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的興起,計算機需要越來越大的內存來支持大規(guī)模計算的需求。但是現有普遍采用的DRAM技術在發(fā)展到現在的22nm的程度后已經遇到了瓶頸。DRAM的存儲密度難以再得到大的提升。單位體積下的DRAM容量的提升程度和大規(guī)模計算對內存需求的增長程度之間存在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同時,大量DRAM的使用使得其能耗問題變得更為突出。據統(tǒng)計,DRAM的功耗可以占到整個服務器能耗的40%左右,其中DRAM為了保持數據進行刷新的靜態(tài)功耗可以占到
2、DRAM功耗的40%以上。
相變存儲器在讀寫速度、能耗及使用壽命上都優(yōu)于NAND Flash和機械硬盤。相變存儲器的讀寫速度已經達到納秒級,與傳統(tǒng)的DRAM內存速度相當,而且比DRAM內存的空閑功耗更低、存儲密度更高、抗輻射干擾。尤其是,相變存儲器在斷電情況下依舊能長期保存數據,能夠帶來更快的系統(tǒng)啟動時間。因此,具有較強可塑性的相變存儲器在未來10年內很有可能成為替代DRAM的主存儲器。
但PCM在擁有這些優(yōu)點的同時
3、也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缺點。PCM的每個單元的寫壽命只能達到108-1010這個級別,與DRAM可以進行1015次的寫壽命相距較大。其次PCM的讀寫速度不同,讀操作速度和DRAM相當,但寫操作速度明顯慢于DRAM。再者,PCM雖然靜態(tài)功耗可以忽略,但寫操作的功耗是要大于DRAM的。基于PCM優(yōu)點與缺點的并存,怎樣在盡可能的發(fā)揮其優(yōu)點的情況下規(guī)避自身缺點成為PCM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本文針對PCM壽命,PCM的性能發(fā)面記性了優(yōu)化,綜合Flip
4、-N-Write策略以及2Stage-Write策略的優(yōu)點,提出了3 Stage-Write策略。3Stage-Write策略3Stage-Write策略在寫入操作進行之前會先進行一個比較,比較操作單元內原先的數據和需要寫入的數據之間的差距,亦即海明距離。然后根據海明距離的大小決定寫入數據是否翻轉,從而使得需要翻轉的數據位數較少。比較操作之后是兩階段的寫操作過程。所有的new0-bit將在寫0階段進行,隨后new1-bit在寫1階段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NVM的寫操作優(yōu)化策略研究與設計.pdf
- 基于MLC NVM的寫能耗優(yōu)化策略研究與設計.pdf
- 基于PCM的數據庫日志與索引優(yōu)化研究.pdf
- 通信原理pcm編碼課程設計--基于matlabsimulink的pcm編碼的研究與仿真
- 基于matlab的pcm的pcm編碼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通訊原理課程設計
- 基于FPGA的PCM遙測采編器的設計與實現.pdf
- 基于PCM的混合內存系統(tǒng)的研究與仿真.pdf
- 基于PCI總線PCM解碼設計.pdf
- 基于matlab的pcm時分復用系統(tǒng)的設計與仿真
- 利用PCM實現操作系統(tǒng)快速喚醒的研究.pdf
- 基于WOM編碼的PCM主存塊管理策略的研究和實現.pdf
- PCM數字中繼軟件的設計與實現.pdf
- 瓦記錄磁盤寫特征研究與優(yōu)化設計.pdf
- 基于CPCI總線的PCM數據采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pdf
- 陽極焙燒爐優(yōu)化設計與操作的研究.pdf
- 基于“龍芯”的操作系統(tǒng)級電源管理策略的研究與設計.pdf
- 基于matlab的pcm系統(tǒng)仿真課程設計
- 基于pcm的btree索引的研究
- 低年級寫話優(yōu)化策略
- 一種基于PCM的文件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