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清代以來,學術界對明代經學大體形成了兩種認識。一方面,以《四庫全書總目》為代表,清代學者、近代學者多視明代經學為宋學之余響,認為明人治學非漢唐之精專,襲宋元之糟粕,故一代學術無可足觀。另一方面,現(xiàn)當代學者則多從明、清兩代學術的傳承關系上著眼,認為清代考據(jù)學的諸多因素實際已在明代萌芽,清代學術是在前人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深化,由此又將明代經學視為了清學的先聲。這兩種認識雖然結論不同,褒貶各異,但卻都是站在前、后代學術的立場上觀察明代,都能

2、未能很好地揭示明代經學的本質特征。本文立足于明代,以《春秋》學為對象,主要論述了以下內容:
  一,經學是圍繞經典文本詮釋而構建的學術體系,《春秋》文本同時具有文、義、事三方面內容。明代學者特別注重《春秋》經傳所載之事,他們主要以事件為切入點,通過對事實的還原、解讀、評價來詮釋《春秋》經義,闡發(fā)個人思想,由此構建了一套以據(jù)事直書說、圣凡同心說為基礎,掃除一切書法文例、先驗義理的詮釋理論。這與漢唐《春秋》學者主要以文辭為切入點,特別

3、注重字詞訓詁和書法歸納,借助文辭闡發(fā)經義;宋元《春秋》學者主要以義理為切入點,強調先從其它儒家經典和孔、孟語錄中提煉義理,再以之解釋《春秋》的詮釋方式截然不同,是獨立于漢、宋的新一代《春秋》學。
  二,明代《春秋》學的產生和演進,固然有對前代理論的借鑒與繼承,但更多則是獨立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這一過程在明代形成了一條清晰的線索:明初,《春秋》學的主要任務是恢復學術傳承。在重建學統(tǒng)、上接朱熹學脈的過程中,以事件為導向的詮釋特征已經開始呈現(xiàn)

4、,并且對宋儒程頤、胡安國主要以先驗義理為導向的《春秋》學詮釋理論形成了沖擊。而明成祖出于政治考量編纂《春秋大全》、獨尊胡安國《春秋傳》,又對這一時期學術自身的發(fā)展產生了一定干擾,使明初《春秋》學呈現(xiàn)出反復、波折的發(fā)展趨勢。進入明代中期,隨著明成祖政治影響的消退以及明代心學的興起,學者們迅速突破了以《胡傳》為代表的《春秋》宋學體系,建立起特屬于明代的詮釋理論,使明代《春秋》學全面臻于成熟。晚明,在個人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引領下,明代《春秋》學

5、在成熟之余進一步激變、創(chuàng)新、分化、爭鳴,出現(xiàn)了各流派同時并進,異說紛呈的局面。其中,注重考據(jù)、切于實用的學術因素也在激烈的爭辯中逐漸發(fā)展,為清初經史實學的出現(xiàn)埋下了伏筆。這個過程,既有對宋學理論的繼承,也有批判和突破;雖然形成了某些清學的潛在因素,但它在明代畢竟不是主流。因此,明代《春秋》學的發(fā)展線索同樣也是獨立的,它既不是宋學的簡單延續(xù),也不僅僅是為清學奠基。
  三,明代《春秋》學在著作數(shù)量、學者數(shù)量、治學群體規(guī)模,學術覆蓋的

6、時間范圍、空間范圍、學科門類等方面都遠勝于前代,體現(xiàn)出一種宏大的氣象。這一特征與明代國家統(tǒng)一,學校教育、科舉制度發(fā)達,經濟繁榮,出版業(yè)興盛,世俗文化興起等社會發(fā)展特征是相應的。這就讓明代《春秋》學涉及了更多的人、更多的社會群體,與社會的關系異常緊密,成為一種社會化的學術。
  四,理想的經學詮釋,應該是經說合理性與思想自由性的恰當結合。明代《春秋》學者特別注重思想發(fā)揮,為了表達自我見解,他們通過評論《春秋》經傳事件而提出了不少翻新

7、出奇之說,這是思想自由的集中體現(xiàn)。但是在經說的合理性方面,明代雖然也有部分學者注重史料、注重考據(jù),希望由此探求經傳事件的真實面貌,以此保證經說合理、正確。但是,在實際解經的過程中,明代學者對思想自由的關注要更勝于對經說合理性的關注,這就導致了他們在實證方面的成就不能與后世學者相比??傮w上看,明代《春秋》學就體現(xiàn)出多私臆、少實證,重議論、輕考據(jù)的特征。無怪清人會有空疏、蹈虛之譏。同時,在經學研究領域,明代學者雖然已經突破了《胡傳》的限制,

8、建立起獨立的一代之學,但是在科舉領域,《胡傳》則仍然是八股制藝文的經義標準。在科舉競爭加劇、出版業(yè)繁榮等因素的共同刺激下,大量敷衍《胡傳》、講求作文方法的八股講章在晚明紛紛涌現(xiàn)。它們基本已經脫離了經學的范疇,只是一種應考資料而已。其規(guī)模之大、數(shù)量之多,又讓明代《春秋》類文獻呈現(xiàn)出一種畸形的繁榮,最終招致“庸濫”之評。這些問題,都是明代《春秋》學的積弊所在,亦無須諱言。
  通過以上內容,本文意在擺脫以宋學、清學視角考察明代學術的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