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1前言</b></p><p> 在現(xiàn)代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火災與爆炸災害是最主要的災害之一?;馂木哂邪l(fā)生頻率高、損失大的特點,而爆炸災害則具有損害最為慘重的特點。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火災與爆炸災害,必須認真掌握火災與爆炸災害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蔓延規(guī)律,以及災害的控制技術與方法。</p><p> 本次課程設計大致包括廠區(qū)的平面設計、塑料的制
2、作工藝流程以及過程中的危害,廠房防火等級、防火間距的確定,爆炸區(qū)域的劃分,以及泄壓面積的計算和防爆電器的選型與分析。</p><p> 2塑料工業(yè)生產工藝流程介紹</p><p> 從化工原料到塑料原料,再從塑料原料到塑料制品,全部流程分為三個連續(xù)的部分,請參看下面的“從原料到制品的簡單生產流程圖”。圖中正方形部分代表原材料、中間產物或成品,長方形部分代表過程;實線表示流程前進方向,虛
3、線表示該流程前進的另一種方式。 </p><p> 其中①和③兩個部分是分別屬于塑料原料和塑料制品兩個生產部門的,而②部分按理也應屬于原料部門,但是也有大型的成型工廠將這部分歸入自己的生產范疇,這樣除了能</p><p> 滿足工廠對塑料在配制上的多樣性要求外,還可以簡化倉庫管理。</p><p> 原料到制品的簡單生產流程圖</p><p
4、><b> 圖2.1</b></p><p> 生產塑料制品的完整工序包括五個:⑴預處理;⑵成型;⑶機械加工;⑷修</p><p> 飾;⑸裝配。在任何制品的生產過程中,這五個工序都要按照此順序進行,不能顛倒,否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制品的質量,或者浪費時間和人力。某些制品的生產不需要經過全部五個工序,但在去除無用的工序后仍應按上述的次序進行生產,不可越次。
5、</p><p> 通常在生產新制品前,應先熟悉該制品在物理、機械、化學、熱學、電學性能等方面的指標,然后根據這些要求來選擇合適的塑料原料,并由此決定成型加工的方法,同時還要對成本進行估算以判斷是否合理。最后再通過試制來確定生產工藝規(guī)程。</p><p> 2.1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因素</p><p> 塑料的生產也分為很多種,各類塑料在其制品生產中可能出現(xiàn)的有
6、害污染物也不同。塑料為高分子化合物中三大合成制品(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之一,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熱固性塑料,即在“固化”以后不能再溶塑成型,如氨基、環(huán)氧、酚醛、聚酯、聚氨酯、硅酮等塑料。另一類是熱塑性塑料,能反復熔塑再成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砜、氯化聚醚、尼龍、有機氟等塑料。聚塑完全的塑料一般無毒或低毒,而其單體、溶劑和各種添加劑,如填料、增塑劑、穩(wěn)定劑、固化劑、顏料等,往往具有不同程度
7、的毒性,對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危害。</p><p><b> 主要危害因素</b></p><p><b> 2.1.1人的危害</b></p><p> 1) 一氧化碳和缺氧;氯化氫、光氣和鹵化氫中毒等。</p><p> 2)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的生產可引起中毒。</p>&
8、lt;p> 3) 聚碳酸酯用于制造電絕緣材料、機械部件等。工人可有口苦、惡心和頭痛,上呼吸道刺激癥狀較多見。</p><p> 4) 可制造耐磨零件、包裝材料等的聚甲醛酯,主要對上呼吸道產生刺激和腐蝕作用,可致皮膚干燥和脫皮。</p><p> 5) 氯化聚醚是一種熱塑性高分子材料??勺鳛槟透g、耐磨材料等。在高溫下可分解出氯化氫、氯甲烷、醛類、一氧化碳等引起中毒。</p
9、><p> 6) 聚苯醚的單體用于代替不銹鋼制造醫(yī)療器械,在電器、電子、化學、紡織等工業(yè)中也廣泛應用。在生產聚苯醚的過程中,應注意其原料苯、甲醇、苯酚等對工人健康的危害。</p><p> 7) 丙烯酸樹脂最廣泛應用的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稱有機玻璃)。用于航空、汽車、儀表等行業(yè)作為高級透明材料配件。生產工人主要接觸氫氰酸丙酮氰醇、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醇、丙酮等。丙酮氰醇可經呼吸道、皮膚、粘
10、膜進入人體引起中毒。</p><p> 8) 環(huán)氧樹脂用作粘合劑、涂料并用以制造層壓板,即玻璃鋼及泡沫塑料等。生產中最常發(fā)生的危害是接觸能引起嚴重的原發(fā)性刺激性和過敏性皮炎、哮喘性支氣管炎。</p><p> 2.1.2環(huán)境的危害 </p><p> 1) 塑料制品生產的廢氣多是無組織排放,主要以低煙道及風扇排風形式抽排,大 多數情況下是對廠區(qū)附
11、近及車間內產生影響。</p><p> 2)塑料很多是易燃性的,在火災燃燒時,釋放出的有害氣體,對人體會產生一定危害,塑料如以粉塵狀積聚于空氣,還有可能引起爆炸,造成傷亡和破壞。 3)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往往含有機物、油污,如未經處理外排,會污染水源。 4)粉塵:特別是為增強塑料性能而使用玻璃纖維、石棉等產生的塑料粉塵,對人體造成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和肺癌。粉塵排到空氣中會降低空氣可見度,惡
12、化生活環(huán)境。</p><p> 5)苯、甲苯、二甲苯:高濃度時可引起急性中毒,對神經系統(tǒng)有毒害作用,嚴重時會昏迷以致失去知覺,停止呼吸。輕度中毒引起頭疼、頭暈、全身無力、惡心、嘔吐。慢性中毒出現(xiàn)頭疼、失眠、手指麻木以及血液系統(tǒng)病變和一些其他病變。 6)醛類:毒性主要對皮膚、視網膜、呼吸道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損害作用。 7)酚類:屬高毒類,對各種細胞有直接損害,對皮膚和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皮膚接觸可
13、引起皮疹。吸入后會引起頭疼、頭暈、惡心、失眠、食欲不振等,嚴重者可合并肝腎損害。 8)氯乙烯:長期接觸會引起肝、脾腫大、神經系統(tǒng)及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氯乙烯還有致癌作用,可誘發(fā)肝癌或肝血管內瘤,并有可能引起肢端溶骨癥、門脈亢進癥和硬皮癥 9)氯化氫:刺激性有毒氣體,吸入呼吸道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中毒癥狀有粘膜刺激、鼻粘膜潰瘍和鼻中隔穿孔、眼結膜炎和角膜炎、咳嗽、牙齒腐蝕、腸胃病等。</p><p>
14、; 2.2根據塑料的各種性質及塑料廠的火災特點</p><p> 塑料廠發(fā)生火災后,單體、溶劑、添加劑爆炸危險性大,塑料和單體燃燒猛烈,蔓延快,易產生毒害性氣體,撲救時對消防人員有一定的威脅。</p><p> 2.2.1爆炸危險性大</p><p> 合成樹脂的原料和助劑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原料和助劑是通過聚合合成樹脂。一些聚合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的,在生
15、產過程中,原料泄漏、反應壓力過大和反應溫度過高都可能發(fā)生爆炸。</p><p> ?、僖蛟O備缺陷或操作不當,出現(xiàn)跑、冒、滴、漏現(xiàn)象,遇生產或檢修的電火花,發(fā)生爆炸。</p><p> ②物料比例不當或物料不純而發(fā)生爆炸。如在聚氯乙烯生產中,若氯化氫中含有微量氧,就會引起爆炸。</p><p> ③生產設備溫度、壓力控制不當,造成設備超溫超壓,引起爆炸。</
16、p><p> ④在火災情況下,高溫、高壓裝置受火焰烘烤,溫度升高,設備的物料急劇膨脹、壓力增大發(fā)生爆炸。</p><p> ?、菀蜻x用滅火劑不當或撲救措施失誤而導致爆炸。如用水或泡沫滅火劑撲救三乙丁基鋁等有活潑鋁成分的催化劑時,即會發(fā)生爆炸。</p><p> 2.2.2燃燒蔓延快</p><p> 生產塑料的原料和中間體,大都為可燃氣體和
17、易燃液體,燃燒速度很快,有時以爆炸的形式出現(xiàn),蔓延極為迅速,從初期燃燒到猛烈燃燒,在時間上基本沒有明顯的劃分。同時,燃燒熱值高,熱輻射強,即使成品塑料燃燒,其速度也比一般固體可燃物要快。在塑料制品的車間、廠區(qū)內堆放有大量的塑料成品、廢品和一些邊角余料,是火勢發(fā)展蔓延的重要條件。表2-2-2為合成塑料主要原料的火險特征。</p><p><b> 表2.1</b></p>&l
18、t;p> 2.2.3產生毒害性氣體</p><p> 塑料原料成品燃燒時會產生濃重的煙霧,在煙中含有大量的毒害性氣體。如含有氧的脲氨甲醛樹脂、三聚氫胺甲醛樹脂、聚酰胺、聚氨酯等燃燒時,能產生一氧化碳、氧化氮等有毒氣體和氰化氫劇毒氣體;氟聚氯乙烯、聚氟乙烯等燃燒時,能產生氯化氫、氟化氫等有腐蝕毒害性的氣體;酚醛樹脂燃燒時能放出有毒的酚蒸氣。表4-12-2為部分塑料加熱到506℃時分解出的毒性氣體。<
19、/p><p> 表2.2部分塑料加熱到506℃時分解出的毒性氣體</p><p> 2.2.4易形成流淌火災</p><p> 塑料廠使用易燃液體較多,而盛放這些液體的槽、罐往往設在高處,發(fā)生火災時,液體易從槽、罐中溢出或漏出,由高處向下流淌,并沿著樓面或地面擴散,形成流淌火災。</p><p> 高大裝置上部流淌著火,形成立體火災。熔化
20、的塑料制品堆垛和廢品、邊角余料堆垛,在火災時熔化流淌燃燒。</p><p> 2.2.5燃燒產生熔滴</p><p> 多數塑料燃燒時能產生熔滴。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等燃燒時都能產生熔滴。熔滴溫度較高,滴落時能傷人,并將鋪設的水帶粘連,妨礙滅火戰(zhàn)斗行動。</p><p> 根據火災類別的區(qū)分,塑料廠儲存廠的火災類別課定為甲類,其余部分生產車間屬于乙類。&
21、lt;/p><p> 2.3確定火災危險類別</p><p> 為了比較切合實際的確定劃分閃點基準,對596種甲、乙、丙類液體的閃點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p><p> 情況如下:1.常見易燃液體的閃點多數為<28℃;2.國產煤油的閃點在28~40℃;3.國產16種規(guī)格的柴油閃點大多數為60~90℃(其中僅“一35號”柴油閃點為50℃);4.閃點在60~120℃的
22、73個品種的丙類液體,絕大多數危險性不大;5.常見的煤焦油閃點為65~100℃。我們認為凡是在一般室溫下遇火源能引起閃燃的液體屬于易燃液體,可列入甲類火災危險性范圍。我國南方城市的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8℃左右,而廠房的設計溫度在冬季一般采用12~25℃。根據上述情況,將甲類火災危險性的液體閃點基準定為<28℃,乙類定為>28℃至<60℃。丙類定為>60℃。這樣劃分甲、乙、丙類是以汽油、煤油、柴油的閃點為基準的,這樣既排除了煤油升為甲類的可
23、能性,也排除了柴油升為乙類的可能性,有利于節(jié)約和消防安全。三、關于氣體爆炸下限分類的基準問題。由于絕大多數可燃氣體的爆炸下限均<10%,一旦設備泄漏,在空氣中很容易達到爆炸濃度而造成危險,所以將爆炸下限<10%的氣體劃為甲類;少數氣體的爆炸下限>10%,在空氣中較難達到爆炸濃度,所以將爆炸下限≥10%的氣體劃為乙類。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基本上是可行的,因此本規(guī)范仍采</p><p> 一、甲類.“甲類”第1項和第2
24、項前面已有說明,在此不重述。2.“甲類”第3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在常溫下可以逐漸分解,釋放出大量的可燃氣體并且迅速放熱引起燃燒,或者物質與空氣接觸后能發(fā)生猛烈的氧化作用,同時放出大量的熱,而溫度越高其氧化反應速度越快,產生的熱越多使溫度升高越快,如此互為因果而引起燃燒或爆炸。如硝化棉、賽璐珞、黃磷生產等。3.“甲類”第4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遇水或空氣中的水蒸汽發(fā)生劇烈的反應,產生氫氣或其他可燃氣體,同時產生熱量引起燃燒或爆炸
25、。該種物質遇酸或氧化劑也能發(fā)生劇烈反應,發(fā)生燃燒爆炸的危險性比遇水或水蒸汽時更大。如金屬鉀、鈉、氧化鈉、氫化鈣、碳化鈣、磷化鈣等的生產。4.“甲類”第5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有較強的奪取電子的能力,即強氧化性。有些過氧化物中含有過氧基(—O—O一)性質極不穩(wěn)定,易放出氧原子,具有強烈的氧化性,促使其他物質迅速氧化,放出大量的熱量而發(fā)生燃燒爆炸的危險。該類物質對于酸、堿、熱,撞擊、摩擦、催化或與易燃品、還原劑等接觸后能發(fā)生迅速分解,極
26、易發(fā)生燃燒或爆炸。5.“甲類”第6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燃點較低易燃燒、受熱、撞擊、摩</p><p> 二、乙類1.“乙類”第l 項和第2項前面已有說明,在此不重復。2.“乙類”第3項中所指的不屬于甲類的氧化劑是二級氧化劑,即非強氧化劑。這類生產的特性是比甲類第5項的性質穩(wěn)定些,其物質遇熱、還原劑、酸、堿等也能分解產生高熱,遇其他氧化劑也能分解發(fā)生燃燒甚至爆炸。如過二硫酸鈉、高碘酸、重鉻酸鈉、過醋酸等類的
27、生產。3.“乙類”第4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燃點較低、較易燃燒或爆炸,燃燒性能比甲類易燃固體差,燃燒速度較慢,同時也可放出有毒氣體。5.“乙類”第6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可燃物質的粉塵、纖維、霧滴懸浮在空氣中與空氣混合,當達到一定濃度時,遇火源立即引起爆炸。這些細小的物質表面吸附包圍了氧氣。當溫度提高時,便加速了它的氧化反應,反應中放出的熱促使它燃燒。這些細小的可燃物質比原來塊狀固體或較大量的液體具有較低的自燃點,在適當的條件下,著火
28、后以爆炸的速度燃燒。 </p><p> 三、丙類.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燃點較高,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能夠起火或微燃,當火源移走后仍能持續(xù)燃燒或微燃。如對木料、橡膠、棉花加工等類的生產。</p><p> 四、丁類1.“丁類”第l 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被加工的物質不燃燒,而且建筑物內很少有可燃物。所以生產中雖有赤熱表面、火花、火焰也不易引起火災。如煉鋼、煉鐵、熱軋或制造玻璃
29、制品等類的生產。2.“丁類”第2項的生產特性是雖然利用氣體、液體或固體為原料進行燃燒,是明火生產,但均在固定設備內燃燒,不易造成火災,雖然也有一些爆炸事故,但一般多屬于物理性爆炸。這類生產如鍋爐、石灰焙燒、高爐車間等。3.“丁類”第3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使用或加工的物質(原料、成品)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難起火、難微燃、難碳化,當火源移走后燃燒或微燃立即停止。而且廠房內是常溫,設備通常是敞開的。一般熱壓成型的生產。</p&g
30、t;<p> 五、戊類“戊類”生產的特性是生產中使用或加工的液體或固體物質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時,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不會因使用的原料或成品引起火災,而且廠房內是常溫的。如制磚、石棉加工、機械裝配等類型的生產。 </p><p> 根據以上規(guī)范內容,儲存場所與擠塑、吹塑、模塑車間的危險類別為乙類,擠出吹塑、注塑、滾塑車間為甲類。</p><p> 3工廠區(qū)域的平面布置&
31、lt;/p><p><b> 圖3.1</b></p><p> 為了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必須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發(fā)生了火災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損失,通常用耐火等級來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 m; u z% F" C" I6 B* Z+ L% D一座建筑物的耐火等級不是由一兩個構件的耐火性決定的,是由組成建筑物的所有構件
32、的耐火性決定的,即是由組成建筑物的墻、柱、梁、樓板等主要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決定的。 8 @! _0 }/ L3 a/ T2 O% Y+ k2 @ u! C</p><p> 我國現(xiàn)行規(guī)范選擇樓板作為確定耐火極限等級的基準,因為對建筑物來說樓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至關重要的構件。在制定分級標準時首先確定各耐火等級建筑物中樓板的耐火極限,然后將其它建筑構件與樓板相比較,在建筑結構中所占的地位比樓板重要的,可適當
33、提高其耐火極限要求,否則反之。根據我國國情,并參照其他國家的標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把高層民用建筑耐火等級分為一、二級;《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分為一、二、三、四級,一級最高,四級最低。 " a/ f0 A8 j6 j' q& J各耐火等級的建筑物除規(guī)定了建筑構件最低耐火極限外,對其燃燒性能也有具體要求,因為具有相同耐火極限的構件若其燃燒性能不同,其在火災中的情況是不同的。</p>
34、<p> 3.1建筑物的耐火等級</p><p> 根據不同的儲存物品火災危險性類別,為合理選擇倉厙的耐火等級,分別對倉庫的層數和建筑面積作出了規(guī)定。 1 倉庫物資儲存比較集中,而且目前有許多倉庫超量儲存現(xiàn)象嚴重。另外,原有的老倉庫的耐火等級大多較低,三級的較多,四級和四級以下的倉庫也占一定比例?;馂暮蟮奈镔Y搶救和滅火難度大,如糧食、棉花、紡織品等的火災,常造成嚴重損失。 2 確定倉
35、庫的耐火等級層數和面積,考慮了以下因素: 1)倉庫的耐火等級、層數和面積均要求比廠房和民用建筑的高。主要考慮倉庫儲存物資集中,價值高,危險性大,滅火和物資搶救困難等。執(zhí)行中應注意,本條規(guī)定中倉庫的面積為倉庫的占地面積,非倉庫的總建筑面積,而倉庫內的防火分區(qū)是強調防火墻之間的建筑面積,即倉庫內的防火分區(qū)必須是采用防火墻分隔。 2)甲、乙類物品起火后,燃速快,火勢猛烈,其中有不少物品還會發(fā)生爆炸。甲、乙類倉庫的火災,爆炸危
36、險性高、危害大。因此,甲類倉庫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且應為單層。這樣做有利于控制火勢蔓延,便于撲救,減少火災災害。 3)根據對國內現(xiàn)有情況的調查分析,各地甲、乙、丙類倉庫有關耐火等級、層數、面積的情況</p><p> 由于高層倉庫儲存物品量比較大、相對集中、價值高,且疏散撲救困難,故分隔要求</p><p> 比多層嚴些。高層與多層倉庫的劃分界限和理由,參見高層廠房的說明。
37、 表3.1</p><p> 5)對于硝酸銨、電石、尿素聚乙烯、配煤庫等以及車站、碼頭、機場的中轉倉庫具有機械化裝卸程度比較高、容量大以及后者周轉快等特點,考慮到管理相對規(guī)范等情況,作了一定調整。 6)設置在地下、半地下的倉庫,火災時室內氣溫高,煙氣濃度比較高和熱分解產物成分復雜、毒性大,而且威脅上部倉庫的安全,要求相對嚴些。本條規(guī)定
38、甲、乙類倉庫不準附設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內,對于單獨建設的甲、乙類倉庫,甲、乙類物品也不應設在該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對于確需設置在地下時,本規(guī)范未作明確規(guī)定,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相關措施后確定。在倉庫的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情況下,丙類1項、2項倉庫的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分別限制在150m2、300m2;丁、戊類,分別限制在500m2、1000m2。</p><p> “三合一”建筑在我國曾造成
39、過多起重特大火災事故,教訓深刻。為保證人身安全,要求有爆炸危險的廠房內不應設置休息室、辦公室等,必須設置時應采用防爆防護墻分隔。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生產產生爆炸事故時,其沖擊波有很大的摧毀力,用普通的磚墻很難抗御,即使原來墻體耐火極限再高,也會因墻體破壞失去性能,故提出要采用有一定抗爆強度的防爆防護墻。防爆防護墻為在墻體任意一側受到爆炸沖擊波作用并達到設計的壓力作用時,能夠保持設計所要求的防護性能的墻體。防爆防護墻的通常做法有幾種:①
40、鋼筋混凝土墻;②磚墻配筋;③夾砂鋼木板。有爆炸危險的廠房若發(fā)生爆炸,在泄壓墻面或其他泄壓設施還未來得及泄壓以前,在數毫秒內,其他各墻已承受了內部壓力。防爆防護墻的具體設計,應根據生產部位可能產生的爆炸超壓值、泄壓面積大小、爆炸的概率與建造成本等情況綜合考慮進行。 在丙類廠房內設置的管理、控制或調度生產的辦公用房以及工人的中間臨時休息室,要采用規(guī)定的耐火構件與生產部分隔開,且應設置有獨立的安全出口,直通廠房外。</p>
41、<p> 對于易燃、易爆的甲、乙類物品如不隔開單獨存放,發(fā)生火災后會相互影響,造成更大損失。本條規(guī)定中間倉庫的儲量宜控制在1晝夜的需用量內。但由于工廠規(guī)模、產品不同,1晝夜需用量的絕對值有大有小,難以規(guī)定一個具體的限量數據。有些需用量較少的廠房,如手表廠用于清洗的汽油,每晝夜需用量只有20kg,則可適當調整存放1~2晝夜的用量;如l晝夜需用量較多,則應嚴格控制為1晝夜用量。 為節(jié)約用地和因生產工藝流程的連續(xù)性要求
42、,常在廠房內,特別是高層、多層廠房內設置中間倉庫。如某市童裝廠主廠房6層,底層為原料、成品倉庫,某市制藥廠主廠房9層,底層為紙箱、成品庫,這在一些輕型廠房是難以避免的。本條規(guī)定允許在廠房內設置倉庫儲存丙、丁、戊類物品,但為便于撲救和疏散物資,對于多、高層廠房,這些倉庫如果其火災危險性相對較大,則宜設置在上層;反之,則宜設在底層或二三層內。倉庫的耐火等級和面積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3.3.2的規(guī)定,且倉庫和廠房的建筑面積總和不應超過一座廠房的一個
43、防火分區(qū)的允許建筑面積。</p><p> 在同一建筑內,倉庫和廠房的耐火等級應當一致,且耐火等級應按要求較高的一方確定,但隔墻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50h。對于丙類倉庫,均應用防火墻和1.50h的不燃燒體樓板隔開。當倉庫的占地面積達到規(guī)定的防火墻間允許建筑面積時,與廠房的隔墻尚應采用防火墻。根據以上的規(guī)范,該廠原料儲存?zhèn)}與擠塑車間為乙類,其他生產車間為甲類。</p><p> 3.1
44、.1建筑物的重要性 </p><p> 對于功能、設備復雜、性質重要,撲救困難的建筑物,一旦發(fā)生火災,政治影響和經濟損失都很大。對這燈建筑的耐火等級要求要高一些;反之對一些一般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要求可相對低一些。 </p><p> 3.1.2火災危險性 </p><p> 建筑物的火災危險性是確定建筑物耐火等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火
45、災危險性大的建筑物,發(fā)生火災的概率高,起火后容易蔓延成災,且撲救困難,造成的損失嚴重。因此對這類建筑物的耐火等級要求要高。</p><p> 3.1.3筑物的高度 </p><p> 建筑物的層數越多,高度越高,火災時人員的疏散和對火災的撲救就越困難。因此對高層建筑的耐火等級要提出來嚴格要求。</p><p><b> 3.1.4火災載荷
46、</b></p><p> 火災荷載是對房間內包含的可燃物的多少的一種度量。顯而易見,建筑物所包含的可燃物越多,發(fā)生火災時產生的熱量就越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因此對于火災荷載較大的建筑物應采用比較高的耐火極限。</p><p> 根據塑料廠房的功能和特性,對不同火災危險性、不同耐火等級廠房的建筑層數、防火分區(qū)面積等作了規(guī)定。 根據不同的生產火災危險性類別,正確選擇廠
47、房的耐火等級,合理確定廠房的層數和建筑面積,是防止火災發(fā)生和蔓延擴大、減少火災損失的有效措施之一。按生產的不同火災危險性,對容易失火、蔓延快、撲救困難的廠房提出較高的耐火等級和建筑層數、建筑面積要求是必要的。 本條規(guī)定甲、乙類廠房要求采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而丙類廠房的最低耐</p><p> 火等級可為三級,丁、戊類廠房可為四級,高層廠房則要求采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p>&
48、lt;p> 甲類生產屬易燃易爆,容易發(fā)生火災事故,且火勢蔓延快,疏散和搶救物資困難,如層數多則更難撲救。因此,本條規(guī)定甲類廠房除因生產工藝需要外,宜采用單層建筑。如單層建筑可以滿足生產工藝要求,就不應建多層建筑。但有的生產工廠,如染料:廠、生物制藥及其原料廠的某些產品生產需要建多層者,可在做好防火分隔和抗爆泄壓措施的條件下,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少數因工藝生產需要,確需采用高層建筑者,必須通過必要的程序進行充分論證。
49、乙類生產性質與甲類生產基本相似,但導致火災危險的條件較甲類稍高,故其面積也較甲類大些。 丙類廠房生產或使用可燃物多,發(fā)生火災較難控制,特別是勞動密集型或生產人員集中的生產車間,更易導致群死群傷重特大火災事故。但在實際生產中,丙類生產的類別、種類非常多,各種生產要求不一,有的相差還較大。因此,為滿</p><p> 足生產需要,根據調查確定了有關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 丁、戊類廠房雖然火災危
50、險性較小,但三、四級耐火等級的廠房發(fā)生火災事故仍然存在。其火災主要因建筑本身存在的可燃材料引起。故有必要規(guī)定三、四級耐火等級的丁、戊類廠房的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 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經組織專家論證后,進一步明確了此類廠房的防火設計要求。</p><p> 表3.2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p><p> 4倉庫的爆炸危險區(qū)域劃分</p><p>
51、 根據《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GB 50058)將危險物質釋放源分為三級。</p><p> 1.連續(xù)級釋放源。預計會長期釋放或短期頻繁釋放易燃物質的釋放源。類似下列情況的,可劃為連續(xù)級釋放源。</p><p> (1)沒有用惰性氣體覆蓋的固定頂儲罐及臥式儲罐中的易燃液體的表面;</p><p> (2)油水分離器等直接與空氣接觸的易燃液體的表
52、面;</p><p> (3)經?;蜷L期向空間釋放易燃氣體或易燃液體的蒸汽的自由排氣孔或其他孔口(如易燃液體儲罐的通氣孔、盛裝易燃液體的油罐車的灌裝口等)。</p><p> 2.第一級釋放源。預計正常運行時會周期或偶爾釋放易燃物質的釋放源。類似下列情況的,劃為第一級釋放源。</p><p> 正常運行時會釋放易燃物質的泵、壓縮機和閥門的密封處。</p&
53、gt;<p> (2)正常運行時會向空間釋放易燃物質,安裝在儲有易燃液體的容器上的排水系統(tǒng)。</p><p> (3)正常運行時會向空間釋放易燃物質的取樣點。</p><p> 3.第二級釋放源。預計正常運行時不會釋放易燃物質即使釋放也僅是偶爾短時釋放易燃物質的釋放源。類似下列情況的,劃為第二級釋放源。</p><p> (1)正常運行時不能釋
54、放易燃物質的泵、壓縮機和閥門的密封處。</p><p> (2)正常運行時不能釋放易燃物質的法蘭、連接件和能拆卸的管道接頭。</p><p> (3)正常運行時不能釋放易燃物質的安全閥、排氣孔或其他孔口。</p><p> 4.多級釋放源。由上述兩種或三種級別釋放源組合而成的釋放源。</p><p> 爆炸危險區(qū)域的劃分是根據爆炸性混
55、合物出現(xiàn)的頻繁程度和持續(xù)時間確定的,分為0區(qū)、1區(qū)、2區(qū)。 首先根據工藝專業(yè)等有關專業(yè)提供的爆炸危險區(qū)域劃分條件圖和釋放源的等級劃分爆炸危險區(qū)域: 1.存在連續(xù)級釋放源的區(qū)域可劃為0區(qū); 2.存在第一級釋放源的區(qū)域可劃為1區(qū); 3.存在第二級釋放源的區(qū)域可劃為2區(qū)?! ∪缓髴鶕L條件調整區(qū)域劃分。當通風良好時,應降低爆炸危險區(qū)域等級;當通風不良時應提高爆炸危險區(qū)域等級?! ≡谏a裝置中0區(qū)是極個別的,大多數屬于2
56、區(qū),在設計中劃分爆炸危險區(qū)域時,應采取合理措施盡量減少1區(qū)。</p><p> 根據塑料小顆粒的性質,在儲存過程中容易產生可燃粉塵,即對粉塵爆炸危險區(qū)域的劃分,根據以上性質,確定為二級釋放源,質量重于空氣。</p><p> 4.1爆炸危險區(qū)域劃分的意義</p><p> 可燃性粉塵在具備一定濃度(超過爆炸下限)和足夠引燃能量的條件下會發(fā)生爆炸??扇夹苑蹓m的存
57、在形成了一個潛在的爆炸環(huán)境,這些區(qū)域的危險性有高低之分,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危險區(qū)域進行分類,以便按照危險區(qū)域的類型采取相應的防爆措施,將可燃性粉塵出現(xiàn)爆炸濃度的可能性,或任意點燃源出現(xiàn)的可能性,以及使二者同時出現(xiàn)的可能性盡可能減小,將粉塵爆炸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在《安全驗收評價守則》中明確規(guī)定,對于粉塵爆炸的危險環(huán)境,有無科學準確的區(qū)域劃分是驗收檢驗項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科學地劃分危險區(qū)域對于節(jié)約項目投資也有
58、著重要意義。粉塵防爆設備的價格是普通產品的2—3倍,只有科學地劃分危險區(qū)域,才能合理地選用防爆電氣設備,避免浪費。</p><p> 4.2粉塵爆炸危險區(qū)域劃分的原則</p><p> 我國很早就制定了粉塵爆炸危險區(qū)域的劃分原則,如《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guī)程》(GBJ58—83)、《爆炸性粉塵環(huán)境電氣設備:粉塵防爆電氣設備》(GB12476.1—2000) .( 爆 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
59、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GB50085—92),(糧食加工、儲運系統(tǒng)粉塵爆炸安全規(guī)程)(GB 17440—1998)等都有詳細說明。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美國電氣規(guī)程(NEC)以及德、日等國對區(qū)域劃分原則均有規(guī)定。但隨時間的推移和國情不同,劃分原則不盡一致。目前國內流行的是“二區(qū)”(爆炸危險區(qū)域和非爆炸危險區(qū)域)、“二級”(10區(qū)和11區(qū)),GB50085—92和GB17441)—1998均按此劃分。此劃分方法正在被IEC1241—3和
60、GB12476.1—2000“二區(qū)”(分級區(qū)域和非分級區(qū)域)、"3級”(20區(qū)、21區(qū)、22區(qū))所代替,但兩者均按爆炸性粉塵混合物出現(xiàn)的頻繁程度和持續(xù)時間進行分區(qū)。</p><p> 表4.1釋放源的分級</p><p> 所謂釋放源,是指粉塵從某一點或某一位置釋放或升起,導致爆炸性粉塵/空氣形成。其分級原則是按出現(xiàn)頻率、時間長短確定的,見表3。</p><
61、;p> 釋放源的確定是劃分危險區(qū)域與危險級別的基礎,因為區(qū)域級別的劃分是以釋放源的危險性和釋放粉塵狀態(tài)確定的,區(qū)域范圍是按相對釋放源位置的距離確定的,因此可以說,正確確定釋放源是區(qū)域劃分的前提。釋放源位置的確定原則如下:</p><p> (1)其位置出現(xiàn)于加工設備、加工工序或加工操作的過程。</p><p> (2)該位置產生粉塵云釋放/生成或粉塵云堆積。</p>
62、<p> 確定釋放源時應考慮下列因素:</p><p> (1)內外有別——在封閉設備內部即使沒有粉塵釋放,其堆積粉塵也因可能產生粉塵云而視為釋放源,而設備外部堆積粉塵因厚度可控而視為非釋放源。</p><p> (2)用途有別——即使都是封閉設備內部,通常不用于粉塵堆積可視為非釋放源。</p><p> (3)以內定外——如封閉設備內部的正壓
63、或負壓,對其外部形成粉塵區(qū)域的可能性影響程度不同,甚至相反。</p><p> 此外,還要考慮工藝因素,如工藝設備的材料性能;加工過程的粉塵釋放速度、下落高度及粉塵特性(如含水量大小)等的影響。</p><p> 釋放源的類型即級別,反映釋放源形成爆炸性粉塵的危險程度,分級原則是按其出現(xiàn)頻率和時間長短確定的。根據11區(qū)爆炸環(huán)境可確定倉庫為二級釋放源。</p><p&
64、gt; 4.3粉塵爆炸危險區(qū)域的分級過程和方法</p><p> 綜上所述,危險區(qū)域的劃分取決于粉塵狀態(tài)、釋放源等級,此外還與通風環(huán)境、實際經驗、行業(yè)特點有關。區(qū)域劃分方法和具體過程如下:</p><p> (1)專業(yè)技術人員對易燃粉塵進行物理性能和粉塵爆炸性能測試。如顆粒大小、水分含量、密度、導電性能、粉塵云(或層)點燃溫度和電阻值等。</p><p>
65、(2)工藝技術人員對釋放源發(fā)生的可能性進行分析,明確釋放源的存在位置,明確其可能出現(xiàn)在的某個工藝設備、工藝工序或操作過程,明確使用環(huán)境條件、工作條件。</p><p> (3)安全人員、工藝人員、技術人員等根據每一位置釋放源的危險性,分析粉塵釋放發(fā)生的程度和出現(xiàn)時間,確定其釋放等級。</p><p> (4)按釋放源釋放等級和粉塵狀態(tài),對區(qū)域進行分級。</p><p
66、> (5)分析該區(qū)域的通風環(huán)境、使用條件、行業(yè)特點、粉塵特性等,尤其是封閉空間和通風情況,對危險區(qū)域級別進行合理調整。一般來說,20區(qū)是個別的,大多數屬于22區(qū),應采取措施盡量減少21區(qū)。對于通風良好或采用良好通風措施、露天、半封閉建筑物的區(qū)域,可酌情降低一級,并可大大縮小其影響范圍。但在容器外部任何形式的泄漏產生不能接受的(依粉塵特性和電氣設備表面溫度而定)、不受控制的粉塵層,若不能保證粉塵層或堆積物及時清除,即使22區(qū)也應劃
67、人20區(qū)。原則上,設備外部粉塵層均為可控厚度而可劃人22區(qū)。</p><p> (6)劃分區(qū)域范圍。即確定釋放源影響的范圍,這個范圍不僅是平面,而且是三維立體空間。GB17440采取以廠房為單位劃分范圍的方法。該方法簡單,但易擴大影響范圍而增加防爆的投人。一般設備外部是不允許有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連續(xù)存在的,20區(qū)的應通過良好的管理使其降為21區(qū),也應考慮到低一級范圍內局部包含高一級區(qū)域的情況。</p&
68、gt;<p> IEC1241指出,一個典型釋放源通常產生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的范圍在源四周1 m立體區(qū)間內,并垂直向下擴展到地面,同時這個空間還隨該釋放源的粉塵層的范圍擴大。對于建筑物外部開放空間、區(qū)域邊界,則可進一步縮小,通常在釋放源周圍1m范圍就夠了。同時,還要考慮粉塵特性,如含水分大的粉塵不易外釋、不易形成粉塵云、形成爆炸性粉塵/空氣混合物范圍小等,這樣劃分區(qū)域更科學合理、更符合實際。</p>&
69、lt;p> 畫出粉塵爆炸危險區(qū)域圖及整理有關文件資料。</p><p> 粉塵爆炸危險區(qū)域的劃分具有安全性和經濟性兩方面的意義,科學合理的劃分應在對可燃粉塵和釋放源進行大量評估和測試后進行。尤其應結合粉塵特性、工藝特性合理降低區(qū)域級別,這是劃分區(qū)域的目的,也是劃分區(qū)域的難點。國際電工委員會提供的劃分區(qū)域原則和方法具有較好的靈活性、科學性、實用性和經濟性。</p><p> 在爆
70、炸區(qū)域范圍內,應當進行合理的防爆電氣設備配置,可燃性粉塵是指可燃性粉塵和導電性粉塵兩種。</p><p> 可燃性粉塵是指與空氣混合后可能燃燒或悶燃、在常溫壓力下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塵。導電性粉塵是指電阻系數等于或小于1×103Ω·m 的粉塵、纖維或飛揚物。</p><p> 導電性粉塵是比較危險的粉塵,如果進入電氣設備外殼內將吸附在導電部件的絕緣構件上,造成
71、電路的短路及故障的發(fā)生,所以,導電性粉塵容易造成電氣設備內部產生點火源??扇夹苑蹓m危險場所的劃分與氣體危險場所相似,分為:20、21和22區(qū)。</p><p> 純粹的粉塵危險場所在石化工企業(yè)中比例不是很大,主要存在于煤化工和造粒工藝中。較為常見的是氣體和粉塵同時存在的場所。</p><p> 可燃性粉塵危險環(huán)境用電氣設備防爆型式目前主要是用外殼保護和限制表面溫度保護的結構(GB124
72、76.1-2000),其他的防爆型式,例如限制點燃能量的型式,我國還沒有標準規(guī)定,但國際電工委員會對這種型式有專門的標準(IEC61241-11:2005)規(guī)定。</p><p> 對于上述的氣體和粉塵同時存在的危險場所設備選型時,一定要選用氣體與粉塵雙重防爆的防爆電器設備,其防爆等級即要滿足爆炸氣體的特性,還要滿足可燃性粉塵特性。</p><p><b> 5廠房的防火間距
73、</b></p><p> 1)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關法規(guī)規(guī)定。 2)丙.?。祛悘S房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規(guī)定,但單層、多層戊類廠房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可按單層、多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的要求執(zhí)行。甲、乙類廠房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5米,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米,甲類廠房與明火或散發(fā)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0米,明火地點是指室內外有外露
74、火焰或赤熱表面的固定地點。散發(fā)火花地點是指有飛火的煙囪或室外砂輪、電焊、氣焊(割)。非防爆的電氣開關等固定地點。 3)廠房與甲類物品庫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小于規(guī)定,但高層廠房與甲類物品庫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3米。 4)除高層廠房和甲類廠房外,數座廠房的占地面積總和不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的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占地面積時,可成組布置。組內廠房之間的間距:當廠房高度不超過7米時,不應小于4米;超過7米時,不應小于6米。 組與組或組與
75、相鄰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規(guī)定。 5)散發(fā)可燃氣體、可燃蒸汽的甲類廠房與鐵路、道路防火間距不應小于下列規(guī)定: </p><p> 廠外鐵路線中心線-------30米 廠內鐵路線中心線-------20米 廠外道路路邊-----------15米 廠內主要道路路邊-------10米 廠內次要道路路邊-------5米 </p><p>
76、;<b> 6防爆電器的分析</b></p><p> 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生產中發(fā)生的爆炸事故主要有:高壓、高溫造成反應裝置的泄露或爆炸;機械撞擊、摩擦或靜電點燃爆炸;電氣火花或高溫點燃爆炸。其中電氣設備的火花或高溫點燃事故占有相當大比例,也是全世界各國首先控制、管理的設備,因為電氣設備的點燃爆炸不僅僅是由于其事故狀態(tài)或誤操作。</p><p> 由于石油和化工生產
77、工藝和設施、環(huán)境的決定,防爆電器設備(除發(fā)電、拖動和分析、物質參數儀表外)基本是輔助生產的設備,所以,一些企業(yè)對其缺乏重視,盲目地追求利潤指標,降低輔助設備購置的費用,而忽視了對人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購置的設備質量差,防爆性能不穩(wěn)定,甚至是劣質產品。高質量防爆電器產品,是安全的重要保證</p><p> 高質量防爆電器產品,體現(xiàn)在它的電氣性能和防爆結構設計合理,防爆參數和環(huán)境指標要滿足應用場所的要求,能夠在安裝
78、、長期使用、維護和檢修后仍然具備防爆性能。制造防爆電器產品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國家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和應用環(huán)境的特殊要求。</p><p> 目前我國工廠用防爆電器和防爆燈具產品由于市場競爭和安全意識差等諸多因素,普遍存在安全裕度較低的問題。所謂安全裕度是:產品不僅要滿足相應標準規(guī)定,而且還要保證在安裝、使用和維護檢修后防爆性能不能失效。</p><p> 相當部分的產品僅僅為了節(jié)省原材料,降低
79、成本,達到測試樣品滿足標準的基本要求,取得防爆合格證即可,而忽視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防爆性能失效。正確安裝和使用維修,保證防爆安全性能</p><p> 由于防爆電器的結構、工藝的特點,造成其防爆質量的保證與其他工業(yè)設備有極大的區(qū)別。</p><p> 一般工業(yè)設備只要保證產品制造的質量滿足要求,用戶安裝使用后就基本能夠保證質量。</p><p> 防爆電器設備
80、不僅要保證在制造過程中防爆安全質量,而且,還要保證安裝、使用和維護得當,才能真正達到防爆的目的。如此說來,防爆電器設備制造的質量和選型、安裝、維護的正確在其實際應用中防爆性能的保證各占有50%的重要性。如果防爆電器設備選型、安裝、維護不當,其掩蓋的不安全因素比非防爆電器設備更危險,容易造成用戶的麻痹意識。所以,制造企業(yè)在設計制造時,要考慮到用戶可能在使用過程中造成的失效問題。</p><p> 6.1防爆電器和
81、防爆燈具設計制造應注意的問題</p><p> 一個產品的開發(fā)設計不僅僅是滿足國家標準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而且要從用戶的安全利益出發(fā),盡可能地考慮到用戶可能在安裝、使用、維護、維修過程中造成的失效問題。提高產品的安全裕度。</p><p> 一個產品的生命力和先進性,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性能優(yōu)越、工作可靠,其次才是它的實用性和外觀。防爆安全性能的保證是企業(yè)設計制造最基本的道德理念,防爆安全的設
82、計一定要圍繞前者來實現(xiàn)。</p><p> 但是,防爆性能的保證不可能完全滿足前者的需要,有的時候是無法實現(xiàn)的,有可能放棄開發(fā)設計。在開發(fā)設計中,不能以降低成本作為依據,應考慮產品質量和安全裕度。</p><p> 提高防爆電器技術水平,正確理解標準。開發(fā)設計產品,應首先對標準全面理解,不僅僅是標準的主要條款,還要考慮標準中的細節(jié)和注解。檢驗機構在審查檢驗時,是嚴格執(zhí)行標準的規(guī)定,不能
83、隨意放棄標準中的某些條款和試驗項目。</p><p> 原材料和電氣部件、配件的合理利用。要保證產品能夠在不同環(huán)境和運行條件下的防爆性能,原材料的合理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非金屬材料和膠粘、澆封材料。例如:非金屬d型元件的可燃性能和耐火焰燒蝕性能;e型外殼的耐光照(在這里需強調防爆燈具(指示燈)的燈罩耐自身光源的光照),耐熱、耐寒性能。</p><p> 合理的選擇電氣元件和材料
84、同樣是保證防爆性能的重要條件。例如:e型電流表的短路電流引起的發(fā)熱和強度對防爆性能的影響;e型光源的合理應用;e型管型熒光燈的鎮(zhèn)流器發(fā)熱、不對稱功率影響和燈座的特殊要求;d型防爆燈具燈罩的耐沖擊強度;引入裝置的抗拔脫等。 </p><p> 7防爆電器設備的選型</p><p> 根據爆炸危險程度的高低,氣體/蒸
85、氣危險場所劃分為:0 區(qū)、1 區(qū)和2區(qū),它們的劃分主要取決于釋放源(爆炸危險源)的釋放程度,當然,場所中的建筑物結構、通風設施的能力以及場所所處的自然因素等都會對其劃分有影響,甚至影響很大。</p><p> 在現(xiàn)代石油化工項目中2 區(qū)場所約占60%以上,1區(qū)場所約占20~30%左右,;老化工企業(yè)一般1區(qū)和2區(qū)場所各約占50%。0區(qū)場所一般局限于石油和化工裝置內或排放口較小區(qū)域。對于1區(qū)、2區(qū)場所而言,企業(yè)一般
86、為了提高安全程度,均愿意選擇1區(qū)使用的防爆類型的電氣設備。如果應用環(huán)境/場所是戶外或有輕微腐蝕、沙塵雨水的2區(qū)時,往往愿意選用防護能力較強的防爆類型電氣設備,例如:增安隔爆復合型“de”、增安型“e”、“n”型等。此外,在溫度組別上,愿意選擇高于應用環(huán)境氣體點燃溫度的組別。</p><p> 對于0區(qū)場所,防爆電器設備只能選用“ia”等級的本質安全型。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60079-26《爆炸性氣體環(huán)境用電氣
87、設備第26部分:Ⅱ類0區(qū)電氣設備的結構,試驗和標志》專門對O區(qū)使用的電氣設備做了詳細規(guī)定,規(guī)定中的結構類型已經不僅僅是ia防爆類型。</p><p> 目前,PCEC 對于0 區(qū)環(huán)境使用的特殊電氣設備,已經開始采用IEC60079-26進行檢驗發(fā)證。填補我國標準方面的空白,滿足石化行業(yè)的需要。</p><p> 在爆炸危險場所,往往同時存在化學腐蝕、鹽霧以及其他特殊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
88、的影響不僅會破壞設備的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更嚴重的是破壞設備的防爆安全性能,縮短設備的防爆安全壽命,使得設備的防爆安全性不確定。所以,在這類場所中選用防爆電器設備時,一定要確認其同時具有抗這些因素的能力。</p><p> 8原料倉庫的泄壓面積與泄壓方式</p><p> 根據倉庫的火災危險等級,原車間軸線長48米寬37米,混凝土柱輕鋼屋面,柱牛腿高8.5米,設計為乙類爆炸危險廠房。&
89、lt;/p><p> 泄壓方式為泄爆口,泄爆口的選擇:</p><p> 設計屋面做法為0.5厚彩鋼板、50厚纖維保溫棉、鋁箔+250X250不銹鋼絲網、150X60X20X2.5C型鋼檁條(檁條間距1300),其屋面自重為18kg/m2<60kg/m2,</p><p> 屋面可以作為泄爆口。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06)》第3.6.
90、3條,</p><p> 公式3.6.3:A=10CV2/3 (8.1) </p><p> 長徑比計算47.76x(37.26+8.35)x2/(37.26x8.35x4)=3.49>3,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等分為兩段計算。</p><p> 等分后長
91、徑比計算23.88 x(37.26+8.35)x2/(37.26x8.35x4)=1.75<3,滿足規(guī)范要求。</p><p> 廠房需要的泄壓面積計算:查表GB50016-2006,C=0.110。</p><p> 廠房的容積V=23.88x37.26x8.35=7429.57m3。</p><p> 每段的泄壓面積A1=10x0.11x7429.5
92、72/3=418.83m2,整個廠房需要的泄壓面積A=2xA1=837.65m2</p><p> 9注塑車間的滅火器配置</p><p> 滅火器應按下列因素選擇:一、滅火器配置場所的火災種類;二、滅火有效程度;三、對保護物品的污損程度;四、設置點的環(huán)境溫度;五、使用滅火器人員的素質。滅火器類型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撲救A類火災應選用水型
93、、泡沫、磷酸銨鹽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p><p> 撲救B類火災應選用干粉、泡沫、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撲救極性溶劑。B類火災不得選用化學泡沫滅火器。</p><p> 撲救C類火災應選用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p><p> 撲救帶電火災應選用鹵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滅火器。</p><p> 撲救A、B、C類
94、火災和帶電火災應選用磷酸銨鹽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p><p><b> 表9.1</b></p><p> 在同一滅火器配置場所,當選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滅火器時,應采用滅火劑相容的滅火器。</p><p> 注塑機主要由:主控電腦版、電機、油泵、油路及其他的一些輔助結構結合而成。它的主要動力源是電,所以根據該車間的設備與操作過程可
95、定性為B類火災。撲救B類火災應選用干粉、泡沫、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撲救極性溶劑B類火災不得選用化學泡沫滅火器。</p><p> B類火災配置場所滅火器的配置基準,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B類火災配置場所滅火器的配置基準。</p><p> 設置在B類火災配置場所的滅火器,其最大保護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p><p> B類火災配置場所滅火器最大保護距離(
96、m) 表9.2</p><p> 9.1滅火器配置的計算</p><p> 滅火器配置場所所需的滅火級別應按下式計算: </p><p> Q=KS/U (9.1)</p><p> Q—滅火配置場所的滅火級別,A或B;</p><p> S—
97、滅火配置場所的保護面積,m2;</p><p> U—A類火災或B類火災的滅火器配置場所相應危險等級的滅火器配置基準,m2/A或m2/B;</p><p> K—修正系數。無消火栓和滅火系統(tǒng)的,K=1.0;設有消火栓的,K=0.7。</p><p> 注塑車間定性為中危險級Q=ks/u S=40*35=1400;U=65推車式滅火器50kg,最大保護距離2
98、4米,所以Q=0.7*1400/65=15.07,所以滅火器數量為16.</p><p><b> 滅火器配置點圖示</b></p><p><b> 圖9.1</b></p><p> 圖9.1中每個小圓圈代表一處滅火器設置點,總數量16平均分配,平均每個滅火器橫向相距13.3米,縱向平均約為9米。</p&g
99、t;<p><b> 總結</b></p><p> 本次課程設計獎對塑料廠進行防火防爆分析設計,鞏固了在課堂上學到的防火防爆知識,加深了對安全的理解,借助于網絡以及圖書館查閱各種資料完成本次課程設計,了解到了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是需要經過實踐鍛煉的,只有跟實際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將防火防爆知識運用到生產生活中,才能將防火防爆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但由于時間有限,水平
100、不足,本次課程設計中難免有疏忽之處,懇請老師批評指正。</p><p><b> 參考文獻</b></p><p> [1]《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GB50016-2006。</p><p> [2]《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160-92。</p><p> [3]《爆炸和火災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GB5
101、0058—92。</p><p> [4]總圖制圖標準.GB/T50103-2001。</p><p> [5]楊泗霖.《防火與防爆》.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p><p> [6]房屋建筑制圖統(tǒng)一標準.GB/T5001-2001。</p><p> [7]《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guī)范》GB50140-2005。<
102、;/p><p> [8]張培紅《防火防爆》2011-11-1 。</p><p> [9]吳培熙《塑料制品生產技術大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02-01</p><p> [10]蘆亞萍《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p><p> [11]《泡沫塑料-法規(guī).工藝和產品技術與發(fā)展》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工廠生產防火防爆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重油廠防火防爆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油庫防火防爆與消防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某汽車加油站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甲苯廠的防火防爆設計
- 防火與防爆課程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初稿)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環(huán)氧氯丙烷-甘油廠防火防爆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某石油化工企業(yè)防火防爆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環(huán)己烷﹑醇酮廠的防火防爆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環(huán)己烷﹑醇酮廠的防火防爆設計
- 加油站課程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 加油站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 防火防爆課程設計---0環(huán)氧氯丙烷-甘油廠防火防爆設計
- 氮肥廠防火防爆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