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上肢局部解剖學,廣州醫(yī)學院 人體解剖學教研室 羅 媚,2,一、上肢的概述 (一)上肢的境界 通過肩部與頸部、 胸部和背部相連。,3,,4,(二)上肢的分部 肩、臂、肘、 前臂、腕和手。,5,肩部 三角肌區(qū)肩胛區(qū)腋區(qū),6,三、腋區(qū): 腋區(qū)位
2、置: 肩關節(jié)的下方, 臂上段與胸前外側壁上部 之間的區(qū)域。,7,腋窩 axillary fossa 呈四棱錐體形 (一)腋窩的構成: 頂、底、四壁,,8,1、頂: 鎖骨中1/3段、 第1肋外側緣、 肩胛骨上緣。,9,2、底: 皮膚、
3、 淺筋膜、 腋筋膜 (篩狀筋膜),10,3、四壁:(1)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鎖骨下肌、鎖胸筋膜,,胸大肌,,胸小肌,,鎖骨下肌,,,鎖胸筋膜,11,位于鎖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間的胸部深筋膜 穿過結構: 頭靜脈 胸肩峰血管 胸外側神經,,鎖骨,,鎖骨下肌,鎖胸筋膜,,,胸小肌,,胸大肌,鎖胸筋膜 clavipectoral fascia,,12,(2
4、) 后壁:大圓肌、背闊肌、肩胛下肌、肩胛骨。,大圓肌,背闊肌,肩胛下肌,肩胛骨,,,,,三邊孔 /四邊孔,,13,三邊孔 /四邊孔,三邊孔,四邊孔,,,,小圓肌,大圓肌,,,肱三頭肌長頭,上界:小圓肌 肩胛下肌下界:大圓肌,四邊孔 內側界:肱三頭肌長頭 外側界:肱骨外科頸,三邊孔 外側界:肱三頭肌長頭,14,通過結構: 三邊孔----旋肩胛動脈 四邊孔----旋肱后A
5、、腋N,三邊孔,四邊孔,,,,旋肩胛動脈,,腋神經,,旋肱后動脈,三邊孔 /四邊孔,,15,(3) 內側壁:前鋸肌、上4位肋骨及肋間肌,前鋸肌,,16,(4) 外側壁: 肱二頭肌長頭和短頭、喙肱肌、肱骨結節(jié)間溝,肱二頭肌,喙肱肌,,,,17,(二) 腋窩的內容 1.腋動脈及其分支 2.靜脈及其屬支 3.臂叢及其分支 4.腋淋巴結 5
6、.腋鞘 6.腋窩蜂窩組織,,,,,,,18,1、腋動脈 axillary artery 以胸小肌為標志分三段:,,胸小肌,,19,各段分支: 第一段:胸上動脈 第二段: ⑴ 胸肩峰動脈 ⑵ 胸外側動脈 第三段: ⑴ 肩胛下動脈 ⑵ 旋肱后動脈 ⑶ 旋肱前動脈,,胸小肌,,
7、20,胸肩峰動脈 thoracoacromial artery (分布于胸大、小肌,三角肌,肩峰),胸肩峰動脈,,,腋動脈第二段:胸小肌后方,21,胸外側動脈 lateral thoracic artery (分布于前鋸肌,胸大、小肌,乳房),腋動脈第二段:胸小肌后方,胸外側動 脈,胸 長神 經,,,,22,肩胛下動脈 subscapular artery : ①旋肩胛動脈 ②胸背動
8、脈,肩胛下動脈,旋肩胛動脈,腋動脈第三段:胸小肌下緣和大圓肌下緣之間,,,,胸背動脈,,胸背神經,背闊肌,,,23,三邊孔,,旋肩胛動脈,,,旋肩胛動脈 (分布于岡下窩),24,旋肱后動脈 posterior humeral circumflex artery旋肱前動脈 anterior humeral circumflex artery,腋動脈第三段:胸小肌下緣和大圓肌下緣之間,,旋肱后動脈,旋肱前動脈,,25,四邊孔,,
9、腋神經,旋肱后動脈,,,旋肱后動脈(分布三角肌和肩關節(jié)),,26,3、臂叢 brachial plexus (一)臂叢組成: 第5~8頸神經前支、 第 1胸神經前支。 (根→干→股→束),C5,6,7,8,T1,27,(二)臂叢三束與腋A的關系 腋動脈第1段: 位后外側 腋動脈第2段: 位內、外側及后方
10、腋動脈第3段: 臂叢各束的分支 位其周圍,28,(三)臂叢各束分支 外側束: 肌皮神經、胸外側神經 內側束: 尺神經、胸內側神經、 臂內側皮神經、 前臂內側皮神經 內、外側束: 正中神經 后束: 橈神經、腋神經、 肩胛下神經、 胸背神經 胸長神經,,29,尖淋巴結,肩胛下淋巴結,外側淋巴結,中央淋巴結,胸肌
11、淋巴結,,,,,4、腋淋巴結 axillary lymph nodes,,30,(2) 乳癌根治術清除腋淋巴結時,注意勿損傷胸長神經和胸背神經。,,肩胛下淋巴結,,胸肌淋巴結,外側部和中央部,,上部,,,尖淋巴結,,※胸長N,※胸背N,臨床應用: (1) 乳房淋巴回流至腋淋巴結,,31,5、腋鞘: 腋鞘由椎前筋膜向 下延續(xù),包繞臂叢 和腋血管而成。 臨床應用:
12、 臂叢麻醉時,麻醉 藥液注射進腋鞘。,,32,6.腋窩蜂窩組織臨床應用: 腋窩蜂窩組織隨腋鞘及 血管神經可達鄰近各區(qū) 當腋窩內感染時 向上:可至頸根部。 向下:可到臂前、后區(qū), 經三邊孔和四邊孔 達肩胛區(qū)和三角肌區(qū) 向前:可至胸大、小肌 之間的胸肌間隙。,,33,,臂部和前臂部一、前區(qū)二、后區(qū)
13、,34,一、前區(qū)㈠ 淺層結構 1.皮膚和淺筋膜 2.淺靜脈 是臨床上作靜脈穿刺的常用部位。 3.皮神經 4.淺淋巴結,頭V,肘正中V,前臂正中V,貴要V,,,,,,,35,㈡ 深層結構 1. 深筋膜和骨筋膜鞘 2. 前群肌 3. 血管 4. 神經 5. 前臂屈肌后間隙,36,,,,,內側肌間隔,外側肌間隔,,后骨筋膜鞘,,
14、后骨筋膜鞘,,37,臂肌前群,肱二頭肌,,,喙肱肌,,肱肌,,38,前臂肌前群,,肱橈肌,橈側腕屈肌,,旋前圓肌,,掌長肌,,,尺側腕屈肌,,拇長屈肌,,指淺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39,3. 血管 (1)動脈 (2)靜脈:多為兩條,與同名A伴行,肱深A,,肱A,,40,,橈A,,尺A,,,骨間總A,,3. 血管 (1)動脈 (2)靜脈:多為兩條,與同名A伴行,41,4. 神經,肌皮N,,42,4. 神經
15、,正中N,,43,4. 神經,尺N,,,44,5. 前臂屈肌后間隙 指前臂遠側1/4段的潛在性間隙,位于指深屈肌和拇長屈肌腱后方,旋前方肌前方 向遠側經腕管可與掌中間隙相通,,45,,腕和手,46,腕 (一)腕前區(qū) 1. 淺層結構 2. 深層結構 腕掌側韌帶 屈肌支持帶
16、 腕管 (二)腕后區(qū),47,腕 管,構成:由屈肌支持帶與腕骨溝構成內容: 指淺、深屈肌腱 屈肌總腱鞘 拇長屈肌腱及腱鞘 正中神經臨床: 腕骨骨折壓迫正中神經,導致腕管綜合癥。,48,手 (分為三部) 手掌 手背 手指,49,一、手 掌 魚 際
17、 小魚際 中心部(掌心),50,(一)手掌淺層結構 1、皮膚:厚而堅韌,角化層較厚 2、淺筋膜: ⑴ 淺動脈分支細小,無靜脈伴行 ⑵ 淺靜脈和淋巴管各自吻合成網 ⑶ 尺神經掌支 小魚際皮膚 正中神經掌支 手掌中部與大魚際皮膚 橈
18、神經淺支 大魚際外側皮膚 ⑷ 掌短肌,尺神經,正中神經,,,51,(一)手掌淺層結構 1、皮膚:厚而堅韌,角化層較厚 2、淺筋膜: ⑴ 淺動脈分支細小,無靜脈伴行 ⑵ 淺靜脈和淋巴管各自吻合成網 ⑶ 尺神經掌支 小魚際皮膚 正中神經掌支
19、手掌中部與大魚際皮膚 橈神經淺支 大魚際外側皮膚 ⑷ 掌短肌,掌短肌,,52,(二)手掌深層結構 1. 掌部深筋膜 2. 骨筋膜鞘 3. 手掌筋膜間隙 4. 手肌 5. 手掌的血管 6. 手
20、掌的神經,53,1. 掌部深筋膜 分淺、深兩層: (1)淺層:,,,,魚際筋膜、,掌腱膜、,小魚際筋膜,54,,(2)深層:,,,骨間掌側筋膜、,拇收肌筋膜,55,2. 骨筋膜鞘 深筋膜淺層 深筋膜深層 外側肌間隔 內側肌間隔形成3個骨筋膜鞘: 外側鞘 中間鞘 內側鞘,,,,,,,56
21、,(1)外側鞘:又稱魚際鞘 構成:魚際筋膜、掌外側肌間隔、第1掌骨 內容:魚際肌群(拇收肌除外)、拇長屈肌腱 及其腱鞘、拇指血管、神經。,外側鞘,,,57,(2) 中間鞘: 構成:掌腱膜、掌內、外側肌間隔、骨間掌側 筋膜、拇收肌筋膜 內容:指淺、深屈肌腱(8條)及屈肌總腱鞘、 蚓狀?。?塊)、掌淺弓、指血管、神經。,中間鞘,
22、,,58,(3) 內側鞘:又稱小魚際鞘 構成:小魚際筋膜、掌內側肌間隔、第五掌骨 內容:小魚際肌、小指血管、神經,內側鞘(格),,,59,3. 筋膜間隙 位于掌中間鞘的深部,借掌中隔 將手掌筋膜間隙分為掌中間隙和魚際間隙,掌中間隙,魚際間隙,,,掌中隔,60,※掌中隔: 自掌腱膜橈側,包繞示指屈肌腱、
23、 第1蚓狀肌、附著于第3掌骨。,,掌中隔,61,(1) 掌中間隙 midpalmar space 位于掌中間鞘尺側半的深方。前界:自橈側起,依次為3~5指屈肌腱、第2~4蚓狀肌 后界:為掌中隔后部,第3、4掌骨,骨間肌及其前面的 骨間掌側筋膜內側界:為內側肌間隔 外側界:為掌中隔,掌中間隙,,,,,62,(2)魚際間隙 thenar space 位于掌中間鞘橈側半深
24、方前界:為掌中隔前部、示指屈肌腱、第1蚓狀肌后界:為拇收肌筋膜外側界:為外側肌間隔 內側界:為掌中隔后部,魚際間隙,,63,手掌筋膜間隙的臨床應用: (1) 當手部感染而形成膿腫的時候,膿液常 聚集在掌中間隙和魚際間隙之中。,魚際間隙,,掌中間隙,,64,(2) 位掌中間隙的膿液 向近端: 可蔓延至 腕管 前
25、臂屈肌后間隙 向遠端: 可蔓延至 第2~4指手背,,掌中間隙,屈肌總腱鞘,,指屈肌腱鞘,,,65,(3) 位魚際間隙的膿液 向近端: 是盲端 向遠端 :可蔓延至 示指背側,魚際間隙,,示指屈肌腱鞘,,,66,4. 手?。?群) 外側群(魚際肌群): 拇短展肌、拇短屈肌、 拇對掌肌和拇
26、收肌。 中間群: 蚓狀肌、骨間掌側肌和 骨間背側肌。 內側群(小魚際肌群) : 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 和小指對掌肌。,外側群,中間群,內側群,,,,,,67,5. 手掌的血管 (掌淺弓、掌深弓) (1) 掌淺弓: superficial palmar arch 構成:尺動脈的末端、 橈動脈的掌淺支
27、 分支:小指尺掌側動脈、 指掌側總動脈(3條) 位置:掌腱膜深面, 指屈肌腱及屈肌總腱 鞘、蚓狀肌淺面,掌淺弓,,掌淺弓,,68,(2)掌深弓: deep palmar arch 構成:橈動脈的末端、 尺動脈的掌深支 分支:掌心動脈
28、 (至指掌側總動脈) 位置:骨間掌側肌與 骨間掌側筋膜之間,掌深弓,,,69,6. 手掌的神經 (1)尺神經淺支 尺神經深支(肌支) : 小魚際肌 3、4蚓狀肌 拇收肌 骨間肌 ★損傷:爪形手,尺神經,,70,正中神經,
29、,6. 手掌的神經 (2)正中神經: 魚際肌(除拇收肌) 1、2蚓狀肌 ★損傷: “槍形手” “猿手”,,71,復習思考題 1. 腋腔的構成、內容 2. 腋鞘的構成、內容及臨床意義 3. 試述腕管的構成、穿行結構及臨床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