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心靈存在物的言說</b></p><p> 【摘 要】 本文從假設出發(fā),通過物理對象、自我存在、生命形式等幾個方面對藝術進行了闡釋。指出任何審美哲學都要訴諸于心靈狀態(tài)。作為一種心靈哲學的藝術,人的身體結構本身就藝術性而言,遠遠超過人類的技巧所能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同時指出20世紀分析哲學家沃爾海姆的《藝術及其對象》通過假設、反思、重思到最終得出結論,過程中的環(huán)環(huán)相
2、扣是其帶給讀者的樂趣。 </p><p> 【關鍵詞】 心靈;存在物;生命形式;審美價值;沃爾海姆 </p><p> 關于“藝術”的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著兩種疑問,第一種是傳統(tǒng)美學家的提問:什么是藝術的本質(zhì)?緊接著的問題,本質(zhì)又如何體現(xiàn)?將藝術品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探討正是以沃爾海姆為代表的分析美學家所提出的問題:什么是藝術的定義? </p><p> 一、物理
3、對象的假設 </p><p> 從某種意義上說,物理對象的假設可以看成是對藝術的一種言說,至于這個言說是否正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西方哲學傳統(tǒng)懷疑主義者對“物理對象的存在”同“藝術是什么”這樣的問題一直保持懷疑,但是這種懷疑論本身就值得懷疑。沃爾海姆切入這樣一個假設自然只是一個起點。 </p><p> 很顯然,藝術品是物理對象同(所有)藝術品(都)是物理對象的假設會遇到人們很大的
4、挑戰(zhàn),沃氏對這種挑戰(zhàn)的分析也是構建在特定的藝術與其他藝術上,具體大意是:“在其作品為個體藝術品的那些藝術中,比如:繪畫、雕塑,也有可能還有建筑,其藝術品就是一件物理對象,而對特定范圍的藝術(一段音樂或一篇小說)而言,這個假設站不住腳。對這一理論做了某些思考后,我并未對它的真實性下一結論。”他的理由是:這個題目具有形而上學的復雜性。我們所關心的是在這些藝術中藝術品究竟是真的還是僅僅在構成成分上等同于(或是同是用這種質(zhì)料制作的)某種物理對象
5、呢? </p><p> 在這里似乎我們看到了類似“美是難的”這樣的結論和回答。 </p><p> 或許語言告訴我們在判斷任何關系或進行定義時都需要注意兩者之間的實存性。沃氏有關心靈的注解在他的《藝術及其對象》的后二十節(jié)中同樣包含著,無怪乎阿瑟·丹托這樣評價過沃氏:作為一位哲學家,他深入地致力于以“視覺藝術”為核心的問題。但是,他同樣所致力于的“心靈哲學”研究,較之美學它更
6、居于主宰地位,這也確實是近十年來所確定的哲學主潮。 </p><p> 二、自我存在的整一 </p><p> 藝術懷疑論者懷疑藝術的存在性,從藝術心理學角度,藝術被定義為藝術品是作為一個獨立或自我存在的對象而存在的。一件藝術品的意義就在于其整一性。沃氏對于藝術創(chuàng)造和審美的理解基于先前經(jīng)驗與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思考藝術的方式與準則不同,往往導致哲學家的藝術觀點存在差異性。在現(xiàn)實世界我們找不
7、到藝術的對應物,只有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無怪乎我們常把藝術品當做物來體驗其存在或?qū)嵲谛浴?</p><p> 在自我存在的理解中,我們會找到諸多藝術家的藝術見解,海氏僅僅是我們通過物的存在第一時間內(nèi)想到的人物,存在、意識同思維、物質(zhì)構成主客體二元對立。很顯然藝術家是主體,藝術品是客體,傳統(tǒng)思路或傳統(tǒng)美學在沃林格與斯托克斯那里都有不同的理解,沃氏很誠懇的告誡我們不需要(即使我們能夠)追隨他們所說的所有的話
8、。 </p><p> 其實關于整合的觀點,在學術界提出這種觀點的過程中存在特定的困難,即原初用途的忽視,強調(diào)一件藝術品的優(yōu)勢在于它的統(tǒng)一性,或者部分之于整體的關系。這里的整一是被理解為尋求連貫還是排列秩序?眾多的例證在某種狀態(tài)下始終存在著一些考慮,例如衡量要素的差異性,相反觀點的可行性上,最終導致我們并沒有給出一個全面的考量。 </p><p> 沃氏的優(yōu)勢在于通過層層推論及分析,向
9、我們暗示確定藝術品的普遍方法,并不是去尋求一種定義。普遍方法的獲得過程顯得最為重要。在我看來,哲學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可言,只是在這個復雜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快樂而已。“存在即被感知”,自我存在性強調(diào)感覺直觀,可以按照海氏的說法物是感官上被給予的多樣性統(tǒng)一體,即聽到、看到、嗅到、嘗到……但這種說法也碰到困難,是感官無法感知自身。創(chuàng)作的形式很多,表現(xiàn)與再現(xiàn)是美學家不變的話題。我們在這里通過沃氏的反思過程來重思藝術品。 &l
10、t;/p><p> 三、生命形式的語言 </p><p> 關于“什么是藝術”的爭論與辯解,這樣的美學問題或叫做哲學問題是對語言形而上學的使用,沃氏也在本書中講到這個題目具有形而上學的復雜性。想要解決哲學問題,就是要放棄邏輯原則為意義標準的思考,轉(zhuǎn)而日常語言規(guī)則為意義標準,從語言實際運用作用出發(fā)消除傳統(tǒng)對語言的誤解。即強調(diào)日常語言,反對形而上學。盡管阿瑟·丹托評價沃氏很少全神貫注
11、于語言的使用,但在我看來,這位偉大的哲人并沒有逃脫語言的影響,或許語言的分析使他的思想更接近于丹托所說的生活內(nèi)核。 </p><p> 分析哲學通過在語言和概念基礎上的形而上學理論而不將之輕而易舉地還原為可量化的經(jīng)驗主義的邏輯語言術語,或者輔之以通過檢驗日常語言中諸如美和藝術之類術語的運用而對其加以明晰化的方式而得以實現(xiàn)。分析哲學與分析美學互為發(fā)展,發(fā)生這樣的語言學轉(zhuǎn)向并不是偶然,言說是一種活動,藝術的言說也是
12、一種活動,活動是非本質(zhì)主義的。解釋似乎拋開了本質(zhì)的外衣,將矛頭指向了生活,后期分析美學就特別關注人類的日常生活。 </p><p> 本書在第45節(jié),一開始就提到了一個詞組,即“生命形式”。藝術是一種生命形式?!吧钚问交蛏问健?,其實是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研究的核心概念,也是其《哲學研究》《文化與價值》等一系列著作關注的重要話題。這里沃氏向維氏學習,并求助于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把語言和行動組成的語言游戲引申
13、為廣義上藝術作品的游戲,藝術以游戲的方式分散了我們對死亡聚精會神的關注及因此引來的精神絕望。 </p><p> 頻繁多次出現(xiàn)的關于語言性藝術的觀點,使得我們在閱讀《藝術及其對象》時加深了對日常詞匯的思索。我們知道語言代表“生活形式”,藝術亦是一種“生活形式”,文化趣味、文化氛圍、審美判斷、存在方式乃至“真理” 都與“生活形式”聯(lián)系起來,最終決定著我們的生活世界。藝術依賴于這個事實:深刻情感的樣式本身就是處于與
14、我們?nèi)可托袨榍昂笠恢碌姆绞街小Uf到生命的價值,從很多藝術作品中都能找到答案,直覺和有意識的選擇一旦成功相會,優(yōu)秀的作品就誕生了。 </p><p><b> 四、結語 </b></p><p> “藝術價值”的研究存在多種可能,現(xiàn)實主義、客觀主義、相對主義和主觀主義,走任何一條道路都不可回避審美價值的地位問題,作者沒有探討藝術的實用價值,而熱衷于審美價值的
15、斷定過程,是值得我們和中國美學家學習的。但作者最終給了我們暗示,任何審美哲學都要訴諸于心靈狀態(tài)。作為一種心靈哲學的藝術,人的身體結構本身,就藝術性而言,遠遠超過人類的技巧所能創(chuàng)造出來的東西。生活的樂趣在于自娛自樂,判定生命的問題是藝術體驗的終極目標,沃爾海姆分析得沒有錯。 </p><p><b> 【參考文獻】 </b></p><p> [1] [英]理查德&
16、#183;沃爾海姆.藝術及其對象.劉悅笛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55). </p><p> [2] [德]馬丁·海德格爾.林中路.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25). </p><p> [3] 高長江.藝術人類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25). </p><p> [4] [美]阿瑟·丹托.藝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