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老年護理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老年人的心理衛(wèi)生與精神護理,1,學習目的,了解老年人心理特點  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準熟悉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熟悉老年期常見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掌握老年抑郁癥的特點掌握老年癡呆患者的安全護理,2,第一節(jié) 老年人的心理衛(wèi)生,一、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及影響因素【老年人的心理特點】1、感知覺變化2、記憶變化3、智力變化4、思維5、人格6、情感與意志,3,老年人心理變化的影響因素,1、各種生理功能減退

2、2、社會地位的變化3、家庭人際關系4、營養(yǎng)狀況5、體力或腦力過勞6、疾病,4,老年人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矛盾,1、角色轉變與社會適應的矛盾 (老年人離退休的角色適應問題)2、老有所為與身心衰退的矛盾 (志向與衰老之間的矛盾)3、老有所養(yǎng)與經濟不保障的矛盾4、安享天倫之樂與空巢家庭的矛盾5、安度晚年與生活變故的矛盾,5,二、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1.焦慮2.抑郁3.孤獨4.自卑5.離退休綜合征

3、6.空巢綜合征,6,二、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與護理,一、焦慮 普遍的情緒反應,但持久過度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原因: ①體弱多病,行動不便,力不從心 ②疑病性神經癥 ③各種應激事件 ④各種疾病以及某些藥物副作用,7,一、焦 慮,表現(xiàn): 未來的害怕不安、痛苦的內心體驗 精神運動性不安 自主神經功能失調

4、,8,一、焦 慮,分類:急性焦慮:主要表現(xiàn)為驚恐發(fā)作,一般持續(xù) 幾分鐘到幾小時,之后癥狀緩解或消失。 慢性焦慮: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精神緊張。 持久過度的焦慮可誘發(fā)高血壓,冠心??;急性焦慮發(fā)作可導致腦卒中、心肌梗死、以及跌傷等意外事件發(fā)生。,9,焦 慮預防與護理,①評估焦慮程度:可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焦慮狀態(tài)特質問卷進行評定。②針對原因處理:指導和幫助期分析焦慮的原因和表現(xiàn),正確對待離退休問題,想法解決家庭經濟困

5、難等。③指導老年人保持良好心態(tài):自我疏導,自我放松。④子女理解尊重⑤重度焦慮藥物治療:地西泮等。,10,二、抑郁,常見的情緒反應,是老年期最常見的功能性精神障礙之一。原因:①生理、心理功能退化; ②疾病與軀體功能障礙和因病致殘導致自理能力下降或喪失; ③較多的應激事件; ④低血壓; ⑤孤獨; ⑥焦急的認知應對方式。,11

6、,二、抑郁,表現(xiàn):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行為活動減少。 早期表現(xiàn)神經衰弱,后期表現(xiàn)情感障礙,思維活動障礙,精神活動障礙,意志行為改變(自殺)。預防與護理:嚴防自殺,避免促發(fā)因素,使 用認知心理治療,藥物治療。,12,三、孤 獨,隨老齡化的加劇,心理孤獨問題表現(xiàn)愈加突出。原因:①離退休后遠離社會生活 ②空巢家庭 ③體弱多病,行動不便

7、 ④性格孤僻 ⑤喪偶,13,孤 獨,表現(xiàn): 產生傷感、抑郁情緒,精神萎靡不振,常常偷偷哭泣、顧影自憐,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自殺傾向。預防和護理:①社會予以關注和支持 ②子女注重精神贍養(yǎng) ③老年人需要再社會化,14,四、自卑,消極的情感體驗原因:①老化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

8、 ②疾病引起的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喪失 ③離退休后角色轉換障礙 ④家庭矛盾,15,自卑,表現(xiàn): “不中用”“我不行”的懷疑,從而怯于與人交往到孤獨地自我封閉。預防與護理:社會支持,指導用樂觀的態(tài)度 對待暮年,日常生活規(guī)律,養(yǎng) 成良好的

9、生活習慣。,16,五、離退休綜合征,適應性心理障礙原因:①離退休前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 ②離退休前后生活境遇反差過大 ③適應能力差或個性缺陷 ④社會支持缺乏 ⑤失去價值感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和行為方面,性格變 化明顯,心理障礙。,17,五、離退休綜合征,預防與護理:①正確看待離退休

10、 ②作好離退休心理準備 ③避免因退休而產生的消極不 良情緒 ④營造良好環(huán)境 ⑤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18,六、空巢綜合征,目前,我國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一半。原因:①離退休后生活不適應 ②對子女

11、情感依賴強 ③本身性格方面的缺陷表現(xiàn):①精神空虛,無所事事 ②孤獨、悲觀、社會交往少 ③軀體化癥狀:失眠、早醒、頭痛等,19,六、空巢綜合征,預防與護理:①未雨綢繆,正視“空巢” ②夫妻扶持 ,相惜相攜 ③回歸社會、安享悠閑

12、 ④對癥下藥,心病心醫(yī) ⑤子女關心,精神贍養(yǎng) ⑥政策扶持,社會合力,20,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定義:所謂心理健康,是指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21,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標準:綜合國內外標準,結合我國老年人實際情況,制定了6個標準:

13、 ①認知正常 ②情緒健康 ③關系融洽 ④環(huán)境適應 ⑤行為正常 ⑥人格健全,22,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促進,1、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的原則: ①適應原則 ②整體原則 ③系統(tǒng)原則 ④發(fā)展原則,23,維護和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⑴ 幫助老年

14、人正確認識和評價衰老、健康和死亡 ⑵ 做好離退休的心理調節(jié) ⑶ 鼓勵老年人勤用腦 ⑷ 妥善處理家庭關系 ⑸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⑹營造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 ⑺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24,第二節(jié) 老年期常見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一、老年抑郁癥二、老年癡呆,25,第二節(jié) 老年期常見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一、老年抑郁癥 老年期最常見的功能性精神障礙,以持久的抑郁

15、心情為特征,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焦慮、遲滯和軀體不適等。,26,護理評估,(一)健康史 遺傳史、生化異常、神經-內分泌失調、心理 社會因素(二)身體狀況 (三)輔助檢查(四)心理社會狀況,27,身體狀況,臨床特點(相對中青年): 疑病性、 妄想性、 激越性、 隱匿性、 遲滯性、自殺傾向、 抑郁癥性假性癡呆、季節(jié)性,

16、28,常見護理診斷,1、應對無效 與不能滿足角色期望、無力解 決問題、認為自己喪失工作能力成為廢人有關2、無望感 與消極的認知態(tài)度有關3、睡眠形態(tài)紊亂 與精神壓力有關4、有自殺的危險 與嚴重抑郁悲觀情緒、自責自罪觀念、有消極觀念和自殺企圖、無價值感有關,29,護理計劃,護理的總體目標: 1、老年抑郁患者抑郁癥狀減輕, 2、減少復發(fā)的

17、危險, 3、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心健康狀況, 4、減少醫(yī)療費用和死亡率。,30,護理措施,㈠日常生活護理 1、保持合理的休息與睡眠 2、加強營養(yǎng)㈡用藥護理 1、密切觀察藥物療效和可能出 現(xiàn)的不良反應 2、堅持服藥㈢嚴防自殺 1、識別自殺

18、動向 2、環(huán)境布置 3、專人守護 4、工具及藥物管理,31,護理措施,㈣ 心理護理 1、阻斷負向思考 2、鼓勵患者抒發(fā)自己的想法 3、懷舊治療 4、學習新的應對技

19、巧㈤健康指導 1、不脫離社會、培養(yǎng)興趣 2、鼓勵子女與老年人同住 3、社會重視,32,護理評價,通過護理,患者能面對現(xiàn)實,認知上的偏差得以糾正,應對應激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增強,能重建和維持人際關系和社會生活,自殺念頭或行為消除。,33,二、老年癡呆,概念:是指發(fā)生在老年期由于大腦退行性病變、腦血管性病變、感染、外傷、腫瘤、營

20、養(yǎng)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認知功能缺損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組綜合征。,34,老年癡呆的分類,阿爾茨海默(AD)/老年性癡呆 ——多見于老年期血管性癡呆(VD) ——多見于腦梗塞后混合性癡呆其他類型癡呆:外傷、顱內血腫引起,35,護理評估,一)健康史 了解老年人有無腦外傷、心血管疾病、腦卒中等,

21、 評估老年人有無 AD發(fā)病的可能性 (二)身體狀況 (三)輔助檢查(四)心理社會狀況,36,臨床分期,遺忘期 混亂期 極度癡期記憶、認知、 失認失用失語 智能趨喪 定向力下降、 生活部分自理 失情緒、人格改 無自主動變

22、 生活完不生活能自理 能自理,37,防治原則,重在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積極治療已知的血管病變和防止卒中危險因素。,38,護理 措施,1、日常生活護理及照料指導2、用藥護理 全程陪伴,觀察不良反應3、智能康復訓練 記憶、智力、理解和表達

23、 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訓 練,39,護理 措施,4、安全護理 ①提供較為固定的生活環(huán)境 ②佩戴標志 ③防止意外發(fā)生 ④正確處理患者的激越情緒,40,護理 措施,5、心理護理 ① 陪伴關心老人 ② 開導老人 ③ 維護老人的自尊 ④ 不嫌棄老人6、照顧者的支

24、持指導,41,護理 措施,7、健康指導 ⑴ 及早發(fā)現(xiàn)癡呆:開展科普宣傳,普及有關老年期癡呆的預防知識和癡呆早期癥狀 ⑵早期預防癡呆 ① 預防從中年做起 ② 積極合理用腦、勞逸結合,保護大腦,保 證充足睡眠、腦力活動多樣化,42,早期預防癡呆,③ 培養(yǎng)廣泛興趣愛好和開朗性格④ 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飲食習慣⑤ 戒煙限酒⑥ 盡量不用鋁制炊具⑦ 積極防治高血壓、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中醫(yī)穴位按摩⑨ 盡可能避免使用鎮(zhèn)靜劑,4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