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士紳是通過科舉考試而獲得功名者,它既包括在職的官員也包括退居的官員,它既包括較高功名獲得者,也包括獲得較低功名者(如生員或秀才)。<'①>獲得功名使他們有別于普通百姓,他們屬于官方承認的受過教育的精英,儒家經典的習得使他們擁有異于常人的知識和品質??梢哉f,士紳是擁有道德和智力優(yōu)勢的有才能的男子,這種優(yōu)勢使得他們與官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即將做官、正在做官或已經致仕,這種優(yōu)勢使他們能夠得到許多常人沒有的特權,這種優(yōu)勢也使他們更有條件完成
2、儒家所賦予的“修齊治平”的人生規(guī)劃,實現修齊治平的人生發(fā)展目標,能夠將榮身、保家、治國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說,明清時期,擁有士紳身份,就獲得能夠實現個人價值及社會價值的最佳可能。 士紳的階層優(yōu)勢及文化優(yōu)勢,使得他們非常希望將這種優(yōu)勢能代代傳承下去,這一目標實現的基本條件即是對子弟實施教育,而家庭教育又是各類教育的肇始與發(fā)端-并成為其它教育的有益補充。明清士紳實施家庭教育的途徑就是通過家訓訓誡家人子弟?;谌寮宜枷雽τ谀行院团圆?/p>
3、同的性別價值觀和性別社會觀的規(guī)范,明清士紳在家訓中對于男性和女性提出了不同的期許,他們希望男性向外發(fā)展,走內圣外王之道;而對于女性,則希望她們具有內斂的特點,向內收縮,做賢妻良母。 針對男性子弟,明清士紳以儒家思想中的治家、修身、治學等思想作為其訓誡的主要內容。治家思想包括怎樣處理家庭人際關系的治人思想和怎樣獲得財富、管理財富、增加財富的治生思想。家庭人際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包括夫妻關系、父子關系和兄弟關系,由于此時家長制和宗族制
4、度的強化,使得尊卑、長幼、男女秩序的規(guī)范更加嚴厲,丈夫、父親、兄長的權利更加優(yōu)先且責無旁貸,而他們應盡的義務則被弱化;相反,妻子、兒子、弟弟的義務則被強化,他們的應享受的權利卻被邊緣化。這一時期,由于人口劇增,而傳統(tǒng)社會資源又極為有限,使得與人口增長同步增長的士紳階層的出仕機會并未隨之增長,下層士紳及遺民士紳面臨嚴峻的生存困境,加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及社會對貧窮現象的重新認識,士紳家訓中普遍論及治生問題:下層士紳為解決迫在眉睫的生計問題,即
5、便上層士紳也希望子弟把治生當做治國平天下的操練與準備。明清士紳家訓中治生思想的成熟,是時代發(fā)展推動的結果。 強調修身是儒家以一貫之的不變主張,為求外行王者之治,需要內修圣人之道。明清時期,由于理學所處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心學的勃興,士紳階層更加強調修身的重要作用,這時,修身的主要方法及內容被反復提及??婆e時代和門第時代的家訓均論及修身問題,但門第時代士大夫家訓中談及修身,其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增加子弟入仕的資本,科舉時代士紳家訓中論及
6、修身則更多的是希望子弟通過修身漸次完成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發(fā)展藍圖;另外,隨著科舉制度的愈益“公平化”,單靠科舉考試,已不能完全凸現士紳的階層優(yōu)勢,也許通過科舉考試能夠一夜成名,而恰到好處的言行舉止的修煉卻不能轉瞬即成,這些也正是拉大士紳階層與普通百姓距離之所在,所以,為維護本階層的優(yōu)勢,明清士紳也在家訓中大量論及修身思想。作為文化載體的士紳階層,通過教育及科舉考試而擁有特權,他們成也科舉,敗也科舉,而學習成功與否又是科舉成功與否的關鍵,通
7、過讀書學習走科舉入仕之路,于己、于家、于國都不失為時人的最佳選擇,這也與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走“內圣外王”之路若合符契,所以,勉勵子弟讀書學習,是明清士紳家訓中的普遍訴求。而科舉取士的絕對標準又使得他們勉勵子弟讀書學習唯科舉是瞻,如科舉考試的內容——四書五經——是他們要求子弟學習的主要內容,期待子弟接受早教、期待子弟學習速成,又是科舉考試競爭激烈的投影。 傳統(tǒng)社會對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規(guī)約,折射到明清士紳家訓中,就對女性有迥異于男性的
8、訓誡,他們對女性在人生不同發(fā)展階段的期許也不盡相同,他們對女性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期待更加全面一些,要求她們擔當起賢妻良母的角色:襄助丈夫、教育子弟。這一時期,士紳家訓中的貞節(jié)思想也有強化的趨勢,女子保守貞節(jié),既成為士紳家庭擇偶時待價而沽的資本,也凸現出士紳家庭女性有別于普通百姓家庭女性的階層優(yōu)勢。為了女子日后能更好地擔當起相夫教子的重任,明清士紳在家訓中普遍承認女子學習的重要意義。但由于詩詞歌賦等張揚個性、有礙女性內斂的特點而受到明清
9、士紳的普遍反對。概而言之,明清士紳家訓中強調母親教育子女角色的重要性、女性貞潔觀、女性學習觀等既反映出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規(guī)約,又顯示出士紳階層特色,畢竟,有錢、有閑、有足夠的空間,才能夠實現士紳階層對女性居于內、保持貞潔、學習知識、教育子弟等期許。 明清士紳通過家訓教育子弟,其實施的實際效果如何呢? 安徽桐城張氏家族的成功證明了士紳階層實施家庭教育的成功。張氏家族門祚悠久,與有清一代相始終,該家族獲得功名人數之眾、官位高者之多、宦
10、跡所歷之廣,均在當時或后來產生巨大影響,其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張家歷來重視家庭教育應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張氏子弟受到先輩的訓誡,在居家讀書、外出為官、人際往來中表現特別,正是這些獨特之處,成就了張氏家族的成功。 明清的時代特色及科舉考試的取士標準,使得這一時期,修身治學成為士紳家訓內容的主旋律;人口的暴增等現實問題又迫使下層士紳普遍論及治生問題。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儒家化和士紳的階層特點使得儒家思想成為士紳家訓的內核:明清時期
11、,宗族制的強化,又使得家訓也表現出宗法性特點,家訓與宗族制度相結合,規(guī)范著家人子弟;明清士紳家訓也表現出士紳階層特色,只有來自士紳階層家庭者,男性才能夠最大限度地進行修身治學,女性才能夠更好地遵循“三從四德”、相夫教子。士紳階層的系列特權,又使得他們一方面敦促子弟積極進取,以保持不下墜到社會底層,另一方面又通過修身、要求女性居于內、嚴男女之別、防內外之嫌等來彰顯士紳階層的優(yōu)勢。 對明清士紳家訓進行挖掘、梳理,揭示其與傳統(tǒng)文化的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明清士紳家訓研究(1368—1840).pdf
- 明清天津鹽業(yè)研究(1368-1840).pdf
- 明清天津鹽業(yè)研究(1368-1840)_10915.pdf
- 明清(1368-1840)醫(yī)學道德發(fā)展史研究.pdf
- 明清(1368-1840)信江流域市鎮(zhèn)的歷史考察.pdf
- 明清時期豫北地區(qū)自然災害研究(1368-1840).pdf
- 論明清政府對牙行的管理(1368--1840).pdf
- 天津漕運研究(1368~1840)_11968.pdf
- 明清蘇州家訓研究
- 明清山西士紳的動態(tài)考察.pdf
- 明清家訓及其價值取向研究.pdf
- 明清鄉(xiāng)村士紳之“懿行”研究
- 明清家訓文獻考論.pdf
- 明清家訓文獻考論
- 明清時期太原士紳與社會.pdf
- 明清家訓中的經濟觀念.pdf
- 明清時期臨川士紳與地方社會
- 明清士紳會館產生的原因_16324.pdf
- 鄉(xiāng)野精英與教化威權——明清士紳的教化圖式研究.pdf
- 明清河南地方士紳與方志纂修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