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與沉郁——論孫犁1940-60年代的小說創(chuàng)作_22855.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40年代是孫犁小說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峰時期,其小說的抒情化風格逐漸形成并且臻于成熟。孫犁對鄉(xiāng)土、革命、時代,對民族、抗戰(zhàn),迸發(fā)出發(fā)自于內心的深情和歌頌,帶有鮮明的家國意識。從鄉(xiāng)土角度觀察時代巨變里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tài),用童年視角尋覓現(xiàn)實鄉(xiāng)村的變化,將作家自身的情感與冀中平原的人和物相連,流連于山河美景,淡化殘酷的現(xiàn)實場景,這些自覺的藝術追求都使得孫犁的小說具有較為純粹的抒情風格。但在“抒情”的同時,孫犁的作品中還有“憂慮”、“沉重”,他還

2、關注到了現(xiàn)實鄉(xiāng)村里的復雜人際關系以及鄉(xiāng)村人的多面性,這使得孫犁小說在“抒情”的聲調中包容了頗為沉郁、嚴峻的底色。以往對于孫犁小說的研究,主要關注其“抒情”的一面,常常忽略了孫犁“沉郁”的部分。孫犁的“沉郁”到后來越來越凝重了。
  抗戰(zhàn)給予了孫犁“美好的記憶”,而孫犁卻因為所謂的“小資”問題不斷遭到主流意識的韃伐,其對于人性的書寫和真實情感的表露受到沉重的打擊,猶疑、困惑、傷感等等異質化情感因素在孫犁作品中由隱到顯,越來越強烈,抒

3、情的“主旋律”越來越模糊,沉郁化逐漸成為孫犁小說的主調。在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個體情感相互錯位的情形下,孫犁堅持個人聲音的表達。當主流意識倡導的革命化、粗糲化、單一化的文學方向左右解放區(qū)文壇之時,孫犁也曾試圖將階級斗爭等一些政治主旋律的問題納入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然而,卻與主旋律的音調大相徑庭。孫犁的創(chuàng)作陷入困境。從40年代后期開始,特別是50、60年代,孫犁小說對于時代的頌歌以及自我聲音的表達遭受了來自主流意識越來越頻繁的嚴厲指責、詆毀、質疑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