷史看作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業(yè)的偉人的歷史認為偉人的活動是“全部世界歷史的靈魂”.這種觀點屬于(B)A.歷史唯物主義B.歷史唯心主義C.樸素唯物主義D.庸俗唯物主義6.承認了真理的客觀性和承認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認了(D)A.真理的不確定性B.思維的非至上性C.真理的相對性D.真理的絕對性7.一個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關鍵在于(B)A.是否
3、對人們都有用B.是否符合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性C.是否能被大多數(shù)人所擁護D.是否具有不證自明的性質8.在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上認為只有感性認識是可靠的理性認識是不可靠的這種觀點是(D)A.唯物論B.唯理論C.詭辯論D.經驗論9.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這一觀點表明(C)A.只有通過直接經驗才能獲得知識B.每個人的知識都來自直接經驗C.一切知識歸根到底來自直接經驗D.學習間接經驗是得不到知識的10.農民在播種前估計種子的發(fā)芽率這是(C)A.區(qū)分可能
4、性和不可能性B.區(qū)分現(xiàn)實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C.區(qū)分可能性的大小D.區(qū)分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11.國體是指(D)A.國家的經濟體制B.國家的文化體制C.政權的組織形式D.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12.在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關系上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其意思是(D)A.社會意識有時可以決定社會存在B.社會意識可以歪曲地反映社會存在C.社會意識有時可以脫離社會存在而獨立發(fā)展D.社會意識的發(fā)展與社會存在的發(fā)展并不總是保持著一致和平衡13.人們歷史
5、活動的結果(A)A.與任何人預期的目的都不完全一致B.與英雄人物預期的目的相一致C.與廣大群眾預期的目的相一致D.與所有人預期的目的相一致14.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D)A.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B.人與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C.先進與落后、開拓進取與因循守舊之間的矛盾D.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32.下列選項中屬于典型的社會革命的類型有(ABE)A.新興封建主階級推翻沒落奴隸主階級統(tǒng)治的革命B.新興資產階級推翻沒落封建主
6、階級統(tǒng)治的革命C.被壓迫人民反對外來侵略者的斗爭D.殖民地人民反對宗主國壓迫的斗爭E.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革命33.上層建筑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包括了豐富的內容可以把它們歸結為兩個組成部分.這兩個部分分別是(DE)A.政治思想和制度B.法律思想和制度C.軍事思想和制度D.政治上層建筑E.觀念上層建筑34.系統(tǒng)論和唯物辯證法的關系是(ADE)A.系統(tǒng)論不能取代唯物辯證法B.唯物辯證法可以取代系統(tǒng)論C.系統(tǒng)論高于唯物辯證法D.系統(tǒng)論證實和
7、豐富了唯物辯證法E.系統(tǒng)論和唯物辯證法相互補充相互促進35.下列選項中能引導人們正確地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的見解是(BE)A.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B.對癥下藥量體裁衣C.人為自然界立法D.意見支配世界E.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36.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特點是(BD)A.強調發(fā)展和變化的觀點B.公然申明為無產階級利益服務C.強調人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D.主張理論來源于實踐又為實踐服務E.強調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37.理性認識是(BC
8、DE)A.認識的起始階段B.對事物內部聯(lián)系的反映C.對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D.以間接性和抽象性為反映特點E.以概念、判斷、推理為反映的基本形式38.下列選項中體現(xiàn)了善于抓主要矛盾的說法有(ABD)A.牽牛要牽牛鼻子B.擒賊要擒王C.眉毛胡子一把抓D.提綱挈領E.既撿西瓜也撿芝麻39.馬克思以宏觀的經濟運行形式為基礎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此更替的三種社會形態(tài).下列選項中屬于三種社會形態(tài)的經濟運行形式的是(ABC)A.自然經濟社會B.商品經濟社
9、會C.產品經濟社會D.古代農業(yè)社會E.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40.面對當代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下列不可取的態(tài)度有(ABCD)A.盲目樂觀B.返樸歸真C.消極悲觀D.“天人合一”E.科學道德審美三者合一三.簡答題(41.42題各7分43.44題各6分)41.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42.簡述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具體表現(xiàn).43.簡述勞動在意識產生和發(fā)展中的決定作用.44.簡述人的價值實現(xiàn)的條件和途徑.四.論述題(45.46.47三題任選兩題各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