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0 屆)</b></p><p> 從寧波竹枝詞看寧波的地域文化</p><p> 所在學(xué)院 </p><p> 專業(yè)班級 漢語言文學(xué)
2、 </p><p> 學(xué)生姓名 學(xué)號 </p><p> 指導(dǎo)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 [摘 要]寧波大部分地區(qū)地處海岸線,又緊連大陸。寧
3、波竹枝詞兼具海洋與大陸風(fēng)情,它主要有三方面內(nèi)容:一是展現(xiàn)了寧波特色的飲食文化;二是反映了當(dāng)?shù)厝嗣竦纳罘绞?;三是顯現(xiàn)了當(dāng)?shù)氐拿袼罪L(fēng)情?!吨裰υ~》源于為民歌“竹枝”譜寫的配樂能唱歌詞,作者漸多,竹枝詞逐漸脫離了音樂,而成為一種泛詠風(fēng)土的詩體。大河上下,長江南北,到處有人吟寫竹枝詞,并大都冠以地名,直到現(xiàn)在,還有人在寫竹枝詞,公開出版的《寧波竹枝詞》中也收錄了許多文人志士如李鄴嗣、萬斯同等人創(chuàng)作的竹枝詞。所以說,竹枝詞其影響之深遠,數(shù)量之大
4、,是劉禹錫當(dāng)年始料不及的。</p><p> [關(guān)鍵詞]寧波竹枝詞; 飲食文化; 漁業(yè)農(nóng)業(yè); 風(fēng)土人情 </p><p> Look from Ningbo Zhuzhici, know Ningbo regional culture features</p><p> Abstract: Most of the district is located in
5、 Ning bo, and abuts mainland coastline. Ning bo ocean and mainland concurrently features, it mainly have three amorous feelings of contents: first is in demonstrate Ning bo features diet culture; second is to reflect the
6、 local people's way of life; Third is the custom of the local appeared. “Bamboo Branch” from the folk song “Bamboo” and write the soundtrack to sing the lyrics, the author, better Zhuzhici moving away from the music,
7、 and become a pan-en</p><p> Key words: Ningbo zhuzhici Diet culture Fish farm customs </p><p> 寧波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 一面臨海,一面靠陸。地域特征鮮明。對于寧波這個優(yōu)美之鄉(xiāng)、富饒之地,歷來文人多有歌詠,文人竹枝詞即是其一。寧波竹枝詞,我們可見于《寧波竹枝詞》、《寧波市志外
8、編》、《歷代竹枝詞》等書,共693首。</p><p> 考察這些資料,我們發(fā)現(xiàn),寧波竹枝詞反映了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其要者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p><p> 一、展現(xiàn)寧波沿海地區(qū)人民的飲食文化</p><p> 由于寧波屬于沿海地區(qū),海產(chǎn)品十分豐富,一年四季均可吃到海鮮,因此寧波竹枝詞在內(nèi)容上較多的是關(guān)于海產(chǎn)品的描述。</p><p&
9、gt;<b> ?。ㄒ唬┖n惼贩N多</b></p><p> 各色各樣的海鮮成為當(dāng)?shù)厝嗣竦男念^好,如魚類、蟹類、蝦類、貝殼類……其中品種最多的應(yīng)屬海魚。</p><p> 首先,各色各樣的海魚常見于市集或人們的餐桌:</p><p> 海船齊到大鳴鑼,上水黃魚網(wǎng)得多。先把肥牲供羊廟。弋陽子弟唱婆娑。</p><p>
10、;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 </p><p> 這是漁民捕獲黃魚贏得豐收的景象:驚天動地鳴鑼,全豬全羊祭神,熱熱鬧鬧演戲。弋陽腔為當(dāng)時鄞東流行的戲劇,大都跟地方戲糅合在一起,演出時各種打擊樂器隨腔按拍,尾段或尾句由后場幫腔合唱,喜慶活動很鬧猛。反應(yīng)當(dāng)時人們的喜悅之情。</p><p> 糯黃“燕嘴”不須賒,新釀今年味更佳。最是解酲風(fēng)味好,“闌胡”羹美雜絲瓜。&
11、lt;/p><p>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 </p><p> 生長山邊近海邊,共夸山海味相連。筍羹麥飯多清淡,怎及黃魚頓頓鮮。</p><p> ——清·忻恕《東錢湖竹枝詞》</p><p> 梅花白后梅魚上,麥穗黃時麥鳊來。最喜海鮮風(fēng)味別,魚榔不趁貢船
12、開。</p><p> ——清·謝秀蘭《周巷竹枝詞》</p><p> 多少漁船密密排,南關(guān)橋下景最佳。楝花未覺開成簇,卻道黃魚已滿街。</p><p> 天后宮前看晚漁,從來海物不勝書。山坡曬遍郎君鲞,春漲還生土地魚。</p><p> ——清·鮑淦《石浦南關(guān)》</p><p> 木樁打
13、處水漩渦,小網(wǎng)船來如網(wǎng)梭。捕得梅童更梅子,加恩薄外子孫多。</p><p> 一帶泥涂場圃築,大家呼曬鲓頭忙。魚蝦還許兒童乞,抵得田間拾稻粱。</p><p> ——清·王植三《東門竹枝詞》</p><p> 瓜棚豆架接幽居,半畝荒園手自鋤。盡有佳蔬堪下筋,勸郎莫釣石鰥魚。</p><p> ——清·王吉人《柘溪竹
14、枝詞》</p><p> 東風(fēng)傳信楝花初,宿雨晴時好趁墟。畢竟河豚疑有毒,勸郎入市買黃魚。</p><p> ——清·鮑謙《梧岑竹枝詞》</p><p> 芥菜加鹽入甕俎,白蝦黃甲味何如。小鮮嬌嫩夸雙絕,第一梅魚次鱭魚。</p><p> ——清·謝元壽的《四門竹枝詞》</p><p>
15、紅腮魚與石斑魚,美比松江巨口鱸。滟瀲溪流新雨后,人家爭學(xué)武陵漁。</p><p> ——清·陸達履《剡湖竹枝詞》</p><p> 刁船絡(luò)繹到江干,水頭黃魚得價先。敲罷鑼聲行販集,家家明日買冰鮮。</p><p> ——清·翁忠錫《姚江竹枝詞》</p><p> 籮籮海物勝園蔬,鱟醬螺羹入饌初。最喜年年三四月,沿街
16、聽賣小黃魚。</p><p> ——清·胡湜《蛟川竹枝詞》</p><p> 關(guān)心又到熟梅天,海物時新入市前。十字街道聲雜遝,黃魚滿擔(dān)喊冰鮮。</p><p> ——清·虞景璜《蘆江竹枝詞》</p><p> 賦就鮞魚潠白濤,錯珍登市網(wǎng)同鏖。鲞夸明府魚乾墨,猶有姜山海艷高。</p><p>
17、 ——清·倪象占《鄮南雜句》</p><p> 姚江名勝古句余,家近蓬萊定謫居。不為鱸魚歸思早,從今風(fēng)味憶鯔魚。</p><p> ——清·張羲年的《姚江竹枝詞》</p><p> 人間最樂是漁家,一日三餐魚蟹蝦。近值休漁船不發(fā),開洋白鲞煮冬瓜。</p><p> ——現(xiàn)代·顧海潤《漁家樂》</p
18、><p> 早稻登場米飯香,鄰翁遺我把新嘗。捎來道地農(nóng)家菜,咸蛋冬瓜白鲞湯。</p><p> ——現(xiàn)代·錢德馨《農(nóng)家樂》</p><p> 當(dāng)然,人們也并非一味地享受海魚的鮮美,清淡的河魚也是他們餐桌上隨處可見的美味,不論是河里的還是海里的,只要味美,就會受到人們的喜愛。</p><p> 垂柳垂楊四月初,溪流別產(chǎn)小鰣魚。斗搶
19、新水來如貫,一一黃排荇藻渠。</p><p> ——清·陸達履《剡湖竹枝詞》</p><p> 野市爭鮮物產(chǎn)儲,東南還錯冠句余。桃花蟶子梅花蠣,絕色還應(yīng)其麥魚。</p><p> ——清·胡有懷《蘆江竹枝詞》 </p><p> 陳勝橋頭落照遲,輕舟正好放游絲。歸來網(wǎng)得千頭鯉,柔櫓一聲同上時。</p>
20、<p> ——清·胡振濂《蘆江竹枝詞》</p><p> 鱉巖潭口漾清漣,漁火宵來滿眼邊。客到休閑無好味,香魚捉得用油煎。</p><p> ——清·潘智進《梁坑竹枝詞》</p><p> 秋水漣漪漲綠波,外塘鱸膾味如何。朝來好踐觀魚釣,一路清風(fēng)鼓棹歌。</p><p> ——現(xiàn)代·張薌泉《
21、外塘》</p><p> 小釣偏宜六角塘,水光倒映見天光。舍釣試向菱中擲,迎起銀魚半尺長。</p><p> ——現(xiàn)代·王世誥《西滬竹枝詞》</p><p> 如此看來,人民對海魚的喜愛仍勝過河魚。當(dāng)然,寧波人不僅喜愛吃海魚,對蝦、蟹也情有獨鐘。橫行霸道的蟹,活蹦亂跳的蝦,轉(zhuǎn)瞬成為人們大快朵頤的對象:</p><p> 小甕
22、黃齏送草南,換來佳味看來饞。一瓶蟹甲純黃醬,千箸魚頭細海咸。</p><p>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p><p> 吐光蟹小滿含膏,紹酒真堪饜老饕。好餉東坡老居士,為言生嚼不須糟。</p><p> ——清·袁鈞《鄮北雜詩》</p><p> 郁蒸天氣晚來驕,岙口剛逢水落潮。照蟹熒熒河畔火,東西排遍剡湖
23、橋。</p><p> ——清·陸達履《剡湖竹枝詞》</p><p> 土哺魚常聚釣磯,上江多有下江稀。寒潮初落西風(fēng)緊,出網(wǎng)金錢蟹亦肥。</p><p> ——清·朱文治《消寒竹枝詞》</p><p> 九月團臍十月尖,晚禾刈盡蟹肥鮮。阿誰礁港蘆叢里,細雨斜風(fēng)泊釣船。</p><p> —
24、—現(xiàn)代·張達三《礁港》</p><p> 蟹糟蝦醬戶兼儲,夏蛤冬蟶味莫如。更有隨時供口腹,桃花吐鐵桂花魚。</p><p> ——清·宋夢良《姚江竹枝詞》</p><p> 紫蛤不如黃蛤美,蠶蝦爭似梅蝦肥。一瓶買得雙魚醉,日日江頭看落灰。</p><p> ——清·袁鈞《鄮北雜詩》</p>
25、<p> 除了黃魚,還有桃花盛開時的蟶子,菊花飄香時的蝦蟲孱,純黃色的蟹糊,血液呈藍色的雌雄鱟,彈涂魚燒絲瓜羹等,詩人的筆觸不但涉及到海鮮捕獲的季節(jié)時令,還寫到烹調(diào)美味的方法。海濱一帶早潮晚潮接踵而至,魚蟹蝦鱟絡(luò)繹上市,勾起詩人吟詩的興趣。</p><p> 大海物產(chǎn)豐富,自然不止魚蟹蝦這些常見的海產(chǎn)品,各色各樣的貝殼類食品也是人們餐桌上最普遍的食物,蛤蜊、牡蠣、蟶子、海螺、扇貝、花蛤普通人家?guī)缀醪?/p>
26、餐都可以吃到。</p><p> 麥葉蟶肥客可餐,楝花鱭熟子盈盤。家家鍛磨聲初發(fā),四月江村有薄寒。</p><p> ——明·沈明臣《蕭皋別業(yè)竹枝詞》</p><p> 桃花蟶子菊花驏,一甲雌雄鱟血藍。此物且當(dāng)蔬菜吃,幾多怪錯未曾諳。</p><p>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p><p
27、> 紫蛤不如黃蛤美,蠶蝦爭似梅蝦肥。一瓶買得雙魚醉,日日江頭看落灰。</p><p> ——清·袁鈞《鄮北雜詩》</p><p> 寒食家家嗍海螄,賣餳簫里雨絲絲。生憎楊柳惹儂恨,折盡桑枝插戶楣。</p><p> ——清·潘朗《海村竹枝詞》</p><p> 清明時節(jié)雨如絲,門外家家插柳枝。嗍罷螺螄品兼味
28、,桃花吐鐵更含滋。</p><p> ——清·胡杰人《坎鎮(zhèn)竹枝詞》</p><p> 高河塘外秋風(fēng)吹,長山橋頭秋日遲,一路看山到霞浦,恰逢八月望潮時。</p><p> ——清·胡湜《蛟川竹枝詞》</p><p> 農(nóng)民即便是漁家,蜃蛤魚鹽色色夸。算去五山都不讓,只除吐鐵遜桃花。</p><p&
29、gt; ——清·謝琪賢《大榭竹枝詞》</p><p> 清明時節(jié)飽風(fēng)腴,紅殼香螺入饌初。最是鄉(xiāng)村鮮味好,清煎園悲麥簪魚。</p><p> ——清·虞景璜《蘆江竹枝詞》</p><p> 野市爭鮮物產(chǎn)儲,東南還錯冠句余。桃花蟶子梅花蠣,絕色還應(yīng)其麥魚。</p><p> ——清·胡有懷《蘆江竹枝詞》&l
30、t;/p><p> 兒童生長知潮汛,逐伴沿途採小蟶。瑣細形纔如顆粒,零星收入上昆亭。</p><p> ——清·陳保定《霞岸竹枝詞》</p><p> 細雨黃梅蛤子肥,登筵弄舌賽楊妃。虛名卻笑江瑤柱,頤朵徒憐見者希。</p><p> ——清·倪象占《鄮南雜句》</p><p> 愛嘗蜃蛤每垂
31、涎,嫩剝蟶兒味更鮮。廣種海邊贏種稻,何須滄海變桑田。</p><p> ——清·徐鏞《山前竹枝詞》</p><p> 帶泥蟶子出長街,貌似不佳口味佳。今日滿盤來下酒,透鮮引得客人夸。</p><p> ——現(xiàn)代·傅中興《長街蟶子》</p><p> 風(fēng)風(fēng)雨雨弄潮歌,潮落灘涂海產(chǎn)多。蟹蛤魚蝦隨處撿,珍珠粒粒是泥螺。&
32、lt;/p><p> ——現(xiàn)代·茅人橋《弄潮哥》</p><p> 大海要什么有什么,各種各樣的海產(chǎn)品,許多海味也許從沒見過,也有許多常見常吃仍難以饜足。真可謂:海納百川,包羅萬象。海鮮之多,讓人嘆為觀止。</p><p><b> ?。ǘ┖n愇鄂r美</b></p><p> 海鮮多指海味。中國飲食向來就有
33、“山珍海味”之說。光是琳瑯滿目的海鮮自然不能滿足人們對美味的追求。那滋滋美味讓人難以忘卻,如此佳肴,任誰都難以自持:</p><p> 生長山邊近海邊,共夸山海味相連。筍羹麥飯多清淡,怎及黃魚頓頓鮮。</p><p> ——清·忻恕《東錢湖竹枝詞》</p><p> 芥菜加鹽入甕俎,白蝦黃甲味何如。小鮮嬌嫩夸雙絕,第一梅魚次鱭魚。</p>
34、<p> ——清·謝元壽的《四門竹枝詞》</p><p> 紅腮魚與石斑魚,美比松江巨口鱸。滟瀲溪流新雨后,人家爭學(xué)武陵漁。</p><p> ——清·陸達履《剡湖竹枝詞》</p><p> 人間最樂是漁家,一日三餐魚蟹蝦。近值休漁船不發(fā),開洋白鲞煮冬瓜。</p><p> ——現(xiàn)代·顧海
35、潤《漁家樂》</p><p> 早稻登場米飯香,鄰翁遺我把新嘗。捎來道地農(nóng)家菜,咸蛋冬瓜白鲞湯。</p><p> ——現(xiàn)代·錢德馨《農(nóng)家樂》</p><p> 小甕黃齏送草南,換來佳味看來饞。一瓶蟹甲純黃醬,千箸魚頭細海咸。</p><p>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p><p>
36、 吐光蟹小滿含膏,紹酒真堪饜老饕。好餉東坡老居士,為言生嚼不須糟。</p><p> ——清·袁鈞《鄮北雜詩》</p><p> 土哺魚常聚釣磯,上江多有下江稀。寒潮初落西風(fēng)緊,出網(wǎng)金錢蟹亦肥。</p><p> ——清·朱文治《消寒竹枝詞》</p><p> 九月團臍十月尖,晚禾刈盡蟹肥鮮。阿誰礁港蘆叢里,細雨
37、斜風(fēng)泊釣船。</p><p> ——現(xiàn)代·張達三《礁港》</p><p> 紫蛤不如黃蛤美,蠶蝦爭似梅蝦肥。一瓶買得雙魚醉,日日江頭看落灰。</p><p> ——清·袁鈞《鄮北雜詩》</p><p> 麥葉蟶肥客可餐,楝花鱭熟子盈盤。家家鍛磨聲初發(fā),四月江村有薄寒。</p><p> —
38、—明·沈明臣《蕭皋別業(yè)竹枝詞》</p><p> 桃花蟶子菊花驏,一甲雌雄鱟血藍。此物且當(dāng)蔬菜吃,幾多怪錯未曾諳。</p><p>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p><p> 農(nóng)民即便是漁家,蜃蛤魚鹽色色夸。算去五山都不讓,只除吐鐵遜桃花。</p><p> ——清·謝琪賢《大榭竹枝詞》</p
39、><p> 清明時節(jié)飽風(fēng)腴,紅殼香螺入饌初。最是鄉(xiāng)村鮮味好,清煎園悲麥簪魚。</p><p> ——清·虞景璜《蘆江竹枝詞》</p><p> 細雨黃梅蛤子肥,登筵弄舌賽楊妃。虛名卻笑江瑤柱,頤朵徒憐見者希。</p><p> ——清·倪象占《鄮南雜句》</p><p> 愛嘗蜃蛤每垂涎,嫩剝
40、蟶兒味更鮮。廣種海邊贏種稻,何須滄海變桑田。</p><p> ——清·徐鏞《山前竹枝詞》</p><p> 帶泥蟶子出長街,貌似不佳口味佳。今日滿盤來下酒,透鮮引得客人夸。</p><p> ——現(xiàn)代·傅中興《長街蟶子》</p><p> 上述各式各樣的美食正在誘惑著人們,例如:“芥菜加鹽入甕俎,白蝦黃甲味何如。
41、小鮮嬌嫩夸雙絕,第一梅魚次鱭魚?!边@首竹枝詞從“小鮮嬌嫩”一詞中就能看出海魚的味道無比鮮美,而“梅魚”“ 鱭魚”是海魚中的“雙絕”,吃一次就能讓人永生難忘,這樣細膩生動的描繪不僅瞬間打開人們的味蕾,讓人垂涎欲滴,還叫人心生向往,欲嘗一嘗鮮。再如:“早稻登場米飯香,鄰翁遺我把新嘗。捎來道地農(nóng)家菜,咸蛋冬瓜白鲞湯?!薄懊罪埾恪彪m是描寫米飯,但濃濃的飯香夾雜著咸蛋冬瓜白鲞湯的濃湯香,不難想象這頓飯是多么的香氣撲鼻,讓人對食物的味道充滿無限遐想
42、,一定是美味無比且香氣四溢的一餐?!靶‘Y黃齏送草南,換來佳味看來饞。一瓶蟹甲純黃醬,千箸魚頭細海咸”。此詩由“黃醬”一詞從色的方面就可看出蟹長滿了黃色的蟹膏,“換來佳味看來饞”一句,更寫出了蟹艷麗的顏色讓人一見就產(chǎn)生食欲,想要立刻去品嘗食物的鮮美?!巴鹿庑沸M含膏,紹酒真堪饜老饕?!币粋€滿含金黃蟹膏的蟹呈現(xiàn)在面前,加上美味的紹酒,美酒配佳肴的黃金搭檔組合,真的可以讓人放棄做官,放棄從商,只為這逍遙似神仙的日子。這些還不是最絕的,最讓人難
43、以置信的是“帶泥蟶子出長街,貌似不佳口味佳。今</p><p> 這些栩栩如生的描寫,從“色”“香”“味”三方面深入淺出的向人們展現(xiàn)了沿海地區(qū)的海味特色。這些盡現(xiàn)了沿海地區(qū)人們在飲食方面的習(xí)性與特色,不僅有海洋氣息,也伴隨著大陸特色,形成了特有的一種飲食文化。</p><p> 二、描繪寧波地區(qū)人民漁業(yè)和農(nóng)業(yè)的均衡發(fā)展</p><p> 出海捕魚是沿海地區(qū)人民
44、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也是他們所處的地域特有的生活方式。海是他們的家園,是他們生活的依靠,他們熱愛并享受這樣的生活。其主要有出海及漁歸兩種生活態(tài)勢。</p><p> 梅花一樹大橋邊,白發(fā)老翁來系船。明朝捕魚愁雪落,半夜推篷起看天。</p><p> ——明·沈明臣《明州竹枝詞》</p><p> 大將樓檣擁上游,水龍常見截江流。年年出海艨沖好,不派金錢民
45、力修。</p><p>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p><p> 檣影聯(lián)翩到客舟,鳴鑼拋碇泊中流。乘潮儂要揚帆去,一出東門便十洲。</p><p> ——清·陳秉元《出洋》</p><p> 出海捕魚雖已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但其危險性仍不能小覷,在揚帆起航之前必定要做好準備工作?!懊坊ㄒ粯浯髽蜻?,白發(fā)老翁來
46、系船。明朝捕魚愁雪落,半夜推篷起看天?!币晃婚L者半夜起來觀察天氣狀況,擔(dān)心明天捕魚去是否會下雪,面對危險的工作,其謹而慎之。</p><p> 然漁歸后的生活主要是織網(wǎng)曬網(wǎng),停船后修生養(yǎng)性,對這次出海后漁具的整理,也為下次出海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時享受一下風(fēng)平浪靜的安逸閑適,泊船后自然的海歸生活。</p><p> 風(fēng)暖江鄉(xiāng)紫楝開,潮腥魚熟海人回。船頭擊鼓船梢唱,明日刲羊賽廟來。<
47、/p><p> ——明·沈明臣《明州竹枝詞》</p><p> 踏青醵解杖頭錢,細草新堤可醉眠。岙底漁家閑曬網(wǎng),不知何處有湖鮮。</p><p> ——明·陳民俊《日月湖竹枝詞》</p><p> 洋山山水遞相催,海上潮推石首來。漁浦門前曬漁網(wǎng),漁舟昨夜提春回。</p><p> ——清
48、83;袁鈞《鄮北雜詩》</p><p> 五里灣灣曲曲溪,綠楊沿岸夕曛微。殢人一陣腥風(fēng)過,鴨嘴蟬聯(lián)曬網(wǎng)歸。</p><p> 海風(fēng)入月吼商聲,沙地棉花漸拆鈴。牙戶村村攤夜市,五更篝火亂飛螢。</p><p> ——清·謝秀蘭《周巷竹枝詞》</p><p> 蜃雨腥風(fēng)駭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圓。人家住在煙波里,萬里濤聲到枕邊。&l
49、t;/p><p> ——清·陳秉元《漁家》</p><p> 漁戶家家有網(wǎng)場,樓船旌旆共飛揚。染來洋栲紅如血,屋角高懸到夕陽。</p><p> ——清·陳秉元《曬網(wǎng)》</p><p> 登云橋上月三更,登云橋下潮初生。相約登云橋上望,滿船月色載潮聲。</p><p> ——清·鄔錫
50、疇《紫溪竹枝詞》</p><p> 小販趁鮮夤夜行,一肩挑到尚平明。家家巷巷叫魚賣,博得蠅頭代力耕。</p><p> 一年之計在于春,農(nóng)業(yè)為君漁業(yè)臣。潮汛時期莫錯過,生涯大半在江濱。</p><p> ——現(xiàn)代·陳瀛洲《漁歌》</p><p> 一句“農(nóng)業(yè)為君漁業(yè)臣”,深刻的揭露了農(nóng)業(yè)才是當(dāng)?shù)厝嗣竦纳钪匦摹^r(nóng)業(yè)較漁業(yè)而言
51、相對穩(wěn)定,那么收入也隨之穩(wěn)定。人們的生命及財產(chǎn)都獲得保障,農(nóng)業(yè)迅速發(fā)展,風(fēng)險降低后,讓人們的生活更安定。據(jù)詩中所描繪,當(dāng)時最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是耕種、蠶桑和采茶,一種男耕女織的自然生活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p><p> 男子主要耕種的是糧食,如稻谷、蕎麥、大麥……</p><p> 雨過高田水落溝,瓦橋魚上柳稍頭。梅子青酸鹽似雪,櫻桃紅熟酒如油。</p><p> —
52、—明·沈明臣《蕭皋別業(yè)竹枝詞》</p><p> 鄮地原因貿(mào)易名,靈橋徹夜有人行。雖然歲得魚鹽利,不廢桑麻本業(yè)耕。</p><p> 上句是寫在鄞東濱海,鄉(xiāng)民十分勤勞辛苦,他們?yōu)榱酥\生,每年要下海捕魚,又要曬鹽煮鹽,更得不失時機地在依靠圍堤造田而擁有的土地上辛勤耕作。</p><p> 家居只是守耕桑,仕宦應(yīng)順客四方。每到春三節(jié)侯好,新茶新筍定思鄉(xiāng)。
53、</p><p> 早谷可紅六十日,晚禾猶自等西風(fēng)。家家鳥撒嘗新飯,勒馬看登新癝充。</p><p> 夜來莢雨灑東皋,任處春田可種苗。恰是江村好時節(jié),麥花風(fēng)過麥陽橋。</p><p>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p><p> 嘆息農(nóng)家辛苦多,四時不放一時過。已栽大麥連蕎麥,更插晚禾接早禾。</p>&
54、lt;p> ——清·萬斯同《鄮西竹枝詞》</p><p> 女子則主要從事養(yǎng)蠶織布,采桑采茶等工作。</p><p> 東村西村姑惡啼,家家麥熟黃云齊。春蠶作繭桑園綠,腫起日斜聞竹雞。</p><p> ——明·沈明臣《蕭皋別業(yè)竹枝詞》</p><p> 獨喜林村蠶事修,一村婦女幾家休??棾蓮V幅生絲絹,不數(shù)
55、嘉禾濮院稠。</p><p> ——清·萬斯同《鄮西竹枝詞》</p><p> 蜃氣蒼茫結(jié)海邦,后江一派自前江。山鄉(xiāng)處處桑麻綠,時有機聲透竹窗。</p><p> 姑惡聲聲春正酣,富家亦養(yǎng)幾分蠶。桑蠶多約云鬢去,先摘碧桃花半籃。</p><p> ——清·余江《慈江竹枝詞》</p><p>
56、 種得桑秧賽捕魚,三春活計賴蠶行。明年要娶新新婦,屋后添栽五十株。</p><p> ——清·謝秀蘭《周巷竹枝詞》</p><p> 紅蠶四月正三眠,村北村南麥滿園。麥要陰寒蠶要暖,一時怎得兩重天。</p><p> ——清·鮑謙《梧岑竹枝詞》</p><p> 朝炊才罷又中炊,日日蠶忙未掃眉。剛睡嬌兒嬌女醒,喚
57、郎攤?cè)~向晨曦。</p><p> ——現(xiàn)代·張象仙《蠶婦》</p><p> 身著紅衫采綠桑,南阡北陌曲聲揚。市場經(jīng)濟開通道,引我蠶農(nóng)入小康。</p><p> ——現(xiàn)代·王肖天《采?!?lt;/p><p> 石竹園旁毛竹遮,二茶才過又三茶。何如城市垂髻女,早起妝成但采花。</p><p>
58、郎從上雪采山垠,儂向西坑采水濱。溪口紛紛海北客,明朝多召秤頭人。</p><p> 谷馬坑前霧一灣,白龍洞口屋三間。阿婆昨日天童去,茶味何如太白山。</p><p> ——清·周步瀛《采茶》</p><p> 春風(fēng)吹綠北山茶,儂去采茶郎在家。路遇鄰姑方一笑,滿頭簪得野棠花。</p><p> 一擔(dān)新綠踏歌回,夾路香風(fēng)花滿開。
59、都道今朝好天氣,儂家煙火出墻來。</p><p> 茶子青青香可憐,年年三月試新泉。生平怕說蓮心苦,不道吳儂只愛蓮。</p><p> ——清·周鏗華《采茶歌》</p><p> 微明天色采茶忙,村口漸多收購商。都說今年茶價好,茶園真是小銀行。</p><p> ——現(xiàn)代·王肖天《采茶》</p>&l
60、t;p> “嘆息農(nóng)家辛苦多,四時不放一時過。已栽大麥連蕎麥,更插晚禾接早禾?!保ㄈf斯同《鄮西竹枝詞》)男子耕作十分辛苦,從“四時不放一時過”,“大麥連蕎麥”,“晚禾接早禾”中可以看出他們辛勤耕種、勤勞質(zhì)樸的品質(zhì)。男子在田間耕作,女子則在家養(yǎng)蠶,紡紗織布:“獨喜林村蠶事修,一村婦女幾家休??棾蓮V幅生絲絹,不數(shù)嘉禾濮院稠?!保ㄈf斯同《鄮西竹枝詞》)村上的婦女幾乎均從事養(yǎng)蠶的工作,然后紡成絲絹,增添家計。然最討喜的要數(shù)采茶了,王肖天的
61、《采茶》寫道:“微明天色采茶忙,村口漸多收購商。都說今年茶價好,茶園真是小銀行?!薄安鑸@”都變成了“小銀行”,為農(nóng)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財富,讓農(nóng)民的生活富足。通過對人們耕種、蠶桑、采茶等農(nóng)活的描繪,反映出沿海地區(qū)人民一種自然原始的生活,充滿淳樸清新的氣息。</p><p> 三、呈現(xiàn)寧波地區(qū)的風(fēng)俗習(xí)慣及風(fēng)土人情</p><p> 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或有節(jié)日或有需從事的活動,一年二十四
62、節(jié)氣,每個節(jié)氣都有不同的農(nóng)活,可見寧波地區(qū)的風(fēng)俗習(xí)慣較多,較有特色。</p><p> 正月人家要拜年,衣裳都換簇新鮮?;ㄉ献酉裙┛?待煮湯圓乞少延。</p><p> 二月百花生日臨,婦人十四作停針。風(fēng)光最好是初二。閨女露天燒點心。</p><p> 三月清明烏筍香,家家爭說上墳忙。歸來喜遇高橋會,鼓閣龍燈五采揚。</p><p>
63、 四月農(nóng)家盡種田,東湖還放對漁船。人人都說洋生好,烏則黃魚果不蔫。</p><p> 五月端陽老虎描,艾旗蒲劍辟群妖。雄黃細蘸高粱酒。蒼朮還須正午燒。</p><p> 六月暑天漫郁居,采蓮橋下采芙渠。遙看高閣矗一天,幾輩文人共曬書。</p><p> 七月秋風(fēng)海角涼,兒童競插地藏香。連宵焰口江心寺,萬盞紅燈放水鄉(xiāng)。</p><p>
64、 八月中秋月餅圓,節(jié)筵都作一天延。城東更比城西盛,鼓吹通宵鬧畫船。</p><p> 九月城中菩薩忙,佽飛廟斗白龍王。尤推大廟最奇別,爭竊胡須孵米缸。</p><p> 十月田禾收欲齊,香莖芋艿爊新雞。討船廟會趕初十,直放鄞江到小溪。</p><p> 十一月當(dāng)正東至,大家祭祖集祠堂。后先三日閭閻鬧,掉過泥神掉灶王。</p><p>
65、 十二月忙年夜到,挨家挨戶做年糕。松年送灶事才了,又把門神貼一遭。</p><p> ——民國·張延章《鄞城十二個月竹枝詞》</p><p> 從這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dāng)?shù)氐拿袼祝赫聲r家家戶戶都要拜年,鬧元宵,在新年里換上新衣,煮著湯圓,放著鞭炮,到處都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如:“元宵燈火鬧芳春,演劇年年為賽神。近日梨園歌拍好,弋陽舊調(diào)喜翻新。”(鮑謙《梧岑竹枝詞》)“龍馬花燈趁
66、夜調(diào),畫船鑼鼓鬧元宵。采茶清唱時聲曲,車子燈來聽管簫?!保ǚ跺ァ渡奖编l(xiāng)風(fēng)》)都是在描繪元宵佳節(jié)大家是如何過節(jié)的。</p><p> 再看三月的清明節(jié),家家戶戶都忙著上墳,去拜祭先人,“山花如火草如茵,時到清明鬼亦春。飯熟青粘錢剪紙,家家都是上墳人?!保U謙《梧岑竹枝詞》)“清明艾餃端陽粽,重九花糕論擔(dān)挑。只有年糕時節(jié)早,灘頭擺到小春朝。”(翁忠錫《姚江竹枝詞》)也都寫到了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人民普遍要做的事就是上墳。
67、</p><p> 五月份的端陽節(jié)大家一定知道他的由來,其主要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從鮑謙的《梧岑竹枝詞》:“端陽佳節(jié)漫經(jīng)過,角黍相傳為汨羅。一甕菖蒲新釀酒,笑憐此日醉人多。”和李鄴嗣的《鄮東竹枝詞》:“春秋兩季再輸糧,拖戶休教里長償。但了一條鞭稅外,龍船賽鼓遍東鄉(xiāng)?!币部梢钥闯龆宋绻?jié)時主要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薰蒼術(shù)、白芷,喝雄黃酒?!爸袊宋绻?jié)”還是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
68、遺產(chǎn)名錄。</p><p>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游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而每年的七月三十為地藏節(jié),地藏菩薩主要掌管地獄,目的在于化導(dǎo)眾生,令知因識果,孝敬父母,止惡向善,離苦得樂,這也是人們的美好心愿。所以在寧波,有個習(xí)俗就是插地藏香,寧波人特別注重這類民間風(fēng)俗
69、的節(jié)日。</p><p> 中秋節(jié)是大家最熟悉的節(jié)日,其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的活動有賞月、吃月餅、放孔明燈、舞火龍等。在李鄴嗣的《鄮東竹枝詞》中也提到:“蓼風(fēng)吹過氣初涼,九月花黃糯亦黃。縱是中秋明月好,田家只愛古重陽。”“賀丞灶火鬧江干,湯令公祠奏樂闌。惟有中秋逢馬市,一人選騎萬人看?!痹x的《鄮北雜詩》也說道:“鄮峰壽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從此非時來競渡,家家十六看龍舟
70、?!?lt;/p><p> 此外,七夕、開漁節(jié)、重陽節(jié)、臘八節(jié)、灶王節(jié)……也都是寧波人民相當(dāng)重視的節(jié)日,每年都要舉行相應(yīng)的活動,來表達內(nèi)心的美好愿望。</p><p> 一月小寒六或七,大寒二十或廿一。換灰換便烸焦泥,空時還去做副業(yè)。</p><p> 二月四五立春立,雨水十九或二十。草子方嫩防人拉,果樹趁時把枝接。</p><p> 三
71、月五六為驚蟄,廿一廿二春分及。菾菜剝?nèi)~留心子,油菜打蕻賣市集。</p><p> 四月五六清明天,二十廿一谷雨聯(lián)。早稻插秧筍旺市,席草下本牛耕田。</p><p> 五月六七立夏遭,廿一廿二小滿到。倭豆收萁菜收子,高田種疏低種稻。</p><p> 六月六七為芒種,廿一廿二夏至逢。牛羊雞豬瓜茄稻,各須防病并防蟲。</p><p> 七
72、月七八是小暑,廿二廿三是大暑。當(dāng)空日頭如火燒,踏車趕水莫小駐。</p><p> 八月八九為立秋,廿三廿四為處暑。早稻遍地鋪黃金,看看怎會介有趣。</p><p> 九月八九白露至,廿三廿四秋分是。天氣慢慢冷攏來,晚稻跡將結(jié)谷子。</p><p> 十月八九寒露是,霜降就在廿三四。芋艿好掏黃豆打,備種油菜撒草子。</p><p> 十
73、一七八立冬臨,廿二廿三小雪辰。舊說立冬無豎稻,阿拉故要割晚清。</p><p> 十二七八大雪啦,冬至即在廿二三。解好公糧補牛圈,買得年貨滿擔(dān)擔(dān)。</p><p> ——民國·張延章《寧波二十四節(jié)農(nóng)事歌》</p><p> 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dǎo)農(nóng)事的補充歷法,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
74、、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能反映季節(jié)的變化,指導(dǎo)農(nóng)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p><p> 這些都是寧波地區(qū)的節(jié)日及風(fēng)俗,人們在每個節(jié)日都有一些過節(jié)的食物及娛樂活動,用來祭奠先人或表達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抑或是前人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習(xí)慣。</p><p> 民間竹枝詞除較多表現(xiàn)風(fēng)俗習(xí)慣外,還有大量“
75、吟詠風(fēng)土”之作。唐代文人竹枝詞在題材上也沿襲了這些特點。從宋代開始,隨著社會的繁榮發(fā)展,新興事物的層出不窮,人們的視野不斷開闊,題材逐漸拓寬,其筆觸開始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諸如記錄百姓生活,揭露社會不平,詠懷古跡,抒發(fā)情感,記述民俗等,無不可以在竹枝詞得以表現(xiàn)。寧波竹枝詞對社會生活的關(guān)注也非常廣泛。</p><p> 新牧糯谷早登場,村落家家釀酒忙。為試新醅幾分醉,老翁先請客來嘗。</p>
76、<p> ——現(xiàn)代·李道一《釀酒》 </p><p> 澄清江面酒堪嘗,傳座家家請客忙。何物春盤新可薦,臺心菜熟蒜苗香。</p><p> 響卜由來可信無,隔墻細語聽模糊。更憐小女緣何事,也向燈前問紫姑。</p><p> 東風(fēng)傳信楝花初,宿雨晴時好趁墟。畢竟河豚疑有毒,勸郎入市買黃魚。</p><p> 農(nóng)家
77、辛苦望西成,最怕禾苗六月晴。夜半樓頭新月落,隔溪猶聽桔槔聲。</p><p> 香粳遍野影離離,正是含花吐穗時。聽說秋雷能引海,年年七月怕風(fēng)癡。</p><p> 街巷殘年爆竹催,樓頭吹入市聲來。都緣世事勾留住,不到黃昏不肯回。</p><p> 方家廢宅近金家,兩處滄桑歲月賒。多少卜居留舊址,只今春草聽鳴蛙。</p><p> 南通
78、臺郡北丹山,估客行人數(shù)往還。好趁航船風(fēng)浪靜,山程怎比水程閑!</p><p> 登臺小院是僧寮,古跡殘碑蘚半凋。野渡一篙通隔岸,至今過客不須橋。</p><p> 棹楔巍巍近道旁,虎溪殿外野風(fēng)涼。牧童不許牛磨角,珍重人間節(jié)孝坊。</p><p> ——清·鮑謙《梧岑竹枝詞》</p><p> 這些詩描寫了寧波人民當(dāng)時當(dāng)?shù)氐娜?/p>
79、常生活。是漁家淳樸自由生活的直錄,將漁家的百姓矯健的身影和豪爽的性格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同時作為漁民有著熱情好客,自然天性的性格。此外還記錄許多市井景象,通過人間滄桑變遷來寄托感慨。這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p><p> 呼雛逐婦總堪憐,時雨時晴各一天。廚割小鮮來海市,菜添新饌出江田。</p><p> ——明·沈明臣《蕭皋別業(yè)竹枝詞》</p><p>
80、; 龍溪橋又虎溪橋,近接長亭路不遙。一任魚蝦來市面,每逢四九貨都銷。</p><p> ——清·鮑序悅《梧岑竹枝詞》</p><p> 長街上市促漁翁,大缺橋連小缺通。賣得新魚便沽酒,歸來猶帶醉顏紅。</p><p> ——清·佚名《青珠竹枝詞》</p><p> 星火不辭遠市途,半饑安顧亂頭粗。黎明賣得稱心價,
81、好與妻兒置菜蔬。</p><p> ——現(xiàn)代·陸文武《小商販》</p><p> 期間再探討沿海地區(qū)年輕男女之間的愛情,去聆聽一個個愛情故事。</p><p> 段塘官路接馮灣,八角欄邊井石斑。舒九春娘橋一道,鵝兒渡口望郎還。</p><p> 阿儂家住月湖西,三月桃花水拍堤。不敢湖頭搗衣去,怕他春鳥隔溪啼。</p&g
82、t;<p> 郎家橋北我橋西,結(jié)識私情隔小溪。相約明朝賣魚去,船兒蕩入百花堤。</p><p> 綠竹洲前蝴蝶迷,垂楊堤外鷓鴣啼。新茶摘罷無多事,繡個荷包送隔溪。</p><p> 尋郎直到日沉西,一腳高來一腳低。橋外水邊都不見,雙飛鴛鳥又孤棲。</p><p> 青石埠頭陸殿橋,船家小女水蛇腰。鶯花三月春潮漲,又為送郎攀柳條。</p&g
83、t;<p> ——現(xiàn)代·葉元章的《月湖情歌》</p><p> 三月桃花浪已高,送郎米粉并荷包。端陽佳節(jié)歸宜早,老酒黃魚滿擔(dān)挑。</p><p> ——現(xiàn)代·王惟敏《送郎開船》</p><p> 橫山水庫碧波蕩,兩岸人家多種桑。不怕桑林遇荊棘,但求日日見情郎。</p><p> ——現(xiàn)代·
84、徐中秋《橫山情歌》</p><p> 青青梅子滿前林,相望生酸涎不禁。判卻啖來軟盡齒,爭如郎別絕酸心。</p><p> ——清·鄔希文《新夏竹枝詞》</p><p> “鵝兒渡口望郎還”、“ 尋郎直到日沉西”、“ 又為送郎攀柳條”、“ 但求日日見情郎”這些詩句多表現(xiàn)年輕男女對對方的思念和熱愛,也是對幸福愛情的向往。它往往截取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場景,如
85、“相約明朝賣魚去,船兒蕩入百花堤”、“ 新茶摘罷無多事,繡個荷包送隔溪”等也都是男女之間互通情誼的方式。一起相約去賣魚卻去了百花堤約會,姑娘親手繡荷包送與對岸的男子,表達愛慕之情,傳達出主人公真摯的感情,蘊藉雋永,意味悠長。雖手法含蓄,但感情細膩,把青年的內(nèi)心隱藏的情感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來,既詼諧明快,又不顯唐突。作者善于捕捉那最動人心弦的一瞬,把詩歌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用最簡潔生動的畫面?zhèn)鬟_出來。而“橋外水邊都不見,雙飛鴛鳥又孤棲”、“ 判
86、卻啖來軟盡齒,爭如郎別絕酸心”可看出年輕女子多情善感的共同點,尋不見郎覺得鳥兒都“孤棲”,與郎分別如吃梅子般令人“酸心”,也突出了人物各自特定的性格,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絕無雕飾造作。</p><p> 海子曾說過“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沿海人們自然的情感是在無限美麗的海景中孕育而成,海景的自然天成、巧奪天工是人們的財富。海洋景色與內(nèi)陸景色的自然結(jié)合,渾然天成,都是美的化身。在不同的海景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不
87、同的事物。</p><p><b> 自然風(fēng)光</b></p><p> 千山紫菜萬山苔,葉葉輕帆四面開。清夜船頭聲聒耳,成群石首嗍潮來。</p><p> ——明·王廷藩《蛇蟠洋》</p><p> 紫菜和海苔十分多,每一片都伸展開來。初夏黃魚成群溯潮而上,深夜咕咕的魚叫聲吵得人睡不著。因為農(nóng)歷四五月
88、份,每逢漁汛,到處聽得到大黃魚產(chǎn)卵時發(fā)出的咕咕咕的叫聲,成片成片,兩個人說句話,得扯著嗓子喊才聽得到。</p><p> 周行一字屬誰更,道是麟山老客星。更得梅津新樂府,海天風(fēng)景上騷經(jīng)。</p><p> ——清·謝秀嵐《周行竹枝詞》</p><p> 西村資福古招提,巖岫為樓嶺作梯。門外碧波千澗落,檐前翠影萬峰齊。</p><p
89、> 響巖千尺俯江流,隔巖聲聞一樣酬。莫向水邊輕弄舌,定應(yīng)仙子坐峰頭。</p><p> ——清·萬斯同《鄮西竹枝詞》</p><p> 通天嶺下起山湖,遙看群山影有無。十里長灣更水道,機船渡客喜相呼。</p><p> ——現(xiàn)代·華引峰《十里長灣》</p><p> 海洋景色美不勝收,而內(nèi)陸的景色也不遜色,
90、兩者爭相角逐,不相伯仲,海有海之特色,江有江之風(fēng)情,湖有湖之韻味,各有千秋。</p><p><b> 2、人文氣息。</b></p><p> 攬月層石石臺高,東去山猶鎮(zhèn)鐵錨。一自桑田成海曲,不愁平地有波濤。</p><p> ——清·倪象占《鄮南雜句》</p><p> 沙白灘頭潮汐撞,人家面面對鄞
91、江。蠔山疊作墻根石,海月開為屋上窗。</p><p>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p><p> 詩中的“蠔山”是一種海產(chǎn)品,其被譽為“海底牛奶”, 個大肉肥,清甜香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礦物質(zhì),一個“疊”字就可看出蠔的數(shù)量巨多。而“海月” 有窗貝、明瓦之名。貝殼明亮如鏡,有透明之感,東南沿海居民常用這種貝殼當(dāng)作明瓦,鑲嵌在屋頂或門窗之間,用以透光,即指海月在當(dāng)?shù)氐慕ㄖ?/p>
92、用途,是人們對大自然事物的利用。</p><p><b> 海景中的歷史遺跡。</b></p><p> 名勝古跡也是竹枝詞的重要題材,閱讀這些作品有助于認識這里的傳統(tǒng)文化和地方歷史,即使某些已經(jīng)消失了的古跡,也可能引發(fā)后人思古之幽情。</p><p> 三江水合夾靈橋,形勢無如此地繞。九十九龍蟠岸北,一龍翔處半乘潮。</p>
93、<p> ——清·李鄴嗣《鄮東竹枝詞》</p><p> 三江口是因其地處于姚江、奉化江和甬江交匯處而得名,周圍多荒地和沼澤,居住人口少,土地貧瘠,然離海近。當(dāng)時韓察遷州治,帶民用磚土建造了一座內(nèi)城,古稱子城。子城周圍420丈,四周環(huán)水,民眾則以子城為中心散居城外,地形山環(huán)水繞。今天,當(dāng)我們看到中山路旁當(dāng)年的子城南城門鼓樓時,不應(yīng)忘卻韓察的建城功績。</p><p&
94、gt; 海國鯨波作水神,行人競賽石將軍。高皇航海還宣力,不獨陳橋第一勛。</p><p> ——清·萬斯同《鄮西竹枝詞》</p><p> 據(jù)寧波地方志記載,宋高宗即詩中的“高皇”,南渡曾駐蹕寧波。其間,相傳宋初功臣石守信曾顯靈護駕,使高宗安然至鄞。后人在西郊外建“石將軍廟”,凡游客必至祭奠。此后,在寧城高橋一帶,宋軍又與追尾而來的金軍激戰(zhàn)。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軍攻
95、占明州(寧波)之后,“下焚城令,所過處皆成焦土。(民國《鄞縣通志·故實》)”。給浙東人民留下了極其慘烈的歷史創(chuàng)傷。乎萬斯同詠道:海國鯨波作水神,行人競賽石將軍。</p><p> 海暝石洞五更寒,昔日先賢奮斗難。石洞因稱“石公館”,后人景仰向梅山。</p><p> ——現(xiàn)代·沈鑒《石公館》 </p><p> 石公館位于觀海衛(wèi)鎮(zhèn)昌明村梅山
96、北坡崖壁峭石之中,是由幾塊不規(guī)則的巨石構(gòu)成的天然洞穴,周邊地勢險峻。該洞高2.3米,深3.5米,底寬1.9米,洞口朝西北。中國當(dāng)代書法家張森為“石公館”書丹題額,洞左壁勒石題刻《石公館記》,題刻全文:“1947年冬,中共慈鎮(zhèn)縣工委為在國民黨反動派白色恐怖下推進人民游擊戰(zhàn)爭,于梅山北坡巨石群中尋得這一山洞,作為工委機關(guān)秘密駐地,名之曰‘石公館’?!彼栽娭兴f“先賢奮斗難”,后人須景仰。</p><p> 洋山殿
97、上霧氤氳,傳說三神號帝君。偏是遺民悼忠烈,老人猶憶陸張文。</p><p> ——現(xiàn)代·沈鑒《洋山殿》</p><p> 洋三殿位于掌起鎮(zhèn)戎家村,南臨329國道,東傍古窯浦,初建于明嘉靖年間。詩中的“陸張文”是指陸秀夫、張世杰、文天祥,因此此殿是歷史上百姓紀念宋末民族英雄的廟堂。大殿中塑有三尊紅臉神像。即詩中的“三神”,就是陸張文三人的化身。 </p><
98、p> 枸棘圍城海作濠,軍營夜冷斗星高。海天不屈一隅生,今日濤聲猶怒號。</p><p> ——現(xiàn)代·裘然之《鹿頸頭張蒼水兵營遺址》</p><p> 張蒼水兵營遺址位于象山縣東南的花岙島上,與周邊的島嶼及其它輔助軍事設(shè)施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攻防體系。同時張蒼水還在城邊圍滿枸棘,但到了晚上海邊特別冷,海風(fēng)大,浪濤聲沒有嚇退他,他堅持抗清,最后被俘殺害。顯示他不屈不撓的意志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西湖竹枝詞》中的西湖風(fēng)光展示
- 畢業(yè)論文漢語言文學(xué)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xué) 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
- 漢語言文學(xué) 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漢語言文學(xué)專升本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6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 (2)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4
- 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 畢業(yè)論文(漢語言文學(xué)專升本)
- 寧波竹枝詞修辭特色探析
- 漢語言文學(xué)本科畢業(yè)論文,漢語言本科畢業(yè)論文
- 寧波竹枝詞之海洋文化【文獻綜述】
- 漢語言文學(xué)畢業(yè)論文李煜詞抒情特色述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