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保障公民知情權和表達權中政府及媒體的責任</p><p> 經濟全球化、信息網(wǎng)絡化與政治民主化是當代國際性潮流。中國入世以后,這三大潮流交互作用,將中國社會帶入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也為推進政治民主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民主進程中,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表達權是關鍵性的環(huán)節(jié),而政府和媒體在這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擔了重要責任。本文擬在結合當前政治傳播格局變化的基礎上
2、,對此加以梳理。 </p><p> 一、政治傳播格局變化 </p><p> 我們置身的世界已經確確實實地進入了信息社會,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和傳播方式與速度已發(fā)生了巨變;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結構、政治運行的某些方面和國際交往的途徑和深度,都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動,彼此間的交流與融合日益增多。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一種新的大眾傳播媒介和交往方式,它可以極大地滿足信息資源共享,突破交流中時空的限制,
3、更使對信息的封鎖面臨著極大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傳播活動之中。 </p><p> 而且,信息網(wǎng)絡化的發(fā)展有利于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促進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為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開辟了新的途徑和渠道。信息網(wǎng)絡化能增加國家機關工作的透明度,在國家機關與公民之間建立良性互動的關系,使人民群眾方便快捷地對國家的工作和事務提出意見,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程序化,擴大監(jiān)督渠道,從源頭上預防
4、和治理腐敗。①可以這么說,網(wǎng)絡社會人們更注重對政黨、政府的政治民主化監(jiān)督權利,同樣,人們也更注重表達自由意愿的權利,包括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集會自由等。 </p><p> 政治民主化首先是指對公眾權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維護。公民參政議政意識的高漲、民主參與的大眾化和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各地的公民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交流思想、互換意見,同時也把自己的不同意見更快捷、更方便地傳播出去。 </p><
5、;p> 政治民主進程中,媒體越來越關注受眾的知情權和表達權,這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對受眾基本權利尊重的表現(xiàn)。 </p><p> 二、關于知情權和表達權 </p><p> 所謂知情權,又稱知曉權、獲知權,是指公民有知悉、獲取社會資訊、公共信息的權利和自由。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指公民有權知道他應該知道的事情。 </p><p> 知情權包括社會
6、知情權、政治知情權和自身知情權,知情權是公民從事政治、經濟、文化和個人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公民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的基本前提。人民要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就必須先了解這些事務的相關信息,沒有了解就沒有正確管理的可能;人民要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也必須對他們的行為過程有所了解,以此為前提,才能運用好手中的權利,真正實現(xiàn)監(jiān)督。所以,知情權
7、是人民實現(xiàn)自我管理、政治參與的前提,是大眾監(jiān)督政府、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保障。 </p><p> 在現(xiàn)代社會,公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對新聞信息的報道。受眾有權要求大眾傳播媒介提供其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應獲得的種種真實的信息,有權及時得知政府、行政機構等有關公共信息和國內外每天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或有意義的事件。② </p><p> 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中,我們可以
8、發(fā)現(xiàn),受眾知情權的獲得程度,通常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的新聞控制政策有關。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受眾知情權的維護需要政府和媒體共同努力。首要的是,政治條件允許下保證信息的公開。 </p><p> 信息公開的基本原則是:①政府信息公開是常規(guī),不公開是例外;②公民有權獲知政府如何運作、如何行使權力;③關于保障官方秘密的法律,應限于合理和必須的范圍之內,而政府內部的紀律和處分制度也應該與之配合;④公民應有權獲知存于
9、政府中的有關他們的私人資料;⑤在確認公民知情權的同時,為保護國家、商業(yè)等方面的正當權益,可以制定限制信息發(fā)布的規(guī)范,但是應有明確、統(tǒng)一和公平合理的準則;⑥當公眾與政府對有關信息公開發(fā)生爭議時,應有一個客觀獨立的仲裁機構,審核政府的決定和索取信息者的依據(jù),做出有權威性的和約束力的判斷。③ </p><p> 不論是哪一種形式的信息公開,向政府索取信息的權利主體都是全體公民,有的還包括在本國國土上活動的外國人,并非
10、只是特定人(如新聞記者)的特權。 </p><p> 新聞傳媒,作為社會的望者和監(jiān)督者,有責任為維護受眾知情權作出自己的貢獻,要及時傳播信息,傳播真實的信息,及時準確地讓受眾知曉周圍世界的變化。對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我們的報道不應當置若罔聞,特別是在突發(fā)公共危機中。我們的媒體更要動態(tài)把握好輿論引導的“度”,即新聞信息的密度、政府公開聲音的強度、對難點焦點關注的熱度,做好危機傳播中媒體的自我調節(jié),及時發(fā)布正確
11、的導向性信息。如果上級政策未明,我們的媒體也應該通過一些不抵觸政策的方式發(fā)布確定的信息,使我們的新聞傳播具有一定的“信息透明度”,起到安定民心的社會“穩(wěn)壓器”和促進社會進步的“推進器”作用。④ </p><p> 知情權是表達權的前提條件,表達權是知情權的延伸和歸宿。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有說話的權利,人民有權管理、監(jiān)督、批評政府的行為,并對政府或者社會上的各種侵犯公民利益的事件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或
12、建議。2006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2007年10月15日,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不僅重申了上述思想,還提出要“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 </p><
13、p> 保障人民的話語權,應該給人民充分的說話空間,并保障人民說了不白說。特別需要提及的是,游行示威也是表達權的一種,而不應首先理解為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政府指定北京市豐臺區(qū)的世界公園、海淀區(qū)的紫竹院公園和朝陽區(qū)的日壇公園等作為外國和中國公民和平集會與游行示威的場所。此舉受到海內外輿論的高度稱贊,認為“既符合國際慣例,能確保奧運會期間整個賽區(qū)的交通順暢、環(huán)境優(yōu)美、秩序良好,又尊重和保障了外國公民
14、的訴求和中國公民的權利,是中國法治進步的體現(xiàn),也是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具體表現(xiàn)”⑤。 </p><p> 二、維護公民知情權和表達權的關鍵 </p><p> 從實踐角度來說,維護公民的知情權和表達權應該由“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重大問題經人民討論”向“重大情況向人民報告,重大問題由人民決定”轉變,讓人民有條件、有機會更多、更好地參與管理國家事務。 </p><p>
15、 1.重大情況向人民報告 </p><p> 首先,作為國家、地區(qū)和部門的工作程序、決策過程、資金使用、人員安排等大量的政務信息,應通過快捷、方便的通道保證人民獲取??梢远ㄆ谕ㄟ^板報、簡報、政務信息通告欄等方式告訴公民這些信息。而且當公民需要的時候,可以不受阻礙地從政府機關那里很便利地獲得這些信息,政府不得以任何不正當理由拒絕公民。 </p><p> 2006年1月8日,國務院發(fā)布
16、了《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該預案要求:“突發(fā)公共事件的信息發(fā)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事件發(fā)生的第一時間要向社會發(fā)布簡要信息,隨后發(fā)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并根據(jù)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后續(xù)發(fā)布工作?!保?.4信息發(fā)布)“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fā)公共事件重要情況或者應急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p><p> ?。?/p>
17、5.3責任與獎懲)近年又先后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2008年10月17日起施行)等等,都對信息公開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 </p><p> 其次,人們根據(jù)自己的經歷、學識和興趣,能夠有選擇地、隨意地獲得這些信息。公共信息也應該是公共財產,普通公民作為
18、國家的主人,理應知道他們認為應該知道的東西,只要不涉及黨和國家秘密及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等。而且,為維護公民的知情權做出努力是黨和國家政府工作人員不可推卸的責任。近年來,中國大陸不少地方出現(xiàn)“腐敗嫌疑人”“帶病上崗”或“帶病提拔”的問題。如遼寧省原省長張國光在“慕馬”案后調任湖北省代省長就引起媒體的關注,當時不少人都知道他可能與“慕馬”案有關。 </p><p> 但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的媒體沒有披露有關
19、情況,于是經省人民代表大會投票通過了他任湖北省省長的任命。從現(xiàn)在審理的情況看,張國光的罪行都是在遼寧省執(zhí)政時犯下的,與湖北省無關。但是,判決時卻戴著“湖北省原省長”的頭銜,讓湖北人民跟著挨罵。把一個中部大省省長的位置交給一個“腐敗嫌疑人”,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不對的。但是,我們的輿論卻不能有效地發(fā)揮監(jiān)督功能,由此給我們國家?guī)淼慕洕驼斡绊懸彩蔷薮蟮摹T囅胍幌?,如果當初有輿論披露一點點兒有關張國光的“嫌疑人”信息,省人大代表就不可能
20、投他的票,那么,他也不會戴著湖北省原省長的桂冠接受今天的審判。這說明,保障公民知情權,改善輿論環(huán)境,加強輿論監(jiān)督,對于促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經濟發(fā)展都是大有好處的。 </p><p> 再次,對于涉及國家或地區(qū)大多數(shù)人或大多數(shù)人希望了解的重大情況,政府需要選擇適宜的時間和傳播形式,如安排一定的會議和通過方便的大眾媒體,將這些信息報告給人民。香港特區(qū)政府為了讓廣大市民了解政府工作情況,想盡辦法將報告送到他們手中
21、。如政府在全香港63個大型的居民小區(qū),20個地鐵站內,銅鑼灣、海港城、中環(huán),以及政府的30多個辦事處散發(fā)政府施政報告。同時,他們還將這些報告放在香港民政部門下屬的200多個服務處供市民領取,或利用服務處的網(wǎng)絡觀看。正因為如此,還沒有等香港特首曾蔭權在立法會上作他的施政報告,香港各家媒體就已經開始充分討論起來了。 </p><p> ?、?007年1月,筆者應香港中文大學的邀請作學術訪問。在乘坐廣州至九龍的火車往返
22、學校和住所時,在車站大廳的報刊陳列架上,我就發(fā)現(xiàn)了這種介紹政府工作的報告文本。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文本很厚,為了方便市民閱讀,在文本中有些重要的段落都被打上了綠色的下劃線予以提示。一個真心實意為公民服務的政府,就一定會想方設法用大眾看得懂、樂意接受和方便接受的方式,將自己的工作向他們匯報。 </p><p> 對于新聞媒體來說,采集和提供充足、連續(xù)和真實的信息,讓受眾正確認識所處的新環(huán)境及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這本
23、身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對輿論的引導。 </p><p> 隨著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的加快,新聞報道的面也會越來越寬,新聞媒體也要不斷加強報道水平,改進報道理念。僅以我國災難性事件的報道為例:我國以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對災難性事件的報道基本上都是采取一種回避和低調的、概括性的報道方式。甚至“化悲歌為凱歌”,傳播虛假信息,誤導受眾。其實,在災難事件中,受眾作為新聞接受的主體,具有對災難有關情況了解的權利;遇難者親屬和災難
24、受害人有了解事件全部真實情況與細節(jié)的權利,政府和媒體不應該漠視公民的這種權利。⑦ </p><p> 最后,政府和媒體都應該提高報告(報道)素質,改進報告(報道)技巧,讓人民能更好地知曉實情。國家和地區(qū)的重大事務,一般涉及某個領域,專業(yè)性較強,不是一般大眾輕而易舉就能明白的。為了保證大眾能夠有效地接受信息并參與管理和監(jiān)督,有關方面應加強傳播素質的訓練,將報告內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發(fā)布出去。2005年,四川省召開十
25、屆人大三次會議加強了對政府部門的財政預算監(jiān)督,并對財政預算報告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力爭讓人民代表聽得懂,看得明白,提得出意見。一位人大代表看了財政預算報告后說:“參加多次人代會,我第一次看懂了財政預算報告?!雹唷暗谝淮慰炊恕?,以前呢,都是看不懂的,也沒人提意見,或提了也沒有改進。這位代表的話很有代表性,不僅是他,很多人大代表都有這樣的感受。不僅是人大代表,更多的大眾對政府的報告和其他重要文件中的很多地方是看不明白、搞不清楚的。對此,政府
26、和有關部門應對報告和文件作大眾化普及式的研究和改進,使我們的報告和其他工作都有利于人民的接受和知曉。 </p><p> 2.重大問題由人民決定 </p><p> 在強調“重大問題由人民決定”時,有三個關鍵詞應該注意,一是“廣泛”,二是“有序”,三是“依法”。 </p><p> 廣泛,是指參與人員和參與事務的最大限度;有序,是指公民參與決定的角色程序和運作
27、程序;依法,是強調公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必須依法行事。 </p><p> 目前,中國的公民參與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一是公民在政治上冷漠,沒有參與熱情。二是公民有很高的參與熱情和參與要求,但缺乏暢通的合法參與途徑。三是公民在政治參與中與政府發(fā)生大規(guī)模沖突。 </p><p> 四是公民參與失去控制,危害社會的正常秩序。⑨ </p><p> 隨著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
28、的加快,已經有了由于公民依法進言和抗爭而取得成效的事情。2007年1月19日,《南方周末》發(fā)表該報記者曹勇的長篇報道《兩百名人大代表五年監(jiān)督,數(shù)億元國有資產失而復得》。報道說的是“港商”林少華與成都紡織品公司合資后通過仿造董事會決議等手段,從銀行貸款2億多元。其中數(shù)千萬元轉入他的娛樂公司;他還串通官員,侵占了屬于成紡的近7畝土地。43位四川省人大代表聯(lián)名將這一事件報告給有關部門,后來發(fā)展到監(jiān)督此案的各級人大代表達到200多名。代表們的執(zhí)
29、著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獲知,他對案件做了批示,最終使得四川省國土系統(tǒng)的33名官員被判刑入獄。這一案件的解決也花了5年的時間,但終究在中國的法制軌道上劃上圓滿的句號。 </p><p> 一個開放的社會,一個民主的國家,只有從大局和穩(wěn)定的前提出發(fā),思考和處理一切事務,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和長遠持續(xù)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公民只有廣泛地獲取他想知道的一切信息,參與管理國家的重大事務(依照一定的法律和程序),人民的積
30、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p><p> 當然,管理國家及其他事務是一件復雜的事情,不是所有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夠和可以參加的。個人的知識水平、能力是有高低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參與決定國家和社會上所有的事情。而且管理事務是需要分層次、分專業(yè)性的,好多事情并不是憑人多士氣高就能辦好的。如關于衛(wèi)星上天、航母下海、西部開發(fā)、南水北調等這樣的事情恐怕只能依靠各方面的專家反復研究比較,政府才能最終拍板
31、。 </p><p> 而對老百姓熟悉的、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類似上學、就業(yè)、醫(yī)療、住房、物業(yè)管理、養(yǎng)老保險、出行交通、社會治安等方面的問題,認真聽聽他們的意見,或許更有成效。當然,公民知情權和表達權的利用和維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還需要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還需要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p><p> 在此過程中,少不了公民自身努力。同時,更需要我們的政府和媒體進行改革
32、,為他們提供更為寬松和廣闊的環(huán)境?!?</p><p>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p><p><b> 注釋: </b></p><p> ?、傩寥手?《發(fā)揮信息網(wǎng)絡化對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作用》,《人民日報》2005年6月15日 </p><p> ?、诮饡源海骸妒鼙娭闄啾U?/p>
33、中的媒體責任》,《當代傳播》2005年第3期 </p><p> ③魏永征、張詠華著:《西方傳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第51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p><p> ④史玉成:《社會轉型期中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的新定位》,《聲屏世界》2005年第5期 </p><p> ⑤北京奧運會將允許游行示威,新華社2008年7月24日電 </p>
34、<p> ?、薹洌骸断愀廴绾蝹鞑ナ┱蟾妗罚赌戏蕉际袌蟆?006年10月18日 </p><p> ?、呱蛘x:《災難性事件報道方法論初探》,新聞戰(zhàn)線2003年第9期 </p><p> ?、嗤鯐凿h:《預算報告要讓人大代表看得懂》,《中國稅務報》2005年1月26日 </p><p> ?、嵊峥善剑骸豆裼行騾⑴c推進民主政治》,《學習時報》2006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民知情權之保障
- 公共決策中公民知情權保障研究.pdf
- 政務公開與公民知情權的保障.pdf
- 論公民知情權.pdf
- 從保障公民知情權角度淺談我國政府信息公開
- 公民知情權的保障研究——以政府信息公開為視角.pdf
- 論公民的知情權.pdf
- 完善我國公民知情權的法律保障.pdf
- 論公民知情權與法治政府建設.pdf
-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研究——以公民知情權保障為視角.pdf
- 公民預算知情權研究.pdf
- 試論憲政視野中的公民知情權.pdf
- 從公民知情權角度看采訪權的法律保障與規(guī)制.pdf
- 公民參與反腐中公民知情權和官員隱私權的沖突與協(xié)調.pdf
- 在公民知情權視野下的政府信息公開研究
- 論官員隱私權和公民知情權的沖突與協(xié)調
- 論我國公民知情權救濟
- 論信息公開保守國家秘密 保障公民知情權
- 論知情權的立法保障.pdf
- 西方公民知情權給我們的啟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