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十八大報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改革開放以來,私營經濟發(fā)展迅猛,私營企業(yè)主階層不斷壯大,他們的政治需求也隨著經濟地位的提升日趨強烈。因此,應重視私營企業(yè)主階層的政治參與熱情和需求。十八大報告提出,應當“發(fā)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鞏固和發(fā)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zhàn)線”,“鼓勵和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作出更大
2、貢獻”。新的歷史條件下,發(fā)展私營企業(yè)主階層政治參與,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進程,這是擺在中共面前的重要而緊迫的課題。新中國成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人民”的一部分,在中共構建的政治體系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參與,在新中國民主政治發(fā)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新中國初期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們思考和審視私營企業(yè)主政治參與行為的歷史起點。
本文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參與理論為基礎,立
3、足新中國初期國際國內社會現實環(huán)境,在廣泛收集、整理、歸納和分析研究新中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有關文獻資料基礎上,運用哲學、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對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理論淵源、發(fā)展脈絡、基本內涵、參與實踐、歷史啟示及其對當代私營企業(yè)主政治參與的價值進行了全面論述。本文深入闡述了民主革命時期中共和民族資產階級相互之間正向政治認同生成的基本歷程,從政治學研究視野論述了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動力和基本模式,全面系
4、統回顧了新中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在諸領域的政治參與實踐,并對參與實踐的意義和不足進行了辯證分析,提煉了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歷史經驗。通過對當代私營經濟、私營企業(yè)主階層與新中國初期私營資本、民族資產階級進行異同對比,在對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歷史經驗總結基礎上,提出了發(fā)展和完善私營企業(yè)主政治參與的基本路徑。
全文除緒論、結語外,共分六章。
第一章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理論探討。分析了民族資產階級形成的歷史背景,探討了民族
5、資產階級形成的過程,指出了工商業(yè)者、受過新式教育的知識分子以及部分政黨成員是這個階級的群眾基礎,軟弱性、革命性是其基本特點。狹義的民族資產階級是占有一定的生產資料、采用雇傭勞動的生產方式、剝削工人階級剩余價值且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以及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下成長起來的階級。狹義的民族資產階級是具有一定知識水準、經營能力、技術水平的實業(yè)資本家。廣義的民族資產階級除了狹義民族資產階級所指范疇之外,還包括實業(yè)資本家的外圍和從屬部分。主要由充當這個
6、階級先鋒隊和利益代表的知識分子和政治活動家所組成。本章還分析了政治參與的內涵、分類、形式以及意義,指出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以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政治參與理論以及統一戰(zhàn)線理論作為理論指導。
第二章民主革命時期政治認同的形成——基于中共與民族資產階級的雙重視角。首先探討了政治認同及其對政治參與的影響,在負向政治認同下,政治參與容易與社會歷史前進的方向、人類的理想追求背道而馳,正向政治認同下的有序政治參與對政治穩(wěn)定具有積極意義。本章
7、在中共黨史一般分期基礎上,探討了中共成立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時期中共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認同,同時對民主革命時期民族資產階級對中共政治認同的嬗變歷程進行分析。總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中共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相互認同隨著中國革命形勢的發(fā)展而變化,在主客觀條件影響下,新中國初期二者最終建立了相互之間的正向政治認同。
第三章新中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政
8、治參與的一般分析。從政治生態(tài)學角度分析了新中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環(huán)境,具體包括政治生態(tài)、經濟生態(tài)、文化生態(tài)以及國際生態(tài),進而深化對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實踐的理解。人民政協、人大以及工商聯是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主要平臺,論述了三大主要平臺的基本構成、運行機制和政治參與中的基本效能。從政治學視野研究了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動力:民主信念、利益驅動、政黨支持、政治分配以及政治情感。本章認為,政治選舉、政治決策、體系介入、政治接觸以及政
9、治運動構成了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基本途徑,通過對政治參與動力和途徑的分析,建立了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四章新中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實踐。在籌建新中國過程中,民族資產階級響應中共號召北上參政,積極籌備新政協并參加政協全體會議,見證并參與了若干建國程序。參與經濟建設的決策與協商,動員并購買勝利公債,推動新中國企業(yè)發(fā)展,參與建立勞資協商會議制度。在土地改革中,積極參加土地改革調研,推動制定并貫徹土地改革法。
10、“五反”運動中民族資產階級發(fā)表看法,擁護“五反”運動,積極號召工商界參與“五反”運動、坦白和檢舉不法行為。參與抗美援朝重大決策,贊成中共出兵朝鮮的建議,廣泛開展愛國宣傳和動員,開展捐獻行動并赴朝鮮慰問,投身愛國增產運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過程中,他們認同過渡時期總路線及五四憲法,表達民族資產階級利益訴求,為改造獻言獻策。在國際事務中,民族資產階級通過經濟外交助推政府外交,活躍于國際政治舞臺。
第五章新中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
11、與評析。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政治上,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參與理論,促進了新中國初期政治穩(wěn)定,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先河。經濟上,支持建立了國營經濟,促進了私營資本發(fā)展。社會意義方面,安撫了工商業(yè)者情緒,促進新中國初期社會整合。但是,政治參與在制度方面存在不足,民族資產階級存在或“左”或“右”參政傾向,精英式政治參與淡化了大眾政治參與,而且被動政治參與傾向明顯。中共方面對民族資產階級參政一度存在“左”的錯誤認識
12、,沒有能夠有效推進制度化政治參與。本章總結了政治參與的基本經驗,即:堅持中共政治領導是基本前提,正確認識和看待私人資本主義問題是保障,切實維護民族資產階級利益是關鍵,加強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民族資產階級參政素質的不斷提升是內在動力。
第六章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當代價值。討論了新時期以來私營經濟、私營企業(yè)主階層的形成和發(fā)展,并將他們與新中國初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民族資產階級的異同進行對比,指出新時期私營企業(yè)主的
13、生存環(huán)境和自身特征與新中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的生產環(huán)境和特征相比已經發(fā)生變化,但新中國初期的一些基本經驗對今天仍有參考價值。本章對當代私營企業(yè)主階層政治參與歷程進行了梳理,概括了政治參與的模式,指出當前私營企業(yè)政治參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總結新中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參與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本章指出發(fā)展和完善私營企業(yè)主政治參與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基本方向,促進政治參與漸進有序有度發(fā)展,加強參與型政治文化建設,促進私營企業(yè)主政治參與綜合素質的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析新中國初期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心理變遷歷程——以1949-1956年武漢市為例.pdf
- 1931-1934年民族資產階級政治態(tài)度轉變及黨的民族資產階級政策研究——以《生活》周刊和《斗爭》為研究對象.pdf
-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與國民政府的關系述評.pdf
- 對建國后黨的民族資產階級政策演變的思考.pdf
- 過渡時期共產黨與民族資產階級關系研究(1949-1956).pdf
- 建國初黨的民族資產階級政策與對社會和諧的探索.pdf
- 以唐廷樞為例論近代買辦階級向民族資產階級的轉化
- 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中的民族資產階級研究.pdf
- 以唐廷樞為例論近代買辦階級向民族資產階級的轉化_19944.pdf
- 新中國成立初期河南民族工作研究.pdf
- 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教案
- 一、 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
- 一 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
- 破除資產階級的法權思想
- 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 1
- 破除資產階級的法權思想
- 試論近代中國資產階級形成的標志.pdf
- 資產階級維新派婦女觀研究.pdf
- 《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教學設計
- 論清末民初資產階級報律思想.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