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敏求圖書館2009年第九期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Zuijinshangjiashuzuijinshangjiashuzuijinshangjiashuzuijinshangjiashu0909(90)ShanghaibowuguanMinqiutushuguan※※ShanghaibowuguanMinqiutushuguan1上海博物館敏求圖書館2009年第九期最最近近上上架架書書(推薦與介紹)美術學博士論叢《趙之謙研究趙之謙研究》張小莊著001.21412榮寶齋出版社2008年8

2、月第一版32K68.00在繪畫上,趙之謙是“海上畫派”的先驅人物,其以書、印入畫所開創(chuàng)的“金石畫風”,對近代寫意花卉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書法上,他是清代碑學理論的最有力實踐者,其魏碑體書風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體系進一步趨向完善,從而成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隸諸體上真正全面學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廣為取法,融會貫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了鄧石如以來“印從書出”的創(chuàng)作模式,開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本

3、書將趙之謙的生平、書法、篆刻、繪畫、著述等,結合具體的作品,對其藝術風格的演變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稓v史選擇中國模式歷史選擇中國模式》卜工著104390科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16K48.00禮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基本內涵,是中國智慧的集中代表。禮制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成熟、完善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獨特經歷,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特色,也是中國文明起源的基本脈絡。本書的研究表明,這種歷史現(xiàn)象是近萬年以來的家族組織所要求、聯(lián)盟體制所造就的必然結果。

4、作者明確提出,中國古代的禮制上中下游,并將周禮某些制度的發(fā)生推進到新石器時代,展示出考古學書寫中國早期歷史的特殊能力?!斗ㄩT寺文物圖飾法門寺文物圖飾》法門寺博物館韓生編著105203文物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16K580.00這部法門寺文飾圖錄猶如一部珍貴的檔案,其意義恰恰在于,它向世人昭示了唐代歲月中的佛教顛峰起伏,它為現(xiàn)代人類最大規(guī)模地提供了一個唐代重佛、崇佛的全景式記錄?!鸪杏赫Z?!吨袊狈较惹貢r期青銅鏃研究中國北方先秦時

5、期青銅鏃研究》石巖著110.4559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32K28.00本書所研究的對象是青銅鏃。作者將北方(秦嶺—淮河以北的黃河流域及北方長城地帶)先秦時期(上起于二里頭文化三期、下至秦統(tǒng)一)的青銅鏃分為夏Zuijinshangjiashuzuijinshangjiashuzuijinshangjiashuzuijinshangjiashu0909(90)ShanghaibowuguanMinqiutushuguan

6、※※ShanghaibowuguanMinqiutushuguan3韶文化一期、二期、三期和二里頭文化的遺存,尤以仰韶文化一、二期遺存最為豐富,為進一步認識豫、陜、晉交界地帶的古文化面貌、研究仰韶文化各階段及其發(fā)展演變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資料。古墓葬為東周和漢代墓葬,漢墓中有一座帶有土冢和圍墓溝,在墓底發(fā)現(xiàn)具有鎮(zhèn)墓性質的五個朱書陶瓶,為道教起源與發(fā)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冻啥忌虡I(yè)街船棺葬成都商業(yè)街船棺葬》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1156

7、74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16K320.00“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在成都市區(qū)商業(yè)街58號為配合建筑工程而發(fā)掘的一座公元前五世紀左右的大型船棺合葬墓,是研究古代蜀國晚期歷史的重要科學資料,它以其宏大的規(guī)模、獨特的墓葬形制、大量豐富的隨葬器物等嶄新的內容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古代巴蜀的歷史文化、喪葬制度等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實物材料,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摘自俞偉超)本報告的編寫完全依據(jù)田野發(fā)掘原始記錄等資料進行的,在整理過程中

8、也參考了之前陸續(xù)發(fā)表過的一些簡報和相關認識。斯坦因中亞考古探險系列《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沿著古代中亞的道路:斯坦因哈佛大學講座》(英)奧里爾斯坦因著巫新華譯120675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16K48.00本書是斯坦因綜合三次(19001901、19061908、19131915)中亞探險考察與考古發(fā)掘的成果(包括研究成果)而寫成的通俗著作。敘述簡潔而重點突出,對于中亞歷史上各種問題的解讀與評述也基本得到學術界的認可?!豆?/p>

9、陶瓷科技研究與鑒定古陶瓷科技研究與鑒定》吳雋著202.2474科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16K80.00本書由上下兩篇組成。上篇主要介紹目前在國內外古陶瓷科技研究中正在或將會得到廣泛應用的一些測試分析技術,如古陶瓷研究中的元素組成分析技術應用、顯微結構與物相分析技術應用、物理性能與熱分析技術應用,以及其他分析測試技術在古陶瓷研究中的應用等。下篇則圍繞古陶瓷的科技鑒定,主要論述當前古陶瓷自然科技鑒定分析法之一的成分鑒定法(無損X射線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