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本文研究了細胞質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1,TK1)在原發(fā)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中的表達情況,探討其與臨床病理參數的關系及對PHC患者預后的臨床意義。
方法:
1.研究對象選擇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連云港市東方醫(y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107例,其中PHC組33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52.7±6.9)歲;肝硬化患者
2、組3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53.7±7.2)歲;慢性肝炎組36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41.8±6.7)歲;健康對照組3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48.4±5.8)歲,為本院同期體檢健康者。對所有患者進行電話隨訪,隨訪時間截止于2015年1月31日。
2.標本的采集及處理分別空腹采取原發(fā)性肝癌組、肝硬化組、慢性肝炎組與健康對照組研究對象肘靜脈血4 ml,室溫靜止30min后
3、,以4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清進行檢測;采用免疫印跡增強化學發(fā)光法與電化學發(fā)光法分別檢測血清TK1、AFP水平,所有試劑均為儀器配套試劑,所有操作均按照儀器和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3.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非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M(P25,P75)]表示,多組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 H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Man
4、n-Whitney U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檢驗TK1與AFP的相關性;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Logistic回歸分析TK1、AFP單項與聯(lián)合檢測效能并確定其臨界值,ROC曲線下面積之間的比較采用Z檢驗;采用Kaplan-Meier單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篩選出影響PHC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結果:
5、> 1.PHC組血清TK1為32.66(1.03,121.33)pmol/L,肝硬化組為2.69(0.89,15.66) pmol/L,慢性肝炎組為1.16(0.59,3.69)pmol/L,健康對照組為1.02(0.39,1.69)pmol/L,經Kruskal-Wallis檢驗,4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89.6,P<0.05);PHC組血清AFP為916.37(9.08,2221.75)ug/L,肝硬化組為9.27(3.12,
6、815.13)ug/L,慢性肝炎組為6.10(2.36,94.80)ug/L,健康對照組為3.50(1.67,8.90)ug/L,經Kruskal-Wallis檢驗,4組間差異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H=76.8,P<0.05);經Mann-Whitney檢驗,PHC組分別其他三組比較,TK1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U=163.60、352.10、436.40,均P<0.05);各組間AFP水平差異亦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U=199.30、269.
7、70、538.10,均P<0.05);通過Spearman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 PHC組患者血清TK1與AFP呈正相關(r=0.566,P<0.05);
2. TK1的ROC下面積大于AFP ROC下面積(0.836 vs0.746)(Z=1.96,P<0.01),并應用ROC曲線確定TK1和AFP的臨界值分別為2.21pmol/L和32.27ug/L,在此臨界值下,TK1和AFP對PHC的敏感度分別為76.8%和60.9%,差異有
8、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80,P<0.05),特異度分別為91.5%和88.7%,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8.916,P>0.05);
3.TK1與 AFP聯(lián)合檢測診斷 PHC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935(95%CI,0.901-0.969),高于胸苷激酶1和甲胎蛋白單項檢測時的ROC曲線下面積,兩者差異皆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532、4.791,均P<0.05);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91.3%、87.3%,聯(lián)
9、合檢測與單項檢測相比,可明顯提高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的敏感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978、45.329,均P<0.05);
4.原發(fā)性肝癌組中腫瘤細胞低分化患者胸苷激酶1水平明顯高于中/高分化患者,TNMⅢ+Ⅳ分期患者明顯高于Ⅰ+Ⅱ分期患者56.27(5,08,111.75)pmol/L比12.43(2.18,31.75) pmol/L,56.23(4.33,120.87) pmol/L比15.38(2.65,43.66)
10、 p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按性別、年齡、腫瘤直徑、腫瘤結節(jié)數、血管侵犯、淋巴結轉移、Child-pugh分級情況的臨床病理特征分組的分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U值分別為58.6、26.00、131.50、102.60、116.20、99.00、95.60,均P>0.05);
5.本組33例發(fā)性肝癌患者中,28例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術后獲得隨訪,隨訪率為84.85%,總體中位生存時間為19個月,總體平均生存時
11、間(20.1±3.9)月1年、2年、3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89.2%、78.3%、61.5%;血清TK1≥2.21 pmol/L的PHC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別為62.3%、50.3%、32.1%,中位生存時間為10個月,平均生存時間為(11.7±3.3)月;血清TK1<2.21 pmol/L PHC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別為96.3%、82.5%、71.1%,中位生存時間為22個月,平均生存時間為(21.3±3.7)月,兩組
12、之間生存率和生存時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2=7.974、6.165,均P<0.05);
6.單因素分析顯示低分化程度(OR,3.019;95%CI,1.287-7.082,P=0.011)、TNM分期≥Ⅲ期(OR,2.778;95%CI,1.221-6.321,P=0.015)、TK1≥2.21 pmol/L(OR,2.684;95%CI,0.498-0.940,P=0.019)與PHC患者的總體生存率顯著相關(P<0.05
13、);
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顯示TNM分期≥Ⅲ期(OR,3.721;95%CI,1.651-8.384,P=0.002)和TK1≥2.21 pmol/L(OR,1.560;95%CI,1.087-2.241,P=0.016)是影響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總體生存率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結論:
1. PHC患者血清中TK1水平明顯高于非肝癌者,提示TK1可作為臨床中PHC輔助診斷指標。
2. T
14、K1對PHC的診斷靈敏度優(yōu)于AFP,TK1與AFP聯(lián)合檢測可以顯著提高PHC篩查的靈敏度,有利于減少臨床中漏診情況的發(fā)生,但是特異度有所降低。
3. TK1水平與PHC的TNM分期和腫瘤細胞分化程度密切相關,提示TK1可能在PHC的發(fā)生、生長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4、TNM≥Ⅲ期和TK1≥2.21 pmol/L是影響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總體生存率的獨立危險因素,從而揭示TK1可作為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療效監(jiān)測、預后評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喉癌患者血清細胞質胸苷激酶1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DEC1在原發(fā)性肝細胞性肝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MALAT1 mRNA在原發(fā)性肝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胸苷激酶1與Ki67在骨肉瘤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CD24在原發(fā)性肝細胞肝癌細胞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原發(fā)性肝癌中Paxillin及CAⅨ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原發(fā)性肝癌中ABCG2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NUMB和VEGF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原發(fā)性肝癌中Prox1蛋白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Cks1和Cks2在原發(fā)性肝癌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β┐連環(huán)蛋白在原發(fā)性肝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 Hpa和b-FGF在原發(fā)性肝細胞肝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MDA-7-IL-24在原發(fā)性肝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Dicer和Drosha在原發(fā)性肝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BANCR在肝細胞肝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癌中的臨床意義的研究.pdf
- Holliday交叉識別蛋白在原發(fā)性肝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pdf
- PITX1在肝細胞肝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SEMA--3B、VEGF及其共同受體NP--1在原發(fā)性肝細胞肝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pdf
- 肺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臨床意義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