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廢水處理工藝及淺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及淺析(一)</p><p>  0概述         印染廢水的水質(zhì)復雜,污染物按來源可分為兩類:一類來自纖維原料本身的夾帶物;另一類是加工過程中所用的漿料、油劑、染料、化學助劑等。分析其廢水特點,主要為以下方面。     

2、   (1)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堿性和pH值變化大、水質(zhì)變化劇烈。因化纖織物的發(fā)展和印染后整理技術(shù)的進步,使PVA漿料、新型助劑等難以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中,增加了處理難度。         (2) 由于不同染料、不同助劑、不同織物的染整要求,所以廢水中的pH值、CODCr、BO

3、D5、顏色等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點是BOD5/CODCr值均很低,一般在20%左右,可生化性差,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BOD5/CODCr值提高到30%左右或更高些,以利于進行生化處理。        (3) 印染廢水中的堿減量廢水,其CODCr值有的可達10萬mg/L以上,pH值≥12 ,因此必須進行預處理,把堿回收,并投加酸降

4、低pH值,經(jīng)預處理達到一定要求后,再進入調(diào)節(jié)池,與其它的印染廢水一起進行處理。        (4)印染廢水的另一個特點是色度高,有的可高達4</p><p>  圖1處理工藝一流程</p><p>  該處理工藝是原紡織部設計院"七五"科研攻關(guān)成果。是近幾年來在印染廢水處理中采用較多

5、,較成熟的工藝流程。這里的厭氧處理不是傳統(tǒng)的厭氧硝化,而是進行水解和酸化作用。目的是對印染廢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某些高分子物質(zhì)和不溶性物質(zhì)通過水解酸化,降解為小分子物質(zhì)和可溶性物質(zhì),提高可生化性和BOD5 /CODCr值,為后續(xù)好氧生化處理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好氧生化處理產(chǎn)生的剩余污泥經(jīng)沉淀池全部回流到厭氧生化段,因污泥在厭氧生化段有足夠的停留時間(8h~10h),能進行徹底的厭氧消化,使整個系統(tǒng)沒有剩余污泥排放,即達到自身的污泥平衡

6、(注:僅有少量的無機泥渣會在厭氧段積累,但不必設專門的污泥處理裝置)。        厭氧池和好氧池中均安裝填料,屬生物膜法處理;生物炭池裝活性炭并供氧,兼有懸浮生長和固著生長法特點;脈沖進水的作用是對厭氧池進行攪拌。        各部分的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 

7、;        調(diào)節(jié)池:8h~12h;厭氧生化池:8h~10h        好氧生化池:6h~8h;生物炭池:1h~2h        脈沖發(fā)生器間隔時間:5min~10min。

8、60;       該處</p><p>  圖2處理工藝二流程</p><p>  圖2是二級生化處理串聯(lián)的工藝,合建式氧化溝內(nèi)設沉淀池,內(nèi)沉池中污泥回流到厭氧水解酸化池,既提高生物量,又使污泥硝化。此處理工藝用于有機物濃度高,以印染廢水為主的綜合工業(yè)廢水處理。如某市工業(yè)區(qū),把2個印染廠、各1個織染廠、針織廠、地

9、毯總廠、塑料廠、日化廠和啤酒廠的廢水集中起來,用此工藝進行處理,既節(jié)省了投資,減少占地面積,又便于管理,降低了運行費用。這8個廠的混合廢水水質(zhì)見表1。</p><p>  由表1可見,混合廢水濃度較高,水質(zhì)波動幅度大,還承受強堿性廢水的沖擊,處理難度是較大的,這里的調(diào)節(jié)池起了很大的作用,使水均量均質(zhì)化,減少了后處理的沖擊負荷。第一期工程設計處理水量為1.2萬m3/d,經(jīng)運行后測定,整個系統(tǒng)的出水水質(zhì)和去除率見表2

10、。 </p><p>  從表2可見,接觸氧化池的出水,經(jīng)合建式氧化溝處理,其去除率分別為:CODCr87.3%; BOD590.5%;SS 81.6%;色度63.4%。可見合建式氧化溝起到了重要的把關(guān)作用。        氧化溝在污水處理中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自成系統(tǒng)的工藝,在城市污水和工業(yè)廢水處

11、理中都有應用,有資料報道,采用單一的氧化溝系統(tǒng)處理印染廢水(Q=2500m3/d,BOD5≤1200mg/L,CODCr≤1500mg/L,pH=11~13),處理后出水水質(zhì)達到BOD5≤30mg/L,CODCr≤100mg/L,SS≤70mg/L,pH=6~9。其處理工藝系統(tǒng)為加酸中和后采用Ⅰ、Ⅱ級氧化溝(均設內(nèi)沉池)串聯(lián)。可見該處理工藝流程是偏安全的。      &

12、#160; 1.3處理工藝三         為生化、物化相結(jié)合的工藝,其流程見圖3。   </p><p>  圖3處理工藝三流程</p><p>  主要染料為硫化、涂料、凡士林、活性及化學助劑。處理水量為100m3/d(漂煉60m3/d,染色40m3/d),水質(zhì)為

13、:pH=10~12,CODCr=1000mg/ L,BOD5=200mg/L~300mg/L,色度為200倍~300倍。厭氧水解酸化池內(nèi)設半軟性填料、生物接觸氧化池內(nèi)設SNP型新型填料。后續(xù)物化處理采用加藥反應氣浮池,采用加藥反應氣浮池的特點為:一是脫落的生物膜、懸浮物等去除率高,可達到80%~90%;二是色度去除高,可達到95%;三是氣浮池水力停留時間短,約30min左右,而沉淀池水力停留時間1 .5h~2h,故氣

14、浮池體積小,占地面積少;四是污泥含水率低,約97%~98%,氣浮排渣可直接進行脫水處理。因此,采用氣浮池后工藝流程中出現(xiàn)了二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只設污泥池,不設污泥濃縮池和污泥反應池,污泥直接進脫水機脫水處理;二是本來應采用活性污泥回流到厭氧水解酸化池,因加藥反應后的污泥失去了活性,不能回流,故工藝中采取生物接觸氧化池中以1:1回流至厭氧水解酸化池,以加強水解和酸化。但采用氣浮需要增設一套空壓機、壓力溶氣罐、回流水泵等輔助系統(tǒng),操作管理相

15、對較復雜。   </p><p>  1.4處理工藝四        以生化、物化、深度處理相結(jié)合,見圖4、圖5(高濃度廢水預處理)。    該工藝用于某市整染廠印染廢水處理,設計水量5000m3/d。主要水質(zhì)指標濃度為:CODCr=1000mg/L~1500mg/L,BOD5=30

16、0mg/L~500mg/L,S2-≤35mg/L,色度≤1000倍。要求處理后出水為:CODCr≤100mg/L,BOD5≤30mg/L,色度≤50倍,S2-≤0.5mg/L。   工藝四發(fā)表在1997年2月的某刊物上,文中無預處理工藝流程圖(圖5),混合廢水處理工藝流程也很簡單,圖4、圖5是完全按文中敘述繪出來的工藝流程全過程。其有關(guān)的幾個主要參數(shù)為:加酸中和至pH=6~9;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時間4.3h,表面負荷率1

17、m3/(m2·h ),設YDT彈性立體填料;一、二級生物接觸氧化池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4.8h和2.3h,氣水比分別為20∶1和15∶1,中間沉淀池上清液按1∶1回流到一級生物接觸氧化池始端;中間沉淀池表面負荷率4m3/(m2·h),二沉池表面負荷率3.0m3/(m2·h);普通快濾( 清水池設在濾地下面,有效</p><p>  圖4處理工藝四流程</p&

18、gt;<p>  圖5高色度高濃度染色原液與蒸煮廢液預處理工藝流程       有關(guān)該工藝的文章在1997年2月發(fā)表以后,有一定的影響面,但本人感到有些問題需進行討論和商榷。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整個工藝由高濃度、高色度廢水預處理,混合(綜

19、合)廢水的生化、物化處理,普通快濾池及生物炭池的深度處理3個部分組成(不包括曝氣、加藥及污泥處理系統(tǒng))。根據(jù)混合廢水水質(zhì)和排放要求,處理工藝是否要這么復雜呢?應該說此工藝流程并不是"優(yōu)化組合"。按此工藝方案必然是:一是占地面積大,二是投資多,三是運行費用 (處理成本)高,四是運行管理、操作復雜、工作量大。在達到設計要求的排放標準前提下,這四方面是衡量污廢水處理的主要指標。  

20、0;     (2)污泥回流到厭氧水解酸化池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生物量,加速廢水中某些難降解和高分子有機物進行水解酸化,成為可降解和小分子物質(zhì),提高可生化性,因此其回流的污泥必須具有活性,而且活性越強越好。而現(xiàn)回流的污泥是經(jīng)過加藥、反應、沉淀后的二沉池中的污泥,這就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回流污泥無活性,不存在增加水解酸化池的生物量;二是經(jīng)加藥后的污泥中如還具有一定的剩余藥劑,</p>

21、;<p>  圖6浙江省某印染廠處理工藝流程示意</p><p>  圖6為浙江省某印染廠廢水處理工藝方案,處理水量250m3/d,原水水質(zhì)為:CODCr≤2 300mg/L,BOD5≤450mg/L,色度≤160倍, pH≈7,水溫:70℃左右,SS>200mg/L。        處理后的

22、排放要求為:pH:6~9,色度≤80倍,CODCr≤150mg/L,BOD5≤60mg/L,SS≤200mg/L。    本印染廢水有以下特點:        (1)BOD5/CODCr值很低,不到20%,因此生化處理難度大,首先要設法提高BOD5/CODCr值;     &

23、#160;  (2)水溫很高(70℃),不利于物化、生化處理。因此要采取措施把水溫從70℃降到40℃以下;        (3)目前為一班制生產(chǎn),廢水量集中在8h之內(nèi)產(chǎn)生,而廢水處理設備為24h運行,故調(diào)節(jié)池要大;        (4)原有地下集水池和

24、大、小兩組調(diào)節(jié)池及煤渣過濾的土法處理設備,要求在新的工藝處理設計中盡可能采用。   根據(jù)上述本工藝(圖6)有以下特點:         (1)原有集水池不變,提升泵仍利用,在集水池始端設二道粗、細格柵;把原有一組容積較大</p><p>  印染污水處理的工藝選擇</p><p>

25、  用于印染廢水處理常用的工藝主要分為兩大類:(1)物化法:利用加入絮凝劑、助凝劑在特定的構(gòu)筑物內(nèi)進行沉淀或氣浮,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的一種化學物理處理方法。但該類方法由于加藥費用高、去除污染物不徹底、污泥量大并且難以進一步處理,會產(chǎn)生一定的二次污染,一般不單獨使用,僅作為生化處理的輔助工藝;(2)生化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有機物降解、被吸附而去除的一種處理方法。由于其降解污染物徹底,運行費用相對低,基本不產(chǎn)生二次污染等特點,被廣

26、泛運用于印染污水處理中。                  1. 物化工藝簡介              

27、;          常用的主要有:絮凝沉淀、氣浮、吸附、過濾。                  1.1絮凝沉淀:通過加入絮凝劑、助凝劑,使膠體在一定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