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機械工程學院</b></p><p>  機械設計 課程設計說明書</p><p>  設 計 題 目: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p><p>  專 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2、 </p><p>  班 級: 08二班         </p><p><b>  目 錄</b></p><p>  設計任務書···········&#

3、183;························</p><p>  傳動方案分析·······&

4、#183;··························</p><p>  電機的選擇·····&

5、#183;······························</p><p>  傳動比分配·&

6、#183;··································</p>

7、<p>  運動及動力參數(shù)計算····························</p><p>  齒輪轉動的設計&

8、#183;·······························</p><p>  軸的結構設計

9、及計算····························</p><p>  滾動軸承的選擇及壽命··

10、3;·······················</p><p>  鍵的選擇及強度計算········

11、····················</p><p>  聯(lián)軸器的選擇············

12、;··················</p><p>  箱體的結構設計·············

13、83;·················</p><p>  密封件,潤滑劑及潤滑方式的選擇············</

14、p><p>  參考文獻·································

15、··</p><p><b>  一、設計任務書</b></p><p><b>  二、傳動方案分析</b></p><p>  由題目所知傳動機構類型為: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故只要對本傳動機構進行分析論證。</p><p>  本傳動機構的特點是:減速器橫向尺寸較小,兩

16、大齒輪浸油深度可以大致相同。結構較復雜,軸向尺寸大,中間軸較長、剛度差,中間軸承潤滑較困難。</p><p>  考慮到使用壽命以及承載能力,減速器中齒輪采用圓柱斜齒輪;軸承選用滾動軸承;由于彈性聯(lián)軸器的諸多優(yōu)點,所以考慮選用它。</p><p><b>  三、電動機的選擇</b></p><p>  電動機類型和結構的選擇</p>

17、;<p>  因為本傳動的工作狀況是:載荷平穩(wěn)、單向旋轉。所以選用常用的封閉式Y系列的三相異步電動機。</p><p><b>  電動機容量的選擇</b></p><p><b>  工作機所需功率</b></p><p>  由任務書可知:工作機的扭矩F工作=2000N,滾筒直徑=240,輸送帶速度=1.

18、3,得滾筒轉速</p><p><b>  由式子:</b></p><p><b>  電動機的輸出功率</b></p><p>  查課程設計指導書表2-2效率的選擇:</p><p>  彈性套柱銷聯(lián)軸器: η1 = 0.99</p><p>  8級精度圓柱齒輪

19、傳動:η2 = 0.97</p><p>  滾動軸承: η3 = 0.99</p><p>  傳動滾筒效率: η4 = 0.96</p><p><b>  傳動裝置總效率為</b></p><p><b>  電動機轉速的選擇</b></p>

20、<p>  根據(jù)工作條件,本傳動選用Y系列異步電機為原動機。</p><p>  由前面計算可知工作機轉速=103.5r/min,根據(jù)課程指導書表12-6常用機械傳動的單級傳動比推薦值,可選電動機主要有下表所列幾種范圍。</p><p>  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尺寸、重量、價格以及總傳動比,750轉的低速電動機傳動比雖小,但電動機極數(shù)大價格高,故不可取。3000轉的電動機重

21、量輕,價格便宜,但總傳動比大,傳動裝置外廓尺寸大,制造成本高,結構不緊湊,也不可取。剩下兩種相比,如為使傳動裝置結構緊湊,選用1000轉的電動機較好;如考慮電動機重量和價格,則應選用1500轉的電動機。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現(xiàn)選用同步轉速為1500轉的電動機。</p><p>  4.電動機型號的確定</p><p>  因載荷平穩(wěn),電動機額定功率略大于即可。由Y系列電動機技術數(shù)據(jù),選電動機

22、的額定功率為4 KW,結合其同步轉速,由課程設計指導書表13-1查出各項參數(shù)如下:取同步轉速: 1500r/min ——4級電動機</p><p>  型號: Y112M-4</p><p>  額定功率: 4kW</p><p>  滿載功率: 1440 r/min</p>&

23、lt;p>  堵轉轉矩/額定轉矩: 2.2</p><p>  最大轉矩/額定轉矩: 2.3</p><p>  安裝高度H: 112mm</p><p>  輸出端軸徑d: 28mm</p><p><b>  四、傳動比分配</b></p><p>  1、

24、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及其分配</p><p><b>  總傳動比</b></p><p><b>  ==</b></p><p>  2、合理分配各級傳動比:</p><p>  由于減速箱是同軸式布置,所以=。</p><p>  因為=13.913,==3.73<

25、/p><p>  五、運動及動力參數(shù)計算</p><p>  各軸轉速、輸入功率、輸入轉矩</p><p><b>  六、齒輪轉動的設計</b></p><p>  七、軸的結構設計及計算</p><p>  八、滾動軸承的選擇及壽命</p><p>  九、鍵連接的選擇及校

26、核計算</p><p>  由于鍵采用靜聯(lián)接,沖擊輕微,所以許用擠壓應力為,校核后上述鍵皆安全。</p><p><b>  十、連軸器的選擇</b></p><p>  由于彈性聯(lián)軸器的諸多優(yōu)點,所以考慮選用它。</p><p>  1、高速軸用聯(lián)軸器的設計計算</p><p>  由于裝置用于

27、運輸機,原動機為電動機,所以工作情況系數(shù)為,</p><p><b>  計算轉矩為</b></p><p>  所以考慮選用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HL1(GB/T5014-1995),但由于聯(lián)軸器一端與電動機相連,其孔徑受電動機外伸軸徑限制,所以選用HL2(GB/T5014-1995)</p><p><b>  其主要參數(shù)如下:</

28、b></p><p><b>  公稱轉矩</b></p><p><b>  軸孔直徑, </b></p><p><b>  軸孔長 </b></p><p> ?。╗3]表13-7)(GB/T5014-1995)</p><p>  2、第二

29、個聯(lián)軸器的設計計算</p><p>  由于裝置用于運輸機,原動機為電動機,所以工作情況系數(shù)為,</p><p><b>  計算轉矩為</b></p><p>  所以選用彈性柱銷聯(lián)軸器HL3(GB/T5014-1995)</p><p><b>  其主要參數(shù)如下:</b></p>

30、<p><b>  公稱轉矩</b></p><p><b>  軸孔直徑 </b></p><p><b>  軸孔長, </b></p><p> ?。╗3]表13-7)(GB/T5014-1995)</p><p>  十一、箱體的結構設計</p>

31、<p>  此減速為同軸式二級齒輪減速器,采用剖分式結構,箱座和箱蓋材料為HT150,鑄造。</p><p><b>  1、減速器壁厚</b></p><p>  根據(jù)[3]表3-1鑄鐵減速器箱體結構尺寸估算壁厚</p><p>  2、減速器附件的選擇</p><p>  通氣器:由于在室內使用,選通氣

32、器(一次過濾),采用M18×1.5</p><p>  油標尺:查[3]表14-8選用游標尺M16</p><p>  起吊裝置:采用箱蓋吊耳、箱座吊耳。</p><p>  放油螺塞:選用外六角油塞及墊片M16×1.5</p><p>  十二、密封件,潤滑劑及潤滑方式的選擇</p><p>&l

33、t;b>  齒輪的潤滑</b></p><p>  采用浸油潤滑,由于低速級周向速度為0.704m/s,所以浸油高度約為六分之一大齒輪半徑,取為27mm。</p><p><b>  滾動軸承的潤滑</b></p><p>  由于軸承周向速度為,所以宜開設油溝、飛濺潤滑。</p><p><b&

34、gt;  潤滑油的選擇</b></p><p>  齒輪與軸承用同種潤滑油較為便利,考慮到該裝置用于小型設備,選用L-AN15潤滑油。</p><p><b>  密封方法的選取</b></p><p>  選用凸緣式端蓋易于調整,采用氈圈油封實現(xiàn)密封。</p><p>  密封圈型號按所裝配軸的直徑確定為:

35、I軸選用, 氈圈30。</p><p>  III軸選用,氈圈45</p><p>  軸承蓋結構尺寸按用其定位的軸承的外徑決定。</p><p><b>  參考資料目錄</b></p><p>  [1] 《機械設計(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貴,紀名剛 主編,2001年7月第八版;</p>&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