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7/16/c6b7f321-1da6-4722-a6d4-204353efa5c0/c6b7f321-1da6-4722-a6d4-204353efa5c0pic.jpg)
![大化瑤族自治縣局龍排澇工程設計書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7/16/c6b7f321-1da6-4722-a6d4-204353efa5c0/c6b7f321-1da6-4722-a6d4-204353efa5c0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大化瑤族自治縣局龍排澇工程設計書</p><p><b> 1綜合說明</b></p><p><b> 1.1緒言</b></p><p><b> 1.1.1工程概況</b></p><p> 大化瑤族自治縣局龍排澇工程是個新建排洪設施治理洪澇
2、災害的水利項目,位于大化縣城西北部百馬鄉(xiāng)歌休村局龍屯。地處大化水電站庫區(qū)右岸,距大化水電站壩址約33km,距水庫周邊最短距離約1.0km,屬水庫滲沒影響范圍。澇區(qū)內(nèi)有縣道大化~貢川四級柏油路和鄉(xiāng)道貢川~百馬公路通過,沿排澇渠線附近有機耕路連通,對外交通方便。</p><p> 工程區(qū)涉及到局龍、弄水、定查三個自然屯七個隊,共有人口508人,項目區(qū)總耕地面積268畝,人均耕地0.53畝,人均有糧238公斤,人均純
3、收入1309.0元,與全縣人均收入1306元基本持平。</p><p> 受自然環(huán)境條件限制,局龍澇區(qū)飽受洪澇之災。尤其是大化電站水庫蓄水后,每年都要出現(xiàn)大的災害,最近的2001年,8月中旬受特大暴雨襲擊,三個自然屯全部受內(nèi)澇,受淹118畝,絕收108畝,房屋倒塌2戶,受災人口467人,交通受阻13天,直接經(jīng)濟損失21萬元。</p><p> 當?shù)乩习傩沼芯浯蛴驮姡骸疤炀θ栈馃蹋?/p>
4、場大雨到處澇”。形象地說明了面對洪澇災害的痛恨和無奈。大化縣歷屆人大代表、貢川鄉(xiāng)府和當?shù)厝嗣裨啻畏从呈転那闆r,強烈要求興建百馬鄉(xiāng)局龍排澇工程。大化縣委、縣政府和縣移民局高度重視災區(qū)情況,每年均做好防災和救災工作。然而,由于未根治洪澇災害,當?shù)刂两袢燥柺芎闈持唷?lt;/p><p> 澇區(qū)屬紅水河流域,河流呈伏狀,澇區(qū)有多處消水洞與紅水河相通,大化電站水庫興建前地表水均經(jīng)消水洞排入紅水河,基本上不淹沒農(nóng)田。大化水
5、電站蓄水后,壩前水位抬高,受外江回水頂托,原有排水通道水力坡降減緩,加上庫底泥沙淤積消水洞口,使原來的自由出流,變成為滲流,致使排水不暢,造成內(nèi)澇。特別是當外江洪水和區(qū)內(nèi)暴雨同時遭遇,造成工程區(qū)內(nèi)大部分耕地被淹,淹沒時間長達15天,被淹耕地絕收或減產(chǎn),嚴重影響當?shù)厝罕姷纳a(chǎn)生活。為此,當?shù)厝罕姾驼惹幸笮藿ㄔ撆艥彻こ蹋愿魏闈碁暮Α?lt;/p><p> 1.1.2設計工作概況</p><
6、p> 本階段于2005年3月進行勘測準備,在三個月內(nèi),完成1:10000地質(zhì)校測0.5km2,巖土試驗2組,完成工程區(qū)5級平面控制1.7 km2,四等水準測量1.9km,設計人員完成水文資料收集整理、水文系列建立,對澇區(qū)災情進行調(diào)查,擬定排澇設施方案及設計標準,確定工程布置,進行建筑物及施工組織設計,估算工程投資、進行經(jīng)濟指標測算。</p><p> 1.1.3方案和效益</p><
7、p> 推薦方案排洪設施進口高程為160.40m,設計最大洪泄量2.7m3/s(P=20%),引水線路總長1060.5m,總落差2.078 m,其中明渠 40.5m,隧洞1020m,附屬建筑物為簡易公路1200米和農(nóng)橋2座。</p><p> 工程建成后,可保證歌休村局龍屯人口508人,農(nóng)田120畝,不再受到洪澇災害的威脅,并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暢通。</p><p><b&g
8、t; 1.2水文</b></p><p> 1.2.1水文氣象概況</p><p> 百馬鄉(xiāng)局龍排澇區(qū)地貌屬低山巖溶峰叢洼地谷地貌,峰頂高程一般為300~500m,谷地高程為160~176m。百馬鄉(xiāng)歌休村距大化縣城36公里。</p><p> 澇區(qū)內(nèi)無水文、氣象測站,鄰近流域有大化氣象站、都安水文站、都安氣象站,大化瑤族自治縣1988年成立,大化
9、氣象站設立較晚,氣象觀測年限不長,而都安氣象站和水文站分別自1952年和1936年起有氣象觀測資料,故工程區(qū)主要氣象要素特征依據(jù)這兩站資料進行統(tǒng)計的。都安氣象站和水文站實測資料統(tǒng)計表明:多年平均降雨量1717.6mm,最大降雨量2502.5mm,最小年降雨量1135mm;多年平均蒸發(fā)量1204.4mm,最大年蒸發(fā)量1351.9 mm,最小年蒸發(fā)量995.2 m m;多年平均氣溫21.3℃,極端最高氣溫39.6℃,極端最低氣溫0.4℃;多
10、年平均風速2.4m/s,最大風速22.0 m/s,相應風向NNW。</p><p> 1.2.2 設計洪水</p><p> 工程水文資料采用都安水文站及都安氣象站資料,兩站至今累計有50余年氣象資料,均為國家基本站網(wǎng),實測資料均按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審查整編,合理可靠。</p><p> 設計洪水采用設計暴雨推求,計算方法為綜合瞬時單位線和推理公式兩種,兩種計算成果
11、相接近,經(jīng)過比較本次設計采用綜合瞬時單位計算成果,見表1-1。</p><p> 根據(jù)1992年8月實際洪澇水位、澇區(qū)容積及現(xiàn)有地下消水洞排澇歷時,按均勻流估算,消水洞平均泄洪量為0.42m3/s。</p><p> 按《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8-99)的有關規(guī)定,按5年一遇暴雨洪水3天將排至水稻耐淹水深,確定澇渠進口高程160.4m。用現(xiàn)有地下消水洞平均泄流量0.42
12、 m3/s和本工程同時泄洪作調(diào)洪演算,引水設施進口最大泄洪量2.7 m3/s。</p><p> 表1-1 設計洪水成果表</p><p> 表1-2 水文成果表</p><p><b> 1.3工程地質(zhì)</b></p><p> 局龍排澇區(qū)位于大化縣百馬鄉(xiāng)歌休
13、村局龍屯,位于紅水河右岸,屬于水庫滲沒范圍。受自然環(huán)境條件限制,局龍澇區(qū)飽受洪澇之災,尤其是大化電站水庫蓄水后,每年都要出現(xiàn)大的災害,為此大化縣移民局要求對此澇區(qū)進行排澇工程建設,并委托我院進行初步設計。</p><p> 由于受前期工作費限制,我院僅開展地質(zhì)踏勘工作,為此業(yè)主另行委托河池市基礎工程公司對該工程進行較詳細的地質(zhì)勘察工作,完成了收集原有資料、現(xiàn)場踏勘、室內(nèi)土工試驗等,并提交了《大化縣局龍排澇工程工
14、程地質(zhì)勘察報告》,以下簡稱《勘察報告》。</p><p> 本設計均采用業(yè)主提供的地質(zhì)資料。</p><p><b> 1.4工程規(guī)模</b></p><p> 通過歷年洪澇災害分析,局龍澇區(qū)澇災主要是由于地下消水洞消水能力不足所致,而地下消水洞拓寬困難,故擬保留原來的行洪通道,另開鑿一條泄洪線路以解決澇區(qū)洪澇問題。</p>
15、<p><b> 1.4.1排澇標準</b></p><p> 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水利動能設計規(guī)范》SDJ11-77(試行)及《灌溉和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GD50288-99有關規(guī)定,排澇工程按P=20﹪最大暴雨形成洪水標準,設計排澇歷時:對農(nóng)作物采用3日暴雨3天內(nèi)排至耐淹水深。根據(jù)作物組成,耐淹水深取0.25~0.3m,基本排完標準為排水隧洞進口底板高程以上0.1m。<
16、/p><p> 本工程排澇渠全長1060.5m,總落差2.078m,主要渠系建筑物有:明渠40.5m,無壓隧洞一座(長1020m),簡易公路1200m和農(nóng)橋2座。</p><p> 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p><p><b> 1.5.1工程等級</b></p><p> 局龍排澇工程,保護人口508人,保護
17、農(nóng)田面積120畝,按《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工程為Ⅴ等工程,建筑物級別為5級。</p><p><b> 1.5.2工程布置</b></p><p> 根據(jù)局龍洪澇區(qū)和鄰區(qū)的地形條件,本設計在1/10000地形圖上做了兩個排澇走向方案定線布置,經(jīng)實地踏勘核實,所以本設計階段推薦采用:新建明渠 隧洞 紅水
18、河的走向方案。并做了明渠斷面方案比較,選擇工程投資省、占用耕地少的矩形斷面方案為推薦方案。</p><p> 1.5.3主要建筑物</p><p> 主要建筑物有明渠40.5m,無壓隧洞一座(長1020m),簡易公路1200m和農(nóng)橋2座。隧洞進口底部高程160.36m,底坡i=0.002,隧洞尺寸按排澇和施工時農(nóng)用小四輪單行道要求,凈寬2.2m,凈高1.8m,矢高0.73m。進出口段用
19、漿砌石襯砌。 </p><p><b> 1.6施工組織設計</b></p><p> 工程區(qū)位于大化縣城西北部,距大化縣城有33km,已有四級公路和10kv輸電線路通達,城區(qū)程控電話網(wǎng)、移動電話網(wǎng)已覆蓋,澇區(qū)內(nèi)有自來水管網(wǎng),通訊、用電、用水均很方便,生產(chǎn)生活物資供應充足。</p><p> 本工程渠線短,結構簡單,適宜組織當?shù)厝罕娕浜蠈?/p>
20、業(yè)隊伍共同施工。除暴雨形成內(nèi)澇期間外,可全年施工。整個工程以中小型機械配合人工施工。場外運輸以汽車為主,場內(nèi)以農(nóng)用小四輪為主。</p><p> 明渠挖土以挖掘機及推土機配合農(nóng)用小四輪挖、裝、運,結合人工挖填。隧洞采用正臺階開挖法施工,手風鉆打孔,人工爆破,人工出碴。明渠石方開挖以手風鉆鉆爆,人工及農(nóng)用車出碴。 </p><p> 施工進度計劃2005年11月開工,2006年10月竣工
21、,施工期為一年,(不含籌備期)。</p><p> 1.7環(huán)境影響評價及水土保持設計</p><p> 1.7.1環(huán)境影響評價</p><p> 工程建成后,將改善工程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當?shù)亟ㄔO發(fā)展,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生活環(huán)境。雖在建設期間對大氣、水體、噪聲等自然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只要加強施工管理,采取一定保護措施后,即可降低影響程度,工程負面影響較小。&l
22、t;/p><p> 1.7.2水土保持設計</p><p> 本工程土石方開挖部分用于填洼地造田外,其余部分運至指定棄渣場填埋,重點防護治理區(qū)為棄碴場,結合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主要考慮生物措施,如綠化等,水土保持工程費用6.0萬元。</p><p><b> 1.8工程管理</b></p><p> 本工程建設屬大化水庫移民
23、安置遺留問題處理,由水庫運行維護基金費用中提供一次性補償資金建設,工程建成后移交地方政府統(tǒng)一管理,不設專職管理人員,由村政府指派或群眾推薦1~2名人員,不脫離生產(chǎn),兼職管理,不設管理機構和專門用房。待大化縣縣城防洪體系建立之后,歸并入大化縣防洪工程管理處統(tǒng)一管理。</p><p>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河道堤防工程管理通則》,劃定管理及保護范圍
24、并建立界標和安全警示標志。</p><p><b> 1.9投資總概算</b></p><p> 工程概算依據(jù)《廣西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預算定額》(1997年版),《廣西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費用構成及計算標準》和《廣西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編制方法》(1997年本),及有關上級部門頒發(fā)的文件、法規(guī)編制。工程投資由建筑工程、臨時工程、其他費用及預備費四項構成。采
25、用基礎單價如下:</p><p> 人工工資按《97標準》規(guī)定為19.17元/工日。</p><p> 風、水、電預算價格分別為0.07元/m3、0.2元/m3、0.4元/kw.h。其中水實際價格按信息價,電實際價格按《97標準》有關規(guī)定計算。</p><p> 其他材料均按2005年第2期當?shù)夭牧闲畔r格計入運雜計算。</p><p>
26、; 工程費用按單價乘以工程量計算,其他臨時工程按建安工作量的3.5﹪計算。工程概算總投資143.56萬元,其中建筑工程98.16萬元,其他費用38.58萬元,預備費6.82萬元。1.10國民經(jīng)濟評價1.10.1效益計算 防洪治澇效益,以修建排澇設施后所免除或減輕的災害損失來體現(xiàn)。洪澇災害損失等于被淹實物指標乘以損失率,洪災損失根據(jù)大化縣百馬鄉(xiāng)局龍屯的資料確定。項目多年平均效益21.5萬元。1.10.2經(jīng)濟評價 經(jīng)
27、計算得經(jīng)濟內(nèi)部收益率為12.3%,大于12%,經(jīng)濟效益費用比為1.28,大于1.0,經(jīng)濟凈現(xiàn)值為21.3萬元(I=12﹪),大于0,項目在經(jīng)濟上是可行。1.11結論及建議 大化縣局龍排澇工程的實施,將改變該地區(qū)洪澇狀況,使保護區(qū)的治澇標準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保護人口508人,保護耕地120畝,在技術上可行,經(jīng)濟上合理,對保護當?shù)氐慕?jīng)濟建設成果十分重要。 為搞好本工程建設,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①本工程建設在土地征
28、用和拆遷補償方面費用較大,建議有關部門減免各種稅費,以減少工程投資。2 水文和水利計算2.1 澇區(qū)概況 內(nèi)澇區(qū)耕</p><p> 表2-1 大化縣主要氣象要素特征值</p><p> 2.3 設計洪水2.3.1設計暴雨 按年最大值統(tǒng)計都安水文站最大1h、6h、24h暴雨量,組成不同時段連續(xù)暴雨系列進行頻率計算,采用皮爾遜Ⅲ型曲線計算,
29、各時段設計暴雨,詳見表2-2。表2-2 都安水文站設計暴雨成果表</p><p><b> 2.3.2流域特征</b></p><p> 澇區(qū)屬大石山區(qū),四周圍山高坡陡,流域集中,降雨后,地面大部分雨水經(jīng)消水洞、地下水道匯流入紅水河。流域特征值詳見表2-3。 表2-3 流域特征值表</p>
30、;<p> 2.3.3 洪峰流量和洪水總量計算⑴ 洪水計算方法 防洪設計洪水,采用綜合瞬時單位線、推理公式等二種方法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①綜合瞬時單位線 式中:μ—t時刻瞬時單位線縱高; Г—伽馬函數(shù); n—相當于線性水庫的個數(shù)(調(diào)節(jié)次數(shù)或調(diào)節(jié)系數(shù)) e—自然對數(shù)的底; t—時刻; 參數(shù)n、k由地區(qū)綜合經(jīng)驗公式確定
31、。 ②推理公式 當Tc>τm時,ψ=1-μ·τmn/Sp Tc=τm時,ψ=n Tc<τm時,式中:Qm—洪峰流量(m3/s); ψ—洪峰徑流系數(shù); Sp—雨力,Sp=H24,p/241-n (mm/h);</p><p> Tc—產(chǎn)流歷時,即凈雨歷時,</p><p> Tc=〔(1-n)Sp/μ〕1/n (h);&
32、lt;/p><p> H24,p—相應頻率P的年最大24小時暴雨量(mm);</p><p> n—暴雨遞減指數(shù),大化區(qū)取n=0.7 ;</p><p> τm—流域最大匯流歷時 (h);</p><p> F—流域集雨面積(km2);</p><p> L—主河道長度(km);</p><p
33、> J—主河道平均坡降 (以小數(shù)計);</p><p><b> μ—穩(wěn)定下滲率;</b></p><p> ?、?設計洪水計算成果</p><p> 采用上述兩種方法計算,設計洪水成果相吻合,經(jīng)分析比較,本次設計采用綜合瞬時單位線計算成果,列表2-4~5。</p><p> 表2-4
34、 設計洪水成果表</p><p> 表2-5 局龍排澇工程設計洪水過程(P=20%)</p><p><b> 2.4 調(diào)洪計算</b></p><p> 2.4.1 原有消水洞泄流能力的估算</p><p> 澇區(qū)有三個消水洞與紅水河連通,這些消水洞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堵塞,但
35、還是具備有一定的消水能力。據(jù)資料記載,1992年8月上旬,連日降大雨,澇區(qū)境內(nèi)嚴重受災,都安氣象站24小時暴雨211.5mm,相當于十年一遇標準(211.1mm),同時在現(xiàn)場調(diào)查到1992年排澇渠有洪痕6處,高程為163.8m,淹沒歷時為18天。根據(jù)1995~1998年6~8月的大化電站壩前運行水位記錄,壩前水位為154.1~155.0m,工程區(qū)的紅水河水位一般都在154.5~155.0m之間,即不存在外江洪水倒灌問題,內(nèi)澇是由于天然行
36、洪通道排水能力不足引起的。</p><p> 據(jù)此由水位流量關系推算1992年洪水相應洪量為65.31萬m3,采用公式Q=W/T估算出消水洞平均泄流量分別為0.42m3/s。</p><p> 2.4.2 調(diào)洪演算</p><p><b> ?、?基本資料</b></p><p><b> ?、偎粠烊蓐P系
37、</b></p><p> 局龍的水位庫容關系曲線根據(jù)1:10000地形圖勾繪,相應成果見表2-6。</p><p><b> ?、谠O計洪水過程線</b></p><p> 采用本設計洪水計算成果,見表2-5。</p><p> 表2-6 水位~庫容關系表</p&
38、gt;<p><b> ?、?計算成果</b></p><p> 根據(jù)局龍澇區(qū)歷年洪澇災害情況和地形特點,按有關規(guī)范和標準,確定本工程治澇標準:5年一遇24小時暴雨洪水3天排完,用現(xiàn)有的地下消水洞和本工程同時泄洪作調(diào)洪演算,泄流方式為寬頂堰(無壓)自由出流,計算公式:</p><p><b> q=m.bH3/2</b><
39、/p><p> 式中:m—流量系數(shù);</p><p><b> b—堰頂寬(m);</b></p><p> H—堰上水頭(m)。</p><p> 進口護墻為八字形,查《水力學》(82年高教出版社),取m=0.351,采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計算程序集》中的“調(diào)洪演算的數(shù)值解程序”計算,按擬定方案進行調(diào)洪計算,計算成
40、果見表2-7</p><p> 表2-7 調(diào)洪演算成果表</p><p><b> 3 工程地質(zhì)</b></p><p> 局龍排澇區(qū)位于大化縣百馬鄉(xiāng)歌休村局龍屯,位于紅水河右岸,屬于水庫滲沒范圍。受自然環(huán)境條件限制,局龍澇區(qū)飽受洪澇之災,尤其是大化電站水庫蓄水后,每年都要出現(xiàn)大的災害,為此大化縣移
41、民局要求對此澇區(qū)進行排澇工程建設,并委托我院進行初步設計。</p><p> 由于受前期工作費限制,我院僅開展地質(zhì)踏勘工作,為此業(yè)主另行委托河池市基礎工程公司對該工程進行較詳細的地質(zhì)勘察工作,完成了收集原有資料、現(xiàn)場踏勘、室內(nèi)土工試驗等,并提交了《大化縣局龍排澇工程工程地質(zhì)勘察報告》,以下簡稱《勘察報告》。</p><p> 本設計均采用業(yè)主提供的地質(zhì)資料。</p>&l
42、t;p><b> 4工程任務及規(guī)模</b></p><p><b> 4.1工程任務</b></p><p><b> 4.1.1澇區(qū)概況</b></p><p> 百馬鄉(xiāng)歌休村局龍屯位于大化縣城的西北部,地處大化水電站庫區(qū)右岸,距大化水電站壩址約33公里。距水庫周邊最短距離約1.0公里
43、,屬水庫滲沒影響范圍。</p><p> 工程區(qū)涉及到局龍、弄水、定查三個自然屯七個隊,共有106戶,人口508人,均為農(nóng)業(yè)人口,民族均為壯族,總耕地面積268畝,人均耕地0.53畝,人均有糧238公斤,人均純收入1309.0元,與全縣人均收入1306元基本持平。</p><p> 大化水電站1985年竣工,水庫正常蓄水位155m,水庫面積20.4km2,水庫回水至巖灘壩址長82.2k
44、m,具有日調(diào)節(jié)能力,兩岸山巖陡峭,河槽下切較深,河床及兩岸多為原生基巖,形成水深流急的窄深河槽,水庫沿程兩臺地、峽谷相間,沿河居民點和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兩岸臺地和岸坡上,居民以壯族為主,以農(nóng)業(yè)為生。農(nóng)作物主要為糧食作物,種植水稻、玉米、紅薯和豆類,其次是經(jīng)濟作物中的花生、木薯和甘蔗等,水田大部分種雙季稻或一熟早玉米、一熟中稻,旱地則種植兩造玉米和豆類,河灘地一般在枯水季節(jié)種一造紅薯或豆類。大化水電站水庫蓄水以來,連年遭受不同程度的內(nèi)澇,且
45、呈內(nèi)澇時間逐年延長、淹沒耕地面積逐年增大、內(nèi)澇損失逐年加重的趨勢。與此同時洪澇災害導致洪澇區(qū)交通阻塞,電訊中斷,學生被迫停課,生產(chǎn)無法正常進行,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生活貧困。</p><p> 大化縣是全區(qū)乃至全國有名的扶貧重點縣,水庫移民又是扶貧工作的重要對象,中央及自治區(qū)“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中要求在二十一世紀初全部消滅貧困,因此,要盡快治理局龍的內(nèi)澇,使?jié)硡^(qū)人民達到穩(wěn)定溫飽,脫貧致富。</p>
46、<p><b> 4.1.2洪澇災害</b></p><p> 工程區(qū)由于沒有排澇設施,自從大化電站建設后就飽嘗澇災之苦。當?shù)乩厦嫘沼芯浯蛴驮姡骸疤烨缛栈馃蹋粓龃笥甑教帩场?,形象的說明了當?shù)厝罕妼闈碁暮ν春薅鵁o奈的實際情況。根據(jù)調(diào)查,歷史洪水情況見表4—1</p><p> 表4—1 水電站建站后洪澇摘錄表 </p&g
47、t;<p> 大化縣庫區(qū)人民幾乎都居住在大石山區(qū),生活本來已相當困難,再加上年年內(nèi)澇,糧食有時有種無收,或者有時收獲甚少,生活更加困難。因此,迫切需要興建排澇工程,才能保證農(nóng)民耕種的農(nóng)田免受內(nèi)澇災害,獲得較好收成,生活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p><p><b> 4.1.3工程任務</b></p><p> 本工程建設任務是:通
48、過調(diào)查分析洪澇災害成因和特點,進行洪水分析及計算,并根據(jù)地形條件定排澇堤線,擬定排澇總體方案,確定設計標準和規(guī)模;通過方案比較,提出推薦方案及實施辦法和管理機構。</p><p> 根據(jù)近十幾年來洪澇災害成因分析,暴露局龍澇區(qū)現(xiàn)有排洪通道行洪能力嚴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有消水洞長年淤積造成泄流量減小。根據(jù)洪澇災害現(xiàn)狀,以及現(xiàn)場勘查地形、地質(zhì)情況,由于原有地下排洪通道擴寬困難,故擬保留原有行洪通道,再開鑿一條
49、泄洪線路,把洪水引到紅水河,降低洪水位,減少淹沒面積,縮短洪澇歷時,治理澇災。工程以排澇明渠和無壓隧洞為主。</p><p> 4.2設計原則及標準</p><p><b> 4.2.1設計原則</b></p><p> 根據(jù)建設條件和《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8-
50、99)的要求,排澇工程考慮設計:</p><p> 1.按P=20﹪最大24h暴雨形成洪水,設計排澇歷時: 3日內(nèi)將澇區(qū)澇水排至耐水深以下。根據(jù)澇區(qū)內(nèi)農(nóng)作物組成,耐淹水深取0.25~0.3m,基本排完標準為排澇渠進口底板高程以上0.10m。</p><p> 2.保留原有通往紅水河的消水洞,由于洪水期(5~9月)消水洞排水能力不足,水位上漲,形成地下徑流,故需要新建一座排澇工程,根治澇
51、區(qū)的洪澇災害。</p><p><b> 4.2.2設計標準</b></p><p> 從1/10000地形圖和實地復核情況可知,現(xiàn)在局龍主要洪澇區(qū)房屋分布高程在164~170之間,耕地最低高程為160.5m。</p><p> 根據(jù)設計原則及當?shù)胤课莞胤植记闆r,從滿足行洪排澇要求、減少工程投資、使投資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fā),確定洪澇區(qū)最
52、低保護高程為160.50m。同時根據(jù)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按洪水消落與洪澇歷時,對農(nóng)作物影響情況,擬定洪澇區(qū)防洪限制水位為163.5m。</p><p><b> 4.3承泄區(qū)安全</b></p><p> 考慮經(jīng)濟排澇距離及承納澇水的能力,承澇區(qū)就近選定為大化水庫庫區(qū)。</p><p> 根據(jù)大化水庫近幾年來運行工況,由于科學預測和科學調(diào)度,工
53、程區(qū)的外江水位一般都不超過155.0m。根據(jù)1992~1998年5~9月的壩前運行水位記錄,壩前水位為154.1~155.0m,工程區(qū)的外江水位估計都在154.5~155.0m之間,均不構成對排澇工程泄流的頂托影響,在計算排澇流量時,外江水位的頂托采用5年一遇三日平均流量相應的水位158.0m,作為承澇區(qū)的設計水位。</p><p><b> 5、工程布置</b></p>&
54、lt;p><b> 5.1設計依據(jù)</b></p><p> 5.1.1工程等別及建筑物級別</p><p> 局龍排澇工程,保護人口508人,保護農(nóng)田面積120畝。按《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工程為Ⅴ等工程,建筑物級別為5級。</p><p> 5.1.2設計基本資料</p&
55、gt;<p><b> 1、水文</b></p><p> 水文成果見表5.1.1:</p><p> 表5.1.1 水文成果表</p><p><b> 2、氣象</b></p><p> 多年平均降雨量 1717.6mm&
56、lt;/p><p> 最大年降雨量 2502.5mm</p><p> 最小年降雨量 1135.0mm</p><p> 多年平均氣溫 21.3℃</p><p> 極端最高氣溫 39.6℃</p><p> 極
57、端最低氣溫 0.4℃</p><p> 多年平均蒸發(fā)量 1204.4mm</p><p> 最大年蒸發(fā)量 1351.9mm</p><p> 最小年蒸發(fā)量 995.2mm</p><p> 多年平均相對濕度 75%&l
58、t;/p><p> 歷年最大定時風速 22.0m/s</p><p><b> 3、地質(zhì)資料</b></p><p> 基巖、土層物理力學指標見5.1.2表</p><p> 地震烈度:工程區(qū)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p><p><b> 建筑材料容重:</b
59、></p><p> 混凝土 2.4g/cm3</p><p> 鋼筋混凝土 2.5 g/cm3</p><p> 漿砌石 2.2 g/cm3</p><p> 填土 1.85 g/cm3</p><p
60、> 水 1.0 g/cm3</p><p> 表5.1.2 基巖物理力學指標表</p><p> 5.2設計方案選擇及結論</p><p> 5.2.1排澇走向選擇</p><p> 根據(jù)局龍澇區(qū)的地形條件,本設計在1/10000地形圖做了兩個排澇走向方案定線布置:
61、</p><p> 方案Ⅰ:在內(nèi)局龍屯對面山,原有排澇明溝右側轉彎處,新建明渠40.5米,無壓隧洞1020米。將澇水納于新建明渠,再從隧洞流入承澇區(qū)(詳見平面布置示意圖)。新建明渠進口底板高程為160.40m,比原有明溝低0.5m,出口底板高程為158.32m。工程永久征地4.32畝,全部為水田,臨時征用旱地5.85畝。</p><p> 方案Ⅱ:在外局龍屯左側消水洞旁邊選擇隧洞進口,
62、隧洞1020m,出口與方案Ⅰ的出口一致。進口底板高程為160.4m,出口底板為158.36m。工程征地全部為臨時征地。</p><p> 經(jīng)實地踏勘核實,方案Ⅰ進口入裸露的巖層比較完整,明顯,無破碎帶現(xiàn)象,容易建立洞口,施工出渣運輸方便,堆放料場近,在施工期間一旦下雨,不影響施工,也不影響排洪。缺點是進口底板高程較高,單依靠新建的排澇措施只能排90%的澇水,但考慮到消水洞具有一定的消水能力,結合新建的排澇措施,
63、排澇還是很徹底的。</p><p> 方案Ⅱ的優(yōu)點是在澇區(qū)的最末端,也是在原有消水洞的底板建立洞口,其進口高程比較低,排澇也比較徹底。缺點是消水洞的周圍或附近地質(zhì)均為較破碎的而且發(fā)育不完整的破碎帶巖層,形成洞口困難,施工安全因素低,工程運行不安全,施工出渣較困難,最重要的局龍澇區(qū)的每年澇水大部份靠此消水洞排出,一旦在施工期間下大雨,施工中排出松散的渣料以及被破壞的植被將堵塞消水洞,造成澇災嚴重,也影響到工程的施
64、工。此外,隧洞進口離民房只有30m左右,爆破將危及民房及村民生命的安全。</p><p> 5.2.2總體布置方案選擇</p><p> 經(jīng)過對兩個方案的方案布置和初步設計比較,并做投資估算,結合選定的排澇工程線路的地質(zhì)地形情況,確定采用方案Ⅰ作為推薦方案。</p><p><b> 5.3工程布置</b></p><
65、p> 本工程排澇渠全長1060.50m,主要渠系建筑物有:明渠40.5m,無壓隧洞一座(長1020m),簡易公路1200米和農(nóng)橋2座。</p><p><b> 1、明渠</b></p><p> 排澇渠布置主要是要將全區(qū)澇水納于隧洞進口排至承澇區(qū)。根據(jù)本區(qū)的地形特點及選定的隧洞洞口位置,宜布置一條通向隧洞的干渠,干渠選線一般應盡量順流向通過低洼地帶,利于
66、澇水排泄,減少開挖工程量和少占耕地。明渠有40.5m,進口底板高程為160.40m,渠底縱坡i=1/1000,渠底寬2.0m,矩形過水斷面,設計流量為2.7m/s。明渠出口底板高程為160.36m。</p><p><b> 2、隧洞</b></p><p> 采用城門洞形,底坡設計遵循應大于正常水深相應底坡和外江水位抬高時洞內(nèi)不發(fā)生水躍的原則,經(jīng)水力計算采用縱坡
67、I=0.002。隧洞寬度依照調(diào)洪和施工道路要求,采用凈寬2.2m,P=20%最大泄量2.7m3/s,隧洞高度擬定為直墻高1.8m,矢高0.73m,隧洞進口高程160.36m,出口高程為158.32m。在遭遇排澇標準10年一遇洪水時,澇區(qū)內(nèi)最高水位為163.8,外江最高水位為158.0m,不會形成有壓流,能保證工程安全渡汛。</p><p><b> ?、薷綄俳ㄖ?lt;/b></p>
68、<p> 排澇渠道主要附屬建筑物有簡易公路1200米,農(nóng)橋2座。</p><p> 5.4水力及結構計算</p><p><b> 5.4.1水力計算</b></p><p> 本工程排澇渠按明渠均勻流計算過流斷面尺寸,其計算公式如下:Q=ωc</p><p><b> 式中:</
69、b></p><p> ω—過流斷面面積(m2);</p><p> c—謝才系數(shù),采用曼寧公式c=</p><p> R—水力半徑(m);R=</p><p><b> X—過流斷面的濕周</b></p><p> 計算結果見表5.4.1。</p><p>
70、;<b> 5.4.2隧洞襯砌</b></p><p> 襯砌按工程類比法及結合地質(zhì)條件確定其尺寸,未作詳細的結構計算。</p><p><b> 5.4.3明渠邊墻</b></p><p> 根據(jù)《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8-99)及《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86-98)的有關規(guī)定,本工程建筑
71、物級別為5級,抗傾覆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Ka]=1.40;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Kc]=1.15(土基);1.00(巖基)。</p><p> 抗滑穩(wěn)定計算采用以下公式:</p><p><b> Ka=</b></p><p> 式中:Ka—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p><p><b> f—摩擦系數(shù);</
72、b></p><p><b> —垂直力總和;</b></p><p><b> 水平力總和;</b></p><p> 抗傾覆穩(wěn)定計算采用以下公式:</p><p><b> K´=</b></p><p> 式中:K
73、0;—抗傾覆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p><p> —垂直力對邊墻趾力矩的總和;</p><p> —水平力對邊墻趾力矩的總和;</p><p> 計算成果見表5.4.2</p><p> 表5.4.2 穩(wěn)定計算成果表</p><p><b> 6、施工組織設計</b><
74、/p><p><b> 6.1施工條件</b></p><p> 6.1.1地理位置及對外交通、通訊</p><p> 大化縣局龍排澇工程位于縣城西北部,東臨大化縣流水鄉(xiāng),北界六也鄉(xiāng),西南部靠平果縣。地處于大化水電站右岸,村部距縣城36公里,已有四級公路通達,交通較為方便。</p><p> 工程區(qū)域已接通城區(qū)程控電
75、話網(wǎng)并被移動電話網(wǎng)所覆蓋,通信、通訊方便。</p><p><b> 6.1.2自然條件</b></p><p> 6.1.2.1地形地質(zhì)條件</p><p> 局龍漬澇區(qū)為一山間中型盆狀巖溶洼地,耕地地面高程160.5~167m;相應面積約0.5km2,四周為山巒環(huán)抱,山頂高程300~500m,排澇隧洞穿經(jīng)北東面山腳,通達紅水河直線距離
76、約1020m,河邊隧洞出口軸線上、下游各100m范圍內(nèi)有寬約100~200m,高程170~175的溶蝕臺地,總面積約60000m2,可用作施工場地。</p><p> 澇區(qū)出露地層為碳酸鹽類巖石,巖溶發(fā)育強烈,澇區(qū)0.5km2范圍有洼地,暗河天窗三處,河邊場地內(nèi)洼地漏斗分布密度更大,在60000m2范圍內(nèi)有十多個,其底部高程大都在160.00m左右,可用作棄碴場地。</p><p>
77、6.1.2.2水文氣象</p><p> 澇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高溫多雨,多年平均氣溫21.3℃,極端最高氣溫39.6℃,極端最低氣溫0.4℃,多年平均風速2.4m/s,最大風速22.0m/s。年降雨量在時空上分配不均,約78%雨量集中在5~9月份,大暴雨多集中6~7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1717.6mm,最大年降雨量2502.5mm,最小降雨量113.5.0mm。澇災多由暴雨形成,汛期內(nèi)降雨頻繁,一次澇災歷時
78、長達6~15天,對工程施工影響較大。</p><p> 6.1.3天然建筑材料</p><p><b> 6.1.3.1石料</b></p><p> 排澇工程開挖石方總量5337m3,滿足需用量有余。</p><p><b> 6.1.3.2土料</b></p><p&
79、gt; 工程所需土料不多,可在排澇渠的土方開挖中使用。</p><p> 6.1.4外來建筑材料及生活物資</p><p> 本項目工程所需的水泥、鋼材、炸藥、木材和柴油等主要材料均由縣有關部門組織供應。施工生活物資可在大化縣城和當?shù)卮逋唾徺I。</p><p><b> 6.2施工導流</b></p><p>
80、 本項目實施時,排澇渠道基礎開挖、砌石安排在枯水期進行,洪水季節(jié)可考慮開挖排水溝引水或攔截山洪即可進行隧洞施工。因此不再考慮專門的施工導流設施。</p><p><b> 6.3主體工程施工</b></p><p><b> 6.3.1工程特點</b></p><p> 本項目主體工程由引澇明渠、隧洞組成,全長106
81、0.5m,其中明渠段長40.5m,隧洞1020m,本工程特點是:渠線較短,但結構簡單,施工相互干擾少,可同時施工,適宜組織當?shù)厝罕娕浜蠈I(yè)隊伍共同施工。除汛期暴雨形成內(nèi)澇期間外,全年基本都可以施工。</p><p><b> 6.3.2施工方法</b></p><p> 局龍排澇主體工程,包括新建明渠、隧洞及附屬建筑物等主要工程量見表6.3.1</p>
82、<p> 表6.3.1 主要工程量表</p><p> 本工程要建兩條簡易公路,總長1200m,施工機械物資可直接運至施工場地,該區(qū)域內(nèi)施工可考慮利用人工配合中小型施工機械作業(yè)施工。施工運輸以農(nóng)用小四輪車為主。</p><p> 6.3.3主體工程施工</p><p><b> 6.3.3.1明渠</b&g
83、t;</p><p> 明渠石方開挖主要采用手風鉆打孔人工爆破,小四輪出渣,其中可用作塊石料部分可堆存要砌筑的地方附近,其余運至棄渣場。土方用挖掘機配合汽車或農(nóng)用小四輪運輸,對填筑渠段,就近利用其挖方填筑,土方采用小型推土機填方,不夯實,但要人工修整。</p><p> 漿砌石工程,首先使用排澇渠和隧洞開挖得的料石,不足用汽車或農(nóng)用小四輪運石料沿排澇渠兩側堆放,小型拌和機和人工拌漿,人
84、工用手推車運砂漿至各工作面。</p><p> 6.3.3.2無壓隧洞</p><p> 無壓隧洞總長1020m,開挖面積4.68m2,擬分為進出口兩個工作面進行開挖,每個工作面按一晝夜3~1個循環(huán)(平均2個循環(huán))開挖作業(yè),每個循環(huán)進尺2m。開挖方法:擬采用全斷面開挖,用風鉆占眼,周邊光面爆破,人工裝膠輪車出碴。</p><p><b> 6.4施工
85、輔助企業(yè)</b></p><p> 6.4.1砂石料加工系統(tǒng)</p><p> 本工程所用砂石料以就近利用排澇渠及隧洞開挖出碴加工為主,所用巖石均為石灰?guī)r,硬度8~9級(按16級劃分),石質(zhì)堅硬,儲量豐富,開采容易,運距很短,開采用手風鉆鉆爆,石料用430×250鄂式破碎機破碎,2.8KW篩分機篩分,小型外向型錘式破碎機制砂,并就近選擇加工場。</p>
86、<p><b> 6.4.2砼系統(tǒng)</b></p><p> 本工程量砼方量不大,擬用0.25m3拌和機作移動式拌和點拌制砼,手推車運砼入倉澆筑,機械振搗。</p><p> 6.4.3風、水、電系統(tǒng)及通風</p><p> 在隧洞進出口附近均設一臺3m3/min的空壓機風站,足可以供施工用風。</p>&l
87、t;p> 本工程區(qū)域內(nèi)已設有自來水管通至各戶,水源為地下水,水量水質(zhì)均滿足施工生產(chǎn)生活用水要求。但需交納水費,要與業(yè)主協(xié)商可就近在主管上接出即可。</p><p> 施工機械設備動力源以電和柴油為主,生活照明以電為主。本工程以土石方工程、漿砌石工程的當?shù)夭牧蠟橹?,用電設備小,故負荷亦小。目前工程區(qū)已有10Kv高壓輸電線路通過,由業(yè)主與供電部門協(xié)商,在取得供電部門同意后,可從10Kv線路上“T”接或就近從
88、變電站引出,但需另配置變壓器。</p><p> 6.5施工總體布置及總進度</p><p> 6.5.1總體布置原則</p><p> 根據(jù)地形、交通條件和施工條件進行布置,要求既簡便又適用,少占農(nóng)田耕地為原則,盡可能做到綜合利用和重復利用場地。本工程的前線工程指揮部設在附近農(nóng)戶,工區(qū)、生活區(qū)要搭工棚,項目實施時具體位置由建設單、施工單位按施工實際要求和地形
89、確定。</p><p> 6.5.2施工總布置規(guī)劃</p><p> 6.5.2.1施工工廠布置</p><p> ?。?)、砂石料加工系統(tǒng):本工程所用的砂石料很少,主要由渠道開挖和隧洞開挖出的石碴進行加工。</p><p> (2)、砼生產(chǎn)系統(tǒng):工程所用砼量不大,可用移動式小型攪拌機拌和。</p><p>
90、(3)、施工變電站:在隧洞附近裝一臺50臺KVA變壓器。其占地25 m2。</p><p> 6.5.2.1棄碴場規(guī)劃</p><p> 本工程主體建筑總開挖量為:明渠土方開挖451m3,石方開挖325 m3,洞挖石方5012 m3,利用量3528 m3,其余棄洼地碴場,土石方平衡如表6.5.1</p><p> 表6.5.1 土石方平衡
91、表</p><p><b> 6.5.3總進度</b></p><p> ?。?)施工進度計劃編制的前提和原則</p><p> ?、侔礃I(yè)主意圖能在12個月內(nèi)完成。</p><p> ?、诎凑型稑舜_定施工單位,并按承包方式進行管理。</p><p> ?、圪Y金技術供應都能滿足進度要求,并按時提供
92、。</p><p> ?、馨慈肆Y合機械施工為主,按三班工作制。</p><p><b> 工期與進度</b></p><p> 本工程施工進度計劃2005年11月開工,2006年10月竣工,施工期為一年,其中準備工期二個月(不含招投標、施工隊伍組建、資金籌措、施工征地等需時)??刂乒て诘墓こ虨榕艥乘矶垂こ?。其工期分別為進口明渠工期1個月,
93、洞身開挖工期8個月,隧洞進出口襯砌和收尾工程一個月。</p><p><b> ?。?)進度安排</b></p><p> 第一個月到第二個月主要完成場外機耕路與主道連接、場內(nèi)交通道路的改造加固工作以及臨時房屋、倉庫等建設,同時接通10KV線路至施工降壓點,并作好變壓設備的安裝。所用砂石料系統(tǒng)為小型機械設備加工,可在澆筑和漿砌石施工前10天運裝完成。其它臨時設備和準
94、備工作,按施工進度要求提前10天左右完成。第三個月初開始進口明渠開挖(包括進口洞臉開挖)以及明渠襯砌,第三個月底以前完成。第四個月初開始隧洞的開挖,第十一個月完成全部開挖以及進出口工程,平均月進尺127.5m(二個工作面)。第十二月完成收尾工程。</p><p> 土石方明挖月強度776m3,洞內(nèi)石方開挖626.5 m3,漿砌石月強度258 m3,施工進度如表6.5.2</p><p>
95、 表6.5.2 施工強度表</p><p> 7、環(huán)境影響評價及水土保持設計</p><p><b> 7.1環(huán)境影響評價</b></p><p> 本工程排澇渠全長1060.5m,總落差2.078m,主要渠系建筑物有:明渠40.5m,無壓隧洞一座(長1020m),簡易公路1200米和農(nóng)橋2座。</p&
96、gt;<p> 7.1.2對環(huán)境的有利影響</p><p> 局龍排澇工程是防治水害,改善澇區(qū)環(huán)境的綜合水利工程,排澇工程的實施將使?jié)硡^(qū)能抵御5年一遇洪澇侵害,避免因洪澇災害而造成社會危害,為當?shù)亟?jīng)濟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又避免澇區(qū)積水時間過長而引起的各種傳染疾病,保障了人民的身體健康。</p><p> 7.1.3對環(huán)境主要不利影響及對策措施</p>
97、<p> ?、偈┕て陂g將對大氣、水體、噪聲、自然景觀造成一定影響,影響大氣環(huán)境主要因素來自土石方開挖,車輛運輸產(chǎn)生的粉塵和廢氣,噪聲污染來源于施工機械和運行車輛,在施工現(xiàn)場,運輸?shù)缆返囊欢ǚ秶鷥?nèi),加重噪聲污染。施工期間局部綠化設施、天然植被遭受破壞,對城市環(huán)境污染綠化、美化有一定影響。</p><p> ?、谥螡彻こ虒嵤?,需占用永久耕地4.32畝,臨時耕地5.85畝,對環(huán)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98、p><p> 7.1.4結論及建議</p><p> 綜上所述,防洪治澇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是顯著的,其環(huán)境效益遠大于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工程施工期間對大氣、水體、噪聲產(chǎn)生暫時影響。待工程竣工后及時植樹、種草,恢復植被和自然景觀,因此,從環(huán)境影響評價角度講,治澇工程設計方案是可行的。</p><p> 為減少或避免工程實施階段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應注意作好以下
99、工作:</p><p> ?。?)、施工現(xiàn)場要切實搞好安全施工,做好防塵、防噪處理,居民點施工現(xiàn)場應盡可能與附近居民作息時間協(xié)調(diào)好,把對環(huán)境影響降到最低限度。</p><p> ?。?)、施工運輸?shù)缆芬?jīng)常灑水,運輸車輛要注意防漏,以減少灰塵對大氣環(huán)境的污染。</p><p> ?。?)、妥善處理工程征地,安排好因征地失去部分耕地的群眾生活問題,為工程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有
100、利條件。</p><p><b> 7.2水土保持設計</b></p><p><b> 7.2.1編制依據(jù)</b></p><p>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1991);</p><p>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1993);</p><
101、p> ?。?)水利部《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規(guī)范》(SL204-98);</p><p>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1994);</p><p> ?。?)《關于印發(f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水土流失防治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桂價費[1999]247號。</p><p> 7.2.2水土流失預測
102、</p><p> 局龍排澇工程的建設,對水土環(huán)境的主要影響是:新建的排澇渠,形成開挖邊坡,占用部分土地,棄渣及坡面土體易流失,導致一定數(shù)量植被受到破壞。</p><p> 本工程建設規(guī)模小,對地表擾動少,造成水土流失程度輕微,防治方法簡單,水土地保持重點防護治理區(qū)為棄渣場,估算造成水土流失面積為6000m2左右。</p><p> 7.2.3水土流失治理方案
103、</p><p> 根據(jù)有關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和有關文件精神,對本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相關的防治措施:</p><p> ?。?)由于開挖引起的樹木、植被受到破壞,在工程竣工后及時植樹、種草、恢復植被,永久開挖邊坡采用砌石、草皮護坡進行防治。</p><p> ?。?)需布置的棄渣場、植樹、種草等進行防護,且對其進行平整改造;對施工中形成的坑凹進行回填
104、,合理利用土地。</p><p> (3)對工程管理范圍內(nèi)裸露地、閑置地、廢棄地進行綠化,防治水土流失。</p><p> 7.2.4水土保持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p><p> 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漿砌石工程量為300 m3,植被種草面積3000 m2,估算投資為6.0萬元。</p><p> 工程水土保持效益主要是工程區(qū)域內(nèi)的水土流
105、失得到有效控制,使工程建設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改善,減輕工程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減少土地資源損失,盡可能恢復土地生產(chǎn)力。</p><p><b> 8工程管理</b></p><p> 8.1管理體制和人員編制</p><p> 本工程建設屬大化水庫移民安置遺留問題處理,由水庫運行維護基金中提供一次性補償資金建設,工程建成后移交地方政府統(tǒng)
106、一管理,不設專職管理人員,由村政府指派或推薦1~2名人員,不脫離生產(chǎn),兼職管理,不設管理機構和專門用房。待大化縣縣城防洪體系建立之后,歸并入大化縣防洪工程管理處統(tǒng)一管理。</p><p> 8.2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p><p> 工程管理范圍包括主干明渠、隧洞、及人行橋等,保護范圍為工程兩側20~50m以內(nèi)。在規(guī)定的保護范圍以內(nèi),禁止從事有礙于工程安全的活動,如爆破、打井、鉆探、堆
107、放垃圾及廢土、亂開支渠或埋設涵管等破壞渠系安全的行為。</p><p> 8.3管理任務和職責</p><p> 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是定時巡查沿線排澇工程設施,阻止有礙工程安全檢查的活動和行為,查勘工程運行情況,定期口頭或書面報告渠系邊坡穩(wěn)定、渠道淤積等工程惡化詳情,村政府及時或定時組織人員進行必要的維修。</p><p><b> 9工程投資概算&
108、lt;/b></p><p> 9.1投資估算編制依據(jù)</p><p> ?。?)《廣西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預算定額》(1997年版),以下簡稱《97預算定額》。</p><p> ?。?)《廣西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費用構成及計算標準》和《廣西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編制方法》(1997年版),以下簡稱《97標準》。</p><p>
109、; ?。?)2005年第2期當?shù)夭牧闲畔r格。</p><p> 9.2基礎單價計算方法</p><p><b> ?、偃斯すべY</b></p><p> 建筑安裝工程人工工資按《97標準》規(guī)定為19.17元/工日。</p><p> ?、陲L、水、電預算價格,按《97標準》規(guī)定風、水、電預算價格分別為0.07元/m3
110、,0.4元/KW.h。其中水實際價格按信息價,電實際價格按《97標準》有關規(guī)定計算。</p><p><b> ?、壑饕牧蟽r格</b></p><p> 主要材料預算價格《97標準》規(guī)定的限價計算。</p><p> 主要材料實際價格按河池地區(qū)造價管理站公布的2005年第2期大化縣建筑材料市場價格。</p><p>
111、; 材料實際價格超過限價時,作為價差計算。其中鋼材、水泥考慮運雜費及裝卸費用。</p><p><b> ?、苌笆蠁蝺r</b></p><p> 工程區(qū)可以開采砂石料,碎石、人工砂、塊石預算價按市場價,分別為元37.0/m3、38.0元/m3,28.0元/m3。</p><p> ?、萁ㄖ惭b工程單價由直接工程費,間接費和計劃利潤組成。&
112、lt;/p><p> 直接工程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它費用和其他直接費共五項。建筑工程其他直接費的費率為3.5%。</p><p> 間接費,土石方工程按直接工程費的16%計算,砼工程直接工程費的13%計算。</p><p> 計劃利潤,按直接工程費和間接費之和的7%計算。</p><p> 稅金不直接進入每個單價,而是按每項
113、工程的建安工作量乘以稅率(3.22%)計算,列入相應工程項目的子目。</p><p> 9.3投資估算編制方法</p><p> (1)第一部分:建筑工程,主體建筑工程費用按工程量乘以單價計算。</p><p> ?。?)第二部分:臨時工程按工程量乘以單價計算;其他臨時工程按建安工程量的3.5%計算。</p><p> ?。?)第三部分:
114、其它費用</p><p> 包括建設管理費、生產(chǎn)及管理單位準備費、科研勘測設計費及其它四部分。</p><p><b> A建設管理費</b></p><p> a、建設單位開辦費:定員2員,開辦費取4.0萬元;</p><p> b、建設單位經(jīng)常費:費用指標[元/(人.年)]×定員人數(shù)×70
115、%×經(jīng)常費用計算期(年)。費用指標取15000元/(人.年)。</p><p> c、工程監(jiān)理費:根據(jù)區(qū)水利廳桂水基[2003]13號文件有關規(guī)定計算。</p><p> d、項目建設管理費:按建設單位開辦費、經(jīng)常費及工程監(jiān)理之和的15%計取。</p><p> e、建設及施工場地征用費:包括永久征地、臨時征地補償費。根據(jù)區(qū)人民政府桂政發(fā)[2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化瑤族自治縣義務教育發(fā)展研究.pdf
-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生態(tài)文明建設研究.pdf
- 大化瑤族自治縣旅游扶貧利益分享機制研究.pdf
-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土地資源安全評價.pdf
- 廣西生態(tài)移民補償問題研究——以大化瑤族自治縣為例
- 大化瑤族自治縣績效考評領導小組辦公室
- 廣西生態(tài)移民補償問題研究——以大化瑤族自治縣為例.pdf
- 自治縣領導干部決策協(xié)調(diào)機制研究——基于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的調(diào)查為例.pdf
-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實驗學校貧困生推薦表
- 大化瑤族自治縣“祝著節(jié)”體育活動開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pdf
- 民族地區(qū)新型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研究——以大化瑤族自治縣為例.pdf
- 廣西民族地區(qū)鄉(xiāng)村公共服務內(nèi)卷化問題研究——基于大化瑤族自治縣X村的考察.pdf
- 都安瑤族自治縣
-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面向河池學院公開招聘232名2022屆師范類畢業(yè)生強化訓練卷4
- 2022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應屆河池學院師范類畢業(yè)生雙選會232人網(wǎng)強化卷5
- 大化瑤族自治法制辦
- 大化瑤族自治養(yǎng)殖水域灘涂規(guī)劃
- 大化瑤族自治法制辦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紀委
- 大化瑤族自治城南工業(yè)園區(q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