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b></p><p><b> 漢語言文學</b></p><p> 不同視角下的女性生活——論王安憶的《長恨歌》</p><p> 一、選題的背景與意義</p><p><b> 選題背景:</b></p>
2、<p> 城市女性書寫一直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不夠充分的地方,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女性書寫出現(xiàn)了新局面,誕生了王安憶、衛(wèi)慧、朱文穎等都市女性作家,其中王安憶無疑為代表,王安憶的《長恨歌》敘寫了上海女人王琦瑤四十年的生命歷程,變幻的命運與上海這個城市的興衰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談到《長恨歌》的創(chuàng)作時,王安憶說:“在那里面我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但事實上這個女人只不過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寫的其實是一個城市的故事?!薄?/p>
3、我是在直接寫城市的故事,但這個女人是城市的影子?!彼啻螖⑹鲎约簩ι虾5那猩砀惺埽骸拔矣X得上海是個奇特的地方,帶有都市化傾向,它的領域性、本土性不強,比別的城市更符合國際潮流。”《長恨歌》集合起王安憶以前所有對上海的經(jīng)驗與想象,用女主人公“王琦瑤”一生的經(jīng)歷,在敘述上海歷史的同時,也敘述了都市與女性的關系。在王安憶看來,女人與城市之間有著某種天然的關系,城市和女人都沒有歷史,城市為女人提供了施展自己的空間,女人體力的弱勢在這種人為地空間
4、內轉化成一種優(yōu)勢,女人和城市一樣一下子可以跳到歷史舞臺上光艷奪目。</p><p><b> 選題意義:</b></p><p> 本篇論文以王安憶的《長恨歌》為主體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對女主人公王琦瑤一生的經(jīng)歷的分析和同時期作品的比較,展現(xiàn)女性與都市的關系。一方面,對《長恨歌》這篇小說進行細致的分析,以女主人公王琦瑤一生的命運變幻體現(xiàn)出城市在不同歷史時代的精神特征
5、和文學內涵,組成了一部上海的民間史。同時,對同時期作品進行分析比較。另一方面,在分析內容的基礎上對思想意識進行升華,闡釋都市中的女人們在城市世俗生存的縫隙中執(zhí)著地守望著她們的情與愛,城市使女性再生,女性又對城市做了新的理解和詮釋。</p><p>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p><p><b> 研究的基本內容:</b></p>&
6、lt;p> 本文以《長恨歌》為主體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分析比較王琦瑤一生的命運變化來體現(xiàn)都市的興衰史。首先,對20世紀90年代文壇“女性文學”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進行闡釋,然后引出王安憶的“女性文學”觀,闡釋女性與都市的關系;其次根據(jù)《長恨歌》作品中女主人公王琦瑤一生的命運與上海這個城市興衰的密切關系,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具體分析;再次與王安憶同時期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進行比較,分析王琦瑤這個人物的突出特點與長恨歌的出眾之處;再次與同時期的作者張愛
7、玲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進行比較,在對都市與女性的關系的闡釋中,王安憶的突破之處;最后總結《長恨歌》中王琦瑤與上海都市的關系,從而表現(xiàn)女性在城市發(fā)展的基礎上的重要地位,升華文章思想內容。</p><p> 依此思路,論文在結構安排上分為以下幾個部分:</p><p> 1.對90年代文學出現(xiàn)“女性文學”及王安憶的“女性文學作品”進行闡釋</p><p> 1.1主
8、要介紹90年代文壇“女性文學”的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及影響。</p><p> 1.2介紹王安憶的背景資料及對“女性與都市”的關系的理解。</p><p> 1.3引出《長恨歌》這篇作品主要思想內容,概括描述其中女主人公王琦瑤與上海這個城市之間的關系。</p><p> 2.從《長恨歌》這個作品具體分析都市與女性的關系</p><p> 2.1
9、概述作品依據(jù)的線索,以王琦瑤一生的經(jīng)歷串出一幅上海的興衰史。指出王琦瑤變幻的命運與上海這個城市的興衰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p><p> 2.2 從40年代的王琦瑤的命運來顯示當時上海的形態(tài)以及對女性命運的影響和改變。</p><p> 2.3從50、60年代的王琦瑤的命運來體現(xiàn)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態(tài)度與特征,從而闡釋女性與都市的關系。</p><p> 2.4
10、從70、80年代的王琦瑤的情緒變化和剪不斷的倫理糾纏來體現(xiàn)城市自身生生不息的生命在呼吸。</p><p> 2.5 總述王琦瑤的一生命運和都市興衰和倫理道德觀念有密切的關系。</p><p> 3.通過《長恨歌》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王琦瑤與王安憶同一時期的作品進行比較,從而總結出《長恨歌》里所體現(xiàn)的思想與內容的可取之處和有待發(fā)展的空間。</p><p> 3.1王
11、琦瑤與《紀實與虛構》中的女主人公的比較。</p><p> 3.2王琦瑤與《米尼》中的女主人公的比較。</p><p> 3.3總結《長恨歌》處在兩篇作品之間的地位和作用,對女性和都市的關系的可取之處。</p><p> 4.將《長恨歌》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王琦瑤與張愛玲筆下的女性主人公進行比較,體現(xiàn)王琦瑤的進步之處。</p><p>
12、4.1《長恨歌》中的王琦瑤與《傾城之戀》中的流蘇們的比較。</p><p> 4.2分析比較王安憶與張愛玲筆下的女性與都市之間的關系。</p><p> 5.總結《長恨歌》中體現(xiàn)的都市與女性的關系,從而指出其作品在當時的地位和影響。</p><p> 擬定要解決的問題主要為:</p><p> 1、分析《長恨歌》作品主人公王琦瑤一生的
13、命運與上海都市的興衰史的密切關系。</p><p> 4O年代的王琦瑤在偶然獲得的機遇中成為“滬上名媛”、“上海小姐”,被政界要人金屋藏嬌,不久后卻因時勢變遷落人市井陋巷;50、60年代的王琦瑤已是一個被時代遺忘的舊人,但她褪去鉛華,也能找到了屬于她的情感和樂趣,有聲有色地過起了平常人的生活;70、80年代一切過去的雜樹繁花又開始復蘇,王琦瑤也再度浮出城市世俗生活之上。王琦瑤微妙的情緒變化和剪不斷的倫理糾纏,其
14、實也是這座城市自身生生不息的</p><p> 生命在呼吸。王琦瑤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地看世事的云起云舒,但她卻不可避免地成了一出悲劇的主角,王安憶在對女性城市贊賞的同時也流露出莫名的迷惘與難言的傷感。</p><p> 2、分析王安憶同時期作品中對女性與都市的關系的描述。</p><p> 《紀實與虛構》是王安憶從個人經(jīng)驗入手來寫自身與城市的關系,她做為“同志
15、”的后代,身為一個城市人卻無法融入城市之中,成為一個在精神上疏離的居住者,在現(xiàn)實與歷史之間王安憶以虛構家族神話和傳統(tǒng)的方式重塑了現(xiàn)代人的歷史。而《長恨歌》盡管殘留王安憶個人經(jīng)驗,但她盡可能把這些經(jīng)驗客體化,描述王琦瑤女人一生的命運,她的素淡和不動聲色的平常心卻是舊上海繁華美夢的真正底色?!睹啄帷窋⑹隹臻g的開放更加充分,在都市的流通中,整個都市作為一種開放性的空間形式,人物在其匯總無間隔的進行著活動。</p><p&g
16、t; 3、分析王安憶的《長恨歌》中的王琦瑤與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的流蘇,對女性與都市的關系闡釋不同的比較。</p><p> 王琦瑤從小就生活與社會化的大都市中,所以奠定她生存的基礎不是家族,而是都市,她在中學時代就搬到同學家去住,然后出入于具有象征意味的都市現(xiàn)代空間中,去片場、私人攝影室、晚會等,她不再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對于一個社會化大都市來說,“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是一種傳統(tǒng)的資源浪費。而流蘇的生存基礎卻
17、是都市中的家族。流蘇們的走出家族時有著雙重的擔憂,一是家族對她們的看法,一是都市的大社會使她們恐懼,她們很擔心自己在那里是否會成功。一個女人流通到雜志封面或者櫥窗上去,對她生活于其中的家族來說可能都是恥辱,但對于王琦瑤來說卻是成功。</p><p> 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p><p> 本課題的研究的方法有:系統(tǒng)研究方法、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結合的方法、比較研究的方法、定性分析
18、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p><p> 本課題研究的手段主要分為:</p><p><b> 搜集資料的方法</b></p><p> 資料的主要來源是文摘筆記和文獻綜述資料以及報刊資料。文摘筆記是平時在上課過程中以及閱覽書刊雜志所作的有關記錄,內容簡短,條理清晰,方便查閱;在理論研究階段,采用文獻資料法,主要通過網(wǎng)上數(shù)據(jù)庫(CKNI
19、系列數(shù)據(jù)庫與中國知識網(wǎng))收集參考文獻資料,對前任的研究成果進行閱讀和分析,為文章的撰寫提供了大量客觀的事實衣服。文獻資料在研究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研究者一般通過查閱公開出版物及有關組織或個人的檔案來獲取,文獻資料比較權威可信,涉及面廣泛,研究深入。</p><p> ?。?)分析資料的方法</p><p> 分析資料的主要方法是綜合法與比較法。綜合法是從宏觀把握,綜合資料反映的總體情況,目
20、前存在的現(xiàn)象及發(fā)展趨勢;比較法包括與同時期作者的作品的比較,同時期同作者作品的比較,從微觀把握,比較相似點與不同點。</p><p> 四、研究的總體安排與進度:</p><p> 第一階段:2010年11月中旬——12月初,收集資料,重讀作品,確定論文題目;</p><p> 第二階段:12月初——12月底,閱讀并收集文獻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擬定寫作提綱、
21、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準備開題答辯;</p><p> 第三階段:2011年1月——3月上旬,繼續(xù)收集相關文獻,研讀作品與資料,撰寫畢業(yè)論文初稿;</p><p> 第四階段:3月上旬——4月底,聽取指導老師意見,對畢業(yè)論文初稿進行修改,提交論文二稿;</p><p> 第五階段:4月初——4月底,畢業(yè)論文修改,最終定稿;同時打印、裝訂畢業(yè)論文,參與答辯;<
22、;/p><p><b> 五、主要參考文獻:</b></p><p> [1] 溫儒敏,趙祖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98-201.</p><p> [2] 杜沁. 王琦瑤——城市的代言人[J]. 新西部, 2008:36-38.</p><p> [3] 王安憶.長恨歌[M].
23、南海出版公司, 2003.</p><p> [4] 張新穎,金理.王安憶研究資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412-418.</p><p> [5] 許陳穎.都市與女性——淺議《長恨歌》的歷史演繹[J]. 安徽文學,2007(3):46-48 .</p><p> [6] 林瑩.中國現(xiàn)當代女性文學鑒賞華[M.]東華大學出版社, 2008,127-1
24、29.</p><p> [7] 吳蕓茜.論王安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p><p> [8] 陳小花.一顆弄堂的“心” 一個都市里的“魂”[J]. 廣東師范學院學報, 2007(4).</p><p> [9] 李豐綾. 弄堂女兒的繁華夢———《長恨歌》中王琦瑤的藝術形象分析[J].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6-38.</
25、p><p> [10] 白曉華. 論王安憶小說《長恨歌》中的悲劇命運[J].小說作家作品研究, 2010(5)</p><p> [11] 傅建安,季丹. 一顆懸浮的心——王安憶《長恨歌》中張永紅的人物形象分析[J].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2008,9(25).</p><p> [12] 劉彥華. 都市日常生活中女性主體身份的張揚——評王安憶的《長恨歌》[J].
26、集寧師專學報,2008.</p><p> [13] Richard Steven .Sexism in English and Feminism Movement[J]. Feminist Liretature research2008</p><p> [14] Jelly Stone. Feminist Literature[J]. Literature Paper.No.74
27、</p><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b> 漢語言文學</b></p><p> 不同視角下的女性生活——論王安憶的《長恨歌》</p><p> 尋常女性成為城市生活的主體面對城市的瑣細與世俗,王安憶讓女性登上了舞臺并成為主角,由女性的生活輻射至整個人類。
28、女性作為現(xiàn)實處境的訴說者,與城市互相纏繞,擁有共同的焦慮、不安、失望和希望。從8O年代的《庸常之輩》、《流逝》,到9O年代的《米尼》、《長恨歌》,再到本世紀的《富萍》、《桃之天天》等,上海的女性構成了王安憶城市敘述的主體和英雄。在談到《長恨歌》的創(chuàng)作時,王安憶說:“在那里面我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但事實上這個女人只不過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寫的其實是一個城市的故事?!薄拔沂窃谥苯訉懗鞘械墓适拢@個女人是城市的影子?!?這些創(chuàng)作一方面展露她
29、作為女性作家所特有的細膩溫婉,另一方面也讓我們通過小說中城市女性的吃穿住用、生計理想等等世俗細節(jié)真正體會到了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精神。</p><p> 《長恨歌》濃縮了大上海4O多年歲月的整體風貌,王安憶把故事寫成了她關于上海的評述,把她所見過的和所能想像的所有上海女人的典型風范一起賦予到王琦瑤身上。這個女人幾十年間的命運變幻,恰好就是上海這座城市的心魄和靈魂,她的生活歷程就是一部上海的興衰史,她簡直成了舊上海
30、的象征。王安憶憑借著自身的聰慧和敏銳,以王琦瑤的命運變幻體現(xiàn)出城市在不同歷史時代的精神特征和文學內涵,寫成了一部上海的民間史。4O年代的王琦瑤在偶然獲得的機遇中成為“滬上名媛”、“上海小姐”,被政界要人金屋藏嬌,不久后卻因時勢變遷落人市井陋巷;50、60年代的王琦瑤已是一個被時代遺忘的舊人,但她褪去鉛華,也能找到了屬于她的情感和樂趣,有聲有色地過起了平常人的生活;70、80年代一切過去的雜樹繁花又開始復蘇,王琦瑤也再度浮出城市世俗生活之
31、上。王琦瑤微妙的情緒變化和剪不斷的倫理糾纏,其實也是這座城市自身生生不息的生命在呼吸。王琦瑤怨而不怒、哀而不傷地看世事的云起云舒,但她卻不可避免地成了一出悲劇的主角,王安憶在對女性城市贊賞的同時也流露出莫名的迷惘與難言的傷感。②</p><p> 王安憶多次敘述自己對上海的切身感受:“我覺得上海是個奇特的地方,帶有都市化傾向,它的地域性、本土性不強,比別的城市更符合國際潮流?!薄堕L恨歌》集合起王安憶以前所有對上
32、海的經(jīng)驗與想象,《長恨歌》里盡管仍留有王安憶極端個人的經(jīng)驗,她盡可能把這些經(jīng)驗客體化。王安憶找到了一個叫王琦瑤的女人,王安憶寫了這個女人的一生,王琦瑤的歷史就是上海的歷史。在王安憶看來,女人與城市之間有著某種天然的關系,城市和女人都沒有歷史,城市為女人提供了施展自己的空間,女人體力的弱勢在這種人為地空間內轉化成一種優(yōu)勢,女人和城市一樣亦喜愛可以跳到歷史舞臺上光艷奪目。這個女人是王琦瑤,也是上海。四十年的歷史沉浮中的繁華與荒涼,光艷與暗淡
33、,如同張愛玲常說的那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王琦瑤的素淡和不動聲色的平常心卻是舊上海繁華美夢的真正底色,四十年后當一個時代的結束一個時代到來之后,王琦瑤這條埋在地下的河又流出來,她是舊的,又是新的。四十年后的上海好像在無限追憶著四十年前的繁華夢,發(fā)型、服裝、舞會、派對、交往,一切都好像在舊夢重溫,一切卻都變了樣??墒窃诔鞘忻詠y的形象下面王琦瑤的那顆上海心卻沒有變,那顆心里包蘊的是以不變應萬變,一</p><p>
34、王安憶以冷靜、細膩的女性視角,透視了王琦瑤四次愛情的悲劇根源,它既不是社會的原因,也不是政治的原因,而是作為愛情主體的一方,女性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是王琦瑤對愛情的功利選擇, 使她很難擁有完滿的愛情結局。這是因為,功利主義者始終把利益放在首位,一旦利益受到損害,必然會舍棄其他,甚至包括愛情,所以王琦瑤才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愛情挫折。而王琦瑤對愛情的功利態(tài)度,又是欲望化的都市造就的。光怪陸離、聲色犬馬的都市生活,使女性的欲望空前地膨脹,而城市
35、生活的自由度,又給了女性實現(xiàn)欲望的可能。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xiàn)欲望,是都市女性的自主抉擇。王琦瑤是通過做李主任的外室,最大限度的滿足了自己的欲望。但是得到便會有失去的生活法則,又讓這次選擇成為了她不幸</p><p> 人生的起點。而都市女性對待不幸的態(tài)度, 同樣是自主的:自己對自己負責。所以王琦瑤又開始了第二次愛情,當她意外懷孕后,她同樣沒有去糾纏康明遜,而是讓他一走了之,由她來化解危機。王琦瑤利用程先生對她
36、的真愛,收拾殘局,度過了難關;又利用老克臘年少無知的盲目懷舊,來慰藉自己寂寞的情感, 這不能不說是王琦瑤生存的智慧。無論歲月如何變化,王琦瑤始終主宰著自己的情感和命運。而王琦瑤又是不幸的,這不幸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在王安憶看來, 女性對自己欲望的放縱,盲目順應外部環(huán)境的引誘,終究會將自己陷入毀滅的深淵。這是欲望化都市中女性生活的悖論,也體現(xiàn)了王安憶對女性的反省意識。⑥</p><p> 從王安憶刻畫王琦瑤的日常生
37、活看出,《長恨歌》疏淡了意識形態(tài)。正如有評論者說:“當一個城市的精神由市民的生活細節(jié)來呈現(xiàn)時,她的主角很可能是由女性來充當?shù)摹!?因此。女性對日常生活的感受比男人細膩,這在王琦瑤身上表現(xiàn)很突出。作家欣賞他們在困難時期,依然挖空心思尋找日常生活點滴之美。這種以物質為生存載體的女性,表達的不是時代聲音,而是悠遠的歷史見證。</p><p> 解讀《長恨歌》后,我們可以感知王安憶的審美取向。王安憶寫女人在城市中成長,
38、這是城市小說的創(chuàng)新之處,也是創(chuàng)作的重要動力。王安憶在《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一文中,提出了自己對城市和女人的獨到見解:“城市比人類出生地更富有生存源泉,因而也更適合女性的生存與發(fā)展。城市不再像農(nóng)業(yè)社會那樣苛求女性像男性一樣具有強健的體魄,而是更為看重女性的靈巧和智慧。透過城市,我們看到女性的幸福與苦澀。曾有人認為,王安憶很多作品適合用女性主義觀點解讀,但王安憶否認自己和女性文學評論主義的關系。她說:“這些觀點都太理論化,寫什么,怎么寫
39、,只有一個理由:審美。我的寫作更多的是從審美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我覺得女性更為情感化,更為人性化,比男性更具有審美價值?!?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她把自己的眼光聚焦于城市女性,是自覺選擇。</p><p> 女性文學生命意識的敘事注重日常生存的生命感覺,靈/肉、生/死、愛/欲所構成的生命張力與精神沖突的對立關系。王琦瑤的生命有上述矛盾,作家在展現(xiàn)他們的時候就有很強烈的生命意識。這逐漸逆轉了男/女,主體/客體,自我/
40、他者兩性分化的二元性的敘事結構與人物之間的不平衡,性別觀念的平等意識在女性文本中開始表露與展現(xiàn)。王安憶女性意識的彰顯是試圖把男人和女人放在同一平臺上來展現(xiàn),在她寫男女戀情時的作品,男人和女人大多沒有名字,暗示性別泛化。作家對女性人生與現(xiàn)代城市的構想,肯定了女性的主體性,認為她們具有理性和自我意識。《長恨歌》中的王琦瑤的命運顯得飄移不定,但卻展示了她在歷史的變遷中一種堅韌的生命意識。王安憶的創(chuàng)作始終真誠的面對社會和人生,她筆下產(chǎn)生許多具有
41、堅韌生命力的女性形象。解讀《長恨歌》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城市女性對待生活的赤子之心,也清晰于作家在創(chuàng)造人物形象所彰顯的生命意識。⑦</p><p> 《長恨歌》的故事時間跨度很長,差不多將近半個世紀,故事終結在2o世紀8O年代。用主人公王琦瑤的一生來演繹一個城市的歷史命運,這在小說中已經(jīng)有幾次暗示。那么,王琦瑤的死。其實也就意味著一個特定時期上海歷史的終結,一種特定的上海生活、上海風情以至于上海市民精神及其生存方
42、式的消失。這里要注意的是兩點,一是王琦瑤死于當代的2o世紀8O年代,主人公和上海的歷史都終結于當代的現(xiàn)實;二是王琦瑤之死屬于非正常、非自然的死亡,貪婪、猥瑣、邪惡和暴力是導致她被殺致死的直接原因。換句話說,其中充分暗示了主人公和上海的歷史終結于當代現(xiàn)實的特定原因。之所以要特別強調這兩點,因為那是在我看來它們所構成的故事終局隱含了作者對于上海的歷史和現(xiàn)實一種基本的價值判斷,也就是她的基本哲學。并且,在王琦瑤之死以前,她的歷史命運早已注定,
43、也十分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那便是她與老克臘之問沒有結果的親密關系。有一個細節(jié)極具震撼性地表現(xiàn)了這一點,王琦瑤取出了一直被她視為命根子的雕花木盒,哭訴著哀求老克臘再陪她幾年,但他終于不堪承受,倉惶逃走,再也沒有回頭。這時,王琦瑤的命運就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上海的一段歷史也到了落幕的時刻??梢园选堕L恨歌》</p><p><b> 主要參考文獻:</b></p><p> [
44、1] 溫儒敏,趙祖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98-201.</p><p> [2] 杜沁. 王琦瑤——城市的代言人[J]. 新西部, 2008:36-38.</p><p> [3] 王安憶.長恨歌[M].南海出版公司, 2003.</p><p> [4] 張新穎,金理.王安憶研究資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45、412-418.</p><p> [5] 許陳穎.都市與女性——淺議《長恨歌》的歷史演繹[J]. 安徽文學,2007(3):46-48 .</p><p> [6] 林瑩.中國現(xiàn)當代女性文學鑒賞華[M.]東華大學出版社, 2008,127-129.</p><p> [7] 吳蕓茜.論王安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p><
46、;p> [8] 陳小花.一顆弄堂的“心” 一個都市里的“魂”[J]. 廣東師范學院學報, 2007(4).</p><p> [9] 李豐綾. 弄堂女兒的繁華夢———《長恨歌》中王琦瑤的藝術形象分析[J].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6-38.</p><p> [10] 白曉華. 論王安憶小說《長恨歌》中的悲劇命運[J].小說作家作品研究, 2010(5)</p
47、><p> [11] 傅建安,季丹. 一顆懸浮的心——王安憶《長恨歌》中張永紅的人物形象分析[J].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2008,9(25).</p><p> [12] 劉彥華. 都市日常生活中女性主體身份的張揚——評王安憶的《長恨歌》[J].集寧師專學報,2008.</p><p> [13] Richard Steven .Sexism in Engli
48、sh and Feminism Movement[J]. Feminist Liretature research2008</p><p> [14] Jelly Stone. Feminist Literature[J]. Literature Paper.No.74</p><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
49、;b> ?。?0 屆)</b></p><p> 不同視角下的女性生活——論王安憶的《長恨歌》</p><p><b> 目 錄</b></p><p> 中文摘要錯誤!未定義書簽。</p><p> 英文摘要錯誤!未定義書簽。</p><p><b>
50、 序言3</b></p><p> 一、上海的變遷——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4</p><p> ?。ㄒ唬┧氖甏虾E⑿蜗?</p><p> (二)五六十年代的淡然生活的形象5</p><p> ?。ㄋ模┢呤?、八十年代的“邊緣人”形象6</p><p> 二、男性眼中的王琦瑤——獨特的視角
51、7</p><p> (一)程先生眼中的“仙女”7</p><p> ?。ǘ?李主任眼中的“金絲雀”7</p><p> ?。ㄈ┛得鬟d和老克臘眼中的“懷舊”工具8</p><p> (四)薩沙“虛榮心”的滿足9</p><p> 三、女性眼中的王琦瑤——站在同性別的視角上來剖析10</p&g
52、t;<p> ?。ㄒ唬┦Y麗莉眼中的女神形象10</p><p> (二)張永紅心中的知音形象11</p><p> 四、時尚——女性日常生活的話題12</p><p> ?。ㄒ唬?王琦瑤身上的旗袍12</p><p> ?。ǘ┺鞭睍r代和張永紅的時尚12</p><p> 五、王琦瑤的自在
53、形態(tài)14</p><p><b> 六、結語15</b></p><p><b> 參考文獻15</b></p><p> 致謝錯誤!未定義書簽。</p><p> 【摘要】王安憶的《長恨歌》講述了王琦瑤一生的起落,如同一曲長恨歌,在歌曲的高潮時盡情享受人生風華,而曲終人散時卻又透著
54、絲絲悲涼的氣氛。本文以不同的視角來分析各個時代女性的主要特征與表現(xiàn),依據(jù)《長恨歌》文本的內容分析,讓我們了解女性在面對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愛情和友情的選擇,讓我們看到王琦瑤對生活堅韌和執(zhí)著。</p><p> 【關鍵詞】視角;王琦瑤;女性生活;王安憶;長恨歌</p><p> 【ABSTRACT】Wang anyi's changhen ge tells the story of h
55、is life WangQiYao fluctuations, as one song song, the climax in the song, and enjoy life pf finalizing the but again appearing filar silk dismal atmosphere. Based on different Angle to analyz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56、 each age women with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changhen ge text content analysis, and let us know in the face of women living environment changes of love and friendship, let us see WangQiYao choice of life tough and dedi
57、cation</p><p> 【KEYWORDS】Perspective; WangQiYao; Female life </p><p><b> 序言</b></p><p> 徐坤曾說過:“王安憶以她豐厚的創(chuàng)作實績,在當代無論是女性文學寫作還是整體文學創(chuàng)作中都組成了一座巍然聳立的高峰。她所標示的高度和厚度幾乎就是后來者無法逾越和企
58、及的?!痹诘诙闻晕膶W的高潮中,王安憶是一位較出色的代表作者,而《長恨歌》的問世,更將女性文學提升到一個高度,王安憶用她自己的方式,對生活瑣碎的描述和對人物心境的描述,將王琦瑤這個主人公展示出來。讓我們在王琦瑤一生的隱忍、順從和退讓中,看到了一份對愛情安靜從容的固守,對生活的堅韌與執(zhí)著。</p><p> 《長恨歌》以不同視角的切換描述了女主人公的一生,從年輕的風華靚麗到中年的平靜淡然再到晚年的孤獨終老直至生
59、命結束,用她獨特的視角向我們道出了一個女人一生的故事。在這個女人的一生中,上海這個都市的變化伴隨著她的愛情友情的起起落落,仿佛人生就像一曲長恨歌,在歌曲的高潮時盡情享受人生風華,而曲終人散時卻又透著絲絲悲涼的氣氛。</p><p> 一、上海的變遷——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p><p> 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是《長恨歌》敘述王琦瑤形象的第一個視角,作為弄堂女兒的王琦瑤,在經(jīng)歷了四十年代的繁華,五
60、六十年代的沒落與平淡,七八十年代的“邊緣人”,她一生命運的變化是隨著上海這座城市在時間的漂流中,不斷的翻滾中獲得的。一個城市歷史階段的改變的同時,也開啟了王琦瑤在面對不同時代變遷的不同人生,她復雜的人生印象便在這時代的變遷之中得以展現(xiàn)?!?lt;/p><p> ?。ㄒ唬┧氖甏虾E⑿蜗?lt;/p><p> 1946年前的上海,有著別致的繁華與熱鬧,整個城市彌漫著一股歡樂的氣氛,它是“創(chuàng)造榮
61、譽的城市,不拘一格,想象自由。它是唯恐不夠繁華,唯恐不夠榮耀,它像農(nóng)民莊稼一樣播種榮譽,真是繁華似錦”。夜晚的來臨更是為這個城市增添了一份“姿色”,舞會成了這個城市夜晚的主題,洋溢著燈紅酒綠,風情萬種都在無言之中,是一種骨子里的艷。</p><p> 王琦瑤進入了這座充滿誘惑的城市,開始了她對欲望的書寫。競爭“上海小姐”是那個年代每個女孩子夢寐以求的事情,她和所有女孩一樣,認為“競選上海小姐是女性解放的標志,是
62、給女性社會地位的?!倍斔罱K得到了“三小姐”的榮譽,卻是傷感而又失落的,這個時候的王琦瑤就如同城市的虛假繁榮一樣,在夜幕降臨時期待融入城市的繁華頂端,當真正到達繁華之中時,卻沒有想象中的容易與美好,當繁華落盡,自己還是了然一身。終究還是什么都沒有得到,這就是四十年代的上海女孩追夢與實現(xiàn)夢想的一個縮影。</p><p> 王琦瑤在得到了“三小姐”的稱號后,卻成為了這個城市繁華落盡的一個孤影,她成為了“日常圖景”
63、,即使三小姐是最體現(xiàn)民意的。王琦瑤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這座城市的認可,但也在這座城市的“風情和艷”中,漸漸迷失了自己,最終在利益的權衡下,成為了李主任的外室,成為了守候在愛麗絲公寓中的一員,每天都在等待中度過。“正當王琦瑤光彩奪目的時候,社會卻以另一種姿態(tài)整體轉型,三小姐的歷史成為可供追憶的一個符號,這種變化莫測的錯位譏諷了這座城市的虛假?!?lt;/p><p> “1946年前的上海的繁華,其實就是具有女性風采
64、的繁華,她們追求時尚、名利,街道里有女性香水的味道,櫥窗里的女裝比男裝還要多,連上海街道兩旁的梧桐樹都散發(fā)著女性的風情,而院子里的夾竹桃丁香花,也都是女性的象征,就如潮濕的梅雨天氣也像是女人在撒小性子。”四十年代的和平又歌舞升平的上海,給了王琦瑤一個少女的夢,在憧憬努力的夢想途中,她體驗著不一樣的人生,獲得了上海三小姐的稱號,成為了李主任的外室,在繁華落盡的時候體會著榮譽與名利的人生。</p><p> ?。ǘ?/p>
65、五六十年代的淡然生活的形象</p><p> 五十年代的上海經(jīng)歷過動蕩,王琦瑤曾經(jīng)為了避亂去了鄔橋,雖然那里有著俗世里最最底處的快樂,對于弄堂生活來說,可能還更單純些,那里的快樂是從生生息息里迸發(fā)出來的,就像一個世外桃源一樣,可以洗凈人們遠離塵囂那顆浮躁世俗的內心。但是即使生活在這么純粹的環(huán)境里,王琦瑤還是忘不了舊上海的繁華,那是她的夢,足夠她一生回憶的夢,于是她有重返了弄堂生活,住進了平安里。</p&g
66、t;<p> 五六十年代后期的上海,已經(jīng)褪去了四十年代的繁華,“第四場電影是這城市殘留的一點夜生活了,是這不夜城還未冥滅的一點芯。第四場電影已經(jīng)坐不滿了,余著一半座位,也是寂寥?;貋淼穆飞鲜侨艘怅@珊加寂寥。這不夜城如今到處寫著‘夜’字,梧桐樹影是夜色,候車的人滿臉都是夜色,電車進場當當?shù)厍弥股窡裟藓鐭羧且沟难?。不過,這城市再是夜,也有一些萌動的掙扎的光,河的暗流似的。全身心去注意,才可察覺出來?!?lt;/p&g
67、t;<p> 在經(jīng)歷過動蕩的王琦瑤更懂得了生活,她們都是生活在社會的芯子里的人,整天埋頭于柴米生計,“上海的市民,都把人生往小處做的,對于政治,都是邊緣人,你再對他們說,共產(chǎn)黨是人們的政府,他們還是敬而遠之,是自卑自謙的,也是有些妄自尊大,覺得他們才是城市的主人?!奔词乖谡畏諊鷿夂竦纳虾V校蹒庍€是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天地,用她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舊上海生活的樣式,穿著旗袍給人打針,喝下午茶和打麻將,這些歡樂讓她們暫時忘卻了
68、生活的單調和無奈,也打發(fā)了無聊的時光。</p><p> “日子很仔細的過著。上海屋檐下的日子,都有著仔細和用心的面目,倘若不是這樣專心致志,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最具體最瑣碎的細節(jié)上,也許就很難將日子過到底?,嵥榈男∪兆痈荏w會生活的不易?!?lt;/p><p> 六十年代還發(fā)生過一場劫難。1966年的夏天里,這城市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弄堂,那些紅瓦或者黑瓦,立有老虎天窗或者水泥曬臺的屋頂,
69、被揭開了。讓隱藏在上海弄堂里的內心,從此再也無躲藏,無遮無蔽。這些隱秘的內心,有一些就是靠了黑暗的掩護而存活著,而在這個夏天,程先生選擇結束他的生命,終于也解脫了感情的牢籠,解脫了生活的一切枷鎖。</p><p> (四)七十、八十年代的“邊緣人”形象</p><p> 1976年的上海,是屬于薇薇時代的上海,薇薇是高一的學生,她卻接受著這個城市的時尚,商店櫥窗是她們的日常景觀,她們開
70、始追求一些精神需求,稱之為生活美學,播映老電影、高跟鞋、電燙頭發(fā),引領著這個城市的女性在追隨這個城市所謂的潮流。</p><p> 此時王琦瑤已到中年,雖然她有一顆不服老的心,但是她與這個城市已經(jīng)開始有了隔閡。她開始不適應這個城市的節(jié)奏和步伐,按照她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思維習慣,似乎也與這個城市格格不入,在當下的社會中反而顯得太過保守和迂腐。此時的她是孤獨的,“在薇薇的眼里看來,王琦瑤是走樣的,而薇薇他們的時代,照
71、王琦瑤看來,舊和亂已在其次,重要的是變粗魯了?!?lt;/p><p> 交誼舞開始盛行了起來,王琦瑤沒有選擇融入其中,而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個城市變相的繁榮,而后在心底蕩漾出一絲絲被這個城市淘汰的漣漪。</p><p> 她越發(fā)的感覺孤獨,與這個城市格格不入,與自己的女兒也經(jīng)常有感情上的沖突,而后遇到了老克臘開始的“畸形戀愛”,看得出一個中年女人在對生活認識上的脆弱,她曾經(jīng)也渴望有依靠,可
72、以有個港灣讓她停留,而當她企圖以金條來留住老克臘而失敗的時候,身為“邊緣人”的王琦瑤對生活徹底絕望,而最終長腳的怒殺反而是對王琦瑤的一種解脫,也象征著舊上海終究要被取代,</p><p> 在經(jīng)歷過40年的沉淀,無論是繁華滄桑或是光影流言,都讓王琦瑤在上海這座城市的變遷中變得更加有韻味。即使她最終會被淘汰,她依然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生存。從上海女孩形象到淡然生活的中年婦女到薇薇時代的“邊緣人”,王琦瑤的命運史仿佛
73、就是與上海這座城市共存的,讓我們沉浸于王琦瑤個人的命運中,忽略了歷史的烙印。</p><p> 二、男性眼中的王琦瑤——獨特的視角</p><p> 在《長恨歌》中,出現(xiàn)了與王琦瑤有感情關系的程先生、李主任、康明遜、薩沙、老克臘5個男配角,他們代表著不同年齡不同時代的男人,但是他們在選擇女性為伴侶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透過他們,我們也可以從側面看出王琦瑤每個時代的形象。</p>
74、;<p> 程先生眼中的“仙女”</p><p> 程先生是最早出現(xiàn)在《長恨歌》中的第一位男配角,在四十年代的上海,程先生是個二十六歲的男青年,愛好攝影,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他閱人無數(shù),拍照的時候懂得怎么抓住女性的美,但王琦瑤對他來說,是特別的,他覺得王琦瑤就像一張白紙,她的大方里又有一點謙遜和靦腆。</p><p> 他認為女性的好時光只有十六歲到二十三歲這一
75、段,是嬌嫩和成熟兩全其美的時候,自從給王琦瑤拍照后,“他第一次認識到對美的經(jīng)驗的有限,原來有一種美是以散播空氣的方式傳達的”,當王琦瑤走入了他的生活中時,仿佛點燃了他內心埋藏已久的熱情與真愛,“他心里的那個真愛,似乎換了血,冷的換成熱的,虛的換成實的,王琦瑤就是那個熱和實。”程先生眼里的王琦瑤,就像仙女一樣,是純白無暇的,不可褻瀆,因此他總是與王琦瑤保持著不遠不進的距離,正是因為這份珍視與尊重,加上程先生本身性格的猶豫不決,使得王琦瑤最
76、終選擇了李主任而拋棄了程先生,即使這樣,他對王琦瑤的癡心依舊,她覺得她就像仙女一般的存在,美麗善良需要保護,因此即使在后來重逢之后,王琦瑤已懷有別人的孩子,他依然如故地對她好,而程先生對于王琦瑤來說,感恩之情遠遠大于愛情。</p><p> (二) 李主任眼中的“金絲雀”</p><p> 李主任與程先生不一樣,雖然同生活在四十年代,但他是軍政界一位大人物,有著雄厚的資產(chǎn)和權力,但同樣
77、他背負的壓力也非常大。李主任是一個有家室的人,姨太也不少,他是在政治的舞臺上做人的,反復無常,時明時暗,臺上的臺下的人都要防,同樣他是個政治的機器,上進了發(fā)條,時刻都不能放松。</p><p> 他已經(jīng)是一個四十歲的男人,四十歲的男人是有憐惜心的,這憐惜心是對著自己來,再折射出去的?!霸诶钪魅慰磥恚挥泻团嗽谝黄?,他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生活,他覺得女人是一點政治都沒有的,即便是勾心斗角,也是游戲式的,帶著孩童
78、氣,是人生的娛樂。女人的詭計全是從愛出發(fā),越是摯愛,越是詭計多端,那愛又都是恒愛,永遠不變。女人還是那么不重要,給人輕松的心情,與生死沉浮無關,是人生的風景?!?lt;/p><p> 在李主任的眼中,女性在他眼里并不需要多么出眾,但他需要一種貼心的感覺,李主任是權力的象征,在王琦瑤的小世界看來,跟著李主任就等于過上了萬人景仰的生活,不愁柴米油鹽,不會淪落到弄堂婦人的貧乏生活,從此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而王琦瑤對于李主
79、任來說,是一種愛的征服,她是他交際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奢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她乖乖聽話,服從他的話就夠了,就如同一只在籠中的“金絲雀”,看似美麗卻沒有自由,李主任深知女人心,他覺得只要給王琦瑤足夠多的物質需要,滿足她的虛榮心,就能夠把王琦瑤征服,而這些物質需要都是在他的權利和金錢范圍之內,因此,王琦瑤在李主任眼中,無外乎是一種征服的象征,對美麗物質的女人的一種控制,就像金絲雀一樣關在籠中,只供觀賞,只屬于自己。王琦瑤就是這么被牢牢地束縛
80、在了愛麗絲公寓,成為了愛麗絲公寓中守候女人的一員。</p><p> ?。ㄈ┛得鬟d和老克臘眼中的“懷舊”工具</p><p> 康明遜雖然是大戶人家的獨子,但他和老克臘一樣,對于舊上海的繁華都有一分自己的憧憬,似乎在他們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懷舊氣息,而與王琦瑤的相識,這種懷舊氣息在王琦瑤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呈現(xiàn),因此他們靠近王琦瑤,一半是成全自己對舊上海繁華的懷舊,另一半也是因為心理上的
81、互相需求,也就是模糊的愛。若是自己早生十年,他們也許與王琦瑤就沒有了交集。</p><p> “康明遜在王琦瑤的素淡里,看見了極艷,這艷洇染了她四周的空氣,云煙氤氳,他還在王琦瑤的素淡里看見了風情,也是洇染在空氣中,他懂得欣賞王琦瑤的美麗,也迎合他的舊情,他遺落的心,”他其實和王琦瑤是同類人,都是夾縫中生存的人,都有些難以言表的苦衷卻又愛莫能助,但那同情的力量卻又很大,引動的是康明遜最隱秘的心思。</p&
82、gt;<p> 與老克臘的相識時,王琦瑤已經(jīng)邁入晚年,老克臘是向往舊式情調的,他在王琦瑤身上看到了往日上海的繁榮,有時候走在馬路上都覺得自己仿佛走回到舊上海上,老克臘是對王琦瑤是充滿好奇的,但是當這種好奇心和欲望都消失之后,即使王琦瑤用一輩子的金條祈求老克臘留在身邊,老克臘卻倉皇而逃,此時的王琦瑤已經(jīng)成為一個風干的歷史人物。</p><p> 在老克臘和康明遜的眼中,他們不過是與王琦瑤互相利用的
83、關系,王琦瑤成為了他們懷舊情懷的一個工具,而王琦瑤也希望在他們身上找到依靠,不再漂泊,可惜康明遜迫于家庭壓力和對未來的恐懼而離開了王琦瑤,而老克臘也發(fā)現(xiàn)自己對王琦瑤也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的錯亂之感,最終所有的一切都無疾而終。</p><p> ?。ㄋ模┧_沙“虛榮心”的滿足</p><p> “薩沙是革命的混血兒,是共產(chǎn)國際的產(chǎn)兒,他是70年代的新主人,可薩沙的心其實是沒有歸宿的。薩沙對女人
84、,則是當做衣食父母那么來喜歡的。他喜歡女人的慷慨和誠實,還喜歡女人的簡單和輕信,她們總是有一得就有一還的?!迸擞袝r那么一種虛無的東西,將溫情看的無比的重,簡直不可思議。其實她缺少的是母性的關懷,他在與女性交往中都是被照顧比較多。</p><p> 在薩沙的眼里,王琦瑤只是戰(zhàn)勝康明遜的滿足感,他對康明遜有一種男性的嫉妒,他知道王琦瑤和康明遜的關系,還選擇和王琦瑤繼續(xù)在一起,在后來知道王琦瑤隱瞞了她懷孕的事實,他
85、是有恨的,他在滿足虛榮心的同時也被王琦瑤傷害了,于是最終他選擇了遠離,到了一個新的城市重新開始。</p><p> 從男性的視角來縱觀王琦瑤的一生,可以看出她對男人的依靠既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王安憶用細膩的筆觸展現(xiàn)了主人公命運的曲折,滲透了悲劇意味。李主任不能給她永遠停留的港灣,程先生不能成為她人生的終點站,康明遜無力為與她共筑美好未來,與薩沙也只是游戲一場,而老克臘卻讓她對愛情徹底失望。</p&g
86、t;<p> 三、女性眼中的王琦瑤——站在同性別的視角上來剖析</p><p> 女性生活在都市中,都缺少不了友情或者知己角色的女性,《長恨歌》圍繞王琦瑤為主人公描寫了幾位女性,她們有的與王琦瑤成為了朋友,有的是知己,無關年齡,卻都與王琦瑤年輕時的夢——競選“上海小姐”有關。</p><p> (一)蔣麗莉眼中的女神形象</p><p> 對于
87、少女時代的王琦瑤,蔣麗莉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雖然她們之間的友誼并不像普通友誼那么簡單,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如果沒有蔣麗莉的一味付出幫忙,王琦瑤無法取得上海三小姐的桂冠。</p><p> 蔣麗莉是在吳佩珍出現(xiàn)的,她像迷戀一個偶像一般迷戀王琦瑤,她像其他大小姐一樣任性又專斷,卻對王琦瑤百依百順。在蔣麗莉的眼中,與王琦瑤認識是幸運的,而能與王琦瑤結交朋友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在她的眼里,王琦瑤就像女神一般的存在,她給王
88、琦瑤寫了十分做作的詩,雖然王琦瑤不喜歡,但也不忍心將她這份愛意之情殘忍抹去,她們之間的友情,不同于一般女學生的要好,同進同出,嘰嘰喳喳,交往都是私底下的。這樣不交往是各自有原因的,在王琦瑤,是不愿給人們留下厚此薄彼的印象,內心深處,是有著對吳佩珍的顧恤;而在蔣麗莉,卻是為了與眾不同,她凡是都要反著大家來,她做人行事的原則最簡單,就是這一個公式。</p><p> 蔣麗莉眼中的王琦瑤,是真心美麗的,她所作的一切都
89、是為了取得王琦瑤的歡心,她覺得擁有王琦瑤這樣的朋友是一件驕傲的事情,和她待在一起仿佛所有事情都變得美麗的,她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跟王琦瑤分享,也沒有理會王琦瑤的想法。但是她們在準備競選上海小姐卻是志同道合的,蔣麗莉拼勁全力為王琦瑤拉票準備服裝等一切雜事,這就是她對友情的詮釋,是給予而不是傾聽,雖然最后因為程先生的關系這段友誼最終破裂,但王琦瑤卻得到了解脫。</p><p> 與蔣麗莉為友,王琦瑤學會了八面玲瓏,
90、懂得如何與富貴人家相處,也見識到了都市富貴人家的生活,在強大的金錢外表下其實都過著不快樂的生活,每個人的生活都有殘缺,雖然她得到了上海三小姐的榮耀,但是也讓她背負了很大的壓力。無論怎樣,在蔣麗莉與王琦瑤的友情之中,蔣麗莉的一味付出是得以維系這段友情的唯一基礎,王琦瑤在精神上并沒有與蔣麗莉有相通之處,她們一個是成人味、一個是文藝腔,最終殊途同歸。</p><p> (二)張永紅心中的知音形象</p>
91、<p> 張永紅是薇薇的好朋友,她與王琦瑤之間有著年齡的差距,卻不像薇薇和王琦瑤之間總是有著不同的分歧,她們對于時尚的追求都有著共同的想法,“這兩個女人的心,一顆是不會老的,另一顆是生來就有知的”,總是,都是那種沒有年紀的心,是真正女人的心。無論她們的軀殼怎么樣變化和不同,心卻永遠一樣。</p><p> 張永紅懂得欣賞王琦瑤的美,她覺得王琦瑤身上的衣服才是代表著真正的時尚,她是聰明的,她們有著共
92、同的品味和話題,在當時盲目追隨的少女中,她們看起來有點格格不入?yún)s是像找到了各自的知音,在當時紛繁復雜的時尚界里,兩個人相伴著走自己的路。而到后來,張永紅也會找王琦瑤談心,對于自己的感情,但是張永紅同樣是聰明的,仿佛是復刻版的年輕的王琦瑤,卻又多了些敢愛敢恨的勇氣。</p><p> 四、時尚——女性日常生活的話題</p><p> 女性生活在大都市中,對時尚的追求成了她們日常的話題,而
93、對于時尚的追求,也可以看出女性生存在都市中與都市變化的密切關系。無論是陰丹士林藍的旗袍,還是后來流行的大駁殼領、雙排扣的大衣,都是引領一個時代走在前端的標志,見證著這個城市的文明與衰敗,而王琦瑤和她的朋友都讓我們看到了時代的變遷和時尚的變化。</p><p> ?。ㄒ唬?王琦瑤身上的旗袍</p><p> “王琦瑤總是穿著一件素色的旗袍,在五十年代的上海街頭,這樣的旗袍正日漸少去,所剩無
94、多的幾件,難免帶有緬懷的表情,是上個時代的遺跡,陳舊和摩登集于一身”,雖然城市的變遷讓王琦瑤在上海時尚先鋒中慢慢隱退,而旗袍也慢慢地被人們所淡忘,當年身著旗袍風韻萬千的王琦瑤,也活在人們對舊上海懷舊的情懷中,王琦瑤最終也成了平安里平凡生活的一員</p><p> ?。ǘ┺鞭睍r代和張永紅的時尚</p><p> 薇薇出生的時代,王琦瑤已經(jīng)過了30歲,時尚每幾年都循環(huán)一次,這就是時尚的規(guī)律
95、。到了薇薇時代,王琦瑤以往的舊衣服都成為了當時的潮流,在當時城市的女人,衣服就是她們的蟬蛻,女性的年紀是從衣服上體現(xiàn)的,王琦瑤讓薇薇試穿了她壓箱底的那件粉紅色的緞旗袍,襯出了她無拘無束的年輕鮮艷,卻沒有王琦瑤往日的淑女。王琦瑤感慨著時間的變化,卻又將往日的繁華壓在了箱底。</p><p> “到了八十年代,時尚都帶有些埋頭苦干的意思,它集回顧和瞻望于一身,是兩條腿走路的。它也經(jīng)歷了被扭曲和壓抑的時代,這樣同樣面
96、了思想解放?!睆堄兰t卻是特別的,她覺得其實每一輪時尚都是難免平庸的下場,本來時尚是個好東西,可是精英們不斷棄它而走,流失了人才,漸漸的就淪為俗套。這點張永紅與王琦瑤有著共鳴,不像王琦瑤與薇薇總是對時尚有不同的分歧。</p><p> 薇薇即將追隨著小林到美國去。她依然是盲目地追求者時尚,那段時間她開始喜歡大駁殼領、雙排扣的款式,但是王琦瑤卻堅持著西裝才是最規(guī)矩的,覺得流行只是一瞬間,很快便會被淘汰。從對時尚的見
97、解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女青年對于時尚的盲目追求,而導致時尚在當時這個社會反而變得遜色了不少,而正是王琦瑤這種經(jīng)歷過歷練的中年女性,卻對時尚有著自己的見解,既不委屈時尚所賦予這個社會的精華,又能結合自身將時尚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可見王琦瑤在當時社會依然沒有被淘汰。</p><p> 但是時代一直在往前,她們依然會變成像王琦瑤一樣的保守派,有點中流砥柱的意思,而真正成為潮流中人,看著潮漲潮落,看著在潮流浪尖的人如何被人
98、云亦云的時尚而搖擺不定,就如同書中說的一樣“馬路上的時尚看起來如火如荼,卻沒什么根基,轉瞬即逝的。”</p><p> 五、王琦瑤的自在形態(tài)</p><p> 《長恨歌》以一種溫婉的筆調,將王琦瑤一生的故事向我們呈現(xiàn)出來,以一種平視的角度去體味女性的人生,我們可以看出,在生活中,她既表現(xiàn)出一個女性對生活的堅韌和執(zhí)著,又表現(xiàn)一種難得的自然與閑適。</p><p>
99、 王安憶在《長恨歌》的敘述中,讓我們能看到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女子。在競選上海小姐時,她的相貌并不算是最出色的,但她有著高貴的氣質和優(yōu)雅的姿態(tài);相對于弄堂平凡女子來說,她的身上沒有傳統(tǒng)婦女的味道,但并不張揚任性;在上海經(jīng)歷動蕩時,她選擇默默無聞地生活在平安里當護士,即使生活枯燥單調,但王琦瑤也能活出自己的方式,表達她對舊上海的無限懷念之情;在被薩沙和康明遜相繼拋棄后,她并沒有埋怨,而是在夾縫之中以自有高傲的形態(tài)生活,承擔起撫養(yǎng)女兒的責任
100、;面對變樣的社會,她依然故我但不流俗,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時尚的理解。 “日子還是靠王琦瑤自己過下去,誰也不能真正拯救她”。</p><p> 她用女性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去應對女性心理相對應的瑣屑細節(jié),有時看起來挺婆婆媽媽的,有時也不停地重復著,她的生活流于自然和閑適,充滿著民間的氣息,錯落有致地編織著自己的故事。她從來不覺得厭煩,生活好似一只在重疊,她還是以自己故我的方式生活著正如波伏瓦所說:“時間從來沒有帶給她
101、新鮮的東西,時間對她來說,不是創(chuàng)造之流,因為她生命中注定過著重復性的生活,她看到的將來也只是過去的重現(xiàn)”。</p><p> 在王琦瑤的身上,容納了幾代上海市民對于上海四十年來都市日常生活的追憶和難以言明的夢想。</p><p><b> 六、結語</b></p><p> 《長恨歌》有著濃厚的“懷舊”色彩,人物、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孤獨
102、無依的心情等都打上了懷舊的烙印。王琦瑤“站在灶間窗前,守著一壺將開未開的水,眼睛望著窗外的景色。也是暮色將臨,有最后的幾線陽光,依依難舍的表情。這已是多少年頭的光景了,絲絲縷縷都在心頭,這一分鐘就知道下一分鐘?!眹缼熌?、康明遜本身就是舊時代的化身;程先生的心態(tài)從來沒有改變過,以至于服飾和行為均與解放后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最后難以忍受,自殺而亡;即使投身革命的蔣麗莉,也不免喚起懷舊的漣漪;張永紅被王琦瑤身上的懷舊氣息吸引而一見如故。在老克臘眼
103、里,王琦瑤是一件“舊物”,是雜志、影像、小說里描繪的四十年代上海的時尚符號和俗套故事的化身,是飽經(jīng)滄桑的,是“再是顯年輕也遮不住浮腫的眼瞼,細密的皺紋的”,是“沒有年紀,……因為你是沒有年紀的”,是人在看戲卻又恍惚置身其中的。文章就是透過這些紛繁復雜的人物關系與上海四十年的變遷道出了王琦瑤一生的故事,以其獨特的視角讓我們了解女性在面對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愛情和友情的選擇,讓我們看到王琦瑤對生活堅韌和執(zhí)著。</p><p&g
104、t; 《長恨歌》通過王琦瑤的一生在歷史的變遷與現(xiàn)實之間尋求一種精神力量,以一種復雜的方式去顯現(xiàn)主題多角度的探索。實際上,王琦瑤的形象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王安憶所賦予她的上海精神代表的角色。</p><p><b> 參考文獻</b></p><p> [1] 溫儒敏,趙祖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98-201.</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不同視角下的女性生活——論王安憶的《長恨歌》【文獻綜述】
- 不同視角下的女性生活——論王安憶的《長恨歌》【畢業(yè)論文】
- 不同視角下的女性生活——論王安憶的《長恨歌》【開題報告】
- 論王安憶《長恨歌》
- 繁華景下的草根味——論《長恨歌》對上海日常生活的書寫【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開題報告】
- 論王安憶《長恨歌》的都市書寫.pdf
- 敘事學視角下的王安憶長恨歌英譯本研究
- 試論王安憶《長恨歌》中的“懷舊”
- 別樣的上海書寫——解讀王安憶長恨歌
- 繁華景下的草根味——論《長恨歌》對上海日常生活的書寫【文獻綜述】
- 繁華景下的草根味——論《長恨歌》對上海日常生活的書寫【畢業(yè)論文】
- 王安憶的《長恨歌》的語篇銜接研究.pdf
- 繁華景下的草根味——論《長恨歌》對上海日常生活的書寫【開題報告】
- 繁華景下的草根味——論《長恨歌》對上海日常生活的書寫【開題報告】
- 王安憶《長恨歌》影視改編的性別敘事研究.pdf
- 長歌當哭長恨歌——《長恨歌》文本的相關闡釋.pdf
- 簡論王安憶的“上海世界”——從長恨歌到天香
- 模糊限制語視角下的女性話語特征分析【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男權的解構——試論王安憶《叔叔的故事》的女性意識【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開題報告】
- 男權的解構——試論王安憶《叔叔的故事》的女性意識【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開題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