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一、基本的概念,,傳染病的定義:,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病原體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為寄生蟲,寄生蟲引起者又稱寄生蟲病。,是: ○,否: ×,下面疾病中哪些是傳染???,傳染病的特點:,,特異的病原體,,傳染性,免疫性,,無國界、地界,,地方性,季節(jié)性,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兩個因素:,傳染病在人群中蔓延,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二個因素。,,傳染病隨時、

2、隨處可以發(fā)生,但傳染病的發(fā)生必須具備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疫情現(xiàn)場調查時:盡量搞清楚,影響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并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患者、隱性感染者、病原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傳播途徑: 空氣、飛沫(麻疹、肺結核、非典) 水、食物、蒼蠅(傷寒、甲肝、痢疾、霍亂) 日常生活接觸( 手、用具、玩具等) 蟲媒傳播:蚊子、虱子、跳蚤等(瘧疾、乙腦等) 血液、體

3、液、血制品:乙肝、艾滋病等易感人群:對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稱易感者,,,,,,,影響流行過程的兩個因素:,自然因素:指自然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因素,包括地理、氣象和生態(tài)等條件對流行過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影響。社會因素:包括社會制度、經濟和生活條件以及文化水平等,對傳染病流行有決定性影響。,疫情現(xiàn)場調查時:注意含蓋這些要素,法定傳染?。?9種)(和《傳染病防治法比已有一些改變》),甲類,2種: 鼠疫 霍亂,乙類

4、,26種:如艾滋病、麻疹、細菌性痢疾、猩紅熱、傷寒、病毒性肝炎、非典、H7N9…….,丙類,11種: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瀉…..,,,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只有非典和肺炭疽,二、病原學,,種 類,病毒細菌支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肺炎衣原體、沙眼螺旋體:鉤端螺旋體病、梅毒、萊姆病、 回歸熱立克次體:斑疹傷寒、羌蟲病、Q熱真菌寄

5、生蟲,關于核酸,病毒:DNA或RNA其他:DNA和RNA,RNA病毒,絕大部分病毒屬于RNA病毒,除了: ----痘病毒科(天花、猴痘) ----皰疹病毒科(單純皰疹病毒、帶狀皰疹病毒(水痘)、巨細胞病毒、EB病毒) ----嗜肝DNA病毒(乙肝、丁肝)

6、----腺病毒 ----細小病毒(博卡病毒、人類細小病毒B19),跟檢驗有關:,病原的抵抗力,病原生物的種類病原的結構(病毒有無包膜),微生物對消毒因子的敏感性:,朊毒(感染性蛋白質) 強(克雅氏病病原體) 細菌芽胞(破傷風桿菌牙孢、炭疽

7、牙孢)分枝桿菌(結核桿菌、龜分枝桿菌)親水病毒(無脂質包膜的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真菌(發(fā)癢菌屬)細菌繁殖體(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親脂病毒(有脂質膜的病毒) 弱 (艾滋病病毒),,,,,,,,消毒液濃度:加大(手足口?。?關于病毒抵抗力(脂質包膜),病毒有包膜:抵抗力弱,對一般消毒劑敏感。無包膜病毒:則抵抗力相對較強,對乙

8、醚和常用消毒劑抵抗力較強,包括: ----腸道病毒(小RNA病毒):脊髓灰質炎、甲肝病毒、引起手足口病及出血性結膜炎的病毒(EV71、艾柯病毒、柯薩奇病毒) ----諾瓦克病毒 ----腺病毒 ----戊肝病毒 ----細小病毒(博卡病毒、人類細小病毒B19),缺陷病毒,丁肝病毒:和乙肝偶合感染(外殼、裝配、傳播需要協(xié)助),細

9、菌染色,G-:腸道菌屬一般為G-(葡萄球菌除外)G+: ---呼吸道菌一般為G+(百日咳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球菌除外); ---球菌一般為G+(包括腸球菌,淋球菌除外) ---可以形成牙孢的桿菌(炭疽、破傷風、肉毒桿菌)抗酸染色:結核分枝桿菌、麻風桿菌,微生物結構,有細胞壁:細菌、立克次體、鉤端螺旋體、衣原體;支原體是唯一沒有細胞壁的原核生物。體積大?。褐гw是體積最小、最簡單的細胞

10、。細胞內寄生:衣原體、立克次體、病毒。,跟病原培養(yǎng)有關:需要借助動物、細胞、雞胚,可直接做鏡檢的病原體(有特殊性),霍亂(有鞭毛,可用懸滴和制動實驗)鉤端螺旋體(可直接染色,也可直用暗視野檢查)腦膜炎雙球菌(G-陰性雙球菌)淋球菌(G-陰性雙球菌)結核桿菌(嗜酸染色),特殊的細菌,腦膜炎球菌:容易自溶,需床邊接種。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 ----最適培養(yǎng)溫度:25-30度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2-4

11、周,才可見菌落,跟采樣有關,二、流行病學,,潛伏期(難記憶)(關系到密接觀察期),----蟲媒及自然疫源性傳染?。?周左右(乙腦(4-21)、流行性出血熱、鉤體病、森林腦炎、發(fā)熱血小板減少征、恙蟲病、q熱等) ----呼吸道傳染病: ◎免疫相關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10天 以上(流腮最常30天) ◎其他呼吸道道傳染病5天以內:肺結核除外 ----腸

12、道傳染病:5天以內-----傷寒除外(10天以上) ----血液及性傳(艾博拉):略長 ----病毒性肝炎:1個月以上,乙肝最長,病后免疫持久力(與是否再次感染、疫苗效果有關),病毒性:一般病后免疫力較為持久 ----流感、流行性出血熱、手足口病、輪狀病毒等除外細菌性:一般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傷寒、鼠疫:免疫力持久 ----炭疽持久性尚未確定:有再感染病例報道原蟲、螺旋體、衣原體

13、、立克次體:一般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斑疹傷寒、黑熱病除外:再感染少見蠕蟲:基本無病后免疫力,可短期重復感染,關于“隱性感染者”的問題(大部分傳染病都有隱性感染者),隱性感染者較少: ----麻疹、水痘、性病?流行性斑疹傷寒? 有些傳染病以隱性感染者為主: ----乙腦、脊灰、霍亂、麻風?以顯性感染為主: -----流腮、流感、手足口?。?歲以下兒童中)、戊

14、肝、諾如病毒胃腸炎,傳播途徑(由病原排出途徑決定),病原排出途徑,直接關 ---傳播途徑 ---采什么標本做核酸及病原檢測,咽喉部分泌物:呼吸道傳播糞便中:腸道、接觸傳播血液中:證明有病毒血癥,咽喉部:采咽拭子、呼吸道抽吸物糞便中:采集糞便、肛拭子血液中:采血液做核酸(登革熱、艾博拉、艾滋病、乙肝、丙肝、其他出血熱),傳播途徑,腸道傳染病只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

15、---直接、間接接觸也可以傳(但和量有關系) (1)致病病菌量少不發(fā)?。簜?--幾乎不通過“人—人”傳播 (2)致病菌量很少即可發(fā)?。褐Z如---100個即可發(fā)病,傳播途徑,----某些病毒性腸道傳染病可通過呼吸道傳播,,----手足口病(咽拭子、肛拭子、皰疹液都有病毒檢出,有時腦脊液可檢出):糞口(腸道)、呼吸道飛沫、接觸,也可介水、食物 ----諾如病毒(肛拭子、嘔吐物):糞口(腸道)、接觸

16、、介水和食物(海水產品)、嘔吐物氣溶膠(空氣) ----輪狀病毒(肛拭子):糞口(腸道)、接觸;存在呼吸道傳播可能(第四版) ----腺病毒感染(發(fā)熱呼吸道感染)(咽拭子、肛拭子、結膜拭子):,塘棲朱家角(6/7),,細菌性腸道傳染?。ɑ魜y、菌痢、傷寒):還可通過蒼蠅、蟑螂等媒介傳播。,病毒性的未提及,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染病只通過“呼吸道傳播?” ----一般均可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

17、接觸”傳播(肺結核未提到) ----猩紅熱:還可以侵入皮膚傷口或產婦產道而感染;另外,有過食用食物,通過腸道引起的暴發(fā)。,,流感采樣:部分病例有腹瀉,可以采些肛拭子標本檢測。,跟傳播途徑有關的因素,空氣傳播、飛沫傳播的問題:跟帶口罩密切相關 ----飛沫傳播:顆粒粒徑>5um ----空氣傳播:顆?!?um ※麻疹

18、、水痘、肺結核,空氣傳播:N95飛沫傳播:外科口罩,接觸傳播疾病,性接觸傳播(一般可以垂直傳播給胎兒): ---淋病 ---梅毒 ---艾滋病 ---乙肝 皮膚(土壤)接觸傳播 ---狂犬病 ---破傷風 ---鉤端螺旋體?。ǘ嗤緩剑?---炭疽(皮膚黏膜、呼吸道、消化道)

19、 ---帶狀皰疹 ---雅司,單列為一個傳播途徑,醫(yī)源性傳播,醫(yī)源性傳播(均可通過醫(yī)源性傳播,間接接觸血液傳播): ---丙肝(性傳及垂直傳播均可能,但尚有分歧) ---艾博拉 ---艾滋病 ---乙肝 ---馬爾堡出血熱,母嬰傳播,母嬰傳播:又稱“垂直傳播”、“圍生期傳播”: -

20、---淋病 ---梅毒 ---艾滋病 ---乙肝 ---戊肝、鉤體、出血熱 ---風疹,媒介(昆蟲、動物)傳播,蚊子: ---三帶喙:乙腦 ---中華按蚊:瘧疾 ---白蚊(埃及)伊蚊:登革熱、基孔肯亞熱 ---埃及伊蚊:黃熱病 ---淡色、致倦庫蚊

21、:絲蟲病 ---庫蚊(少數(shù)伊蚊、按蚊):西尼羅熱 ---其他蚊種:裂谷熱,媒介(昆蟲、動物)傳播,蜱: ---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森林腦炎 ---新疆出血熱 ---萊姆病 ---回歸熱(蜱、虱) ---Q熱(蜱、螨) ---斑點熱 ---人無形體病,,虱、蚤: ---斑疹傷寒

22、 ---回歸熱(蜱、虱) ---鼠疫(鼠蚤),,螨: ---羌蟲病 ---Q熱(螨、蜱),,白蛉: ---黑熱病 ---白蛉熱,多傳播途徑(較為特殊),布魯氏菌病: ---接觸:受損皮膚 ---黏膜接觸:噴濺 ---呼吸道:吸入氣溶膠 ---消化道:食入戊型病毒性肝炎:

23、---糞-口傳播(水、食物) ---接觸傳播 ---垂直傳播:母嬰 ---器官移植:書中未提及鉤端螺旋體?。?---污水傳播:皮膚接觸感染 ---接觸傳染:排泄物、飼料,實驗人員 ---垂直傳播:通過胎盤流行性出血熱: ---呼吸道傳播:氣溶膠 ---消化道傳播:

24、 ---接觸傳播:破損皮膚,或被咬傷 ---垂直傳播:鼠疫: ---接觸:破損皮膚黏膜 ---消化道: ---呼吸道 ----鼠蚤,傳染源(動物),蝙蝠:(作為傳染源) ---艾博拉 ---MERS(還有駱駝) ---狂犬病,,鼠(作為傳染源): ---鼠疫

25、 ---鼠咬熱 ---鉤端螺旋體?。ㄊ笮?、犬型、豬型) ---幾種出血熱 (1)流行性出血熱 (2)阿根庭出血熱 (3)拉薩熱 (4)玻璃維亞出血熱,,豬:(傳染源) ----乙腦 ----戊肝 ----鉤端螺旋體(豬型) ----尼帕病毒腦炎(豬-人:

26、呼吸道、接觸),,羊、牛: ---布魯菌病,傳染源排毒時間的問題,潛伏期末是否排毒,說明傳染期從何時開始,也是密切接觸者是否隔離的一個依據(jù): ----潛伏期末就有傳染性:麻疹(前1-2天)、風疹(前5-7天)、流行性腮腺炎(發(fā)病前6天)、水痘、傷寒副傷寒(發(fā)病前)、霍亂、菌痢、甲肝、流行性斑疹傷寒、手足口?。òl(fā)病前數(shù)天??) ----潛伏期未證明有傳染性:非典、艾博拉,三、

27、采樣、檢測,,采 樣,呼吸道分泌物:腸道排泄物:血液(血清抗體檢測基本通用)腦脊液(可以引起腦炎的:手足口病)皰疹液組織,運輸、保存,一般冷藏運輸病毒類:冷凍細菌類的:冷藏,檢測,病原學檢測: ----細菌:培養(yǎng);個別有PCR方法 ----病毒:核酸(PCR)、部分可培養(yǎng)(雞胚或細胞)、動物接種 ----支原體:PCR、培養(yǎng)(費力) -

28、---衣原體:PCR、培養(yǎng)(費力) ----立克次體:動物接種、雞胚 ----鉤端螺旋體:培養(yǎng)、動物接種,血常規(guī),細菌性:白細胞升高 -----傷寒、布病除外病毒性:白細胞正?;蚱?-----乙腦、流行性出血熱除外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原蟲:正?;蚪档腿湎x: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29、 ----傷寒:嗜酸性粒細胞降低,,血常規(guī),“病毒性傳染病”血常規(guī)一定降低? ---- 諾如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等相當比例的病人血常規(guī)升高,特殊的檢測,鼠疫的:F1(抗原)鉤體病的:暗視野檢查霍亂:懸滴、制動斑疹傷寒:外-斐反應,四、治療,,關于治療,抗菌藥物:細菌(G-,G+)、衣原體(G-)、立克次體(G-)、螺旋體(G-) ----衣原體、立克次體:大環(huán)內脂類(紅霉素)、

30、奎諾酮類、四環(huán)素類、氯霉素 ---百日咳:紅霉素 ---首選青霉素G的藥物:鉤端螺旋體病、流腦、猩紅熱、炭疽、破傷風 ---腸道感染:奎諾酮類(霍亂、傷寒、菌?。?---鼠疫:鏈霉素、慶大霉素 ---淋?。捍笥^霉素、三代頭孢、奎諾酮類,,青霉素----對大多數(shù)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陽性桿菌、革蘭陰性球菌均有強大抗菌作用氨基苷類---- 對

31、腸桿菌科、葡萄球菌屬、銅綠假單孢菌 大環(huán)內酯類----革蘭陽性菌和陰性球菌、厭氧菌磺胺類藥物----廣譜。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效,五、預防控制,,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傳染源,傳染病流行預防控制應針對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病流行,,,,,,,,傳染病發(fā)生,如何切斷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管理傳染源:傳染病報告制度是早期發(fā)現(xiàn)傳染病的重要措施。 -----傳染源的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是防止傳染病傳播流行的重要措

32、施。切斷傳播途徑:消毒殺蟲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 ---消滅污染環(huán)境的病原體 ---消滅傳播媒介:除四害(老鼠、臭蟲、蒼蠅、蚊子)保護易感人群:提高免疫力:注射疫苗 提高抵抗力:鍛煉 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飲食衛(wèi)生等,,概括預防控制措施:,病例隔離晨檢:早期發(fā)現(xiàn)病例,實現(xiàn)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通風環(huán)境消毒個人衛(wèi)生習慣、飲食習慣

33、疫苗注射(用于疫苗可預防的疾?。?手衛(wèi)生,腸道、呼吸道傳染病都可以通過接觸傳播 ----“手衛(wèi)生”在傳染病防控里的百搭的“處方”,消毒是萬能的??,腸道傳病----是最有效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是輔助措施 ----流感、麻疹等對環(huán)境抵抗力普遍弱,六、傳染病臨床表現(xiàn),,傳染病常見的癥狀,發(fā)熱(大多數(shù)傳染病首發(fā)癥狀都是發(fā)熱)皮疹(各種形態(tài)的皮疹:麻疹、水痘、風疹)腹瀉(腸道傳染病:感染性腹瀉、細

34、菌性痢疾)嘔吐(胃腸炎:諾如病毒引起的胃腸炎)咳嗽(部分呼吸道傳染病的前驅癥狀)腮腺腫大(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結腫大黃疸(病毒性肝炎),(一)發(fā)熱、咳嗽為主要癥狀的疾?。?流行性感冒肺結核腺病毒引起的咽結膜熱腸道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一種由不斷變異的病原(流感病毒)導致的疾病一種最易傳播、最難控制的疾?。ê粑纻鞑ィ┮环N經常橫掃全球肆虐人類的疾?。ü舶l(fā)生四次流感大流行)一種傳染性很強、預防措施的效果非常有限的疾病。

35、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發(fā)病率可列為各種傳染性疾病之首。引起的并發(fā)癥和死亡非常嚴重,據(jù)WHO發(fā)布的公告,全球每年流感病例為6億~12億例,死亡50萬~100萬人。一種兒童、青少年發(fā)病率最高,老年人和高危人群的并發(fā)癥和病死率較高,在流感流行的年度發(fā)生超額死亡、超額住院現(xiàn)象的疾病。,流行性感冒:,感冒是否就是流感?,,普通感冒病因:病原體有很多,常見的有鼻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群等。癥狀:呼吸道局部癥狀比較重(有鼻塞、流清涕、咽痛),

36、而全身癥狀較輕,一般不發(fā)熱。,流行性感冒病因:流感病毒癥狀:發(fā)熱(熱度一般較高);全身癥狀重(頭痛、渾身酸痛等);呼吸道癥狀較輕。,,引起人類發(fā)病的流感病毒:甲1型(H1N1)甲3型(H3N2)乙型甲型H1N1,(二)出疹性疾病:,麻疹水痘風疹猩紅熱:細菌性斑疹傷寒、傷寒腸道病毒,臨床表現(xiàn):,皮疹:是最主要癥狀,但皮疹形態(tài)不同,其中水痘為皰疹為主,其他疾病皮疹形態(tài),非專業(yè)臨床醫(yī)師較難區(qū)分發(fā)熱:發(fā)熱程度不一樣,其中

37、麻疹熱度高,持續(xù)3天以上;風疹部分不發(fā)熱,熱程持續(xù)1天左右;水痘大部分不發(fā)熱,熱度較低。呼吸道癥狀:在發(fā)病初期,部分病例不同程度上有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其他癥狀:,,風疹 麻疹 水痘 猩紅熱,手足口病,,鑒別:,發(fā)熱與出疹的時間間隔:水、猩、花、麻、斑、傷疹形: ---斑丘疹:麻疹、風疹、猩紅熱、斑疹傷寒、傷寒 ---皰疹:水痘、手足口病、天花

38、 ---出血疹:流行性出血熱分布: ---全身:麻疹、猩紅熱、風疹(手心、足底無疹)、天花 ---軀干及四肢:斑疹傷寒、傷寒、流行性出血熱 ---向心性分布:水痘脫屑(蛻皮):麻疹、猩紅熱;斑疹傷寒(色素沉著),預后如何?,大多預后良好個別可發(fā)生并發(fā)癥 ----這也是一些傳染病最可怕的地方,預防措施:,疫苗注射:麻疹、風疹、水痘有有效的疫苗預防。通風、洗手、環(huán)境消

39、毒等預防措施。,(四)腹瀉、嘔吐為主要癥狀的疾病:,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O157:H7感染性腹瀉,臨床癥狀:,腹瀉:每日腹瀉次數(shù)較多,大便性狀包括黃水便、血性便等。嘔吐:細菌性痢疾、胃腸炎、霍亂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嘔吐。發(fā)熱:可有發(fā)熱、也可無發(fā)熱。腹痛:均可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他癥狀:,如何傳播?,——通過“糞—口”途徑傳播,預防措施:,腸道傳染病的發(fā)展趨勢:,細菌等病原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越來越少病毒性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越來

40、越多:諾如病毒胃腸炎傳播途徑:由細菌單一的”糞口途徑“轉為病毒的多途徑。,(五)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損害為主),甲肝戊肝乙肝丙肝丁肝,,腸道傳染病,,血液傳播、性傳播、垂直傳播,,需與HBV伴隨感染,,丙肝:性傳與垂直傳尚無明確定論,(六)其他表現(xiàn),鼠疫流行性出血熱人感染豬鏈球菌病,傳染病面臨的挑戰(zhàn)一,新發(fā)傳染病不斷出現(xiàn):其中大部分為蟲媒或自然疫源性疾?。喊l(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癥、人感染粒細胞無形體病、新型艾滋病等等。老的傳染

41、病復燃:脊灰國外傳染病的輸入:人口流動,對外旅游、貿易頻繁。,傳染病面臨的挑戰(zhàn)二,腸道傳染病病毒:手足口病、諾如病毒等,即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以通過飛沫等呼吸道途徑傳播。病毒容易變異,因此對待病毒性傳染病我們一定不能忽視:死灰復燃,周期性流行 -----流感人們對較新的病毒病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小 結,“控制”傳染?。焊鶕?jù)傳播途徑“識別”是否為傳染?。毫餍胁W史及特征“區(qū)別”傳染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