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類號:J901密級:學校代碼:104414學號:402013010527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九十年代以來香港傳記電影研究九十年代以來香港傳記電影研究HongHongKongKongBiopicBiopicStudyStudysincesince19901990朱雁翎朱雁翎院所:音樂學院導師姓名:曲德煊副學位類別:學術型學科專業(yè):戲劇與影視學研究方向:影視文學理論與影視文化批評二○一六年六月I摘要香港電影作為中國電影的獨
2、特分支,對世界電影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香港特殊的政治體制和電影藝術發(fā)展水平的差別,香港傳記片呈現(xiàn)出迥異的人文涵養(yǎng)和人性價值。本文從九十年代至今香港傳記電影文本分析入手,分析了其藝術特性。在商業(yè)片語境與文藝片語境下發(fā)展的香港傳記電影,在題材的選擇上相當之豐富。除了將眼光聚焦于像功夫巨星李小龍、著名粵劇編劇江譽镠等本土名人外,還有大家熟知的歷史文化名人如關云長、顧城。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傳記片喜歡為有個性的女性立傳,如秋瑾、川島芳子
3、、阮玲玉、蕭紅等。僅拍攝以上題材還不足以讓香港傳記片獨樹一幟,香港傳記片導演具有冒險精神,他們敢于揭露黑幕,對黑幫大佬杜月笙,大毒梟吳錫豪和不法警探呂樂這樣的“灰色人物”做了細致的刻畫:杜月笙亦正亦邪,呂樂黑白通吃,吳錫豪詭計多端卻有情有義。銀幕上展現(xiàn)的是一個個鮮活、立體的形象。根據(jù)麥茨的“電影是特殊的鏡”理論,九十年代以來的香港傳記電影具有紀實性、影像藝術性和心理性三個特點,具有更完整的鏡像性。香港傳記電影是一面人生之鏡,從中我們可以
4、觀賞傳主跌宕起伏的一生,由于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的,傳主的形象則能延伸到現(xiàn)實社會,變成可以觸摸的對象。香港傳記電影又是一面社會之鏡,透過“灰色人物”傳奇一生管窺5、60年代復雜、多元的香港社會。由于歷史原因,香港社會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殖民地文化、嶺南文化相互沖擊與融合中形成了如今特有的文化品格。香港傳記電影正是在這種獨特氛圍下,迥異于內(nèi)地傳記電影,有著自身獨特的魅力。在香港,商業(yè)片為主流影片。香港傳記電影受到濃重的商業(yè)氣氛影響,它既與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十年代以來的中美電影營銷戰(zhàn)略比較研究.pdf
- 九十年代以來中國電影文學研究(19902005)
- 九十年代文學與當代生活——九十年代小說研究.pdf
- 九十年代以來當代文學改編電影研究_16367.pdf
- 九十年代的伊朗新電影研究.pdf
- 論九十年代以來的成長小說.pdf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京味電影.pdf
- 九十年代以來中西新銳電影中聲音特性的共性研究.pdf
- 論九十年代的農(nóng)村題材電影.pdf
- 九十年代以來韓劇中女性形象建構(gòu)研究
- 九十年代以來報紙雜志化傾向研究.pdf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內(nèi)地懷舊電影研究.pdf
- 論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紅色經(jīng)典”電影的電視劇改編
- 論九十年代以來小說中的作家形象研究.pdf
- 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的審美流變研究.pdf
- 九十年代先鋒戲劇論.pdf
- 九十年代以來廣州市工業(yè)發(fā)展與布局研究
- 九十年代審美變異問題研究.pdf
- 九十年代以來(19902010)的戲曲歷史劇創(chuàng)作研究
-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好萊塢動畫電影角色塑造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