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土嗜鹽菌多樣性及中度嗜鹽菌多相分類學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嗜鹽微生物在高鹽土壤有機質循環(huán)及其修復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對江蘇連云港臺北鹽田土壤和鹽城三圩鹽田土壤的嗜鹽細菌和古菌的多樣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兩地鹽土嗜鹽細菌和古菌的分布具有相似性和獨特性。采用培養(yǎng)法從兩地鹽土中共分離到17株嗜鹽細菌,其中Halomonas為兩地鹽土共有的嗜鹽細菌,而Halobacillus和Pontibacillus僅在三圩鹽土中發(fā)現(xiàn)。通過非培養(yǎng)的16S rDNA基因文庫法從兩地鹽土中發(fā)現(xiàn)了13種嗜鹽古菌克

2、隆,臺北鹽土有Halobacterium和Haloplanus,在三圩鹽土發(fā)現(xiàn)Halobacterium,Natronobacterium,Halogeometricum和Haloarcula。嗜鹽古菌中10個克隆的16S rDNA和GenBank已知序列同源性為92%-97%,可能為這些屬中的新種。對鹽田土壤中嗜鹽微生物的多樣性研究為維護鹽田生態(tài)系統(tǒng)、鹽的生產(chǎn)以及嗜鹽微生物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2.從湖北采集

3、的臘肉樣品中分離到一株革蘭氏陰性好氧的中度嗜鹽菌Z35,菌株的最適NaCl生長濃度為1%-20%(最適10%),生長溫度范圍為4到42℃(最適生長溫度為37℃),pH生長范圍為4.5-8.5(最適7.0)。細胞為橢圓形,不具運動性?;蚪MDNA G+C mol%為59.1%(HPLC方法),呼吸醌為Q-9(88.96%)、Q-8(9.46%)和Q-10(1.58%),主要脂肪酸為C19:0 cyclo ω8c、C16:0和C17:0 c

4、yclo?;?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表明Z35與Kushneria屬同源性最高,為93.7%-95.3%,23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結果與16S rRNA相似?;诒硇吞卣?、化學分類學和系統(tǒng)發(fā)育結果,Z35菌株屬于Kushneria屬,但是與該屬其他種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代表了Kushneria屬的一個新種,命名為Kushneria sinocarnis sp.nov.,模式菌株為Z35T(=CCTCC AB 209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