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管理系統(tǒng)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摘 要</b></p><p>  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模式下,計算機已經廣泛應用于學校的教育管理,給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帶來了重大的革命。如何有效進行作業(yè)管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p><p>  本文在研究目前國內外作業(yè)管理情況的基礎上,從學校的實際需求出發(fā),采用當前較為流行的B/S(瀏覽器/服務器)結構和ASP動態(tài)網頁開發(fā)技術,

2、基于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統(tǒng)和SQL Server 2005數據庫,設計并實現了一個功能較為完善的小型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通過對系統(tǒng)進行一系列的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等工作,使系統(tǒng)實現了管理員發(fā)布管理公告、教師管理、設置學院、班級、課程;老師在線發(fā)布作業(yè)、批改作業(yè)、網上答疑;學生上傳作業(yè)、查看作業(yè)信息、提出疑問的功能。重點對系統(tǒng)設計過程作了相應描述,同時也對系統(tǒng)需要改進的地方做了總結。</p>

3、<p>  本系統(tǒng)經過測試,運行效果穩(wěn)定,操作方便、快捷。不僅適用于普通學校的作業(yè)管理,也適用于網絡遠程教學,能較好地解決作業(yè)管理混亂的狀況。 </p><p>  關鍵詞:Web作業(yè)系統(tǒng), ASP ,B/S </p><p><b>  Abstract</b></p><p>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4、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provides a new space for education. Traditional teaching can not meet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chools',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he new teaching mode-online

5、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used amo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dely. Online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an important way to foster talent, facilitate science & research, and develop education.</p><p>  A

6、t first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ask research simply. Then introduce the three layers system structure of B/S, the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s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ASP.

7、Whilst introduc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SQL sever2005 simply etc. The second, The thesis devote more energies to the analysis of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system requirement analysis, system module design, the main f

8、low chart, system database design etc.</p><p>  Finally, the thesis will state the main functions of system implementation in details. The system is developed as a Web homework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9、practical situation of own school. It mainly consists of the modules of student freedom system, homework system,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eacher system. The system has been used in the machine rooms, and will be upgraded

10、during its use unceasingly.</p><p>  Keywords: Web homework management system, ASP, B/S</p><p><b>  目錄</b></p><p><b>  第1章 前 言3</b></p><p>  1

11、.1 研究背景3</p><p>  1.2 課題分析5</p><p>  1.2.1 問題與發(fā)展狀況5</p><p>  1.2.2 課題任務要求5</p><p>  1.3 論文結構6</p><p>  第2章 相關技術概述7</p><p>  2.1 ASP.NET

12、動態(tài)網頁技術7</p><p>  2.1.1 基于Browser /Server模式的體系結構簡介7</p><p>  2.1.2 基于ASP.NET技術的三層結構模型10</p><p>  2.2 SQL Server 200510</p><p>  2.3 Dreamweaver MX12</p>&l

13、t;p>  第3章 系統(tǒng)總體設計12</p><p>  3.1 系統(tǒng)需求分析12</p><p>  3.2 系統(tǒng)數據流程描述13</p><p>  3.2 系統(tǒng)總體結構設計15</p><p>  3.3 系統(tǒng)功能模塊設計16</p><p>  3.4 系統(tǒng)數據庫設計17</p>

14、<p>  3.4.1 數據流程圖和數據字典17</p><p>  3.4.2 數據庫概念設計19</p><p>  3.4.3 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20</p><p>  3.5 系統(tǒng)出錯處理與安全保密設計25</p><p>  第4章 系統(tǒng)詳細設計與實現25</p><p>  4.

15、1 系統(tǒng)運行環(huán)境25</p><p>  4.2 用戶登陸模塊的實現26</p><p>  4.3 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首頁的實現27</p><p>  4.4 管理員模塊的實現30</p><p>  4.4.1 管理員設置院系、班級、課程模塊的實現30</p><p>  4.4.2 管理員對

16、教師管理的實現31</p><p>  4.5 教師模塊的實現32</p><p>  4.5.1 教師修改個人信息模塊的實現32</p><p>  4.5.2 教師查看學生名單模塊的實現32</p><p>  4.5.3 教師布置作業(yè)模塊的實現33</p><p>  4.5.4 教師批改學生

17、作業(yè)模塊的實現33</p><p>  4.5.5 教師網上答疑模塊的實現34</p><p>  4.6 學生模塊的實現36</p><p>  4.6.1 學生查看作業(yè)模塊的實現36</p><p>  4.6.2 學生修改個人信息模塊的實現37</p><p>  4.6.3 學生提出疑問與查

18、看答疑模塊的實現37</p><p>  4.6.4 學生上傳作業(yè)模塊的實現38</p><p>  第5章 系統(tǒng)運行與測試39</p><p>  5.1 系統(tǒng)測試的目的與原則39</p><p>  5.2 系統(tǒng)測試39</p><p>  5.2.1 系統(tǒng)入口測試要點40</p>&

19、lt;p>  5.2.2 數據錄入測試要點40</p><p>  5.3系統(tǒng)測試內容40</p><p>  5.4 測試結果40</p><p><b>  第6章 結論41</b></p><p><b>  6.1 結論41</b></p><p>

20、<b>  參考文獻42</b></p><p><b>  第1章 前 言</b></p><p><b>  1.1 研究背景</b></p><p>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乃至思維方式。如何更有效的將信息技術與

21、各學科教學資源進行整合,達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是近年來國內外廣大教學工作者所關注的熱點問題。</p><p>  隨著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以及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領域中應用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方式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變革,一些新興的教學手段如遠程教學、網上培訓、網上學校在國內越來越普及,已逐漸成為我國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一項戰(zhàn)略決策。由于作業(yè)是目前教學過程中最

22、能體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手段之一,同時也是檢查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師生溝通的主要途徑。作為網絡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之一的作業(yè)系統(tǒng)也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在整個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中扮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一個完善、健全的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能及時、準確地反饋教學結果,為教學提供更有意義的指導性策略,優(yōu)化整個教學過程。</p><p>  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利用及時反饋信息來指導

23、、調控甚至補救網絡教學與學習活動。它其具有課程教學與評價有機整合,成為評價的依據。評價為師生創(chuàng)造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機會,通過評價為課程修改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并實踐于教學。</p><p>  近幾年來,基于TCP/IP的Internet/Intranet技術以非同尋常的速度被廣泛應用于各類企業(yè)及其他組織的信息發(fā)布與共享,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Web站點發(fā)布信息。傳統(tǒng)的靜態(tài)網頁技術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用戶的需

24、求,因此各種動態(tài)網頁技術應運而生。ASP就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動態(tài)網頁技術之一,而ASP.NET是微軟新一代的動態(tài)網頁技術。與其他編程技術對比,它有如下的優(yōu)勢。</p><p><b>  1. 面向對象性</b></p><p>  C#是一種面向對象語言,在很多方面來看,C#將成為微軟的與Java相似的語言。</p><p>  C#是ASP.

25、NET開發(fā)中一個最重要的開發(fā)工具,微軟將C#發(fā)展成為Java的強勁對手。這也是微軟.NET框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C#是微軟在編程市場上擊敗對手的主要工具。C#的誕生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微軟和Sun產品的戰(zhàn)線,但這對用戶是有利的,他們可以選擇兩者之一來開發(fā)新的應用。</p><p><b>  2. 數據庫連接</b></p><p>  ASP的另一個亮點是它使用ADO

26、對象、ODBC、OLE-DB和事務處理管理器。因此ASP Web數據庫應用開發(fā)特別簡單。ASP.NET發(fā)展了更多的功能。JSP和JDBC目前在易用性和性能上同ASP/ADO相比已有些落后,當新版本ASP.NET/ADO.NET出現后這樣的差別會更明顯。</p><p><b>  3. 大型站點應用</b></p><p>  ASP.NET將對大型站點(Web Fa

27、rms)有更好的支持。事實上,微軟已經在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ASP.NET可以讓用戶考慮到多服務器(Multiple Servers)的場合,當用戶需要更強大的功能時,僅僅需要增加一臺服務器即可。整個.NET框架已經充分地提供了這個方法。ASP.NET提供了外部會話狀態(tài)(External Session State)來提供內置式Web Farms的支持。另外,由于請求的各組件相互間經過了充分的優(yōu)化,所以速度很快。</p>

28、<p>  ASP.NET還提供更多的其他方面的新特性,例如:</p><p>  內置的對象緩存和頁面結果緩存。</p><p>  內置的XML支持,可用于XML數據集的簡單處理。</p><p>  服務器控制提供了更充分的交互式控制。</p><p><b>  1.2 課題分析</b></p

29、><p>  1.2.1 問題與發(fā)展狀況</p><p>  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是一個基于網絡進行作業(yè)發(fā)布、收集、評價的教學服務系統(tǒng)。在線作業(yè)管理為教師、學生開辟了一個傳遞作業(yè)信息,提供作業(yè)指導的交流平臺。教師可以在網上布置作業(yè)、批改學生作業(yè),并公布作業(yè)提交結果,學生可以從網上下載作業(yè)、提交作業(yè)。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能及時進行反饋,從而更好地激勵學生做作業(yè)的積極性。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加之對

30、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認識不深,目前高校中采用傳統(tǒng)紙質作業(yè)的方式仍頗為流行,造成了時間和物質的雙重浪費,效率底下,所以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等采用網絡進行教學工作的方式應該引起學校和老師的高度重視。</p><p>  1.2.2 課題任務要求</p><p>  課題的主要任務是設計并實現一個小型的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使之能夠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方便:對教師而言,能夠布置作業(yè)、批改作業(yè)、評分,

31、并對上課學生名單進行管理,通過論壇的形式回答學生問題,進行師生互動;對學生來說,能及時了解教學作業(yè)信息,下載作業(yè)、上傳作業(yè),并可以查看作業(yè)成績,提出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參與討論。</p><p><b>  相關要求如下:</b></p><p>  1. 符合教學管理規(guī)定,滿足網上教學的需要,界面美觀,操作直觀、方便。</p><p>

32、  2. 相關數據庫(表)的設計,滿足3NF,具有數據庫維護功能。</p><p>  3. 系統(tǒng)應具備一定的安全性。</p><p>  4. 采用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案,完成系統(tǒng)的總體規(guī)劃、分析、設計、實施、運行與維護,并進行系統(tǒng)的開發(fā)總結。 </p><p>  5. 完成系統(tǒng)的集成測試和調試,運行正常,能在指定的服務器上演示,提交原程序,并按要求完成畢業(yè)設計說明

33、書的撰寫。</p><p><b>  1.3 論文結構</b></p><p>  本文共有六章,具體組織如下:</p><p>  第l章介紹課題研究的背景、發(fā)展的狀況、以及課題任務要求等。</p><p>  第2章主要介紹需求分析以及開發(fā)系統(tǒng)所采用的相關技術,包括數據庫,B/S模式,ASP.NET,SQL SER

34、VER 2005的相關技術知識。</p><p>  第3章主要對系統(tǒng)進行設計,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及數據庫的概要設計,對系統(tǒng)各功能模塊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進而進行了數據庫的概念結構設計以及數據庫的物理結構設計。</p><p>  第4章主要描述了系統(tǒng)功能的實現部分,這里主要詳細介紹了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的實現,詳細分析了主要模塊的實現部分。</p><p>

35、;  第5章介紹了系統(tǒng)的測試,對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中教師與學生主要功能進行了測試。</p><p>  第6章對全文進行了總結,給出了系統(tǒng)設計的體會與收獲,以及系統(tǒng)需要改進的方面。</p><p>  第2章 相關技術概述</p><p>  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整個過程應用到許多技術。例如ASP.NET動態(tài)網頁技術、SQL Server 2005、Drea

36、mweaver MX等,下面介紹一下該系統(tǒng)實現過程中應用到的相關理論與相關開發(fā)技術。</p><p>  2.1 ASP.NET動態(tài)網頁技術</p><p>  ASP.NET是新的、功能強大的服務器端技術,用于創(chuàng)建動態(tài)Web頁。ASP.NET是Microsoft公司的動態(tài)服務器頁面(即ASP)和.NET這兩個主要技術的集合。ASP.NET又叫ASP+,但并不僅僅是ASP的簡單升級,而是

37、Microsoft推出的新一代Active Server Pages腳本語言。ASP.NET是微軟發(fā)展的新型體系結構.NET的一部分,它的全新技術架構會讓每一個人的網絡生活都變得更簡單。首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ASP.NET不僅僅只是有了一個新界面并且修復了一些缺陷的ASP 3.0的升級版本(即不同于ASP 2.0升級到ASP 3.0的轉變),更為重要的是,ASP.NET吸收了ASP以前版本的最大優(yōu)點并參照Java、VB語言的開發(fā)優(yōu)勢加入

38、了許多新的特色,同時也修正了以前的ASP版本的運行錯誤。</p><p>  2.1.1 基于Browser /Server模式的體系結構簡介</p><p>  C/S結構,即Client /Server(客戶機/服務器)結構,是大家熟知的軟件系統(tǒng)體系結構,通過將任務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統(tǒng)的通信開銷,也可充分利用兩端硬件環(huán)境的優(yōu)勢。早期的軟件系統(tǒng)多以此作為首

39、選設計標準。</p><p>  B/S結構,即Browser /Server(瀏覽器/服務器)結構,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用戶界面完全可以通過WWW瀏覽器實現,一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實現,形成所謂的3層結構。B/S結構,主要是利用了不斷成熟的WWW瀏覽器技術,結合瀏覽器的多種Script語言(VBScript、Java

40、Script等)和ActiveX技術,利用通用瀏覽器就實現了原來需要復雜專用軟件才能實現的強大功能,并節(jié)約了開發(fā)成本,是一種全新的軟件系統(tǒng)構造技術。隨著Windows 98/Windows 2000將瀏覽器技術植入操作系統(tǒng)內部,這種結構更成為當今應用軟件的首選體系結構。顯然B/S結構應用程序相對于傳統(tǒng)的C/S結構應用程序將是巨大的進步。</p><p>  B/S結構采用星形拓撲結構建立企業(yè)內部通信網絡或利用In

41、ternet虛擬專網(VPN)。前者的特點是安全、快捷、準確。后者則具有節(jié)省投資、跨地域廣的優(yōu)點。須視企業(yè)規(guī)模和地理分布確定。企業(yè)內部通過防火墻接入Internet,整個網絡采用TCP/IP協(xié)議。</p><p>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網的基礎上的,而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廣域網的基礎上的,它們有以下區(qū)別。</p><p><b> ?。?)硬件

42、環(huán)境不同</b></p><p>  C/S一般建立在專用的網絡上,小范圍里的網絡環(huán)境,局域網之間再通過專門服務器提供連接和數據交換服務。</p><p>  B/S建立在廣域網之上的,不需要專門的網絡硬件環(huán)境,例如電話上網、租用設備、信息管理等。有比C/S更強的適應范圍,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統(tǒng)和瀏覽器就行。</p><p><b> ?。?)安全

43、要求不同</b></p><p>  C/S一般面向相對固定的用戶群,對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強。一般高度機密的信息系統(tǒng)采用C/S結構適宜。</p><p>  B/S建立在廣域網之上,對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對弱,面向的是不可知的用戶群。</p><p><b> ?。?)程序架構不同</b></p><p>  

44、C/S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可以對權限多層次校驗,對系統(tǒng)運行速度則可以較少考慮。</p><p>  B/S對安全以及訪問速度的多重考慮,建立在需要更加優(yōu)化的基礎之上,比C/S有更高要求的B/S結構的程序架構是發(fā)展的趨勢。</p><p><b> ?。?)軟件重用不同</b></p><p>  C/S程序出于不可避免的整體性考慮,構件的重用

45、性不如在B/S要求下的構件的重用性好。</p><p>  B/S的多重結構,要求構件相對獨立的功能,能夠相對較好的重用,就如買來的餐桌可以再利用,而不是做在墻上的石頭桌子一樣。</p><p><b> ?。?)系統(tǒng)維護不同</b></p><p>  C/S程序由于整體性,必須整體考察,所以升級難。要更新的話可能會再做一個全新的系統(tǒng)。<

46、;/p><p>  B/S的構件組成可方便個別構件的更換,實現系統(tǒng)的無縫升級,將系統(tǒng)維護開銷減到最小,用戶從網上自己下載安裝程序就可以實現升級。</p><p><b> ?。?)處理問題不同</b></p><p>  C/S程序面向的用戶較為固定,并且在相同的區(qū)域,安全要求高,與操作系統(tǒng)相關。</p><p>  B/S

47、建立在廣域網上,面向不同的用戶群,這是C/S無法做到的,與操作系統(tǒng)平臺關系最小。</p><p><b> ?。?)用戶接口不同</b></p><p>  C/S多是建立在Windows平臺上的,表現方法有限。</p><p>  B/S建立在瀏覽器上,使用更加豐富和生動的表現方式與用戶交流,并且開發(fā)難度、開發(fā)成本都相應的降低。</p&

48、gt;<p><b>  (8)信息流不同</b></p><p>  C/S程序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權的機械式處理,交互性相對低。</p><p>  B/S信息流向可變化。</p><p>  2.1.2 基于ASP.NET技術的三層結構模型</p><p>  “三層結構”一詞中的“三層”是指:表現層、

49、中間業(yè)務層以及數據訪問層。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圖2.1所示。</p><p><b>  圖2.1 三層結構</b></p><p><b> ?。?)表現層</b></p><p>  表現層位于最外層(最上層),即離用戶最近,用于顯示數據和接收用戶輸入的數據,為用戶提供一種交互式操作的界面。</p><

50、p><b> ?。?)中間業(yè)務層</b></p><p>  中間業(yè)務層負責處理用戶輸入的信息,或者是將這些信息發(fā)送給數據訪問層進行保存,也可調用數據訪問層中的函數再次讀出這些數據。中間業(yè)務層中還可以包括一些對“商業(yè)邏輯”的描述代碼。</p><p><b> ?。?)數據訪問層</b></p><p>  數據訪問

51、層僅實現對數據的保存和讀取操作。數據訪問可以訪問數據庫系統(tǒng)、二進制文件、文本文檔或是XML文檔。</p><p>  2.2 SQL Server 2005</p><p>  本系統(tǒng)的數據庫部分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5數據庫開發(fā)工具,SQL Server 2005中包含許多新特性,這些特性使其成為針對電子商務、數據倉庫和在線商務解決方案的卓越的數據庫平臺。其增強的特性包括

52、對豐富的擴展標記語言(XML)的支持、綜合分析服務以及便捷的數據庫管理??偠灾瑢τ谀切┫M_保數據庫解決方案具備伸縮性、可靠性及靈活性的客戶而言,SQL Server 2005提供的新特性具有以下顯著的優(yōu)勢。</p><p><b>  1. 可靠性</b></p><p>  與其前輩相比,SQL Server 2005經歷了更為嚴格的測試過程。這些測試的目的在

53、于使SQL Server 2005具備前所未有的可靠性。</p><p><b>  2. 伸縮性</b></p><p>  基準測試結果證明,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足以滿足對伸縮性提出的絕大多數的苛刻要求。</p><p><b>  3. 電子商務</b></p><p

54、>  隨著商務活動日趨以Web為中心展開,與電子商務功能的發(fā)展保持同步則顯得至關重要。在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關系數據庫引擎的情況下,XML數據可在關系表中進行存儲,而查詢則能以XML格式將有關結果返回。此外,XML還簡化了后端系統(tǒng)集成,并實現了跨防火墻的無縫數據傳輸。用戶還可以使用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來訪問SQL Server 2005,以實現面

55、向SQL Server 2005數據庫的安全Web連接和無須額外編程的聯(lián)機分析處理(OLAP)多維數據集。</p><p><b>  4. 數據倉庫</b></p><p>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綜合分析服務。分析服務(以前稱為OLAP服務)為商業(yè)活動提供了集成的OLAP和數據挖掘功能。OLAP可以通過多維存儲技術對大

56、型、復雜數據集執(zhí)行快速、高級的分析工作。數據挖掘功能能夠揭示出隱藏在大量數據中的傾向及趨勢,它允許組織或機構最大限度的從數據中獲取價值。通過對現有數據進行有效分析,這一功能可以對未來的趨勢進行預測,并增強在線商務,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簡化了管理、優(yōu)化工作,并且增強了迅速、成功的部署在線商務應用程序所需的可靠性和伸縮性。其中,用以提高可靠性的特性包括日志傳送、在線備份和故障切換群集。在伸縮性方面的改進包括對多

57、達32顆CPU和64GB的RAM的支持。通過自動優(yōu)化和改進后的管理特性,諸如數據文件尺寸的自動管理、基于向導的數據庫復制、自動內存管理和簡化的故障切換群集安裝與管理等,在線商務應用程序能夠被迅速部署并有效管理。</p><p>  2.3 Dreamweaver MX</p><p>  本系統(tǒng)前臺的網頁設計采用的是Dreamweaver MX中文版,Dreamweaver MX是一個可

58、視化的網頁設計和網站管理工具,支持最新的Web技術,包含HTML檢查、HTML格式控制、HTML格式化選項、HomeSite/BBEdit捆綁、可視化網頁設計、圖像編輯、全局查找替換、全FTP功能、處理Flash和Shockwave等多媒體格式和動態(tài)HTML、基于團隊的Web創(chuàng)作等。所以這里選用它來實現動態(tài)網頁的構架。</p><p>  第3章 系統(tǒng)總體設計</p><p>  在對整個

59、開發(fā)系統(tǒng)進行全面分析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出應用軟件的總體設計,這對建立一個信息系統(tǒng)來說是必須的,也是全面展開開發(fā)工作的重要基礎。系統(tǒng)總體設計包括:需求分析、模塊總體設計、數據庫設計等。</p><p>  3.1 系統(tǒng)需求分析</p><p>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互聯(lián)網(Internet)在美國得到迅猛發(fā)展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吸引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紛紛加入Internet的

60、行列。各個行業(yè)和部門也利用互聯(lián)網的強大優(yōu)勢為自己的發(fā)展提供更高、更快的平臺;其中Web瀏覽器是訪問Internet的一種最快捷、最有效、最流行的一種方式,同時利用Web作為工具訪問Internet的人數占了絕大多數,因此,Web蘊藏著極大的教育潛力,特別是對于學校來說,通過互聯(lián)網發(fā)布自己的信息以及課程,實現在線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必要的培訓手段。因此,對于一個學校來說,建立一個自己的作業(yè)管理網站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事情了。</p>

61、<p>  本系統(tǒng)共包括3個模塊,其中有:管理員模塊、教師模塊、學生模塊。各個模塊又分成幾個子模塊,其中管理員模塊分為管理院系、班級和課程模塊、管理教師模塊,教師模塊分為修改個人信息模塊、查看學生名單模塊、布置作業(yè)模塊、批改作業(yè)模塊,學生模塊分為修改個人信息模塊、查看作業(yè)模塊、在線咨詢模塊、上傳作業(yè)模塊。</p><p>  3.2 系統(tǒng)數據流程描述</p><p>  1、頂

62、層數據流圖:包含三個實體即學生、老師、管理員,六個數據處理即學生登陸、學生管理、教師登陸、教師管理,管理員登陸,管理員管理。其數據流如圖3.1所示。</p><p>  圖3.1 頂層數據流</p><p>  學生管理數據流圖:包括一個實體(學生)和個人信息、作業(yè)管理等多個數據處理,該圖反應出了學生作業(yè)情況及相關數據存儲。其數據流如圖3.2所示。</p><p>

63、  圖3.2 學生管理數據流</p><p>  教師管理數據流圖:包括一個實體(教師)和作業(yè)管理、學生管理和個人信息管理等多個數據處理及相關數據存儲。該圖體現了教師對系統(tǒng)的管理情況。其數據流如圖3.3所示。</p><p>  圖3.3 老師管理數據流</p><p>  管理員管理數據流圖:包括一個實體(管理員)和院系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管理、課程管理和作業(yè)管理

64、等多個數據處理及相關數據存儲。該圖反映了管理員對系統(tǒng)的管理情況。其數據流圖如圖3.4所示。</p><p>  圖3.4 管理員管理數據流</p><p>  3.2 系統(tǒng)總體結構設計</p><p>  本課題設計的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是利用Asp.net和SQL技術來構建一個基于因特網的動態(tài)交互式教學信息化平臺,該系統(tǒng)可以在Windows2000/XP局域網或Int

65、ernet上使用。在總體結構上是趨于采用3層B/S結構,各類教學資源在服務器一端,采取中心數據庫SQL server 2005統(tǒng)一存放和組織,學生在客戶機一端,無須任何配置工作,只須使用瀏覽器向Web服務器代理提出請求,服務代理通過中間組件與數據庫鏈接,把請求服務的教學內容以Web頁面形式通過瀏覽器反饋給學生。</p><p>  系統(tǒng)由三個模塊組成:管理員模塊、教師模塊、學生模塊。</p><

66、;p>  整個系統(tǒng)結構如圖3.4所示。</p><p>  圖3.5 系統(tǒng)總體結構</p><p>  3.3 系統(tǒng)功能模塊設計</p><p>  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主要提供網上的作業(yè)管理平臺,主要分為管理員、老師、學生三個部分的功能。</p><p>  (1)管理員部分的主要功能要求:</p><p> ?、?/p>

67、管理員登錄功能,根據權限進入管理員相應的頁面的功能;</p><p> ?、诠芾韱T作業(yè)管理功能:</p><p> ?、酃芾韱T管理學院、班級、課程、任課老師,具有查看、編輯的功能:</p><p> ?、芄芾韱T修改個人資料功能:</p><p> ?、莨芾韱T中的學生管理,實現學生登陸信息編輯和重置功能。</p><p>

68、;  (2)老師部分的主要功能要求:</p><p> ?、倮蠋煹卿浌δ埽鶕嘞捱M入教師相應的頁面的功能;</p><p>  ②老師布置作業(yè)、管理作業(yè)(查看、修改、刪除)功能;</p><p>  ③老師修改個人資料功能;</p><p>  ④老師在線布置、批改作業(yè)功能;</p><p> ?、堇蠋熅W上答疑功能。

69、</p><p>  (3)學生部分的主要功能要求:</p><p> ?、賹W生登錄功能,根據權限進入學生相應的頁面的功能;</p><p>  ②學生查看作業(yè)的功能:</p><p> ?、蹖W生修改個人資料的功能:</p><p> ?、軐W生查看、下載老師的作業(yè)題目,上傳作業(yè),查看老師對作業(yè)的批改情況功能:</

70、p><p>  ⑤學生在網上對老師提出疑問并能查看以往對老師提出的疑問功能。</p><p>  學生通過網上作業(yè)系統(tǒng)交送程序和實驗報告具有很多優(yōu)點,首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保存作業(yè)的空間,可以節(jié)省紙張。教師則可以更方便地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分析對比,存檔的作業(yè)也可作為教學積累資料,學生的作業(yè)解答可用于課堂分析。 為了保證作業(yè)的完成進度,對作業(yè)解答的控制自然有必要。本文給出了該系統(tǒng)在實現中考慮的控制辦

71、法。網上作業(yè)系統(tǒng)通過網絡即可實現作業(yè)的答題、提交、批改和信息反饋等功能,為遠程教育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提供了重要技術手段。</p><p>  3.4 系統(tǒng)數據庫設計</p><p>  3.4.1 數據流程圖和數據字典</p><p><b>  1、數據流程圖</b></p><p>  數據流程圖是Web 作業(yè)系統(tǒng)的總

72、體設計圖。下面分別給出Web作業(yè)系統(tǒng)中教師數據流程圖和學生數據流程圖,如圖3.6和圖3.7所示。</p><p><b>  圖 3.6教師數據</b></p><p>  圖 3.7 學生數據</p><p><b>  2、數據字典</b></p><p>  根據系統(tǒng)功能設計的要求以及功能模塊

73、的劃分,下面給出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各個組成部分的數據項和數據結構:</p><p>  學生用戶信息:登錄名、密碼、學生ID號、學生用戶名、班級ID號、真實姓名</p><p>  教師用戶信息:登錄名、密碼、教師戶ID號、教師用戶名、真實姓名、單位ID號、單位名稱</p><p>  作業(yè)信息:作業(yè)任務名、教師ID號、作業(yè)用戶名、用戶密碼、教師真名、學生學號、學生真

74、名、學生學院、學生班級、開始時間、終止時間</p><p>  學院信息:學院(專業(yè))ID號、學院代號、學院系別、學院ID號、學院(專業(yè))名稱</p><p>  資料信息:資料編號、資料名稱、上傳日期、資料內容</p><p>  3.4.2 數據庫概念設計</p><p>  概念結構設計是數據庫設計的核心。概念結構獨立于數據庫的邏輯結

75、構,也獨立于所使用的具體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概念模型(E-R模型)的組成元素有:實體、屬性、聯(lián)系,E-R模型用E-R圖表示。實體是用戶工作環(huán)境中所涉及的事務,屬性是對實體特征的描述。</p><p>  (1)模型中的實體相當于一個實體集、一個表。實體用矩形框表示,實體名稱標注在矩形框內。用菱形表示實體間的聯(lián)系,菱形框內寫上聯(lián)系名,用無向邊把菱形分別與有關實體相連接,在無向邊旁標上聯(lián)系的類型。</p>

76、<p>  (2)屬性是實體的性質。用橢圓框表示,與實體之間用一條線相連,表的主碼是關鍵屬性,關鍵屬性項加下劃線。</p><p>  (3)各子系統(tǒng)模塊中主鍵相同的字段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lián)的關系。</p><p>  (4)在程序中實現對他們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控制。</p><p>  該系統(tǒng)E-R圖如下所示。</p><p>  

77、圖3.8 實體聯(lián)系圖</p><p>  3.4.3 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p><p>  數據庫在物理設備上的存儲結構與存取方法稱為數據庫的物理結構,它依賴于給定的計算機系統(tǒng)[8]。為一個給定的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符合應用要求的物理結構的過程,就是數據庫物理結構設計。</p><p>  本系統(tǒng)使用SQL Server2000作為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數據庫名為W

78、orkManage,WorkManage數據庫中包含的數據表及相應功能如下表1.1所示。</p><p>  表3.1 WorkManage數據庫包含的數據表及其功能</p><p>  具體系統(tǒng)數據表如下所示:</p><p>  tb_administrator表:</p><p><b>  tb_card表:</b&

79、gt;</p><p>  tb_class表:</p><p>  tb_classteacher表:</p><p>  tb_curriculum表:</p><p>  tb_department表:</p><p>  tb_revertcard表:</p><p>  tb_stud

80、ent表:</p><p>  tb_subject表:</p><p>  tb_submitWork表:</p><p>  tb_teacher表:</p><p>  tb_teachersubject表:</p><p><b>  tb_work表:</b></p>&l

81、t;p>  tb_workclass表:</p><p>  tb_files表:</p><p>  3.5 系統(tǒng)出錯處理與安全保密設計</p><p>  任何一個系統(tǒng)的開發(fā)都應充分考慮各種系統(tǒng)錯誤,避免造成數據庫系統(tǒng)不一致或損壞,因此在本系統(tǒng)中采用出錯提示框形式為用戶提供出錯信息;另外對于一些關鍵性操作如管理員對老師進行刪除或修改記錄操作時,也提供了確認

82、機制。</p><p>  在系統(tǒng)安全保密設計中,本系統(tǒng)采用的是對用戶登錄系統(tǒng)時進行身份驗證,只允許合法用戶進入系統(tǒng)并操作。在登錄本系統(tǒng)時,系統(tǒng)首先讓用戶選擇相應的身份,不同的身份有著不同的權限,同時用戶需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進行驗證。輸入的信息正確后才能進入相應的頁面。在登錄模塊的設計中,分別在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進行數據驗證。</p><p>  第4章 系統(tǒng)詳細設計與實現</p&g

83、t;<p>  4.1 系統(tǒng)運行環(huán)境</p><p>  客戶端:Windows xp , 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版本。</p><p>  服務器端:Windows Server 2003 , IIS5.0及其以上版本。</p><p>  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 2005,運用于服務器端。</p>

84、<p>  4.2 用戶登陸模塊的實現</p><p>  4.2.1 登陸模塊的功能描述</p><p>  功能描述:本模塊主要實現用戶的登陸。為了限制該系統(tǒng)資源的使用,只有經過身份確認的用戶才可以訪問相關資源。</p><p>  4.2.2 用戶登陸模塊的輸入、輸出</p><p>  輸入:用戶名、登陸身份、登陸密碼

85、、驗證碼</p><p>  輸出:用戶登陸成功進入系統(tǒng)首頁</p><p>  其用戶登陸界面如下:</p><p>  圖4.1 用戶登陸界面</p><p>  在本模塊中,用戶身份有三種類型:系統(tǒng)管理員、教師、學生。通過輸入用戶帳號、密碼驗證用戶身份,如果驗證成功則進入系統(tǒng),否則出錯提示框提示重新輸入信息。</p>&l

86、t;p>  4.2.3 用戶登陸模塊的程序流程圖</p><p>  圖4.2 用戶登陸流程圖</p><p>  4.3 在線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首頁的實現</p><p>  用戶登陸到系統(tǒng)以后進入相應的主頁,主頁面如下圖:</p><p><b>  圖4.3學生首頁</b></p><p&g

87、t;<b>  圖4.4教師首頁</b></p><p><b>  圖4.5管理員首頁</b></p><p>  4.4 管理員模塊的實現</p><p>  4.4.1 管理員設置院系、班級、課程模塊的實現</p><p>  1.管理員設置院系、班級、課程模塊的功能描述:</p&g

88、t;<p>  功能描述:此模塊的功能主要是實現管理員能夠添加學院、班級、課程,并進行相應的刪除、修改操作。在進行修改、刪除操作時,一旦刪除學院,相應的學院、班級也將刪除,任何班級、課程的添加均要在學院的基礎上才能實現。</p><p>  2.管理員設置院系、班級、課程模塊的輸入處理輸出設計:</p><p>  輸入:學院名、班級名、課程名</p><

89、p>  處理:管理員設置學院后,可以相應進行班級、課程的添加,添加成功后顯示在學院列表中。</p><p>  輸出:學院列表中呈現出所添加的學院名稱、班級名稱、課程名稱</p><p>  4.4.2 管理員對教師管理的實現</p><p>  1.管理員對教師管理模塊的功能描述:</p><p>  功能描述:此模塊所要實現的功能

90、是管理員能進行教師信息的初始化,即初始老師的登陸id、教師姓名、教師登陸密碼以及確認教師登陸密碼信息。同時管理員可以修改、刪除教師信息。</p><p>  2.管理員對教師管理模塊的輸入、輸出:</p><p>  輸入:老師的登陸id、教師姓名、教師登陸密碼以及確認教師登陸密碼信息</p><p>  輸出:添加成功或刪除成功頁面。</p><

91、;p>  3.管理員對教師的管理模塊</p><p>  此模塊主要涉及到對教師信息的管理,初始化教師信息,也可以修改、刪除教師信息。判斷是否輸入密碼、是否兩次輸入教師密碼一致、是否輸入教師id、是否輸入的密碼和id中有非法字符、是否輸入的id重復,如果為否則顯示出錯提示框,重新輸入。否則將添加的用戶信息寫入數據庫,顯示在教師列表中。在本文中主要介紹教師的添加功能,其程序流程圖如下:</p>

92、<p>  圖4.6 教師管理流程圖</p><p>  4.5 教師模塊的實現</p><p>  4.5.1 教師修改個人信息模塊的實現</p><p>  功能描述:在本模塊中,其功能與實現方法與管理員進行個人資料的修改基本是一致的,不同之處也在于用戶身份的不同以及所使用的數據庫表存在不同。因此也不再復述其功能和實現方法。教師實現對用戶名、密碼信

93、息的修改即可。</p><p>  4.5.2 教師查看學生名單模塊的實現</p><p>  1.教師查看學生名單模塊的功能描述:</p><p>  功能描述:此模塊主要是實現老師可以查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學生名單,主要包括學生的用戶名、學生姓名。</p><p>  2.教師查看學生名單模塊的輸入處理輸出設計:</p>&l

94、t;p><b>  輸入:課程/班級</b></p><p><b>  處理過程:</b></p><p>  (1).通過獲取班級序號值,在數據庫中搜索所對應的班級顯示在下拉菜單中。</p><p>  (2).在下拉菜單中選擇課程/班級,則會出現該班的學生名單, </p><p><

95、;b>  輸出:學生列表頁面</b></p><p>  4.5.3 教師布置作業(yè)模塊的實現</p><p>  1.教師布置作業(yè)模塊的功能描述:</p><p>  功能描述:在此模塊中主要實現教師對作業(yè)的發(fā)布,它的功能類似于公告的發(fā)布,使學生能及時的了解到相關的作業(yè)信息。它包括發(fā)布作業(yè)標題、作業(yè)上傳截止日期、作業(yè)要求。同時也能實現對發(fā)布的作業(yè)

96、信息進行修改的功能。</p><p>  2.教師布置作業(yè)模塊的輸入輸出設計:</p><p>  輸入:作業(yè)標題、作業(yè)上傳截止日期、作業(yè)要求,選擇所在班級</p><p>  輸出:作業(yè)發(fā)布成功或者失敗的頁面</p><p>  3.教師布置作業(yè)模塊的程序流程圖:</p><p>  在本模塊中,以條件語句判斷輸入作

97、業(yè)標題、作業(yè)上傳截止日期、作業(yè)詳細要求是否為空,輸入的日期格式是否正確,若為否則顯示出錯提示框重新輸入。否則對數據庫進行操作。其程序流程圖如下:</p><p>  圖4.7 作業(yè)布置流程</p><p>  4.5.4 教師批改學生作業(yè)模塊的實現</p><p>  1.教師批改作業(yè)模塊的功能描述:</p><p>  功能描述:在此模塊

98、中主要實現教師可以下載學生上傳的作業(yè),并對作業(yè)進行分數的判定,學生可以及時地了解到作業(yè)完成情況。</p><p>  2.教師批改作業(yè)模塊的輸入輸出設計:</p><p>  輸入:是教師批改作業(yè)后所打的分數</p><p>  輸出:成功打分的頁面</p><p><b>  本模塊界面如圖:</b></p>

99、;<p>  3. 教師批改作業(yè)模塊的程序流程圖:</p><p>  圖4.8 作業(yè)批改流程</p><p>  在本模塊中,老師首先下載學生上傳的作業(yè),并對作業(yè)進行分數的判定,學生可以及時的了解到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以條件語句判斷分數是否為空,為空則出現提示框,重新輸入;若分數不在0到100之間也同樣會出現出錯提示框,提示重新輸入分數。</p><p>

100、;  4.5.5 教師網上答疑模塊的實現</p><p>  1.教師網上答疑模塊的功能描述:</p><p>  功能描述:此模塊實現的功能類似于一個論壇,給老師和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教師在此模塊中能夠看到學生提出的疑問并且能夠對提出的疑問進行回復,除此之外也能進行刪除回復的操作。</p><p>  2.教師網上答疑模塊的輸入輸出設計:</p>

101、<p>  輸入:回復學生提問信息</p><p>  輸出:成功回復頁面,成功刪除則重定向到論壇帖子列表中。</p><p>  3.教師網上答疑模塊的程序流程圖:</p><p>  圖4.9 教師網上答疑流程</p><p>  教師通過查看提問列表中的提問信息,回復學生的提問,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以條件語句判斷回

102、復信息是否為空,若為空則出現出錯提示框提示重新輸入回復信息。成功回復提問信息則寫入數據庫,數據庫中的答疑回復信息表被更新。回復刪除模塊很簡單,只需幾行代碼即可解決:通過傳入的id值找到相應的記錄,然后通過執(zhí)行實現刪除的SQL語句,則完成回復內容的刪除。</p><p>  4.6 學生模塊的實現</p><p>  4.6.1 學生查看作業(yè)模塊的實現</p><p&

103、gt;  1.學生查看公告、搜索公告模塊的功能描述:</p><p>  功能描述:在此模塊中主要實現學生能夠對管理員和老師發(fā)布的公告進行瀏覽。學生不僅能夠查看公告內容,也可以通過公告標題或者公告發(fā)布人搜索所想要的公告內容。</p><p>  2.學生查看作業(yè)模塊的輸入輸出設計:</p><p>  輸入:所要搜索的作業(yè)的學科和次數</p><

104、p>  輸出:詳細作業(yè)內容的頁面</p><p>  學生查看、搜索作業(yè)問題界面如圖:</p><p>  3.學生查看、搜索作業(yè)模塊的程序流程圖:</p><p>  圖4.10 學生搜索公告流程</p><p>  在本模塊中,學生可以看到作業(yè)的詳細內容,并能通過作業(yè)學科和次數查看所需要的作業(yè)內容。</p><p

105、>  4.6.2 學生修改個人信息模塊的實現</p><p>  在本模塊中,其功能與實現方法與管理員、老師進行個人資料的修改基本一致,使學生實現對用戶名、密碼信息的修改</p><p>  4.6.3 學生提出疑問與查看答疑模塊的實現</p><p>  1.學生提出疑問、查看答疑信息模塊的功能描述:</p><p>  功能描述

106、:在此模塊中實現的功能與在老師網上答疑模塊中的功能是對應的。目的在于通過這一模塊使學生與老師進行學習交流,提高學習成績。它主要包括兩個功能:一是學生可以提出問題。二是學生可以查看以前的提問,查看老師是否已經回復相關問題。</p><p>  2.學生提出疑問、查看答疑信息模塊的輸入輸出設計:</p><p>  輸入:學生提問標題和學生提問的詳細內容</p><p>

107、;  輸出:成功提問后顯示的提問列表和答疑列表</p><p>  3.學生提出疑問、查看答疑信息模塊的程序流程圖:</p><p>  圖4.11 學生提出疑問流程圖</p><p>  在本模塊中,以條件語句判斷輸入的提問標題、提問詳細內容是否為空,所輸入信息為空或格式不對則顯示出錯提示框,需要重新輸入。不為空,則對數據庫進行操作。通過執(zhí)行SQL語句實現向數據庫

108、中插如一條新的提問信息,包括提問的標題、提問的詳細內容。成功提問后在提問列表中可以看到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可以在提問列表中查看老師的回復信息,它與老師的網上答疑是相對應,這里不再說明 。</p><p>  4.6.4 學生上傳作業(yè)模塊的實現</p><p>  1.學生上傳作業(yè)模塊的功能描述:</p><p>  功能描述:在此模塊中主要實現的功能是,學生能夠在作

109、業(yè)列表中看到自己作業(yè)相關的信息。已經上交作業(yè)的學生可以看到老師是否已經批改作業(yè)即看到作業(yè)分數,沒有上交作業(yè)的學生可以在上傳截止日期之前上傳作業(yè)給老師進行批改。實現上傳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采用組件上傳二是采用無組件上傳。作者選擇的是無組件上傳類實現作業(yè)的上傳,原因兩個方面:常用的第三方上傳組件需要注冊,另一方面無組件上傳的網絡資源豐富,可以隨意下載并使用。在上傳作業(yè)時,指定了作業(yè)上傳的格式、也對作業(yè)上傳的大小進行了限制除此之外還設置了上傳進

110、度條,能夠清楚地看到作業(yè)上傳的進度。</p><p>  2.學生上傳模塊的輸入輸出設計:</p><p><b>  輸入:上傳的作業(yè)</b></p><p>  輸出:上傳成功的頁面</p><p>  學生上傳作業(yè)模塊的程序流程圖:</p><p>  圖4.12 學生上傳作業(yè)流程圖<

111、/p><p>  第5章 系統(tǒng)運行與測試</p><p>  5.1 系統(tǒng)測試的目的與原則</p><p>  依據用戶需求,設計測試用例,對軟件進行系統(tǒng)級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填寫測試表格的測試結果欄。</p><p>  測試的重點是對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進行全面測試。</p><p>  測試的目標是確保所開發(fā)軟件的功能

112、符合用戶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p><p>  (1)確保系統(tǒng)達到需求功能的說明;</p><p>  (2)確保系統(tǒng)滿足性能需求;  </p><p>  (3)強度測試確認程序能夠處理要求的負載;  </p><p>  (4)確保系統(tǒng)在要求的硬件和軟件平臺上工作正常。</p><p><b&g

113、t;  5.2 系統(tǒng)測試</b></p><p>  5.2.1 系統(tǒng)入口測試要點</p><p>  1.測試要點:用戶名和密碼</p><p>  2.測試路徑:用戶名和密碼是否為真</p><p>  3.測試結果:為真,進入系統(tǒng);為假,提示重新輸入用戶信息</p><p>  5.2.2 數據錄

114、入測試要點</p><p>  1.測試要點:數據錄入類型</p><p>  2.測試路徑:錄入類型是否正確</p><p>  3.測試結果:錄入類型正確能寫入數據庫增加新記錄;否則提示重新輸入</p><p>  當錄入數據為數據表中限定的類型時,才能增加新的記錄;若錄入的數據類型不正確,則無法增加新的記錄。</p>&l

115、t;p><b>  5.3系統(tǒng)測試內容</b></p><p>  1.用戶登錄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及安全性能較好,能對不同管理級別者進行限制,以保系統(tǒng)及證數據庫的安全。</p><p>  2.數據庫的可維護性好,數據的錄入、刪除及更改均能順利完成,并能實現動態(tài)更新。</p><p>  3.數據溢出、越界均能進行非法提示,以警告用戶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