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榛子群落數量生態(tài)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樣方調查基礎上,分別選取太行山脈的王莽嶺和陽曲山、太岳山脈的靈空山和興唐寺、呂梁山脈的云夢山和中條山脈的歷山作為研究樣地,運用不同的數量生態(tài)學方法,對山西榛子群落的物種組成、植物區(qū)系、生活型譜、TWINSPAN分類和DCA排序、物種多樣性以及種群空間分布格局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旨在為榛子的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提供科學依據。結果表明:
   (1)研究區(qū)榛子群落記錄的維管植物有181種,隸屬于51科132屬,優(yōu)勢科、單種屬現(xiàn)象明顯,其中

2、蕨類植物1科1屬1種,裸子植物1科2屬3種,被子植物49科129屬177種,包括雙子葉植物44科114屬161種,單子葉植物5科15屬16種。
   (2)研究區(qū)榛子群落植物分布區(qū)系類型多樣,包含12個分布區(qū)類型和6個變型,其中科的分布幾乎全是世界分布類型,占總科數的56.86%,而溫帶地理成分的屬達63.64%,世界分布屬次之占13.64%,顯示北溫帶區(qū)系的區(qū)域性。
   (3)研究區(qū)榛子群落的生活型譜以高位芽植物最豐

3、富,約占種總數的33.15%,其次是地面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分別占29.83%和25.97%,隱芽植物(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較少共20種,僅占2.76%和8.29%。由此反映出該地區(qū)的熱量適中,夏季暖濕,適于各類落葉闊葉林和落葉灌叢等高位芽植物生長,冬季寒冷漫長,多年生草本植物休眠芽常常需要位于地面或地下,需要借助植物落葉或冬雪的覆蓋,才能安全越冬。
   (4)應用TWINSPAN等級分類方法將榛子群落50個樣方劃分為15

4、個群叢,并論述了各群叢的群落學特征。樣方的DCA排序結果表明:影響榛子群落分布格局的生態(tài)因子有海拔、坡向和含水量等,其中海拔對植物群落分布起決定性作用,樣方DCA排序圖第一軸基本上反映了植物群落在其生境中海拔梯度的變化,從左到右,海拔逐漸升高;第二軸反映了樣方坡向和水分梯度的變化,即從下到上,坡向由陰坡→半陰坡→半陽坡→陽坡逐漸過渡,土壤水分逐漸減少。同時,排序圖的對角線反映出了溫度的變化情況,即從左下方到右上方溫度逐漸上升。84個優(yōu)勢

5、種的DCA二維排序圖揭示出環(huán)境梯度與群落類型的分布梯度有很大的相似性,優(yōu)勢種的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對植物群落的分布類型構成了影響。
   (5)采用Patric和Margalef豐富度指數、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以及Pielou和Alatalo均勻度指數對榛子群落15個群叢及其2個片層的物種多樣性進行研究,分別從群落類型、群落結構與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三個方面分析了各群叢間物種多樣性的差異,并進行了方差

6、檢驗。結果表明:豐富度指數、均勻度指數和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而Simpson指數表現(xiàn)出明顯相反的變化趨勢,各指數代表不同的生態(tài)學意義,對反映群落的特征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15個群叢草本層的Patric和Margalef指數、Shannon-Wiener指數以及Pielou和Alatalo指數明顯高于灌木層,優(yōu)勢度指數Simpson卻是灌木層高于草本層,可見榛子群落的物種多樣性主要受草本層

7、的影響,這不僅是因為各群叢不同層片間物種個體數量差異程度的不同,草本層種數大于灌木層,生境條件的差異也是導致物種多樣性變化的主要原因。海拔是制約榛子群落物種多樣性的重要環(huán)境因子。各群叢多樣性指數間方差分析差異不顯著,這主要是由于本文研究的范圍狹窄,群落所在樣方環(huán)境因子的梯度變化較小,環(huán)境異質性小以及群落結構較穩(wěn)定。
   (6)鑒于格局分析的重要作用,本文應用點格局分析方法和分形理論對對山西靈空山(樣方1和樣方2)和興唐寺(樣方

8、3)兩個研究樣地3個樣方的榛子種群分布格局特征進行了研究。
   應用點格局分析方法對不同樣方內榛子種群格局進行的研究表明:榛子種群集群特征明顯,但隨尺度的變化聚集程度迥異。
   應用計盒維數對不同樣方內榛子種群格局進行的研究表明:各群落格局均具有統(tǒng)計自相似性并具有較高的計盒維數(>1.6,接近2),表明其對空間占據程度高,建群種和優(yōu)勢種地位明顯,空間占據程度的強弱次序為:樣方3(1.9124)高于樣方1(1.6560

9、)和樣方2(1.6452)。群落格局計盒維數揭示出群落格局的空間占據程度和尺度變化規(guī)律,反映了興唐寺榛子種群在整個群落中地位和作用較顯著。
   應用信息維數對不同樣方內榛子種群格局進行的研究表明:3個樣方信息維數的值都比較低,均遠離2,表明榛子種群個體分布比較均勻。格局強度尺度變化程度由高至低依次為:樣方3(0.7575)>樣方1(0.7281)>樣方2(0.7100)。靈空山和興唐寺地區(qū)的3個樣方雖有較高的計盒維數,對空間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