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童青少年自殺防治面面觀,一、年紀二、性別三、種族,,青少年自殺趨勢,自殺危險因子(Ⅰ),一、精神疾患二、以前的自殺史三、認知及人格因素四、性傾向五、生物因子六、家庭特質 (一)家族史 (二)父母的精神病理狀態(tài) (三)父母離婚,自殺危險因子(Ⅱ),(四)親子關係七、不利的生活環(huán)境 (一)生活壓力事件 (二)身體虐待 (三)性虐
2、待八、社會環(huán)境 (一)社會經濟因子 (二)學校及工作問題 (三)傳染與模仿,自殺的保護因子,一、家庭凝聚,人際聯繫,歸屬感二、宗教信仰三、身心健康四、家中不易取得危險性高之自殺工具五、抗壓性良好,自殺原因,多重的,1.自殺基因說:同卵雙胞胎自殺行為一致率 15 % 異卵雙胞胎自殺行為一致率 1-2 %。 2.自殺生物學因素說:血清素偏低,尤其前額葉。
3、 3.失落的生活事件說:健康、 財產、 工作、 人、願望 失落。 4.精神疾病原因說:自殺死亡者中 90 %有精神疾病,其 80 % 為憂鬱癥,10 %為精神分裂癥,25 %為酒精依賴。,青少年自殺之成因,一、早年經驗 1.不安全型之依附 2.喪失經驗 3.其他創(chuàng)傷經驗,青少年自殺之成因,二、個人因素 1.心理疾病 2.身心特質 3.情緒調適能力 4.因應方式
4、 5.不正確死的亡態(tài)度 6.生活壓力,青少年自殺之成因,三、家庭因素 1.家庭功能與氣氛 2.父母管教方式 3.家庭自殺史 4.父母心理異常四、學校因素五、社會因素,自殺行為,,自殺原因,生活事件,與自殺行為相關的精神疾病,自殺身亡個案中約90%有至少一種的精神疾病自殺行為個案80%有憂鬱癥,10%有精神分裂病而25%有酒精依賴一、憂鬱癥(depressive disorder)二、
5、雙極性性感疾病(bipolor disorder)三、精神分裂病(schizophrenia)四、酒精與物質濫用(alocholand substance abuse)五、人格疾病(personality disorder),自殺者有十個共通點,1.自殺的共通目的是尋求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2.自殺的共通目標是終止個人的感覺或意識3.自殺的誘因通常是來自心理上不能忍受的痛苦4.自殺的壓力來源普遍來自不能滿足的心理需要5.自殺
6、者的情緒狀態(tài)通常是絕望無助的6.自殺的個人認知狀態(tài)通常是充滿衝突和矛盾7.自殺者的理解能力或領悟能力通常是狹隘的8.自殺者的行動通常是單向出路的,無法回頭的9.自殺者共通的人際交往行為是傳遞自己自殺意向的10.自殺者通常利用自殺作為一種應付問題的方法,自殺的歷程,第一階段:難以忍受的壓力(挫折、受拒、無解題、喪失,家庭混亂)。第二階段:沮喪憂鬱的態(tài)度(悲傷、失望、無用、無望感、焦慮、疏離感) 。第三階段:嘗試去適應(遠離人
7、群、孤立自己、操縱別人、放棄、侵犯、叛逆、尋求替代物來滿足需要)。第四階段:累積的挫折,情感能量逐漸削弱。第五階段:出現自殺念頭。,自殺的歷程,第六階段:藉自殺來調整(不嚴重或很嚴重的自殺嘗試、沮喪、死亡念頭一直盤踞心頭、明顯的威脅、被死亡深深吸引)第七階段:環(huán)境對自殺行為的反應(驚訝、內疚、關係的改變、孩童本身的壓力加大,被懲罰或受忽略)。第八階段:孩子更確信對生命抱持的悲觀看法,更相信自殺是唯一的解決方法。第九階段:續(xù)增的
8、新挫折導致最終的自殺行為。,自殺歷程七個階段,1.他人標準和期待形成壓力情境2.為達到期待而忽視自我情緒與需求3.感覺無法達成外在期待而自責與反反抗4.外在環(huán)境出現新壓力事件,使青少年精緒上漸難承受。5.導火事件使青少年感到憂鬱、憤怒,出現自殺意念。,自殺歷程七個階段,6.認知窄化及缺乏彈性使青少年對未來覺得無望:7.因期待逃離目前痛苦,而催促自己採取自殺行動。,自殺歷程七個階段,四種認知思考模式會提高自殺者的無望感:
9、(1)過度籠統 (2)不合理推論 (3)依據片面或無關聯的訊息就下判斷 (4)有意誇大負面表現,隱藏或貶低正 面表現。,什麼樣的孩子會選擇自殺,(1)有自殺傾向的孩子可能在十二歲以前失去過心愛的人或對他具有重大意義的人。 (2)這些孩子的家庭呈現出不良的溝通模式。 (3)這些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處理問題。 (4)這些孩子可能承受比同伴更大的生理、情感和心理壓力,而不知道如何應付這些壓力。,
10、什麼樣的狀態(tài)下可能發(fā)生自殺行為,情緒低潮的警告信號 l 對事物失去興趣l 睡眠模式改變l 過度自責l 覺得悲傷、無望和憂鬱l 產生不正常的想法l 愈來愈焦慮煩亂l 學業(yè)表現退步,什麼樣的狀態(tài)下可能發(fā)生自殺行為,情緒低潮的警告信號 l飲食胃口改變l失去活力l對自我產生負面的否定思考l無法集中精神或注意力l出現侵略性或負面的行為l生理的疼痛或不適增加l注意力不佳,孩子為什麼選擇自殺,l為了尋求他人的協
11、助 l為了逃避不可能處理的狀況 l為了解脫狂亂的心智狀態(tài) l為了對某個特別的人造成影響 l為了展示他們對某個人的愛很深 l為了讓別人好過一些 l為了讓別人後悔 l為了恐嚇某人或爭取自主權,孩子為什麼選擇自殺,l為了讓別人了解他們所感受到的絕望 l為了弄清楚別人是不是真的愛他們 l為了應付某種無法忍受的情況 l因為失去控制 l因為渴望死亡,自殺的先兆及警告信號,自殺的警告信號 l以前曾經自殺未遂 l威
12、脅要採取自殺行動 l情緒低潮 l覺得無望和無助 l談論死亡或絕望,或者滿腦者都是和死亡有關的念頭 l焦慮和緊張 l變得退縮而不與家人和朋友親近,自殺的先兆及警告信號,自殺的警告信號 l出現暴力或叛逆的行為 l吸毒或酗酒 l把珍貴的東西送人或「安排後事」 l行為突然發(fā)生改變 l在一段情緒低潮後突然出現難以解釋的亢奮或旋風般的舉動 l蹺家,自殺的先兆及警告信號,自殺的警告信號 l老是覺得無聊
13、 l在學校或課業(yè)上的表現發(fā)生變化 l無法集中精神 l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l生理上出現病痛 l睡眠模式改變 l親密的親人朋友或認同的偶像最近自殺了 l飲食習慣改變 l突然經常蹺課,如何預防自殺,自殺風險的指標(1)你的孩子目前是不是有想要自殺的念頭、感受或意圖?(2)你的孩子有沒有詳細的自殺計畫?(3)孩子打算採用的自殺方法是不是很容易執(zhí)行?(4)你的孩子是不是已經訂出採取自殺行動的時間?(5)某人及時介入以阻止孩
14、子自殺的可能性有多高?(6)你的孩子是否有吸毒或酗酒的情形?(7)你的孩子以前有沒有試圖自殺過?(8)孩子所處環(huán)境的支持度有多高?(9)孩子的焦慮或沮喪程度有多高?,如何解除致命危機,(一)接觸孩子 (二)盡量瞭解發(fā)生什麼事 (三)檢視解決問題的選擇方案 (四)建立支援網路,關於自殺的處理原則,應該做的 l 要認真看待孩子的口頭自殺威脅。 l 要注意孩子情緒低潮和行為退縮的徵兆。 l 如果孩子失去所愛的人、寵物或失去
15、自尊,應該關懷他的感受。 l 要信賴你自己的判斷。 l 心中的疑慮不安要告訴別人。,關於自殺的處理原則,應該做的 l 要向孩子表達出你的關切。 l 如果孩子處於危機階段,要待在孩子身邊。 l 在安全的考量下,要把可能的自殺工具拿走。 l 要積極尋求專業(yè)人員的協助。 l要積極參與心理治療的過程。,關於自殺的處理原則,不該做的 l不要忽略或隨口敷衍孩子說出口的自殺念頭。 l不要以其他理由隨便解釋孩子突然出現的行為改變。
16、l不要認為年輕孩子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了。 l不要受到誤導。 l不要把疑慮放在心中,也不必擔心你會反應過度或讓別人覺得可笑。 l談到自殺會影響到孩子,關於自殺的處理原則,不該做的 l不要教訓孩子,不要說教,也不要採用「激起罪惡感」的策略 l不要假設孩子單獨留在家裡或某個地方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l不要把自殺工具留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 l不要自己處理這種狀況。 l不要假設既然孩子已有心理醫(yī)師的協助,就不需要、不想要你的支持了
17、。 l不必再多做什麼。,自殺防治策略,二 南投縣的策略目標:,1.降低自殺倖存者及其家屬自殺風險2.降低自殺企圖者死亡率3.降低危險族群自殺發(fā)生率4.強化社會及家庭支持網絡5.促進社區(qū)心理衛(wèi)生,青少年自殺防治策略 (Ⅰ),A.建構靭性,預防自殺,-學校系統-,不同理論隱含之保護性因子及其培養(yǎng)方法(一),不同理論隱含之保護性因子及其培養(yǎng)方法(二),不同理論隱含之保護性因子及其培養(yǎng)方法(三),不同理論隱含之保護性因子及其培養(yǎng)方法
18、(四),不同理論隱含之保護性因子及其培養(yǎng)方法(五),不同理論隱含之保護性因子及其培養(yǎng)方法(六),不同理論隱含之保護性因子及其培養(yǎng)方法(七),不同理論隱含之保護性因子及其培養(yǎng)方法(八),不同理論隱含之保護性因子及其培養(yǎng)方法(九),有助於自殺青少年復原之復原力((保護性因子),(1)培養(yǎng)青少年情緒調適能力(2)建立人際支持網絡(3)培養(yǎng)正確死亡態(tài)度(4)培養(yǎng)認知思考能力(5)建立未來導向與正向自我期待(6)培養(yǎng)有利之身心特質,青少
19、年自殺防治策略 (Ⅰ),B.一、篩檢二、守門員訓練三、自殺認知課程四、社交技巧訓練,-學校系統-,情緒覺察與分化層次,層次○層次一:生理感覺層次二:身體行動層次三:未分化情緒層次四:已分化情緒層次五:多重分化情緒,將情緒覺察分為不同層次,層次一:情緒出現,但個人沒有覺察到。層次二:情緒出現,個人只覺察到部分情緒。層次三:情緒出現,但個人沒有進行語言上之符號化。層次四:情緒出現,而且個人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層次
20、五:情緒出現,個人用語言表達,也知道引發(fā)者是誰,以及跟情緒有關之需求、期望與行動。,Lazarus(1991)認為,每一種情緒,都跟某-核心問題有關,例如生氣?遭受被貶抑之攻擊焦慮? 面對不確定但存在之威脅驚嚇?面對立即、具體且巨大壓迫性之身體危險,罪惡感?侵犯道德規(guī)範羞愧感?無法達成理想之自我標準(ego-ideal)悲傷?經歷到無法變更之喪失羨慕?想要別人之擁有物噁心?吞下或太靠近一個難以消化之物質或想法。,情緒調適
21、策略,(1)神經生理之喚起與控制(2)注意過程(3)因應資源之取得(4)對情緒事件之詮釋(5)對內在情緒線索之編碼(6)選擇適應性反應,情緒調適策略,Gross與John(2003)將情緒調適類型分為兩類:第一類稱為「焦點在事前之情緒調適」或稱「再次評量」,包括「選擇情緒」、「修正情緒」、「注意力選擇」及「認知改變」第二類稱為「焦點在事後之情緒調適」「表達性壓抑」,青少年自殺防治策略 (Ⅰ),C.一、介入治療二、同儕協
22、助者 三、事後處理/危機處理,-學校系統-,青少年自殺防治策略 (Ⅱ) -以社區(qū)為基礎的預防措施-,一、危機中心及電話熱線二、限制致死自殺方式的使用三、媒體教育,青少年自殺防治策略 (Ⅲ)-以衛(wèi)生照顧為基礎的預防計畫-,一般科醫(yī)師及小兒科醫(yī)師訓練衛(wèi)生局所保健人員訓練精神??漆t(yī)師的訓練,自殺預防流程圖,策略發(fā)現危險族群有效治療專業(yè)人員訓練危機熱線守門員訓練社交技巧訓練致死方法控制媒體教育校園事故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