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開口餌料對胭脂魚仔稚魚成活率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胭脂魚(Myxocyprinus asiaticus)是我國國家二級護動物,為中國特有種。隨著其人工繁殖技術的成熟,目前已成為優(yōu)良的養(yǎng)殖品種,但早期生活史階段較高的死亡率嚴重制約著胭脂魚養(yǎng)殖的工業(yè)化和商品化進程。為了更好更深入的了解胭脂魚早期發(fā)育規(guī)律及存活機制,提高其人工養(yǎng)殖技術和管理策略。本論文在實驗室條件下對胭脂魚早期生長和存活過程、消化器官的形態(tài)和消化生理在不同營養(yǎng)條件下的生態(tài)對策進行了研究。主要內(nèi)容如下:
  1、將初始全

2、長為12.53±0.2mm、體重為10.32±0.18mg的胭脂魚仔魚隨機分為8組,每組4個平行,分別投喂豐年蟲、水蚯蚓、飼料、飼料+螺旋藻、豐年蟲+螺旋藻、水蚯蚓+螺旋藻、豐年蟲+飼料+螺旋藻、水蚯蚓+飼料+螺旋藻。實驗周期為30天。結果表明:
  (1)飼料不適合作胭脂魚單一的開口餌料。開口攝食期間含有生物活餌的處理組的成活率高達90%以上,而主餌全為飼料的處理組成活率低至0.73±0.33%。
  (2)螺旋藻的添加在

3、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胭脂魚仔魚的成活率。飼料組的成活率僅有0.73±0.33%,飼料+螺旋藻組的成活率為24.99±5.3%,兩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主餌為水蚯蚓的處理組體重和全長都要明顯高于主餌為豐年蟲的處理組(p<0.05)。飼料組、飼料+螺旋藻組的特定生長率(SGR)在5-15dph和16-30dph無太大波動,飼料+豐年蟲+螺旋藻組的SGR隨養(yǎng)殖時間而升高,其余各餌料處理組的SGR均隨養(yǎng)殖時間的延長呈

4、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
  (4)開口餌料類型對消化酶活性酶活性有顯著性影響,且在不同時間有不同影響。在15dph時,飼料組仔魚淀粉酶活性最低,水蚯蚓組與飼料+水蚯蚓+螺旋藻組仔魚的淀粉酶活性最高,且兩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在30dph時,水蚯蚓+螺旋藻組和飼料+水蚯蚓+螺旋藻組仔魚的淀粉酶活性與豐年蟲組相當(p>0.05),但顯著高于其余幾組(p<0.05)。在15dph和30dph時飼料組與飼料+螺旋藻組仔魚的胰蛋

5、白酶活性最低,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水蚯蚓+螺旋藻組仔魚的胰蛋白酶活性最高。在15dph時,豐年蟲組與水蚯蚓組的脂肪酶活性最高,與水蚯蚓+螺旋藻組無顯著差異(p>0.05),但明顯高于其他組(p<0.05);在30dph時,飼料+螺旋藻組仔魚的脂肪酶活性最低,飼料+水蚯蚓+螺旋藻組仔魚脂肪酶活性最高,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p<0.05)。在15dph時,各個處理組之間仔魚的堿性磷酸酶的活性差異不是很大(p>0.05);在30dp

6、h時,飼料組仔魚的堿性磷酸酶活灶最低,顯著低于水蚯蚓+螺旋藻組(p<0.05),但與其他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水蚯蚓+螺旋藻組活性最高。
  (5)不同開口餌料對胭脂魚仔魚肝臟和腸道組織形態(tài)學指標影響顯著(p<0.05)。就肝臟細胞密度而言,飼料組仔魚的肝臟細胞密度可達5189.31±124.28 individual/mm2,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肝臟細胞密度最小的為水蚯蚓+螺旋藻組(1835.42±195.

7、56 individual/mm2)。開口餌料對肝細胞長徑和短徑也有不同的影響。在30dph時飼料組和飼料+螺旋藻組仔魚肝臟細胞的長徑和短徑均小于其他組。從組織切片來看,單純投喂飼料的處理組的肝臟組織切片中,肝臟細胞較小且細胞界限非常模糊,細胞質著色較深;且腸道前中后段的管徑都較小,且黏膜皺褶的數(shù)量和高度明顯少于或低于其他組,中腸的黏膜皺褶出現(xiàn)退化,后腸的黏膜皺褶數(shù)量幾乎為零明顯不同于投喂了生物活餌的處理組。
  2、為了探究轉食

8、對胭脂魚仔稚魚生長、成活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在上一實驗的基礎上,略微調整同一組中每缸的數(shù)量。仍將實驗為8組,每組3個平行,每個平行150尾。其中開口餌料為豐年蟲的處理組中有三個平行在40dph后一直保持投喂豐年蟲,另外三個平行組在40dph后轉食飼料;開口餌料為水蚯蚓的處理組在40dph后一直保持投喂水蚯蚓,另外三個平行組在40dph后轉食飼料;其余六個不同開口餌料的處理組在40dph都完全轉食投喂飼料。實驗周期為30天。結果顯示:<

9、br>  (1)轉食對胭脂魚早期的成活率有明顯的影響。未轉食的兩組(豐年蟲組和水蚯蚓組)成活率分別為88.52±5.23%、99.26±0.74%,兩組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轉食的豐年蟲組和水蚯蚓組的成活率52dph左右時明顯開始下降,到70dph時分別下降至17.41±9.17%和41.11±2.58%。轉食組和未轉食組有顯著差異(p<0.05)。轉食前螺旋藻的添加以及轉食前飼料的提前引入對胭脂魚早期成活率有一定的影響。

10、在進行轉食的處理組中,以前期投喂豐年蟲+螺旋藻的處理組的成活率最高,高達75.55±9.69%。
  (2)轉食對胭脂魚仔稚魚的生長也有較大的影響。轉食的六個處理組在體重和全長上都要小于未轉食的兩組,僅豐年蟲+飼料+螺旋藻/飼料組的體重和體長與末轉食的豐年蟲組無顯著差異(p>0.05)。從特定生長率來看,未轉食的水蚯蚓組的SGR為4.06±0.46%.day-1,明顯高于轉食的水蚯蚓組(1.36±0.36%.day-1)(p<0.

11、05),但轉食的豐年蟲組和未轉食組沒有差異(p>0.05)。
  (3)轉食對胭脂魚仔稚魚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影響。轉食對仔魚淀粉酶活性影響不是太大,但對仔魚胰蛋白酶活性有著不同的影響。開口餌料為水蚯蚓的胭脂魚在轉食后45dph時相對于未轉食的水蚯蚓組有明顯下降,表明在40dph轉食后水蚯蚓組仔稚魚的胰腺對飼料中不同分子形式的成分存在著適應性困難;而開口餌料為豐年蟲的轉食組和未轉食組的胰蛋白酶活性變化趨勢相似。未轉食的水蚯蚓組和豐年

12、蟲組在30-65dph期間變化趨勢有差異,在45dph時存在顯著差異(p<0.05),但對于轉食后的兩組變化趨勢基本接近,表明轉食對脂肪酶的活性有一定的影響。豐年蟲+螺旋藻組仔魚在轉食后較有高的堿性磷酸酶活性表明該組仔魚具有較好的營養(yǎng)狀態(tài)。聯(lián)合投喂組轉食后的堿性磷酸酶活性不高,可能是由于聯(lián)合投喂的持續(xù)時間過長和開始的時間過早有關。
  (4)聯(lián)合投喂組中的仔魚轉食后消化生理表現(xiàn)出一定的穩(wěn)定性,但聯(lián)合投喂組在生長和存活率方面并不太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