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把《內經》所有包含“心”字、“臟”字、“形”字、“氣”字和“神”字等文字進行梳理和歸類,總結出了《內經》對于“心”的認識,以及對“心”與“氣”和“心”與“神”等的相互關系的認識。 《內經》承認五臟具體形態(tài)的存在,但并不關注五臟形態(tài)的具體內容;對五臟之形只有極其粗略的描述,并沒有像西醫(yī)那樣詳細描述五臟的具體結構?!秲冉洝凡⒉蛔⒅匚迮K的具體形態(tài),卻極其重視五臟之氣;認為人體的一切生理和病理變化都是由“氣”來決定的。 《內
2、經》的作者似乎刻意回避了在“形”的層次上對“心”進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滿足于粗略地描述“心”的形態(tài)。承認“心”的解剖形態(tài)的存在,并不關注其解剖形態(tài)的具體內容,這說明《內經》對“心”認識,沒有把重點放在“形”的層面上,更加注視“氣”而不是“形”,《內經》重視的是“心氣”而不是“心形”。 《內經》專門提出了“五臟之氣”的概念,極其重視“五臟之氣”?!秲冉洝穼τ凇拔迮K之氣”的認識可歸納為以下六點:第一,“五臟之氣”運行于“五臟之形”中,
3、但又不局限于“五臟之形”內。第二,五臟六腑之氣在十二經脈中正常運行是人生命的關鍵。人體的一切生理功能都是通過五臟六腑之氣在其經脈中的正常運行來實現(xiàn)的。第三,“五臟之氣”彼此相通,構成了《內經》關于人體的整體觀的主要內涵、“五臟之氣”與大自然之氣相通,構成人與自然統(tǒng)一的整體觀的主要內涵。第四,“五臟之氣”不能在其臟器及其經脈中正常運行則產生疾病。第五,五臟不可無氣,無氣則死。五臟之“形”不可脫離五臟之“氣”。第六,“五臟之氣”不可不通,不
4、通則死。《內經》對于“臟氣”的認識,千百年來不斷被后世醫(yī)家的實踐所證實?!秲冉洝放K腑觀的核心內容是對“五臟之氣”的認識。 “心氣”具備“五臟之氣”所共有的特點:第一,“心氣”運行于“心形”中,但又不局限于“心形”之內。第二,“心氣”在心經中正常運行,是人生命的關鍵?!靶摹钡纳砉δ芏际峭ㄟ^“心氣”在其經脈中的正常運行來實現(xiàn)的?!靶摹钡墓δ芫褪恰靶臍狻钡墓δ?。第三,“心氣”與其它四臟之氣彼此相通,其功能有相互重疊的部分。第四,“心
5、氣”的運行不正常,導致“心形”以及其它“心氣”所影響部位的疾病。第五,“心形”不能脫離“心氣”,心無氣則死。第六,“心氣”不可不通,不通則死?!秲冉洝诽岢隽恕叭伺c天地相參”的觀點。重視人與自然界的相通性,闡述了“心氣”以及人體其它四臟之氣的屬性、基本特征和運動規(guī)律。這些都是《內經》關于“心”理論的主要特點和獨到之處。 “五臟之氣”都具有“氣”的一般特點??偨Y《內經》中所有關于“氣”的文字可以看到:“氣”是有能量的,“氣”具備能量
6、屬性;另外,“氣”有七大特點,即“氣”的“普遍(客觀)存在性”、“普遍相通性”、“相互作用性”、“運動特性”、“生成、變化和轉化特性”、“可感知性”以及“可操控性和可調節(jié)性”。 可以說《內經》就是一部關于“氣”的著作。由于現(xiàn)代醫(yī)學只有“形”,沒有“氣”的概念?!秲冉洝穼Α皻狻钡难芯扛@得極為重要。這點也正是中、西醫(yī)兩者的主要區(qū)別之處。 《內經》認為“形”與“神”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形”不能脫離“神”而存在,“神”對“
7、形”有主導和決定性作用?!吧瘛敝饕赜谌说摹靶摹敝校吧駳狻边\行于人的全身內外;“神”有可感知性和可調節(jié)性?!吧瘛钡淖饔每蓺w納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神”與人體的生成和生命的存在密切相關;第二,“神”的作用能維持人體健康:第三,“神”的作用能使人的身體發(fā)生變化;第四,“神氣”控制人的眼睛和舌的運動。不少當代科學的研究成果,證明了《內經》的正確性。本文利用《內經》的觀點分析了現(xiàn)代心臟移植術和“換心人”的形氣神關系。提出了對“換心人”進行“
8、心氣”和“手少陰心經”研究的設想。指出對器官移植人進行“氣”和“經絡”的研究有可能產生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并對中西醫(yī)理論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西醫(yī)主要側重于“形”的研究,而中醫(yī)超越了對“形”的認識,主要把握“氣”和“神”的作用?!秲冉洝返乃枷肟梢詭椭F(xiàn)代醫(yī)學突破“形”的局限,為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更為廣闊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西醫(yī)并非不可比較、不可融合。關鍵在于中西醫(yī)的結合應是“形”與“氣”的結合。中西醫(yī)結合的研究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