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ppt-上海中醫(yī)藥大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匱要略方論》 漢 · 張仲景,臟腑經(jīng)絡先后病脈證第一,臟腑經(jīng)絡先后病脈證第一,本篇為全書的提綱,從病因、診斷、治則三方面展開,舉例說明,對雜病證治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篇名提示:臟腑經(jīng)絡發(fā)病有先后,臟腑經(jīng)絡病情有輕重,臟腑經(jīng)絡傳變有規(guī)律。因此,臟腑經(jīng)絡學說是內(nèi)傷雜病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一、發(fā)病、病因病機及預防(一)發(fā)病與預防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

2、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jīng)絡受邪。入臟腑,為內(nèi)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yǎng)慎,不令邪風干忤經(jīng)絡;適中經(jīng)絡,未流傳臟腑,即醫(y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jié)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

3、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二),論述疾病發(fā)生的原因,強調(diào)預防,重視早治l病因強調(diào)外邪:1.風氣生害萬物、水能浮舟覆舟2.客氣邪風中人多死3.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l發(fā)病途徑三條: 1.外邪由經(jīng)絡入臟腑 2.外邪留皮膚四肢九竅 3.房室金刃蟲獸所傷l內(nèi)養(yǎng)正氣、外慎風寒、有病早治,(二)病因 1.反常氣候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

4、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八),l氣候反常為病因之一 冬至(12月22日)之后,甲子(60日以后,為雨水節(jié)氣)夜半少陽(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l未至而至—未得甲子—天因溫和l至而不至—以

5、得甲子—天未溫和l至而不去—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l至而太過—以得甲子—天溫如盛夏五六月,2.疾病分類與病邪性質(zhì)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穢、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gu飪之邪,從口入者,宿

6、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于前,寒中于暮,濕傷于下,霧傷于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jié),食傷脾胃,極寒傷經(jīng),極熱傷絡。(十三),l論述病證的分類、五邪中人的規(guī)律l病證的分類: 1.陽病18(營、衛(wèi)、營衛(wèi)) 6×3=18 2.陰病18(虛、實) 9×2=18 3.五臟病18(六淫在氣、血、氣血) 6×3×5=90 4.六腑病18(

7、氣、血、氣血) 6×3×6=108,l五邪中人的規(guī)律: 1.清邪(霧)傷于上——霧傷皮腠 2.濁邪(濕)傷于下——濕流關節(jié) 3.大邪(風)中于前——風令脈浮 4.小邪(寒)中于暮——寒令脈急 5.谷飪之邪從口入——食傷脾胃,(三)病機 問曰:經(jīng)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保ㄊ?#160; l厥陽的病機 陽逆于

8、上,陰虧于下,陰虛陽亢,陰陽失調(diào)。,二、診斷舉例(一)望診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于面部,愿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若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若痛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三),l面部望診 鼻頭色青——木克土(肝氣犯脾)腹痛

9、 苦冷——陽衰 微黑——水侮土(脾腎兩?。└∧[ 面色黃——胸上有寒(黃為脾色,寒為 停飲,胸膈或腹) 白——亡血 面色微赤非時——死(面色與四時不符) 青——痛(血脈凝滯) 黑——勞(腎虛色

10、泛) 黃——便難(熱蘊氣滯) 鮮明——留飲(水泛于上,面目浮腫),師曰:吸而微數(shù),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六),l 觀呼吸以定病位、斷預后 吸而微數(shù)——病在中焦(實者下之即愈,虛者不治) 吸促——病在上焦(難治) 吸短呼長(呼

11、出困難?心肺) 吸遠——病在下焦(難治) 吸長呼短(吸入困難?肝腎) 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二)聞診 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jié)間?。徽Z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一作痛。(四),l 聞診舉例 骨節(jié)間病——因體位變動而突然驚呼 心膈間病——因邪阻氣道而發(fā)音不徹 頭中病痛——怕

12、聲音高揚而振動頭部,(三)切診 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九 ) l脈象主病隨出現(xiàn)部位而異 浮者在前——病在表(惡寒發(fā)熱身痛) 后—— 里(腰痛背強不能行, 短氣而極),(四)四診合參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

13、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五)  l觀察呼吸形態(tài) 息搖肩——心中堅(實邪壅塞) 引胸中上氣——咳(肺失肅降) 張口短氣——肺痿唾沫(肺虛痰多),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實色脈,皆當病。(七)  l診脈象與四時五色相合 色脈隨四時而變動——肝旺色青脈弦

14、 (非其時色脈皆當?。?(五)預后 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臟即死;人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日:唇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十一),l卒厥的病機及一般疾病的預后 卒厥(沉為血實,滑為氣實,血氣相壅,逆行于上。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突發(fā)病 入臟——唇口青,身冷(死)陽氣虛衰,血脈凝滯。 入腑

15、——身和,汗自出(愈)氣血運行正常,營衛(wèi)調(diào)和。,問曰:脈脫,入臟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十二)l浸淫瘡:慢性病 從口起流向四肢(向外) 從四肢流來入口(入里),三、論治(一)已病防傳、虛實異治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16、,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diào)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經(jīng)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余”,是其義也,余臟準此。(一),l治未病和虛實異治 治未病——肝病傳脾,當

17、先實脾 脾旺不受,即勿補之 臨床如先見脅痛,胸悶,脈弦,以后出現(xiàn)納呆,便溏,苔膩等。 (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傳變) 上工與中工,虛實異治 肝實當瀉肝顧脾(如逍遙散法,白術、甘草等) 肝虛當補肝顧脾(補用酸,助用焦苦,調(diào)以甘味,如四物湯加五味子、山萸肉、酸棗仁、炙甘草、

18、淮小麥、大棗等),(二)表里同病 問曰: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體疼痛,清便自調(diào)者,急當救表也。(十四),表里同病,宜分緩急 表證誤下,里虛下利,表證仍在——急當救里,后治其表 表里治則:先表后里 先里后表

19、表里雙解,(三)痼疾加卒病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十五) l新病痼疾,治有先后 急則治標 緩則治本 標本同治,(四)審因論治 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十七) l治病當隨其所得 所得——所合之邪(無形與有形,水、血、痰、食) 渴者與豬苓湯:口渴——熱——

20、水(水熱互結)——清熱育陰利水 他如熱與食結、熱與血結等,(五)飲食與調(diào)護 師曰:五臟病各有得者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fā)熱也。(十六)  l審五臟喜惡而進行治療、護理 五臟病各有所得(與五臟特點相合) 所惡(與五臟特點相反) 所不喜(與五臟病

21、情不合 的飲食居處),l肝陰虛用酸收,肝郁用辛散 脾為濕困則惡肥甘而喜辛開 胃陰不足則惡苦燥而喜涼潤 心病血熱禁熱衣熱食 肺病氣虛禁寒衣寒食 l素不應食(不想吃或不想吃某物),而 反暴思之,必發(fā)熱(病情加重),痙濕暍病脈

22、證治第二,,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痙病主證:頸項強急、口噤不開、甚者角弓反張 病機:外感風寒,邪阻經(jīng)脈;素體津虧, 筋脈失養(yǎng)。 治法:發(fā)汗散邪,兼顧津液。急下存陰。 濕病主證:發(fā)熱身重、關節(jié)疼煩。 病機:感受濕邪,兼風挾寒。 治法:祛風散寒除濕(微汗 顧護陽氣) 暍病主證:發(fā)熱自汗、煩渴溺赤、少氣脈虛。

23、 病機:外感暑熱、兼寒挾濕。 治法:清暑益氣養(yǎng)陰,一、痙?。ㄒ唬┎∫虿C太陽病,發(fā)汗太多,因致痙。(四)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fā)汗,必拘急。(五)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fā)汗,汗出則痙。(六) l誤治成痙 發(fā)汗太多 下之復汗 瘡家發(fā)汗,(二)主要脈癥 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脈經(jīng)云:痙家其脈伏堅,直上下。(九)  l痙

24、病的主脈 脈按之緊如(而)弦,直上下行,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若發(fā)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即惡寒甚。發(fā)其汗已,其脈如蛇。一云其脈hanhan(七) l痙病熱化之證 身熱足寒 頭熱面赤目赤 惡寒 頸項強急,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

25、 ——邪郁化熱化燥,傷筋動風,(三)剛痙與柔痙的鑒別太陽病,發(fā)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一)太陽病,發(fā)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二)  l痙病有剛?cè)嶂?發(fā)熱無汗(反)惡寒(太陽?。獎偗d 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太陽?。岑d 太陽?。猴L寒束表,發(fā)熱惡寒,發(fā)汗散邪。,(四)證治 1.柔痙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

26、遲,此為痙,栝萎桂枝湯主之。(十一) 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二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fā)之。 l柔痙證治 栝蔞桂枝湯 太陽病,其證備。 身體強,幾幾然。 脈反沉遲——津虧失養(yǎng),營衛(wèi)不利 桂枝湯發(fā)汗解肌和營衛(wèi),瓜蔞根生

27、津養(yǎng)脈。,2.欲作剛痙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十二)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jié)) 桂枝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上七味,fu咀,以水七升,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復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湯法將息及禁忌。 l剛痙證治 葛根湯 太陽病,無汗(

28、邪不得外達) 小便反少,氣上沖胸(津液已傷,邪逆上沖) 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 葛根湯——發(fā)汗散邪,滋養(yǎng)津液,舒緩筋脈,3.陽明痙病 痙為病,一本痙字上有剛字。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介齒,可與大承氣湯。(十三)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內(nèi)大黃煮取二升,去渣;內(nèi)芒硝,更上微

29、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l痙病屬陽明里熱的證治 大承氣湯 胸滿 口噤,介齒 臥不著席 ——里熱壅盛,灼津傷筋 大承氣湯——急下存陰(通腑泄熱),(五)預后太陽病,發(fā)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三)痙

30、病有灸瘡,難治。(十)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痙。(八) l痙病的預后 太陽病,發(fā)熱,脈沉而細(邪盛正衰,太陽病見少陰脈。),名曰痙(痙證省略),為難治。 痙病有灸瘡(血枯津傷,轉(zhuǎn)增風燥),難治。 發(fā)其汗已,其脈如蛇(柔和狀),暴腹脹大者(背反張已緩解),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筋脈強急未趨緩和),痙。,二 濕病 (一)臨床表現(xiàn)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一云疼煩。發(fā)熱,身色如熏黃也。(十五)

31、  l濕郁發(fā)黃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 發(fā)熱,身色如熏黃也(濕郁化熱,濕熱熏蒸,濕重于熱),(二)基本治法 1.發(fā)汗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yī)云:此可發(fā)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fā)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fā)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十八) l治濕當以微汗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

32、當汗出而愈。 汗大出,但風氣去,濕氣在,故汗之不愈 治風濕者,發(fā)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2.利小便 太陽病,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而細一作緩者,此名濕痹?!队窈吩疲褐袧瘛癖灾?,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十四)l濕痹證治 太陽病,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細(緩),此名濕痹(中濕)——濕邪留著肌表關節(jié) 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濕滯于內(nèi) 但當利其

33、小便——內(nèi)外合邪之時,當先除內(nèi)濕,里陽通達振奮,外濕亦易散。(五苓散),(三)證治1.頭中寒濕 濕家病,身疼發(fā)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塞濕,故鼻塞,內(nèi)藥鼻中則愈?!睹}經(jīng)》云:病人喘。而無“濕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十九) l寒濕在上的證治 濕家身疼發(fā)熱, 面黃而喘,頭痛鼻塞(病在頭中寒濕)而煩,脈大 自能飲食,腹中和無

34、病 納藥鼻中則愈(《證治準繩》辛夷散:辛夷、細辛、藁本、白芷、川芎、升麻、防風、甘草、木通、蒼耳子),2.寒濕在表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術湯發(fā)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二十) 麻黃加術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ji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白術四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渣,溫服八合,復取微似汗。l寒濕犯表的證治及治禁

35、麻黃加術湯 濕家身煩疼 慎不可以火攻之(防大汗) 麻黃加術湯——發(fā)汗散邪,祛風除濕 麻黃得術,汗而不致太過 術得麻黃,并行表里之濕,3.風濕在表 病者一身盡疼,發(fā)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二十一)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麻黃半兩(去節(jié)湯泡) 甘草一兩(炙) 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個(去皮尖、炒

36、)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煮八分,去渣,溫服,有微汗,避風。l風濕襲表的證治 麻杏薏甘湯 一身盡疼 發(fā)熱,日晡所?。ɑ療醿A向) 汗出當風,久傷取冷(病因) 麻杏薏甘湯——清輕宣化,解表祛濕,4.風濕兼氣虛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已黃芪湯主之。(二十二) 防已黃芪湯方: 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炒) 白成七錢半 黃芪一兩一分(去

37、蘆) 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姜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渣,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半兩;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沖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后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纏腰以下,溫令微汗,差。 l風濕兼表氣虛的證治 防己黃芪湯 脈浮身重(風濕滯于肌表) 汗出惡風(表虛衛(wèi)氣不固) 防己黃芪湯——益氣除濕,5.風濕兼陽虛 (

38、1)風濕兼表陽虛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自術湯主之。(二十三)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白術附子湯方: 白術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姜一兩半(切) 大

39、棗六枚(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術、附并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l風濕兼表陽虛的證治 桂枝附子湯、白術附子湯 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脈浮虛而澀(虛為陽衰,澀為濕滯) 不嘔不渴(無陽明少陽證,無里證) 大便堅,小便自利(里氣調(diào)和,濕僅留表) 桂枝附子湯——溫經(jīng)助陽,祛風

40、化濕 白術附子湯——祛濕溫經(jīng),(2)風濕兼表里陽虛 風濕相搏,骨節(jié)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二十四)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尤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J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妙。l風濕兼表里陽氣

41、俱虛的證治 甘草附子湯 骨節(jié)疼煩掣痛,不得曲伸,近之痛劇 汗出,惡風不欲去衣 短氣,小便不利,身微腫 甘草附子湯——助陽祛風化濕,(四)誤下變證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或胸滿,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十六)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

42、不止者,亦死。(十七),三、暍病 (一)脈證 太陽中暍,發(fā)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前開板齒燥。若發(fā)其汗,則其惡寒甚;加溫針,則發(fā)熱甚;數(shù)下之,則淋甚。(二十五) l暍病的主證及誤治變證 發(fā)熱惡寒,身重而痛,脈弦細芤遲 小便已毛聳 小有勞身熱 口開前板齒燥 ——中

43、受暑邪,氣陰兩傷 禁發(fā)汗、溫針、攻下,清暑益氣湯: 李東垣:升陽益氣除濕(針對暑濕) 黃芪、蒼術、升麻、人參、白術、陳皮、神曲、澤瀉、麥冬、當歸、炙甘草、黃柏、葛根、青皮、五味子(本方偏溫燥,宜于元氣本虛,又傷于暑濕耗傷陽氣者:平素氣虛,感受暑濕,脾濕不化,身熱頭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飲食,胸滿身重,便溏,小便短赤,苔膩脈虛?!疤撜咭耍瑢嵳呓?。”)王孟英:養(yǎng)陰生津(針對暑熱)

44、 西洋參、西瓜翠衣、蓮梗、黃連、石斛、麥冬、竹葉、知母、甘草、粳米(本方偏涼潤,宜于暑熱耗傷氣飲,未兼挾濕邪者:身熱汗多,口渴心煩,體倦少氣,脈虛數(shù)。王氏認為李氏之方,“有清暑之名,無清暑之藥”。) 《局方》大順散:甘草、干姜、杏仁、肉桂《局方》香薷飲:扁豆、厚樸,(二)證治 1.傷暑熱盛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二十六) 白虎加

45、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l暍病的典型證治 白虎加人參湯 身熱而渴 汗出惡寒 ——暑熱熏蒸,傷津而口渴,汗多腠理空疏惡寒 (心煩,溺赤,口舌干燥,倦怠少氣,脈虛等也常見。)

46、 白虎加人參湯:清熱祛暑,益氣生津。,2.傷暑濕盛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二十七) 一物瓜蒂湯方: 瓜蒂二十個 上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頓服。  l暍病偏于濕盛的證治 瓜蒂湯:去濕散水,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百合病主證:神志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脈

47、 微數(shù)。 病機:熱病之后,余熱未清;情志不遂,郁而化 火, 心肺陰虛內(nèi)熱 治法:清熱養(yǎng)陰 狐惑病主證:咽喉、二陰潰爛,目赤。 病機:濕熱內(nèi)蘊,蟲毒內(nèi)擾。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殺蟲。 陰陽毒主證:發(fā)斑、咽痛。 病機:感受疫毒

48、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一、百合?。ㄒ唬┟}證與病機 論曰: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欲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诳?、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shù)。 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 其證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而出;或

49、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見者。各隨證治之。(一),l百合病的病因病機、證候、預后 百脈一宗,悉致其病(心主血脈,肺朝百脈,心肺俱?。?欲食不能食 欲臥不能臥 欲行不能行 如寒無寒,如熱無熱 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表現(xiàn)多端,外觀尚可) 口苦,小便赤,脈微數(shù)(陰虛內(nèi)熱) 諸藥不能治,得藥劇吐利(易誤治,當配合心理治療)

50、,(二)治療原則 百合病,見于陰者,以陽法救之;見于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復發(fā)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復下之,此亦為逆。(九)  l治療原則:見于陽者,以陰法救之 見于陰者,以陽法救之,(三)證治1.百合病正治法 百合病,不經(jīng)吐、下、發(fā)汗,病

51、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五) 百合地黃湯方: 百合七枚(劈) 生地黃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內(nèi)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l正治法——百合地黃湯 不經(jīng)吐下發(fā)汗,病形如初 百合: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 泉水:下熱氣,利小便 中病勿更

52、服,大便當如漆,2.百合病救治法(1)誤汗后的救治法 百合病,發(fā)汗后者,百合知母湯主之。(二) 百合知母湯方: 百合七枚(劈) 知母三兩(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升,煎取一升,去渣;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l救誤法:發(fā)汗后——百合知母湯 心煩,口燥,

53、 補虛清熱養(yǎng)陰潤燥,(2)誤下后的救治法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湯主之。(三) 滑石代赭湯方: 百合七枚(劈) 滑石三兩(碎、綿裹) 代赭石如彈丸大—枚(碎、綿裹) 上三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渣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服。 l下之后——滑石代赭湯 小便赤澀,嘔吐 逆

54、 養(yǎng)陰清熱利尿,和胃降逆,(3)誤吐后的救治法 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四) 百合雞子湯方: 百合七枚(劈) 雞子黃—枚 上二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內(nèi)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l吐之后——百合雞子湯 虛煩不安,胃中不和 養(yǎng)陰潤燥滋陰和胃,3.百合病變治法(1)百合病變渴 百合病,一月不

55、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六) 百合洗方: 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也。  l變渴者——百合洗方 食煮餅,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七)栝蔞牡蠣散方:栝萎根 牡蠣(熬)等分上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l渴不差——栝蔞牡蠣散 牡蠣咸寒引熱下行,(2)百合

56、病變發(fā)熱 百合病變發(fā)熱一作發(fā)寒熱者,百合滑石散主之。(八)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兩(炙) 滑石三兩 上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l變發(fā)熱——百合滑石散 滑石清熱利小便,二、狐惑?。ㄒ唬┡R床表現(xiàn)及內(nèi)服方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

57、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于上部則聲喝一作嘎,甘草瀉心湯主之。(十)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干姜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劈) 半夏半斤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l狐惑病的主證及治法 甘草瀉心湯 狀如傷寒(可有發(fā)熱) 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 不欲飲食,惡聞食臭

58、 面目乍赤、乍黑、乍白(眼部變化) 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互文) 甘草瀉心湯——清熱化濕、安中解毒,(二)外治法 蝕于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十一) 苦參湯方: 苦參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渣,熏洗,日三服。 蝕于肛者,雄黃熏之。(十二) 雄黃熏方: 雄黃 上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熏之(脈經(jīng)云:病人或從呼吸上蝕其咽,或從下焦蝕其肛陰,蝕

59、上為惑,蝕下為狐,狐惑病者,豬苓散主之)。 l蝕于前陰——化濕解毒——苦參湯(外洗) 蝕于肛門——燥濕解毒——雄黃(熏),(三)狐惑釀膿證治 病者脈數(shù),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一本此有黃字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當歸散主之。(十三) 赤豆當歸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當歸十兩 上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l狐惑釀膿的證治

60、 當歸赤小豆散 脈數(shù),無熱 微煩,汗出 默默但欲臥 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 七、八日,目四眥黑 若能食者膿已成 當歸赤小豆散:活血化瘀,清熱滲濕,解毒排膿,三、陰陽毒病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十四) 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

61、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十五) 升麻鱉甲湯方: 升麻二兩 當歸一兩 雄黃半兩(研) 蜀椒一兩(炒、去汗) 甘草二兩 鱉甲手指大一片(炙)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吨夂蟆贰肚Ы鸱健逢柖居蒙闇?,無鱉甲,有桂;陰毒用甘草湯,無雄黃。,l陰陽毒的證治 升麻鱉甲湯陽毒——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 感受疫毒,血分熱盛

62、,肉腐成膿 升麻鱉甲湯:清熱、解毒、 升麻、甘草清熱解毒, 鱉甲、當歸滋陰散瘀,雄黃、蜀椒解毒。 陰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疫毒內(nèi)侵,瘀血凝滯,經(jīng)脈阻塞 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瘧病脈證并治第四,,瘧病脈證并治第四,瘧病主證:寒熱往來,休作有時。

63、病因病機:感受瘧邪,邪在少陽。 證治特點:根據(jù)寒熱多少分型(癉瘧、 溫瘧、牝瘧,瘧母為轉(zhuǎn) 歸。) 治法有:汗、吐、下、溫、清等,一、脈象及基本治法 師曰:瘧脈自弦。弦數(shù)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fā)汗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shù)者風發(fā)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64、(一) l瘧病的病機和治則 瘧脈自弦(邪在少陽) 弦小緊——下 弦遲——溫 弦緊——汗、針灸 浮大——吐 弦數(shù)(風發(fā))——以飲食消息止之,二、證治(一)瘧母 病瘧以月一日發(fā),當以十五日愈。設不差,當月盡解。如其不差,當云何?師日:此結為癥瘕,名曰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九。(二) 鱉甲煎丸

65、方: 鱉甲十二分(炙) 烏扇三分(燒) 黃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婦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黃三分 烏藥五分 桂枝三分 葶藶一分(熬) 石葦三分(去毛) 厚樸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麥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參一分 蔗?蟲五分(熬) 阿膠三分(炙) 蜂房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為末,取鍛灶下灰一斗,清酒一解五斗,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于

66、中,煮令泛濫如膠漆,絞取汁,內(nèi)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肚Ы鸱健酚明M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無鼠婦、赤硝二昧,以鱉甲煎和諸藥為丸。,l瘧母的形成和治則 鱉甲煎丸 病瘧不差,結為癥瘕,名曰瘧母 (瘧邪假血依痰,結于脅下) 鱉甲煎丸:寒熱并用,攻補兼施,行氣化瘀,除痰消癥 。,(二)癉瘧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fā),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

67、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nèi)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三)  l癉瘧的病機和證狀 陰氣(津液)孤絕(不足),陽氣(熱邪)獨發(fā)(亢盛) 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 但熱不寒,令人消爍脫肉 ——邪氣內(nèi)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間,(三)溫瘧 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jié)疼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四) 白虎加

68、桂枝湯方: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炙) 石膏一斤 粳米二合 桂枝三兩(去皮) 上剉,每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汗出愈。 l溫瘧的證治 白虎加桂枝湯 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jié)疼煩,時嘔 ——表邪未解,內(nèi)熱轉(zhuǎn)盛 白虎加桂枝湯:清熱生津,止嘔,解表。,(四)牝瘧 瘧多寒者,名日牝瘧,蜀漆散主之。(五)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

69、腥) 云母(燒二日夜) 龍骨等分 上三味,杵為散,未發(fā)前,以漿水服半錢。溫瘧加蜀漆半分,臨發(fā)時服一錢七。一方云母作云實。 l牝瘧的證治 蜀漆散 多寒者 ——素體陽虛(或有痰飲)邪留陰分者多 蜀漆散:祛痰止瘧 蜀漆祛痰截瘧,云母、龍骨助陽扶正,鎮(zhèn)逆安神,附《外臺秘要》方: 牡蠣湯:治牝瘧 牡蠣四兩(熬) 麻黃四兩(去節(jié))甘草

70、二兩 蜀漆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 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外臺秘要》):治瘧病發(fā)渴者,亦治勞瘧。 柴胡八兩 人參 黃芩 甘草各三兩 栝蔞根四兩 生姜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二服。 柴胡桂姜湯: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