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米灰斑病由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zeae-maydis Tehon& Daniels)真菌病原引起,是全世界范圍內(nèi)最為嚴重的玉米葉片病害之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玉米灰斑病在我國逐漸加重,尤其是在我國東北和西南玉米產(chǎn)區(qū)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葉部病害。開展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遺傳和育種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本文主要從玉米灰斑病抗性的QTL元分析和混池測序分析兩個方面,對玉米灰斑病進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2、:
1.借助IBM22008 Neighbors圖譜,采用元分析方法整合優(yōu)化了65個已定位的抗玉米灰斑病QTL,獲得11個“一致性”QTL區(qū)間,分別位于染色體bin區(qū)的1.05、1.06、2.03、2.07、3.02、4.05、5.03、5.05、7.02、8.07、9.03位置,其在遺傳連鎖圖譜上對應的位置分別為442.21、528.27、228.10、478.00、74.65、311.59、169.62、302.35、25
3、2.19、422.70、257.93 cM。對兩個報道較多和表型貢獻較高的“一致性”QTL區(qū)間bin1.05和bin1.06,從MaizeGDB網(wǎng)站搜索到324個基因。因抗病基因在結構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將324個基因分別與水稻和擬南芥基因組進行同源比對。在染色體bin1.05和bin1.06內(nèi)分別確定了7個和3個基因作為玉米抗灰斑病候選基因。
2.運用Suwan1與待改良自交系HM04構建的F2群體和Suwan1與待改良自交系
4、HM01回交構建的BC1F1群體(各群體大小約為500),每個群體選取25-30個極端抗感植株,構建了5個玉米灰斑病抗感混合池,其中F2群體包括2個抗病池(混池1和混池2),1個感病池(混池3),BC1F1群體包括抗感池各1個(混池4和混池5)?;斐販y序分析結果表明,F(xiàn)2群體抗感混池1 vs3和2 vs3間比對的差異位點數(shù)分別為26和22,BC1F1群體抗感混池間比對的差異位點數(shù)為32。F2群體和BC1F1群體抗感池間共有的差異位點數(shù)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米抗灰斑病的QTL分析.pdf
- 玉米抗大斑病種質的抗性基因分析.pdf
- 玉米紋枯病抗性QTL的初步分析.pdf
- 玉米絲黑穗病的抗性QTL分析.pdf
- 玉米抗灰斑病種質鑒定與QTL定位的初步研究.pdf
- 大豆灰斑病致病性變異與品種抗性分析.pdf
- 玉米對亞洲玉米螟抗性的QTL分析.pdf
- 大豆灰斑病抗性鑒定方法及轉BnERF104大豆的灰斑病抗性研究.pdf
- 玉米穗粒腐病遺傳效應分析及抗性QTL定位.pdf
- 玉米mamp抗病響應的遺傳解析及一個來自大芻草(z.maysssp.parviglumis)的玉米灰斑病抗性qtl的精細定位
- 大豆灰斑病1號生理小種抗性基因分子標記及資源分析.pdf
- 玉米新種質QR--001對玉米粗縮病的抗性遺傳分析與QTL初步定位.pdf
- 花生青枯病抗性相關的QTL分析.pdf
- 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抗性QTL的精細定位.pdf
- 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遺傳分析.pdf
- 玉米抗粗縮病及灰斑病基因的初步定位.pdf
- 部分玉米種質資源對彎孢菌葉斑病的抗性評價及QTL分析.pdf
- 水稻黑條矮縮病抗性QTL定位及一個類病斑突變體的鑒定分析.pdf
- 小麥假病斑及條銹成株抗性QTL的研究.pdf
- 煙草(nicotianatabacuml.)赤星病抗性qtl的定位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