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錳氧化物在環(huán)境中廣泛存在,反應活性強,對有機物質(zhì)降解及污染元素的遷移轉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強烈影響著錳氧化物的形成與轉化。目前有關錳氧化物生物形成的研究主要以海相錳礦物為對象,用于研究錳氧化物生物形成的微生物也多來自海相和湖相系統(tǒng),且陸相表生土壤中錳氧化物的形成比海相和湖相系統(tǒng)復雜得多;從微生物生長的熱量變化角度探討錳細菌氧化Mn(Ⅱ)功能的生物學意義的研究尚未報道。本研究綜合運用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量熱和同步輻射等的理論與
2、技術,從我國4種地帶性土壤和結核中篩選錳氧化細菌,探討了生物氧化錳的形成,并對生物形成的錳氧化物進行了表征和分析;應用基因突變和微量熱技術研究了錳氧化物生物形成過程中細菌生長及熱量釋放特點,通過錳氧化菌催化形成生物氧化錳過程中的生長特點和能量利用效率的關系,探討了錳細菌具有氧化功能的生物學意義。主要結果如下:
1.從我國4種地帶性土壤中分離到具有較高錳氧化活性的細菌共30株。其中棕壤分離得到20株、黃褐土和黃棕壤分別得到3和2
3、株、紅壤分離得到5株。通過對錳氧化菌16SrDNA序列分析和比對可知,30個菌株屬于2個發(fā)育群,3個門,5個屬,11個物種,其中厚壁菌門(G+)有19株,變形菌門(G-)10株,黃桿菌門1株(G-)。通過復篩實驗得到變形菌門大腸桿菌屬的一株高氧化活性菌MB266,作為生物氧化錳形成菌株進行深入研究。
2.MB266在含1mMMn(Ⅱ)的Leptothrix培養(yǎng)基中生長5天,培養(yǎng)體系中生物氧化錳濃度達0.047mM,相當于4.7
4、%的Mn(Ⅱ)被氧化。對冷凍干燥處理后的培養(yǎng)物進行X射線衍射圖譜、透射電鏡圖譜及電子衍射分析,結果顯示生物形成的錳氧化物與方鐵錳礦Mn2O3(JCPDS00-002-0896)的特征峰吻合,但本實驗所得生物氧化錳衍射峰強度較低,且峰形嚴重寬化。光電子能譜(XPS)和X射線吸收光譜(XANES)擬合結果顯示所得的產(chǎn)物平均氧化度分別為2.76和2.61,這表明本實驗得到的生物錳氧化物是弱晶質(zhì)的三氧化二錳礦物。
3.對培養(yǎng)不同時間形
5、成的生物氧化錳進行XPS和XANES擬合,實驗中生物氧化錳的形成過程可能是:Mn(Ⅱ)在酶的催化氧化下生成Mn(Ⅲ),部分Mn(Ⅲ)直接沉淀;另外一部分Mn(Ⅲ)與有機物螯合成可溶的復合體,進一步被酶氧化到Mn(Ⅳ),所得的Mn(Ⅳ)氧化物還可以被Mn(Ⅱ)還原,在菌體表面繼續(xù)生成Mn(Ⅲ)氧化物。
4.利用基因突變方法構建了失去錳氧化活性的MB266的突變株MB32,MB98,應用微量熱技術,檢測了MB266與突變菌株在Le
6、ptothrix培養(yǎng)基和含1mMMn(Ⅱ)的Leptothrix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及熱量釋放特點,結合Mn(Ⅱ)的氧化量與微生物的生物量,探討了錳氧化菌的生長特性和能量利用效能。結果表明:野生型菌株由于能夠將Mn(Ⅱ)氧化為錳氧化物,降低了Mn(Ⅱ)對菌株的毒害作用,其生物量顯著高于突變株;與此同時,Mn(Ⅱ)對野生菌株毒害作用下降,降低了菌株修復細胞內(nèi)損傷的能量需要,從而降低了細胞的代謝強度,其熱量釋放顯著小于突變株。通過對與Mn(Ⅱ)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n(Ⅱ)對土壤氧化錳礦物轉化的影響及其機制.pdf
- 方鐵錳礦型生物氧化錳的形成及其對鋅和銅的吸附機制.pdf
- 應用于軟錳礦脫硫中的鐵、錳氧化細菌的特性研究.pdf
- 土壤中錳氧化細菌的篩選、特性及其對Mn(Ⅱ)的氧化.pdf
- Mn(Ⅱ)氧化細菌富集的研究.pdf
- 土壤礦物介導下細菌生物膜形成過程及機制.pdf
- Mn(Ⅱ)氧化細菌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pdf
- 用于軟錳礦脫硫的鐵、錳氧化細菌的誘變育種及其對fe39;2、mn39;2的氧化動力學研究
- 軟錳礦漿與鐵、錳細菌催化氧化SO-,2-的機理研究.pdf
- 幾種土壤粘粒與錳氧化細菌的吸附及對細菌生長和氧化Mn(II)的影響.pdf
- 生物被膜細菌耐藥和形成機制的研究.pdf
- 深海錳氧化細菌brachybacteriumsp.mn32對mnⅱ的氧化及生物錳氧化物對znⅱ、niⅱ的吸附研究
- Mn(Ⅲ)在水鈉錳礦氧化Cr(Ⅲ)反應中的作用.pdf
- 細菌生物被膜耐藥及形成相關基因調(diào)控機制的研究.pdf
- 銅配合物生物活性的微量熱研究.pdf
- 5149.深海熱液區(qū)嗜熱發(fā)酵型異化鐵還原細菌鐵還原和生物成礦機制的研究
- 含鐵錳礦對水體汞的去除效果及其機制研究.pdf
- 三種水熱條件下不同土壤的微生物和氨氧化細菌群落結構特征.pdf
- 外來細菌入侵土壤的生物影響因素研究.pdf
- 鐵細菌修復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