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復雜模型機的設計與實現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課 程 設 計 報 告 書</p><p>  所屬課程名稱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 </p><p>  題 目 復雜模型機的設計與實現     </p><p>  2012年6 月 8日 </p><p><b>  目錄</b></p&

2、gt;<p>  第一章 課程設計內容及要求2</p><p>  第二章 總體設計3</p><p>  第三章 數據格式及指令系統4</p><p>  第四章實驗步驟8</p><p>  第五章課程設計心得14</p><p>  第六章參考文獻14</p>

3、<p>  第一章 課程設計內容及要求</p><p>  綜合運用所學計算機原理知識,設計并實現較為完整的計算機。</p><p>  ⑴模型機規(guī)定采用定點補碼表示法表示數據,且字長為8位。</p><p>  ⑵模型機設計四大類指令共16條,其中包括算術邏輯指令、I/O指令、存數指令、取數指令、轉移指令和停機指令,設計一臺微程序控制的模型機。</

4、p><p>  ⑶根據設計,在實驗臺上組裝調試通過。</p><p> ?、扔?6條指令,編寫一個匯編語言程序,調試通過。</p><p>  第二章 總體設計</p><p>  復雜模型機的數據通路框圖如圖3—16所示。根據復雜模型機的硬件電路設計監(jiān)控軟件(機器指令),再根據機器指令要求,設計微程序流程圖及微程序,最后形成16進制文件。&

5、lt;/p><p>  第三章 數據格式及指令系統</p><p><b>  1、數據格式</b></p><p>  模型機規(guī)定采用定點補碼表示法表示數據,且字長為8位,其格式如下:</p><p>  其中第7位為符號位,數值表示范圍是:-1≤X<1。</p><p><b>  2

6、、指令格式</b></p><p>  模型機設計四大類指令共十六條,其中包括算術邏輯指令、I/O指令、存數指令、取數指令、轉移指令和停機指令。</p><p><b> ?、?算術邏輯指令</b></p><p>  設計9條算術邏輯指令并用單字節(jié)表示,尋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尋址,其格式如下:</p><p&g

7、t;  其中,OP—CODE為操作碼,RS為源寄存器,RD為目的寄存器,并規(guī)定:</p><p>  9條算術邏輯指令的名稱、功能具體見表3-8。</p><p> ?、?訪問指令及轉移指令</p><p>  模型機設計2條訪問指令:即存數STA、取數LDA;2條轉移指令:即無條件轉移JMP、有進位轉移指令BZC。指令格式為:</p><p&g

8、t;  其中,OP—CODE 為操作碼,RD為目的寄存器地址(LDA、STA 指令使用)。D為位移量(正負均可),M為尋址模式,其定義如下:</p><p>  本模型機規(guī)定變址RI指定為寄存器R2。</p><p><b>  ⑶ I / O指令</b></p><p>  輸入IN和輸出OUT指令采用單字節(jié)指令,其格式如下:</p&g

9、t;<p>  其中,addr=01時,選中輸入數據開關組KD0~KD7作為輸入設備,addr=10時,選中2位數碼管作為輸出設備。</p><p><b> ?、?停機指令</b></p><p><b>  指令格式如下:</b></p><p>  HALT指令,用于實現停機操作。</p>

10、<p><b>  3、指令系統</b></p><p>  本模型機共有16條基本指令,其中算術邏輯指令7條,訪問內存指令和程序控制指令4條,輸入輸出指令2條,其它指令1條。表3—8列出了各條指令的格式、匯編符號、指令功能。</p><p><b>  實驗步驟</b></p><p> ?、?設計復雜模型機

11、的監(jiān)控軟件,詳細如下:</p><p>  $P00 44 IN 01, R0 </p><p>  $P01 46 IN 01, R2 </p><p>  $P02 98 ADC R2, R0 </p><p>  $P03 81 MOV R0,

12、 R1 </p><p>  $P04 F5 RLC R1, R1 </p><p>  $P05 0C BZC 00, 00</p><p><b>  $P06 00 </b></p><p> ?、?根據復雜模型機的監(jiān)控軟件設計微程序流程圖</p><

13、p><b>  如圖3—17所示</b></p><p>  按照實驗機設計的微指令格式,參照微指令流程圖,設計微指令,并形成二進制代碼表。</p><p> ?、?將二進制代碼表轉換為聯機操作時的十六進制格式文件(文件名C8JHE3)。</p><p>  程序:          </p><p>  $P0

14、0 44 </p><p>  $P01 46 </p><p>  $P02 98 </p><p>  $P03 81 </p><p>  $P04 F5 </p><p>  $P05 0

15、C </p><p><b>  $P06 00 </b></p><p>  微程序: </p><p>  $M00 088105 </p><p>  $M01 82ED05

16、 </p><p>  $M02 50C004 </p><p>  $M03 04A004 </p><p>  $M04 A0E004 </p><p>  $M05 06E004 <

17、/p><p>  $M06 07A004 </p><p>  $M07 A0E004 </p><p>  $M08 8AED05 </p><p>  $M09 8CED05 </p>

18、<p>  $M0A 3BA004 </p><p>  $M0B 018005 </p><p>  $M0C 3C2004 </p><p>  $M0D 0EA004 </p><

19、;p>  $M0E 0FB605 </p><p>  $M0F 25EA95 </p><p>  $M10 83ED05 </p><p>  $M11 85ED05</p><p>  $M12 8DED05</p>

20、<p>  $M13 A6ED05</p><p>  $M14 011004</p><p>  $M15 010407</p><p>  $M16 168005</p><p>  $M17 019A3D</p><p>  $M18 019205</p><p>  $M19

21、 2AA205</p><p>  $M1A 2CB205</p><p>  $M1B 32A205</p><p>  $M1C 33A205</p><p>  $M1D 36A205</p><p>  $M1E 378235</p><p>  $M1F 398235</p>

22、;<p>  $M20 019004</p><p>  $M21 018406</p><p>  $M22 81DB05</p><p>  $M23 E48005</p><p>  $M24 018005</p><p>  $M25 A0AA95</p><p>  $M

23、26 27A004</p><p>  $M27 28BC05</p><p>  $M28 29EA95 </p><p>  $M29 A0AA95 </p><p>  $M2A 2BB405 </p><p> 

24、 $M2B 419B95 </p><p>  $M2C 2DA405 </p><p>  $M2D 6EAB05 </p><p>  $M2E 2FAA0D </p><p>  $M2F 30AA

25、05 </p><p>  $M30 71810D </p><p>  $M31 419B95 </p><p>  $M32 019A05 </p><p>  $M33 35B405</p

26、><p>  $M34 81DB05</p><p>  $M35 419BBD</p><p>  $M36 019A0D</p><p>  $M37 38882D</p><p>  $M38 019805</p><p>  $M39 3A881D</p><p> 

27、 $M3A 019805</p><p>  $M3B 080A07</p><p>  $M3C 098A06</p><p><b> ?、?實驗接線</b></p><p>  在實驗八的基礎上將跳線器J13和J14由右邊相連改為左邊相連,再將IJ1連IJ2。詳細如下:</p><p>  

28、a、跳線器J1~J12全部撥在右邊(自動工作方式);</p><p>  b、跳線器J16、J18、J23、J24全部撥在左邊;</p><p>  c、跳線器J15、J19、J25全部撥在右邊,跳線器J13、J14撥在左邊;</p><p>  d、跳線器J20~J22、J26、J27連上短路片;</p><p>  e、UJ1連UJ2,J

29、SE1連JSE2,SJ1連SJ2;</p><p>  f、MBUS連BUS2;</p><p>  g、REGBUS連BUS5;</p><p>  h、PCBUS連EXJ2;</p><p>  i、 ALUBUS連EXJ3;</p><p>  j、 ALUO1連BUS1;</p><p>

30、;  k、EXJ1連BUS3;</p><p>  l、 ALUO2連BUS4;</p><p>  n、IJ1連IJ2。</p><p><b>  接線圖</b></p><p> ?、?連接實驗線路,仔細查線無誤后接通電源。</p><p><b> ?、?寫微程序和程序</

31、b></p><p> ?、?手動方法寫微程序參看實驗六。</p><p>  手動方法寫代碼程序(機器指令)步驟如下:</p><p>  通過上一步將機器指令對應的微代碼正確地寫入E2ROM 2816芯片后,再進行機器指令程序的裝入和檢查。</p><p>  A. 將“編程開關”置“運行”位置,“運行方式”開關置“單步”位置。&l

32、t;/p><p>  B. 撥動總清開關(0→1),微地址寄存器清零,程序計數器清零。然后使控制開關SWC、SWA開關置為“0 1”,按動一次“啟動運行”開關,微地址顯示燈LUA0~LUA5顯示“001001”,再按動一次“啟動運行”開關,微地址顯示燈LUA0~LUA5顯示“001100”,此時數據開關的內容置為要寫入的機器指令,再按動一次“啟動運行”開關,即完成該條指令的寫入。若仔細閱讀微程序流程,就不難發(fā)現,機器

33、指令的首地址只要第一次給入即可,PC會自動加1,所以,每次按動“啟動運行”開關,只有在微地址燈顯示“001100”時,才設置內容,直到所有機器指令寫完。</p><p>  C. 寫完程序后須進行檢驗。撥動總清開關(0→1)后,微地址清零,PC程序計數器清零,然后使控制開關SWC、SWA為“0 0”,按動“啟動運行”開關,微地址燈將顯示“001000”,再按“啟動運行”開關,微地址燈顯示為“001010”,第三次

34、按“啟動運行”開關,微地址燈顯示為“111011”,此時總線數據顯示燈LZD0~LZD7顯示為該首地址的內容,再次按動“啟動運行”開關,微地址燈顯示為“001000”,此時,2位數碼管顯示的內容即為RAM中的數據,不斷按動“啟動運行”開關,可檢查后續(xù)單元內容。</p><p>  注意:每次僅在微地址燈顯示為“001000”時,2位數碼管顯示的內容才是相應地址中的機器指令內容。</p><p&

35、gt; ?、?聯機讀/寫微程序和程序</p><p>  用聯機軟件的裝載功能將16進制格式文件(文件名為C8JHE3)裝入實驗機即可(詳細操作見聯機軟件的README)。</p><p><b> ?、?運行程序</b></p><p><b> ?、?單步運行程序</b></p><p>  A

36、. “編程開關”置“運行”狀態(tài),“運行方式”開關置為“單步”狀態(tài),“運行控制”開關置為“運行”狀態(tài)。</p><p>  B. 撥動總清開關(0→1),微地址清零,PC計數器清零,程序首地址為OOH。</p><p>  C. 按動“啟動運行”開關,即單步運行一條微指令。對照微程序流程圖,觀察微地址顯示燈是否和流程一致。</p><p><b> ?、凇∵B

37、續(xù)運行程序</b></p><p>  A. “編程開關”置“運行”狀態(tài),“運行方式”開關置為“連續(xù)”狀態(tài),“運行控制”開關置為“運行”狀態(tài)。</p><p>  B. 撥動總清開關,清微地址及PC計數器,按動“啟動運行”開關,系統連續(xù)運行程序。如果要停止程序的運行,只需將“運行控制”開關置為“停止”狀態(tài),系統就停機。</p><p>  ⑻ 采用單步或

38、連續(xù)運行方式執(zhí)行機器指令,參照機器指令及微程序流程圖,將實驗現象與理論分析比較,驗證系統執(zhí)行指令的正確性。</p><p><b>  課程設計心得</b></p><p>  通過對模型機的設計與實現,我學會了如何將一套理論用于實踐,把學過的知識轉化成真正的東西,學會了如何融會貫通,雖然在設計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和瓶頸,但是都可以通過努力來解決,這樣自己會很有

39、成就感,也學會了做任何事都要細心,不然就可能功虧一簣,通過反思這次課程設計的過程,我發(fā)現我們不僅需要正確的,有目的性的做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還要學會掌握速度,要高效率,高準確度的完成工作,要目的明確,這次設計,讓我很有成就感,對這門課的知識的掌握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與。!</p><p><b>  參考文獻</b></p><p>  [1]蔣本珊.計算機組成原理

40、[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p><p>  [2]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指導書[M].華東交通大學理工院</p><p>  [3]黃穎.計算機組成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年</p><p><b>  5月</b></p><p>  [4]楊光煜.計算機組成原理[M].北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